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路径优化及保障机制探索

2022-07-12卢涵张香美张敬轩郭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食品类校企协同

卢涵,张香美,张敬轩,郭峰

(1.河北经贸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61;2.河北冠卓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

食品工业是河北省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许多京津食品企业转移到河北,而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省内食品行业的发展。因此,提高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在食品新工科建设的过程中,专业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较为突出[1]。因此将实践教学环节按企业生产标准重新打造并连接起来,进一步构建校企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推进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改革,是实现食品类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1 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矛盾突出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适应食品行业发展需求、专业理论扎实、检测能力强、创新能力突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在市场经济下,产业发展速度快,而人才培养赶不上行业企业的变化,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能紧密对接,更谈不上很好地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岗位技能亟须更好地适应产业升级。在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学生实践机会少

学生在课堂所学只限于会用会做,但离企业要求的熟练操作、能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是由于高端设备台数少,学生操作、练习的机会少;另一方面,学生的实验实践学习仅靠课上时间,远远达不到熟练操作的水平。

1.2 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教师队伍学历高,但具有行业企业经历、工程师背景的教师少,“双师型”师资严重不足,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对企业、社会的接触与感知,已成为影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队伍生产实践经验少,与行业、企业合作不多,与社会需求有很大差距,亟须深入行业一线。

1.3 专业建设投入不足

学校投入不足,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离培养学生卓越工程能力的要求有差距,从而导致教师虽然科研能力很强,却受制于无米之炊;学生虽然有了创新的思维,但难以付诸行动。因此实践教学环节设备投入有待加强,设备、仪器维护的资金有待继续增加。

1.4 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脱节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综合的、全方位的、立体的,单一的课程、单一的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在当前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实习期短,实习任务不具体,目的不明确,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路径优化

基于以上提到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所存在的矛盾,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部分本科院校对校企协同育人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校企协同育人就是简单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训[2]。但是从根本上看,校企协同育人是将院校和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双核心力量,共同参与育人环节,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共同搭建实践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由于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校企协同育人的路径单一且形式化,流于表面,亟须进一步优化,从而实现实质性长期深入的合作。

2.1 充分发挥实践基地作用,提升育人质量

充分发挥实践基地作用,充分利用企业的检测平台、设备及技术手段,作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将实践基地打造成人才成长和教师锻炼的平台,不断提升育人质量,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实践能力。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安排到企业现场授课;学生深入企业实习、实践;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不少于2 个月的实践,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工程实践能力。

2.2 通过项目化实习,促进学生与社会需求密切接轨

通过设立项目化实习岗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有助于学校全方位培养人才,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以项目为载体,将所学的知识、所需的能力嵌入到具体的、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中,通过项目整合,在工作流程的每个岗位合理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在角色扮演中得到提高,促进协同育人机制的常态化运行。

2.3 组织食品类专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组织企业冠名的专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食品类专业水平和专业兴趣。依托合作企业项目背景,提前和企业商讨比赛名称、内容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比赛中提升实践能力,激发创新能力,聘请有经验的企业技师和学校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团队,达到校企协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效果。

2.4 构建“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实质性联合办学

通过“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课程教学采用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双师”联合教学,校内教师主导理论部分,企业教师主导案例分析和实践部分,双方共同参与实践课程、项目研究、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3]。引导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研,把学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出去,把企业遇到的问题“带回来”,将问题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更加明确的职业愿景,使企业了解学生的综合素养[4]。实现实质性联合办学,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水平,提高就业率,同时提升企业协同育人的热情。

3 校企协同育人运行保障机制的探索

部分院校对于校企协同育人没有建立完善的运行保障机制,缺乏长效管理机制的支持,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施流于形式。要想提升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施质量,关键要强化其实现机制、评价及反馈机制及激励机制。

3.1 签署协议共建项目平台,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实现机制

双方建立协同育人协调平台及领导小组,保障校企双方在项目中沟通交流的畅通性。充分讨论合作方式和相关利益分配机制,通过签订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共建协议,明确校企双方为此投入的资金、人力、场地和设备等,实现资源共享。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共同建设项目平台(例如校方协助企业进行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提高企业科研和技术实力;通过产品共同研发等项目共建模式,探寻行业新的增长点,达到成果共享、利益共赢)、实践平台(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设立项目化实习岗位等;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和服务,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交流平台(学校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担任社会导师,参与学生培养、实习、授课、研讨会等,实现实质性联合办学;定期开展研讨会、学术会议等),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场景。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及反馈机制,强化协同育人的过程约束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多元主体参与绩效评价,包括但不限于协同育人体系中的企业、高校和学生,注意短期和长期评价指标以及结果和过程指标相结合[5]。通过自评检查、实地考察、综合评价等不同方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成果成效进行评价,总结提升、应用推广。建设反馈机制,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总结项目经验,对评估结果与预期设定值之间的差距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促进协同模式持续更新迭代,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同时,协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仍需要一定的约束机制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具体而言,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监督管理平台,约束机制包括学校和企业共同设立监督组织,参与项目的学生定期反馈成效并提出建议,以及接受第三方(如省食品行业协会等)的监督[5],促进协同育人目标的达成。

3.3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强化综合信息服务

为了推进协同育人的良性互动及深度融合,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评价及激励机制,才能激发各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内生动力,为协同育人提供有效驱动。尤其是要把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应用技术研究的成果作为职称评聘、职务晋升、收入分配、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引导和鼓励教师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参与产业技术创新[6]。要求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实习,积极参与各项学科行业竞赛,将实习实践及比赛成果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打造协同育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开放共享的协同育人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通过汇集本地区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开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向学生、高校、企业等各主体精准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实现共建各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6]。这样既有利于引导学生与社会接触,随时掌握人才市场变化规律,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企业也能不断增加人才储备,进行技术升级及推广。

4 结语

综上所述,经路径优化并具备保障运行机制的食品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如图1所示。在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趋势,它有利于解决传统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的矛盾,为企业培养和发掘优秀人才,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实现学校和企业、学生和社会之间的互利和共赢。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路径优化及运行保障机制的探索有利于推动其健康、有效、可持续的发展,从而顺应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展要求,解决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推动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内涵式发展。

图1 食品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猜你喜欢

食品类校企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食品类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素养培养策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一季度全国粮油食品类零售额达3628亿元同比增长10.2%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