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考核评价及持续改进思考与实践
2022-07-13周华从陈秋月洪海龙许瞳
周华从 陈秋月 洪海龙 许瞳
摘 要:在专业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已成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如何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尚缺少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文章结合制药工艺学课程思政实施过程,提出课程思政实施“三要素”,即挖掘凝练思政元素、确定优化实施形式和考核反馈持续改进,重点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探索,对考核评价的关键环节如考核内容选取、考核形式设定、考核题量及分数占比等进行思考探索,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統计分析;基于考核结果反馈,分析课程思政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课程思政和教学持续改进提供精准的方向和针对性的举措。文章为制药工艺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成功案例,为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所建立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方法对其他课程亦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制药工艺学;考核评价;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0-0005-05
Abstract: It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professional educators to integrat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education, but how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still lack of systematic research and practices.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the "three elemen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proposed, namely, tapping and refi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determining and optimizing the implementation form, and the assessment feedback and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ere mainly explored. The key links of assessment, such as the selection of assessment contents, the setting of assessment form, and the amount of assessment questions and the proportion of scores were considered and explored. The results of the assessment were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ased on the feedback of assessment result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ere analyzed, which provided accurate direction and targeted measures for the next step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is paper provides a successful cas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and also provides more powerful support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alent training goal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major. The established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lso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other courses.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思政教育形式和内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14年上海市在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一理念逐渐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并推广,思政教育由以往的“思政课程”逐渐转变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方式,顺应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4-7]。课程思政是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得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密切融合,从而在专业教育中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因此,实施课程思政是专业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8-11]。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包含以下“三要素”(图1):(1)挖掘和凝练专业教育中的思政元素;(2)确定和优化课程思政实施形式;(3)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考核评价及持续改进。目前关于课程思政的大量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主要围绕前两个要素开展,而针对第三个要素所开展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报道相对较少[12-16]。主要原因可能是:(1)思想认识不到位。与专业内容不同,课程思政经常被任课教师认为是专业课程的“附属”,教学中只要涉及课程思政即可,不必对课程思政的效果进行考核。(2)缺少成熟的考核形式和方法。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兴的思政教育理念和方式,与专业课程相比,课程思政尚缺少成熟的考核形式和方法。(3)考核内容不清晰。课程思政涉及内容广泛,在教学实践中实施途径多样,对什么内容进行考核、如何确定考核标准等实际问题尚不清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考核评价。但只有通过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在教学实践中持续改进,才能够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因此,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考核评价是课程思政的必要组成部分。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核心课程制药工艺学为例,进行了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考核评价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并对教学实践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根据考核反馈结果指导下一轮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实施的侧重点,从而保障课程思政能够持续改进。本文为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考核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对其他专业课程亦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一、制药工艺学课程思政实施方式
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授典型药物的生产工艺过程及基本原理。该课程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从作为制药人的责任意识到努力工作、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家国情怀等,能够融入多层次的思政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主要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讲解过程中,并结合制药过程案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以“基因工程制药”这部分内容为例:首先,任课教师通过翻转课堂方式,让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基本概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这些概念的内容及其对概念的理解,错误或不足之处由任课教师进行更正和补充;然后,以基因工程药物中的代表——疫苗为例,结合新冠肺炎疫苗研发中涉及的基因工程知识,进行基因工程制药及疫苗研发相关专业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有了专业的知识储备;最后,结合我国在疫情防控和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及应用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分析我国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发取得伟大成就的深层次原因,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进而引导学生作为制药人应如何为国贡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达到通过课程思政促进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目的。
二、课程思政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的思考与设计
如图2所示,在进行课程思政考核和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考核内容选取:一门课中可能包含了多个思政元素,所选取的课程思政考核内容应该与专业知识相关或以专业知识为载体,不能脱离专业知识或专业背景而考核课程思政;同时,所选取考核内容应以主观题为主,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能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2)考核形式设定:考核内容确定后,需要确定合适的考核形式。大部分专业课程均是通过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因此在进行专业内容考核的同时,以笔试主观题形式进行课程思政考核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不会增加学生的额外考核负担。对于实践类课程,由于思政内容和实践环节考核形式多样,可结合课程特点灵活设置课程思政的考核形式。(3)课程思政考核题量及分数占比:在考核题量方面,可以单独设置1道主观题,也可以将课程思政考核内容融入到若干道考题中;在分数占比方面,应以专业内容考核为主,课程思政考核分数设置以10%~20%为宜,需要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进行科学合理设置。
基于以上思考,制药工艺学在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时,选取了“基因工程制药”这部分内容中疫苗研发所体现出的“中国速度”这一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思政考核的载体;考核形式设计为主观题(论述题,10分,试卷满分100分)。考核题目为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过程中,我国科学家仅用13个月就研发出并附条件上市了4种新冠肺炎疫苗,再一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体现了“中国速度”。请分析这一伟大成绩背后的原因,并谈一谈作为制药人如何為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上述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下面仅给出一种参考答案,在阅卷时以此为标准,评价学生作答情况。本题包含两个小问,大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回答。(1)原因分析:a. 我国政府和医务工作者在疫情爆发后对疫情的快速响应和高度重视,在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发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考查学生对思想层面的认识,2分);b.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使得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发取得伟大成绩(考察学生对制度层面的认识,2分);c. 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科学家坚持不懈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也离不开科技工作者、企业和政府之间密切有效的合作(考察学生对行动层面的认识,2分)。(2)作为制药人,我要做到:a. 为祖国感到骄傲,为身为制药人感到自豪;b. 学习科学家和人民群众身上的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和舍小我、成大我的牺牲精神;c. 珍惜校园学习时光,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为国作贡献的本领;d. 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要努力工作,立足具体岗位,做一名优秀的制药人,以实际行动为祖国作贡献(4分)。
所设计考试题目考核点如下:(1)学生对思政元素核心内容的理解程度,思想上是否受到启发和积极影响;(2)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回答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3)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因此,所设计的考核内容和形式能够客观反映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以及学生综合素质。
三、课程思政考核结果分析
考试结束后,基于全班学生对考核题目的作答内容,对所设计的考核点指标进行逐一分析,统计各指标点不同情况下的学生人数占比,进而深入客观地对课程思政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统计结果见表1。
(一)学生对思政元素核心内容理解程度分析
所设置考题的思政元素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生对我国疫情防控中体现的“中国速度”的原因是否有全面、深层次的理解;(2)课程思政的实施有没有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积极影响。学生作答统计结果表明,90%以上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的奉献精神、各方面人员的密切配合、我国制药技术的发展与研发实力、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我国的综合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这一考核点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但通过分析学生作答也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政府重视以及“人民至上”理念在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发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答案中涉及以上三个方面或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仅占24%,答案中明确提到“制度优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仅占10%。因此,如表1所示,在“原因”分析中“理解和认识全面”的学生仅占7%,93%学生“仅给出部分原因”。表明学生在“原因”认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引导和加强。
通过考题中第2小问让学生表述“思想感悟”,评价课程思政的实施有没有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积极影响。结果表明,课程思政的实施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效激发了学生对热爱祖国以及制药人责任担当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不少学生表达出了“只要国家有需要,就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好自己应尽的责任”“先有人品再有药品”“做良心药,做一个有良心的制药人”“用人格来做每一片药”“制药人,制药魂”“一颗敬畏生命的心,做良心药”等具有思想深度的心得和感悟。约75%的学生通过思政元素的学习思想上产生了深刻的认识,表示要努力学习、掌握本领、立足岗位作贡献等,且在作答中给出了较为具体的为国贡献的途径。但也应注意到,约25%学生对这一问题没有深刻认识,仅泛泛提到要“作贡献”,对如何作贡献、如何履行制药人责任等认识不深刻,缺乏实际行动和途径方面的表述。
(二)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回答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分析
所设计考核题目中设置了两个小问,对应两个层面的问题。如表1所示,约79%的学生能够分别围绕两个问题进行作答,但约21%的学生仅回答了第二层面的问题,表明这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或综合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考题中两个问题的答案均涉及多个层面,这种多层面的问题通常分条回答更能体现出逻辑性,约53%的学生能够“分条回答,逻辑清晰”,而47%的学生“未分条回答,逻辑较差”,表明学生在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在今后教学中需注意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分析
对语言进行凝练、用适当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若要较为全面地回答所设计的考题,大约需要300字左右。作答字数低于150字时,则可能对答案没有全面阐述,而字数多于350字时,则可能是对语言凝练不够。如表1所示,“作答字数偏少,答案不全面(<150字)”约占34%,“作答字数在合适范围(150~350字)”约占57%,“作答字数偏多,不够凝练(>350字)”约占9%。“回答内容丰富全面,语言流畅,层次明显”占46%,“回答内容偏少,语言不通,层次较差”占54%。表明约一半的学生能够根据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一半的学生则需要在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今后教学中需注意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思政考核结果反馈出的问题及持续改进方向与措施
通过课程思政考核并对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客观反映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课程思政和教学实践持续改进提供精准方向。本次课程思政考核结果反馈出的突出问题及持续改进方向与具体举措阐述如下。
(一)学生对疫情防控中制度优势、政府重视以及“人民至上”理念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认识不深刻
由上面统计分析结果可知,学生在作答时较少提到疫情防控中制度优势、政府重视以及“人民至上”理念所发挥的作用,表明学生对这方面的理解和认识还不深刻。在今后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发这一思政元素,将重点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优越性、我国政府对疫情防控的快速响应和重视以及“人民至上”理念开展思政教育,强化学生对这方面的理解和认识,有针对性地提升课程思政效果,确保“爱国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回答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锻炼和培养
考核结果表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欠佳,回答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不足。這方面能力对培养“能够分析和解决复杂的制药工程问题”工程技术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将重点锻炼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回答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考核,弥补学生能力短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良好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是学生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的能力素养。考核结果表明,仅有约一半的学生基本能够按照一定要求清晰地、有逻辑性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不容乐观。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将进一步加强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训练,在课堂教学、考核评价和课外实践等教学环节中,引导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任课教师及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助力“具备组织管理、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五、结束语
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有效考核评价,并在考核结果反馈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环节。本文以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核心课程制药工艺学为例,建立了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考核评价的具体方法,分析了如何确定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和考核题目数量及分数占比;通过对学生作答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统计分析,深入剖析了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以及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多角度综合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在分析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思政持续改进的具体方向和举措,从而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实施水平和效果。本文有望为专业课程践行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提供积极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柳逸青,王鑫,刘晓,等.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剖析与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18(6):141-143.
[2]朱广琴.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6):84-87.
[3]许淑琴,邱晖,孟惊雷.高校本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机制[J].高教学刊,2021(11):193-196.
[4]丁彩霞,齐砚奎.内涵式发展要求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1(7):144-146.
[5]郑维林.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研究——以福建省高职院校为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8):184-188.
[6]陈海玉,徐福卫.理工科类专业课程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221-222.
[7]楊启莲,郑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高教学刊,2021,7(16):26-29.
[8]赵丽玲,杨春艳.高校工科课程思政改革的特点与实践关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10):29-33.
[9]刘欣.“课程思政”的内在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6):76-81.
[10]梁艳峰,郭永春,杨忠,等.新工科背景下传统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1,7(15):152-155.
[11]景剑峰,张吉维,张雨涵.论教师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以内蒙古大学教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11):36-42.
[12]曹玉嫔,潘小姣,梁洁,《药物分析》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J].广州化工,2021,49(7):177-178.
[13]罗仲尤,段丽,陈辉.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138-143.
[14]李祥祥,朱凤荣,徐叶.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问题意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55-60.
[15]熊晓轶,姚洋.基于课程思政的应用型财经高校金融学专业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21(2):43-46.
[16]王慧,张芸香,郭晋平.形成性考核在“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高校《城市生态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0(29):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