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齿轮渗碳碳化物级别偏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2022-07-12刘少军王培科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2年6期
关键词:渗碳碳化物淬火

刘少军,王培科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1 序言

齿轮使用要求为表面耐磨、齿心韧性好、耐冲击,因此一般选择低碳合金钢进行渗碳淬火处理;经常会因设备故障或工艺设计不当,致使齿轮渗碳层碳化物级别偏高,大量角块状及网状碳化物割裂了金属的连续性,降低了齿轮的塑韧性[1],在磨齿的过程中易产生磨削裂纹。另外,在使用过程中易使齿轮产生剥落、掉块、断裂。因此,如何消除碳化物,降低碳化物级别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2 齿轮渗碳层碳化物级别偏高原因分析

渗碳齿轮出现大块状和网状碳化物,主要是由于表层碳含量过高引起的[2]。根据造成碳化物形成方式的不同,齿轮渗碳层碳化物级别偏高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工艺原因 材料合金系数计算不准确,致使编制工艺时强渗期碳势偏高。

(2)操作原因

1)可控气氛渗碳时富化剂量过多。

2)渗碳后冷却太慢,形成网状二次碳化物[3]。

3)采用渗碳后直接淬火时,预冷时间过长,淬火温度过低,在预冷时间里,使碳化物沿奥氏体晶界析出。

(3)设备原因

1)碳势控制系统失控。

2)氧探头损坏,指示值偏低,富化气供给量多。

3)氧探头参比空气管路不畅,造成空气不能顺利达到探头,造成探头输出值大幅度降低。

4)氧探头空气吹扫管路不畅,影响探头除炭效果,探头表面有炭黑沉积。

5)炉内炭黑过多,未能按时烧炭黑。

6)炉子漏气,氧探头毫伏值下降,富化气增加。

3 降低碳化物级别的措施

在日常生产中,应经常维护渗碳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编制正确渗碳工艺,严格按照工艺操作,减少操作失误;当出现碳化物级别偏高的情况时,应及时改进工艺,降低碳化物级别,根据发现碳化物级别偏高的时间不同,采取不同的工艺方案措施,对于渗碳残留奥氏体多的材料,可在降低碳化物后先进行两次高温回火,再进行淬火。根据具体情况,降低渗碳层碳化物级别的措施如下。

1)齿轮渗碳过程中,发现中间试样碳化物级别偏高,渗碳层深度未达到要求。

采取措施:降低碳势,使炉子中的碳势为材料渗碳层的共析碳含量,如18C r2N i4WA钢、20Cr2Ni4A钢,可设定碳势为0.65%,并延长渗碳时间,直至碳化物级别降低至合格范围。

2)检测齿轮随炉试样时,齿轮已出炉坑冷,渗碳层深度为技术要求的最小值。

采取措施:重新加热至渗碳温度930℃,降低渗碳碳势,直至碳化物级别降至合格范围。

3)检测齿轮随炉试样时,渗碳层深度已接近或达到技术要求。

采取措施:通氮气保护,炉温升至980℃,根据碳化物级别的大小确定扩散正火的时间,直至碳化物降至合格范围,关键是缩短时间,减少渗碳层深度。

4 试验验证及理化检测结果

在实际齿轮渗碳生产过程中,针对齿轮材料18Cr2Ni4WA钢渗碳层碳化物级别偏高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试验验证,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上述降低碳化物级别的措施是合适的。

表1 试验验证及理化检测结果

图1 1号试样渗碳层组织

图2 2号试样渗碳层组织

图3 3号试样渗碳层组织

5 结束语

针对齿轮渗碳碳化物级别偏高的形成原因,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使碳化物级别降至合格范围,满足技术要求。

猜你喜欢

渗碳碳化物淬火
高碳铬轴承钢网状碳化物的析出规律研究
含铝高硼高速钢显微组织的电镜表征
航空齿轮钢C69高温渗碳后的组织性能
淬火介质浓度对45钢淬硬层深度及组织性能的影响
实战“淬火”
机械零件深层渗碳工艺的优化
渗碳工艺的中国专利分析
Cr12Mo1V1锻制扁钢的共晶碳化物研究
自动化激光淬火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新型高频淬火及表面强化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