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共建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以《流行配饰研究》课程为例

2022-07-12王铁球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钟表校企考核

王铁球

(东莞理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1 东莞理工学院校企共建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各行各业对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1]。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3];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教育部将以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为工作重点,继续支持制造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培育一批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团队和人才。一系列政策出台之后,全国相关应用型高校积极响应,通过多种途径发展产教融合,积极推出校企共建课程群。校企共建课程作为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的根本途径。

在上述背景下,东莞理工学院作为高水平地方本科院校,积极抓住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制造中心的发展契机,对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产业设计创新的要求,推动校企合作,并依托产业需要推出一系列校企共建课程。

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位于东莞凤岗镇,其母公司得利钟表集团于1978年在香港创立,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以设计、制造和销售优质手表为主,以贸易投资、商业零售为辅的多元化企业集团,业务遍布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4]。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在高端手表设计、生产领域具有极强的实力。近年来,公司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除继续在高端手表领域深耕外,还向可穿戴设备领域进行扩展,把现代数码技术应用到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上,这正与东莞理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以智能设备设计为侧重点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2017年得利钟表集团与东莞理工学院签订了《合作举办东莞理工学院得利钟表集团钟表学院的协议》,双方共建得利钟表学院,并在协同育人、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了紧密的合作。校企双方期望以地方需求和产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地方培养一批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和工匠型专业钟表人才,一方面就地方本科院校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钟表产业的转型升级。

2 《流行配饰研究》课程校企共建的意义

《流行配饰研究》是工业设计专业钟表设计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在第四学期进行,也是学生经过工业设计的基础技能训练之后进入到钟表设计专业领域的专业启蒙课,开始对钟表等穿戴类产品进行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因此,本课程是专业技能课转向专业课、核心课的过渡,也是让学生从感性设计认知转入理性设计分析的过程,该课程在钟表设计方向具有重要地位。未来,流行配饰的研究也可以从偏重艺术、文化的服饰类概念,逐步转向偏重科技、数字化的可穿戴产品设计,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延伸性。

工业设计专业作为加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主力军,和产业界的结合越来越紧密[5]。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育人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企业实践中接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熏陶,有助于他们深刻认识和理解工匠精神[6]。因此,《流行配饰研究》校企共建课程的理念是以实践能力为导向,坚持专业课程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提高课程建设目标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课程教学成果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一方面建设相应的课程相关标准、理论体系等传统内容,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以实验性和研究性为主导的课程创新内容,最终形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创新性课程。

3 《流行配饰研究》课程校企共建的具体实施

《流行配饰研究》校企共建课程的改革举措主要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团队以及课程评价考核四个环节展开,具体实施如下:

3.1 课程体系建设

(1)校企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分析、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培养目标;通过组织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等方式进行课程实践任务的提炼和实践任务分析,确定课程培养要求。

(2)制定或优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单元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教材等,明确和强化本课程对实现培养目标的意义。从课程设计的初始阶段开始关注,着眼细部、踏实研究、贯彻到底,以期建立更为合理的教学体系,作为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3)拓展流行配饰的研究领域,结合工业设计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教学内容从目前的以钟表为主的配饰品设计拓展延伸到科技化、智能化的可穿戴类产品设计,加大智能制造的融合,有效整合工业设计专业的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群,同时也能迎合社会科技发展的大趋势。

3.2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在原有传统式教学基础上,设置“2+N”的教学模块,通过引入企业导师进校园、实践课堂进企业,构建理论课-实践课-项目化设计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前期搭建,确保学生熟练掌握配饰设计的相关知识,并促进学生在课堂内外全方位的自主学习,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向具体设计任务的转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解决企业或行业具体的创新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图1 理论课-实践课-项目化设计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校企共建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应该以真实的设计任务及研发过程为依据,整合、充实并有序化教学内容,按照职业岗位实际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选取相应的教学项目。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2+N”的模块进行,即:“理论+实验+N 个项目化设计教学”,以项目为主线贯穿理论和实验的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对《流行配饰研究》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流行配饰的发展历程、设计程序、设计方法与原则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为后续实践模块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讲座、课堂讨论、影像资料、小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注意相关课程在内容、思想、方法、要求之间的相互衔接和互动。

(2)实验环节主要是在企业进行现场教学。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协调,提前规划好授课计划,由学校安排专车,让专业导师带领学生前往得利钟表企业的生产车间进行观摩教学,实地了解企业产品生产的相关工艺流程、产品的设计研发流程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结构意识、工艺意识、成本意识以及市场意识。

(3)项目设计环节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结合学生在理论和实验环节所掌握的各种知识进行综合性的真题真做,以此检验并考核学生对该课程的实际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项目化的设计教学任务,可以是课题类、科技类、技能类或研究类等各类实践活动。课程结束时完成企业提出的设计任务,项目化的设计方案成果由校企共同进行评价考核,以决定是否采纳或量产。

3.3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搭建并完善课程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组成教学团队,校内教师完成理论教学,企业导师完成现场设计指导、设计落地等环节的实践教学。对教学团队提出如下明确的要求: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均应该相对固定;企业导师应该由各部门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组成;校内教师则由实践能力强、对公司熟悉且具有良好协调和沟通能力的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必须定期进行针对性培训,以确保教学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搭建校企共建的教科研团队。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团队,可以从专业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进行更深入的教科研合作。良好的协同育人平台,有利于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一方面,借助本课程作为教改探索的起点,不断摸索钟表设计方向的课程体系化建设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教学团队的协作可以尝试从课堂教学走向纵深的科研合作,校内教师的学术研究、教学成果等可以与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结合起来,对专业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和企业效益的不断提升,都是十分有益的。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开展更多科研项目、教研项目的校企合作,实现企业和师生三方受益的互赢局面。

3.4 考核方式改革

学校对人才的评价应该尽量与社会的评价接轨。本课程在考核方式上,也要突破传统的单一考核模式,实现以下的改革尝试:

(1)课程考核形式多元化。

鼓励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考核,改变过去唯考试论的考核方式,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课程考核形式,应该是包含理论考试在内的多种方式,可以增加更多的过程性考核,比如阶段性成果汇报、项目答辩、课程报告、研究论文等多种形式,更全面、科学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创新能力。

(2)评价指标多角度、多样化。

课程期末成绩的考核评价指标应该多角度、多样化。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评定可以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完成,企业导师可以不局限于授课教师,还可以邀请企业生产总监、设计总监、销售总监、企业高层领导等多部门、多层级的代表参加,并且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的评分权重各占50%。课程考核形式可以采取模拟毕业答辩的形式,由学生就项目化设计全过程进行汇报答辩。考核评价角度不局限于设计创意,还应该包括设计表达、产品概念、产品可行性、成本控制等层面。

(3)实现多次、持续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设计类课程,大多是以提交课程大作业作为教学的结束,甚至有些课程的作业在课程结束后几周才提交给专业教师。这种做法的弊端显而易见,由于缺乏了作业汇总讨论和点评环节,学生无法认识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无法真正从作业中获取改进和完善的机会。所以在本课程的考核过程中,可以采取二次或多次考核方式。比如,通过设置第二次汇报答辩,让学生更好地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深入掌握课程知识,使专业能力可以更好地和岗位技能相匹配,同时还可以促进更多项目设计成果的落地转化,让课程的项目化设计真正成为实际产品走向市场。

4 结语

实现校企合作既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深度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动态演进的过程。根据国家政策导向以及产业创新升级的切实需求,我国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设计专才。除学校教育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与产业、企业的实际设计研发紧密结合,而校企共建课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良好开端。

猜你喜欢

钟表校企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丽娜认钟表
钟表的认识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