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山东段水利系统与沿运聚落景观体系特征研究——以德州、聊城段为例
2022-07-12王越宋凤任震
王 越 宋 凤 任 震
水利系统是古人在梳理、利用、改造水环境的过程中,将水利功能体系与所在区域的原生环境相融合,形成的具有代表性和可识别性的功能系统与风景泛型。它包含水利工程体系及其影响下的人居环境风貌营建,兼具功能上的营建逻辑与审美的人文底蕴,体现出宏观水利营建过程中的整体环境观与风景观。研究区段为大运河德州段与聊城段,包含南运河、卫运河、会通河段。德州历史上是重要的军事堡垒与漕粮驿站,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聊城段为运河重要的闸河,解决运河航运的关键技术难题,因水而兴的聚落格局独具特色。对于大运河山东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遗产[1]、水利遗产[2]及水利营建智慧[3]、沿运典型城镇风景格局[4]与保护规划[5]的研究,较少着眼于运河水利系统视角梳理景观特征。综上,本研究以运河水利景观的复合属性为切入点,从水利体系和运河影响下的沿运聚落景观两方面探讨研究区段景观特征,从而梳理运河水利景观的系统构成、运行机制与风景营建智慧,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运河文脉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运河水利系统营建
运河水利系统包括运河水系、阻滞单元、调控单元和传输单元。其中,阻滞单元指控制水流、挡水或防水溢散的水利工程措施;调控单元是指控制水蓄泄的人工设施,包括闸、坝、月涵等;传输单元指将运河与周围水系相连,用于水传输的渠道。通过阻滞、调控和传输单元的协同运作,实现控制水流和防止漫溢、蓄泄调控和分级提水、供水泄水和水源传输的水利体系(图1)。
图1 运河水利系统构成与作用机制
1.1 运河水系
京杭大运河德州、聊城段主要包括南运河、卫运河、会通河3个河段,其中德州段居北,聊城段居南,两段紧密相接,为山东段的重要组成。运河德州段含南运河段和卫运河段。南运河德州段南起四女寺枢纽,北端至德城区二屯镇第三店村入河北省。自四女寺枢纽以南,至馆陶县徐万仓出山东的一段河道为卫运河。自聊城市临清起为会通河河段,其中自临清闸入卫河处至鳌头矶一段为会通河最北端,是元会通河唯一保持历史形态的河道遗存。
研究区段德州段地处大德平原,地势平坦;聊城段地势高差较大,自北向南逐步抬升,为运河通航带来较大困难(图2)。如何解决运河水源不足、地势高差与洪涝威胁等难题,是区段水利体系营建的关键。
图2 京杭运河纵剖面图[6]767
1.2 阻滞单元
《皇朝经世文编》载:“舟行御河十三站,道最迂曲。德州次之,故城为甚。水性直下,则上流易涸,曲则迟留,故谚谓三湾抵一闸。开河者因地形之曲以代闸也。”德州地处北部大德平原,通过设置人工弯道,减小河道纵比降,降低流速,从而保证航船平稳,增强航运能力。南运河德州段具有“九曲十八弯”的龙形走势,构成“九望德州”的独特景观(图3)。
图3 南运河九曲十八弯水势[7]
1.3 调控单元
研究区段地势南高北低,“会通河地高平则水疾泄,故为堨(即堰坝)以蓄之;水积则立机引绳以挽其舟之下上,谓之坝。地下迤则水疾涸,故为防以节之;水溢则绳其悬板以通其舟之往来,谓之闸”[8](图4)。
图4 研究区段主要调蓄单元[9]
1)减水闸、滚水坝与泄水桥。
减水闸与滚水坝皆为河道溢流的水工构筑,从而更好地“分杀水势,稍消即归正漕”[10]。
德州段主要有哨马营滚水坝与四女寺滚水坝。哨马营滚水坝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建成,四女寺滚水坝前身是明代修筑的减水闸,雍正八年(1730年)始建石滚坝[6]343-344。滚水坝、减水闸与哨马营、四女寺减河一起,共同解决卫河绝溢问题。现在德州闸子村南运河之上,仍有哨马营减河滚水坝遗址。
明前期,聊城段设有裴家口、米家口、官窑口、方家口及刘家口5个减水闸,明万历时期,废米家口、刘家口,新增李家口、耿家口;清废官窑口,余裴家口、方家口、李家口及耿家口4个减水闸。临清设有沙湾、潘官屯、观音嘴减水闸,清初已废。清时马颊河与会通河交汇处设有2处减水闸、1个滚水坝和1处涵洞,徒骇河与会通河交汇处有2处减水闸、1处进水闸和1个滚水坝,泄水分别自马颊河与徒骇河入海[6]343-344。
2)节制闸。
大运河聊城河段节制闸是河段之上为数最多、最重要的类型,现存16座(表1,图5、6)。通过连续的节制闸设置,进行分级提水,逐步消解闸口两侧的水位高差,保证运河通航。
图5 研究区域主要船闸分布[6]114
图6 部分闸现状
表1 区段主要船闸概况
临清段为聊城河段的关键区段,为节制水势、控制蓄泄,沿河建闸31座。会通河在临清城内初经鳌头矶西北流,在问津桥处入卫运河。该河道为会通河北支,称北河。元代于矶北城西南3里(1.5km)建会通闸。因会通河初开,河道窄狭,水源不足,过往船只易搁浅导致运道阻塞。元朝廷在会通河南北两端建金沟、沽头、临清3座“隘船闸”,三闸相互联运制约,被称为“环城闸”。因北支河道“中缩而尾回,数坏舟”[11]112-115,因此于永乐十五年开挖南支,由鳌头矶西南流入卫运河,隘船闸遂废。南河之上建砖、板二闸,后称南板闸、新开闸,今称头闸、二闸。头闸“为北接卫河之口。闸河至此,势弱流缓而卫河流浊势盛,故于期间,栉比置闸,以防闸河之北出,又以防卫河之南溢”[12](图4)。
1.4 传输单元
传输单元主要指传输水的渠道,是保证用水与洪涝安全的重要措施,大运河德州段开挖的减河是重要的传输单元。减河通常选在河岸一侧的天然河道和低洼地带,用以将下游洪水引入分洪区或入海[13]。南运河共开5条减河,其中四女寺减河、哨马营减河位于今德州境内,又称南、北支河。
1)哨马营减河。
明永乐十年(1412年),工部尚书宋礼为治理南运河洪涝问题,于德州西北、运河右岸弯道挑挖哨马营减河,引水口来源于滚水坝水源,至海丰(今无棣)入海[13]。由于水势较缓易堆积泥沙,引水口与减河河道很快淤废,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上移至地势较高、河身宽浅的四女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河身尽成民用竹(芦苇)”。民国初年(1912年),北支河之上已为平地,上植民田,哨马营减河至此彻底废弃。
2)四女寺减河。
明弘治三年,哨马营减河引水口移至四女寺,并重新开挖四女寺至曹村的一段为四女寺减河,曹村以下河道仍循哨马营减河河道。乾隆二十七年(1726年),四女寺减河“泄水坝展宽至九龙庙入老黄河”,此段亦称为南支河(图8)。至此,四女寺减河行水路线摆脱哨马营减河故道,此后行水路线未有大的变动[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加强南运河防洪能力,于1955—1971年进行3次疏浚和扩张;1971—1976年,又对曾经行水的四女寺至曹村并入钩盘河一线进行疏浚,命名岔河。如今在四女寺水利枢纽下,分南运河、漳卫新河岔河、四女寺老减河3条河道,构成德州城核心水系网络(图7)。
图7 四女寺水利枢纽景观风貌
大运河德州段由南运河、卫运河构成,哨马营减河、四女寺减河出运河右岸,共同构成德州运河水网。因德州地处大德平原,通过设置人工弯道提高航运能力,形成“九曲十八弯”的龙形走势,以弯代闸,形成独特的景观风貌。大运河聊城段地势南高北低,为著名闸河。区段曾设30余处节制闸,用以分级提水,保证通航。由此,形成德州段平原弯道与临清段闸河2段不同的水利景观风貌特征。
2 研究区段沿运聚落类型
根据聚落职能,可将研究区段聚落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粮仓聚落。因地处交通要冲,成为南粮北运的重要仓储中转站。为保粮仓安全,设城以防御,形成以粮仓为主的聚落格局,如临清、德县。第二类:码头聚落。因运而兴的漕运重镇,设有古渡、码头及水次仓,用于粮、盐的储存与转运,还特别设有盐运司等管理机构,如东昌府、粮码头七级、盐码头阿城等。第三类:水工相关聚落。在运河水利工程的关键技术区段,由于闸、坝、堰的设置,催生出管理河道及交通转乘的聚落类型,如四女寺、戴家湾、魏家湾、李海务、周店等(图8)。
图8 研究区域聚落分布[14]
3 典型沿运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选取德县和临清作为典型聚落样本,从城水关系、支撑体系、空间格局和园林景观四方面分析运河影响下聚落景观特征。
3.1 城水相依,随势筑城
金天会七年(1129年),在德县北三里、运河西岸的将陵设陵仓。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元陵州城毁于洪水,为保漕粮,德州卫兵于原址筑砖城。此时城内皆军户,无州民。城邑随运河走势而呈“靴子城”之态,开五门,城周“十里一百八十步,池阔五丈”[15]98-99。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于元陵州仓旧址建广次仓。广次仓为沿运的四大粮仓之一,德州成为漕粮转运和民航交易的繁忙区段。明正德五年(1510年),筑外罗城,开始进行“州卫同治”、“城”“市”结合,形成军民共居的局面。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于德城东北角设满城。至此,德州形成满城、州城、罗城并置的格局(图9)。
图9 德县图[15]15
临清地处南北往来咽喉之处,明洪武时期置三仓,储粮量为诸地之冠。为保仓廪安全,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择地势高亢之处筑城,城周九里一百步,开四门,护城河广九尺,绕城一周。景泰元年(1450年),临清砖城筑成。但砖城离卫河较远,取水不便,且城中仓廪占1/4有余,因此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在砖城外形成新的居住区。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砖城外土城筑成,跨卫河、会通河,开24门,就此形成了砖城、土城并置的双城格局,也称连城,绵延周长29里(14.5km)(图10)。
图10 临清城功能分区[11]2
3.2 水门通楫,河塘并蓄
德州城门中,小西门广川门为城内从运河取水的水门,由此形成水市街。德州城内因筑城、修堤取土而形成地势低洼地,后因水系决口、改道及洪水漫溢而形成“海子”,如北海子、马家海子、明代德州八景之一“高海朝烟”描绘的鬲津河岸边的大“海子”等。城邑内外数百处“海子”、护城河及运河共同构成德州的调蓄系统(图9)。
临清土城辟三水门,分别是会通河之上的东水门和卫运河之上的南、北水门。土城“跨河为城,两际各为水门,以通舟楫,而包围巨闸于其中,设官以司启闭”[16]。明清时期,为保证漕运便利,于临清广积仓东南开月河,河上筑坝,建广济桥,因此仓廪与护城河之间留下西北-东南走向的系列水坑,将护城河与运河连接[12]。临清城邑内外坑塘、护城河、月河及运河相连,形成兼具蓄泄与漕运功能的水系脉络(图10)。
3.3 沿运兴“市”,“城”“市”交融
德州城形成城内仓储、居住、行政及城外商贸职能的发展格局。城内因置粮仓而设相关管理机构,包括官仓、营屯等。借漕运之便,德州城沿运河自然形成了米市街、桥口街、小锅街、北厂街、顺城街等综合的行政和商业服务区域,城外设市,包括羊市、米市、柴市、锅市、绸缎市等。至乾隆年间,德州已建商号达400余家,成为全国著名的商贸集散地[11]139-140。
临清土城内有3条水道与1座砖城,在运河影响下形成4个功能区。仓储与行政区位于砖城,设置临清三仓及察院行台、牧马所、州同署等行政机构;工商核心区位于会通河北支、南支与卫河之间的中洲。区域内以天桥胡同为起点,南经锅市街、马市街、会通街,西起大寺街,向东经考棚街、吉市口,直至鳌头矶,结合竹竿巷、箍桶巷等数十条商业街巷组成临清商贸最繁荣的片区;次级商贸居住区位于会通河北支以北,卫河以东,因漕运兴起了汉回共居的商贸居住区;农货与杂货区位于河东、河南、河西片区,借航运、渡口之利进行农货与日用品交易[17]。由此可见,航运、渡口、桥梁等水陆交通成为城邑商贸发展的核心驱动,围绕会通河、卫运河集中形成了商贸核心区,砖城内则以仓储与行政区域为主,会通河北支周边还形成了特色汉回混居区(图10)。
3.4 山水成景,北国江南
明清时期,在德州城邑西、北关距离运河较近的位置营建多处私家园林。如位于西门内的尊水园、澄碧园、罗朴园、止园、汲灌草堂、松雨楼,西门外的数帆亭,北关附近的濯锦园、望云阁,城南门东的偶园、雅雨堂等[15]118-119(图11)。明清时期因沿运形成诸多园林,规模不大,体现出中和含蓄而又绰约多姿的江南园林特色(表2)。但现今德州城内,除重建的澄碧园、见可园外,其余园林均已不复存在,而重建的园林也已不复当年景致,不禁令人唏嘘遗憾。
表2 德州重点园林特征及现状概述
图11 德州主要园林景观分布
临清因运河形成独特的山水空间与标志景观建筑,构成山环水抱的自然基底特征与小桥流水的水乡风貌。因开凿疏通运河堆土成山,分别为城北土山、城南龙山和凤凰岭,成为难得的登高处。城北土山林木葱郁、山环水绕,为城邑十景之一“土山远眺”[11]90。城南龙山之上立观化亭,登临亭上,临清城景色尽收眼底,呈十景之一“南亭观化”。运河穿城而过,会通河北支的月径桥、会通桥、问津桥并称“玉带三桥”,呈现江南水乡的景观意象。城池形态似“葫芦含丹系玉带”,因此也被称作“玉带城”(图12)。
图12 临清主要园林景观分布
龙山、舍利塔和启秀楼鼎峙而立,镇守水关。舍利塔屹立于卫河河畔,为9层楼阁砖塔。漕运盛时,水陆船只瞻仰流连,呈现“扼塞两河水口,弘开万里天关”的恢宏景象,构成“塔岸闻声”的景观意象。土城东水门内的启秀楼高百尺,南枕运河,北控砖城,“津关连夜雨,灯火万家秋”展现了启秀楼“津楼夜雨”的美妙景色[11]91。此外,鳌头矶是临清城内与运河关系最为密切的古建筑群,位于会通河南、北支交汇处,系为防止洪水冲刷堤岸而建。“如鳌头突出,旧闸二,新闸二,左右如足,广济桥尾其后”,鳌头矶的名字由此而来。鳌头矶尚存观音阁,为历代文人墨客登临吟咏的名胜,为城邑十景之一“鳌矶凝秀”[11]90。此外,临清城的园林景观还有卫运河东岸南湾子渡口的避雨亭、砖城内西南隅的蓄锐亭、砖城内秀林亭、砖城仓部署内的后乐园、双槐书室、兼隐园、红螺馆、锅市街东乱石园等。结合运河水工设施、围绕运河沿线筑有多处园林及景观建筑,形成临清城内沿运的景观风貌带(图12)。但目前所有园林皆已不复存在。
4 结语
综上所述,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德州、聊城区段的水利景观由水利系统与沿运聚落风貌构成。水利系统包含运河水系、阻滞单元、调控单元与传输单元,分别通过“三弯抵一闸”阻滞、设置闸坝体系蓄泄及开通减河传输等水利工程措施进行水流控制、蓄泄调控与分级提水,实现运河水量的动态调控,消解区段运河水位高差,保证通航,形成德州段“九曲十八弯”、以弯代闸的水利景观风貌,以及聊城段闸河的水利景观特征。沿运聚落主要包含粮仓聚落、码头聚落和水工相关聚落3种类型,以典型粮仓聚落德州、临清为例,梳理了运河影响下城水相依、随势筑城的城水关系,水门通楫、河塘并蓄的支撑体系,沿运兴“市”、“城”“市”交融的空间格局,以及山水成景、北国江南的园林景观风貌,深入探讨了不同职能沿运聚落因水而兴的城邑景观特征。
水利景观反映了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人对水系的梳理与改造,呈现出包含功能性与审美特性的营建智慧。通过水利体系构成、运行机制的研究,能够挖掘水利营建智慧及水利风景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沿运景观体系特征,形成了水利体系及风景营建复合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大背景下,能够为水利遗产保护、风景保护、文脉传承及再创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或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