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好“双减”背景下带班育人的“大棋”

2022-07-13倪佳缘

求知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教育界掀起一股改革之风。在开展带班育人的工作时,教师应基于“双减”政策的基本理念,做好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工作,下好带班育人的“大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带班育人;小学

作者简介:倪佳缘(1994—),女,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第一实验小学。

“双减”政策的提出使教育界刮起了一股改革之风,也让原有教育模式的弊端显露了出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带班育人”思想会直接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然而,过去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经常为学生布置繁重的课后作业,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开展带班育人的工作时,教师要秉承“双减”政策的本质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地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以便集中家长的智慧,让学生拥有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一、融入关心展魅力,切实落实“双减”政策

许多教师认为“双减”政策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教师要远离学生,让学生拥有喘息的空间。显然,这样的想法过于极端。在“双减”政策下开展带班育人工作时,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使学生能够时刻保持轻松、愉悦的状态,教师应当主动地发挥自身的价值,细心地观察学生,并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以便在“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中为学生的成长助力[1]。

(一)细心观察,精准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每一个学生都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如果教师直接采用相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就难以提高教育管理的精准性,无法真正地帮助学生绽放自己的光彩。而“双减”政策强调学生的个性、潜能,期望教师可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建释放个性的空间。对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生在获得成就感之余,可以更加享受学习活动。

例如,有些学生会将自己的乐器带到教室里,为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才艺,但当教师出现时,他们会下意识地将乐器收起来,避免教师说自己不务正业。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为学生举办“展示自我风采”的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能够大胆地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才艺。在学生展示完毕后,教师可以适当夸奖学生:“你真棒,你演奏的乐曲真好听,希望你以后也可以在班级里为大家带来美妙的音乐。”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就会在之后的课余时间积极地演奏自己的乐器,从而进一步开发自身的潜能。

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并基于学生的特长、潜能等为学生举办恰当的主题活动,能够让学生拥有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并获得他人的赞赏和肯定,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获得有效发展。

(二)温和谈心,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小学生已经拥有是非观和自我意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这些烦心事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变得不再轻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妄想利用“不要多想”“都是小事儿”等言语纾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而应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以及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并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进行正确的教育指导,使学生的心理压力逐渐减轻[2]。

比如,班级中有一名学生近期总是闷闷不乐,做事情也总是心不在焉,还时常在桌子上乱写乱画。面对学生的表现,教师不能直接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而应对学生进行引导:“你最近遇到了什么事情吗?不妨跟老师说说。”刚开始谈话时,学生还很抵触。但在教师温和的语气中,学生逐渐敞开心扉,向教師说明缘由:“暑假的时候,我的头上长了虱子,在开学之前妈妈帮我治好了。开学之后我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平时一起玩的小伙伴,但却引来了他们的嘲笑,为了不听到他们的嘲笑声,我也开始远离他们……”根据学生的诉说,教师进行查证,并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向这名学生道歉,以便维持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通过教师的引导,该学生与同伴之间的隔阂消除,学生也恢复了轻松的心理状态。

教师采用温和、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对话,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在了解事件起因、发展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能够纾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有减有加放光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提出后引起了广泛的热议,许多教师对“双减”政策进行了错误的解读,认为实施“双减”政策就是减少教学活动、家庭作业,但却忽视了有“减”必有“加”。教师在减少家庭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也应适当地增加德育指导,以便学生可以真正地实现全面发展。对此,在“双减”政策下开展带班育人工作时,教师不仅要有意识地减去不合时宜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还应适当地增加德育指导等教育活动的比重,从而助推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3]。

(一)减去传统教育,增加德育指导

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智力的开发上,期望学生通过机械、重复性的学习活动提升学习的质量,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然而,在这样的学习形式下,学生的综合素养很难获得均衡发展,学生的心理压力也会逐渐加大。德育指导是帮助学生健全人格素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开展带班育人工作时,教师除了要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还要适当地增加德育活动,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祖国在心间”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使学生更主动地担负自身的责任,为国家的发展助力。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创建“了解英雄故事”的活动,使学生在阅读英雄人物故事的过程中汲取精神养分,初步感受爱国的具体内涵。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国旗故事我知道”“国庆知识知多少”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国旗、国庆背后的故事。随后,教师为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感受近几十年祖国的发展变化。最后,教师再创建“我应该……”的活动,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未来应如何做,促使学生从小树立伟大的志向,为祖国的崛起、发展而好好学习。

显然,在“双减”政策下,教师有意识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适当地增加德育活动,能够促进学生高尚人格、品德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二)减去教师介入,增加自主管理

在过去的教育管理活动中,许多教师没有把握好尺度,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活动,导致学生很少有自由成长的空间。尽管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但他们已经有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如果教师一直抑制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势必会阻碍学生未来的发展,导致学生离开学校后依旧不能形成较强的自律能力、学习能力。因此,在“双减”政策提出之际,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时间、空间,减少对学生的干预,以便学生在自由成长中获得全面发展。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时,教师可以发挥学生自身的价值,鼓励学生展开自主管理。具体来说,教师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以便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精准判断。之后,教师便可以采取互补的原则,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使每个小组中既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在分好组后,教师则将学习的空间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出每个小组的负责人,统筹整个小组的学习工作。在自主学习中,小组内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给本组的其他成员分享学习的技巧,也可以基于其他学生的提问巩固知识;而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在组员的辅助下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質量。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相互辅助中共同提升学习效果,也可以在自主管理中强化自律意识、合作意识,从而真正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减少自己的“出场”次数,主动地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互助指导的平台,能够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自律能力等多种素养的发展。

三、抓好教育同盟军,释放家校合作力量

“双减”政策不仅没有减掉家长的责任,反而倡导家长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以便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辅助下,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因此,在开展带班育人工作时,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积极地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并与家长协商教育指导的方案,以便释放家校合作的力量[4]。

(一)巧借家长会,转变家长观念

家长陈旧的教育思想是有效推行“双减”政策的一大难点。许多家长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为他们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使得孩子从小就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学习压力,也缺失了正常的童年。为了让“双减”政策更加顺利地实施,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巧妙地借助家长会与家长建立沟通关系,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以便家长逐步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

比如,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关于“双减”政策解读的家长会,采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向家长渗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在家长会上,教师先为家长展示相关的社会新闻,让家长认识到孩子不堪重负后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健康问题,使家长正视繁重的课业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紧接着,教师为家长分发资料,与家长一起对“双减”政策进行解读,使家长从思想上认可“双减”政策。此外,教师也要顺势介绍素质教育理念、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内涵,使家长在之后的教育指导中更加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最后,教师鼓励家长为推行“双减”政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师利用家长会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并向家长渗透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能够逐步纠正家长的想法,真正地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拥有轻松、快乐的童年。

(二)利用家长群,实现密切交流

以往的教育工作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家校之间的联动并不积极,只有在开家长会时,家长才能够与教师进行深度交流,共同协商教育方案。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即时通信技术的出现逐步打破了以往的家校合作结构,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聊天群建立密切的沟通关系,从而及时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交流,更加科学地安排后续的学校教育指导工作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此外,教师与家长也可以建立“一对一”的沟通渠道,共同协商“双减”政策下的教育问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开发。

微信是一种便捷的即时通信软件,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让教师与家长实现实时沟通。在“双减”政策下开展带班育人工作时,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创建聊天群,将学生家长都邀请到聊天群中,创建家校沟通的线上渠道。在聊天群中,教师定期给家长分享班级的教育管理方案,并倾听家长的意见,以便与家长一起制订出更加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教育活动方案。例如,教师安排了“硬笔书法”的课后服务活动,便通过微信将活动的方案告知家长,请家长提出自己的意见。针对教师的方案,有的家长提出“除了我们家的孩子,我还知道几个孩子都非常喜欢国画,所以,除了硬笔书法,也可以安排国画、软笔书法等活动,让更多学生的潜能获得开发”的意见。教师可以结合家长的意见进行课后服务方案的调整,从而设计出更加丰富、科学的课后服务活动,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

教师主动利用微信与家长进行沟通,能够让家校合作的方式变得更加便捷,从而在倾听家长的意见中,不断丰富课后服务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的提出,对教师来说不仅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进行教育改革的机遇。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教师要主动贯彻“双减”政策的基本理念,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课业负担之余,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品德素养,并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便在协调多方力量中下好带班育人的“大棋”。

[参考文献]

冯春丽.小学高年级班主任育人工作中的激励策略探讨[J].读写算,2021(29):48-49.

阮毅华.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小学德育生活化分析[J].吉林教育,2021(34):89-90.

黄艳梅.“剧场空间”教育:建构让儿童“出场”的育人生态[J].中小学管理,2021(12):45-47.

邓梅丰.用心带班 以爱育人:小学班主任管理记实[J].考试周刊,2019(46):183.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小学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