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发急性炎性脑脱髓鞘疾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2-07-12姚本海唐青青曾尤超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贵州遵义563000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康复科贵州遵义563000

吉林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脱髓鞘丘脑头颅

姚本海,刘 娇,唐青青,左 浩,郭 红,曾尤超,詹 剑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贵州 遵义 563000;.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康复科,贵州 遵义 563000)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9岁,主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1 d,加重1 d”入院。1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肢体无力,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行头颅MRI考虑脑梗死,予以治疗无明显好转;6 d前出现右侧颜面、右侧肢体麻木,右侧肢体无力,右上肢不能持筷,行走不利,但可自行行走;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右侧肢体无力逐渐加重,1 d前出现行走拖拽,需搀扶行走,右上肢上抬费力;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脑梗死”收入我科,病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风湿免疫疾病、消化道出血”,平素月经规律、量稍偏多。查体:体温36.1℃、脉搏8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8/79 mmHg,眼结膜苍白,心肺腹无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右侧鼻唇沟稍浅,右侧颜面痛觉减退,右侧肢体肌力3级,右手握力差;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肢体痛觉减退,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HB 86 g/L、HCT 0.29%(0.35~0.45)、MCV 69.4 fl(80~100)、MCH 20.9 pg(27~34)、MCHC 301 g/L(316-354),血清铁蛋白2.7 μg/L(11~306.8);大便常规+潜血试验提示阴性,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提示均正常,HIV+梅毒提示阴性,凝血功能提示正常,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阴性,抗心磷脂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阴性;甲功五项提示三碘甲腺原氨酸(T3)1.2 nmol/L,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免疫球蛋白:C3 0.6 g/L、C4 0.143 g/L;心电图提示正常,心脏彩超提示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提示正常,胸部CT提示正常,头颈部CTA提示:头部动脉示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颈部动脉未见异常;2020年7月3日头颅MRI平扫+增强+DWI+MRS:左侧丘脑囊性病变并周围小片水肿,考虑寄生虫或囊肿合并感染,MRS:病变区含坏死组织(图1)。入院考虑:①急性脑梗死;②缺铁性贫血。予以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补铁等治疗,患者病情无好转。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结果为Ⅰ级(潜在型);骨髓穿刺术提示符合缺铁性贫血表现,行腰椎穿刺术:脑压180 mmH2O,脑脊液常规、生化提示正常,脑脊液IgG指数0.53,等电聚焦免疫固定电泳分析:仅于脑脊液中见到0B(寡克隆带)。结合患者病情诊断:单发急性炎性脑脱髓鞘疾病,治疗予以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 g静脉输液 qd抑制炎症,3 d减半量,2 w后改为强的松60 mg 口服 qd,患者右侧颜面、肢体麻木、肢体无力逐渐好转。2020年7月16日复查血常规提示HB 90g/L;2020年7月20日复查头颅MRI平扫+增强+DWI+MRS提示左侧丘脑病变,与2020年7月3日片比较病灶稍缩小(图2)。经18 d治疗患者右侧肢体无力好转,右手能持物,能自行行走,肢体麻木消失。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右侧颜面痛觉稍减退,右上肢及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4+级,四肢无感觉障碍。出院后3个月我院门诊随诊,患者右侧颜面、肢体麻木、肢体无力完全恢复正常。2020年10月16日复查血常规提示HB 138 g/L;头颅MRI提示左侧丘脑病变与2020年7月20日片比较病灶缩小(图3)。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A:T1像左侧丘脑病灶呈低信号;B:T2像左侧丘脑病灶呈高信号,周围小片水肿;C:FLAIR像左侧丘脑见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D:DWI像左侧丘脑病灶中心呈低信号,周围呈高信号;E:ADC图左侧丘脑病灶呈高信号;F:增强扫描左侧丘脑病灶未见明显强化;H:MRS:NAA峰下降,Cho峰升高,双L峰;I:矢状位T2像左侧丘脑呈高信号图1 头颅MRI检查(2020年7月3日)

A:T1像左侧丘脑病灶呈低信号;B:T2像左侧丘脑病灶呈高信号;C:FLAIR像左侧丘脑见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D:DWI像左侧丘脑病灶中间呈低信号,周边呈高信号;E:ADC图左侧丘脑病灶呈高信号;F:增强扫描左侧丘脑病灶稍强化;H:MRS:NAA峰升高,Cho峰降低,双L峰恢复;I:矢状位T2像左侧丘脑呈高信号图2 头颅MRI检查(2020年7月20日)

左侧丘脑病灶与图1、2比较明显缩小图3 头颅MRI平扫检查(2020年10月16日)

2 讨论

单发急性炎性脑脱髓鞘疾病(MAID)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还有文献报道称肿瘤样脱髓鞘病变、肿胀型脱髓鞘疾病、炎性脱髓鞘性假瘤,目前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多发性硬化(MS)有关,是一种少见的类型[1]。也有学者认为单发急性炎性脑脱髓鞘疾病可能是急性、单灶、脑脱髓鞘疾病的一种独特的形式,类似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ADEM)而不是MS[2]。Poser 等[3-4]认为肿瘤样脱髓鞘病变是MS的变异型,而Kepes[5]认为它是在MS和ADEM之间处于中间类型。急性、亚急性起病,以青年为主,发病年龄在4~72岁不等,高峰年龄在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6-9]。本病极易误诊为肿瘤、炎症,本案例在最初临床诊断误诊为脑梗死,而在影像学上误诊为寄生虫、囊肿合并感染。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立体定向脑活检技术的广泛运用,大多数该类疾病得以正确的诊断,多数患者仅需头颅影像学检查就能明确诊断,避免了误诊及开颅手术。

文献报道头颅磁共振成像特征表现:T1病变中心呈低信号,病变周边等信号,周围低信号水肿区;T2病变中心呈高信号,边缘呈等信号,周围高信号水肿区;FLIAR病变中心呈低信号,边缘呈高信号,周围水肿区为高信号,与病变边缘分界不清;DWI病变中心呈低信号,边缘环壁呈高信号;ADC病变中心为高信号,周围呈等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呈典型的开环状强化;MRS出现NAA峰降低,部分Cr峰明显减低,Cho峰明显增高, NAA/Cr比值降低,Cho/Cr比值增加,mI峰不同程度增高,出现标记(MP)峰增高,出现异常高大双相向上的Lac峰及Lip峰[6]。文献报道大多数患者头颅影像学病灶为单发,病灶位于脑叶、基底节区、丘脑、侧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脑干,形态呈类圆形、椭圆形、结节状、不规则团块,病灶中心可有囊变、坏死区,MRI增强病灶可强化、不强化,典型的呈开环强化[10]。本案例头颅磁共振增强强化不明显,后复查稍强化,其余头颅影像学与文献报道相符合。

据文献报道激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案,大于80%的患者对激素治疗有效[11]。本例患者予以激素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复查头颅MRI平扫病灶明显缩小,说明治疗有效,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相符合。结合患者病史、头颅MRI特点、脑脊液OB阳性,激素治疗后颅内病灶缩小及病情好转,MAID可能是多发性硬化的特殊类型。

在临床上遇到急性起病、单相病程、颅内单发病灶的患者,应结合头颅MRI+DWI+MRS及脑脊液OB尽快明确诊断,及时予以激素治疗。对难以确诊的患者必要时应用立体定位脑活检术协助明确诊断,避免误诊为颅脑肿瘤、炎症、寄生虫感染等疾病,导致延误治疗,造成患者残疾。通过本例患者诊疗经验总结报道,为青年医师提供临床经验,提高对MAID的认识。

猜你喜欢

脱髓鞘丘脑头颅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激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疗效观察
愚人节缅怀革命先烈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有些疾病会“化妆”成脱髓鞘
嵇康·绝响
背侧丘脑解剖结构及其生理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