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宿+”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研究——以北京门头沟区百花山社民宿为例

2022-07-12吴宜夏

中国园林 2022年6期
关键词:民宿

吴宜夏 田 禹

民宿是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建筑面积不超过800m2,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1]。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2016—2019、2022年5年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将民宿作为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民宿发展逐渐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从研究方向来看,国内民宿研究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2015年之前主要集中在对民宿旅游开展较早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经验的总结,特别是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在民宿特色、专业服务、行业管理、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2016—2019年主要集中在对民宿定义、分类等基本概念的厘清,以及对民宿产品的市场定位、主题景观设计等方面的研究。2020年后,民宿研究进入多学科并进时期,民宿聚集区时空变化特征、主客互动作用研究、民宿法律政策保障等成为研究的热点。民宿与乡村发展关系的研究在这一时期也有所开展,如吴丽丽提出乡村民宿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提升农民的收入,激发农村的经济活性[2];张杰英等结合案例提出深度挖掘在地历史文化、自然特色资源,通过特色民宿与美丽乡村的同建共赢,促进乡村振兴,提升民宿影响[3]。但从整体上看,已有研究侧重在民宿本身的设计、建设、运营,或民宿选址和民宿群空间分布的规律[4],对民宿与乡村协同发展、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较少。本文从中国民宿业发展面临的乡村振兴使命与市场需求驱动双重影响的国情出发,立足在地乡村发展需求和民宿经济发展规律,侧重探讨如何增强民宿对周边乡村区域的辐射带动和协同发展能力,并将方法路径总结归纳为“民宿+”模式。

1 研究背景

1.1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民宿+”发展的外部动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民宿作为近年地方政府主推的新兴乡村产业业态,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展的重点正在从民宿本体的培育和民宿配套产业链的健全,向实现民宿与周边乡村区域的协同发展、盘活特色资产、搭建多元业态融合模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转变。如《北京市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努力构建三产联动、多业融合的民宿经济业态,形成一批以文化、体育、娱乐、节庆活动为主题,与景区旅游、文化体验、农产品销售相结合的精品化、品牌化民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为“民宿+”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2 构建特色竞争力是推动“民宿+”发展的内生需求

国内民宿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010年社会投资开始逐渐进入民宿行业,民宿呈现精品化,特色化发展。2016年民宿发展进入快速扩张期,民宿产品向个性化、场景化、专业化、定制化的趋势改变(图1)。从消费者年龄结构看,截至2019年,30岁以下、31~35岁用户占比分别为59.9%、23.1%,“80后”“90后”人群成为主流用户人群[5]。民宿不仅仅是一个提供食宿的场所,更多时候需要向年轻消费者提供另一种生活体验。因此通过充分融合当地的地域环境、生态、产业资源,使它们和民宿形成有机整体,从而展示乡村原生意象和乡土特色,丰富游客情感体验、增强文化认同,成为创新民宿经营模式和构建民宿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图1 国内民宿发展的历程(作者绘)

1.3 乡村产业、环境持续提升为“民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八大以来,乡村面貌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接续开展,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标准和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升。近10年来乡村建设的内容从“环境美”“生态美”向“产业美”“精神美”全面升级,建设的范围由单个村庄的“一处美”向全域乡村的“一片美”拓展(表1)。民宿外部生态环境的改善、设施配套的完善和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为民宿与周边乡村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

表1 近年来乡村建设重点领域和工作(以河北省为例)

综上,“民宿+”在当前城市居民对理想田园生活向往的外部需求和民宿摆脱同质化竞争的内生动力共同推动下而产生,在地方政府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主动改善民宿外部环境和产业生态,推动民宿与乡村文旅资源对接的条件下而得以加速发展。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和驱动下,民宿从最初的乡村旅游配套和补充环节走向推动乡村振兴的综合性平台,成为推动所在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2 “民宿+”系统的构建及实现路径

2.1 “民宿+”的概念

目前关于“民宿+”的概念在学界没有统一的定义,参考浙江、云南、广东等地制定的民宿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意见,笔者提出“民宿+”是以促进区域农旅资源整合,提升乡村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民宿作为乡村产业融合的基础设施,通过系统整合与融合乡土文化、农旅产业、自然生态等资源,在民宿住宿、餐饮等核心业态基础上,拓展民宿在特色农产品销售、康养、体育、培训、电商等各个方面的业态内容,最终形成乡村产业闭环的发展模式。

2.2 “民宿+”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

“民宿+”在空间结构、产业链、价值创造和利益机制等方面形成更加全面的体系。在空间结构上,“民宿+”打破单一民宿产品以院落和建筑为空间边界的局限,将乡村的山水林田和文化资源纳入民宿外围运营空间;在产业链条上,通过“民宿+生态环境”“民宿+乡村产业”“民宿+在地文化”等,将民宿产业链从住宿、餐饮等核心产品供给向休闲观光、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研学教育等全产业链延伸[9];在价值创造和利益机制方面,“民宿+”将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民、金融机构、景区等不同主体统筹考虑,通过链条带动、利益共享,形成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型共生平台[10]。

“民宿+”通过空间的拓展、产业链的延伸和利益的共享,进一步释放了民宿对乡村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系统的包容性和带动性,让民宿在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带动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等方面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全面振兴(图2)。

图2 “民宿+”系统的构成(作者绘)

2.3 “民宿+”系统的实现路径

2.3.1 规划与落地结合,延伸“民宿+”产业链

“民宿+”的发展首先应与所在地的全域旅游规划、乡村产业规划、乡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充分衔接(图3),做好文旅融合、多规合一。充分结合周边农业、生态加工业与手工业、文创产业、研学、户外运动等产业资源,形成“民宿+”产业联动,将特色产业要素嵌入民宿的体验活动、场景消费、特色购物,围绕民宿所在区域的特色产业和乡情乡趣,推动民宿与乡村多业态纵深融合,延伸以民宿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2.3.2 创新用地供给,实现“民宿+”项目精准落地

“民宿+”项目,一般出于景观特色性和功能互补性考虑,用地呈现小型化、分散化特征,且多位于乡村集中建设区外围。如果以传统的成片用地的供给方式,土地浪费、审批周期长,难度大。目前浙江、广东等地试点开展的“点状用地”模式,将项目用地分为永久性建设用地和生态保留用地,其中永久性建设用地采用点状规划、点状报批、点状供地,不仅极大地减少了土地占用指标,简化审批流程,同时减轻了投资方的资金压力,非常符合“民宿+”用地的小型分散化的特征(图3)。

同时针对乡村用地规划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用地空置与项目落地难并存的问题。“民宿+”用地规划可运用供给侧思路,从市场需求侧反推用地指标和用地布局,精准对接项目用地,如通过详细层面的用地需求反推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指标,自后向前推导前期的上位规划,从而影响和统筹村庄规划、专项建设规划,实现用地规划的“量体裁衣”。

2.3.3 推动设施共享,强化民宿与周边乡村的联动在“民宿+”集聚区,面向游客和居民的双重需求,进一步提升配套设施建设标准,补充影院、剧场、图书馆、书店、博物馆等精品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新体验。加强乡村整体公共环境创意设计,如道路绿化、乡土铺装、标识系统、小品设施、大地艺术等,实现乡土风情的场景化、创意化。开展民宿配套活动场地规划建设,如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运动和团队户外拓展活动场所(图3)。在乡村建设资金配套上,集中整合农口、文旅和交通等各线资金,以“民宿+”需求为导向,形成建设的合力。

2.3.4 构建利益共同体,推动“民宿+”可持续运营“民宿+”涉及民宿主、基层政府、投资方、村民、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应制定高效、可行的统筹机制,形成互利共生的可持续型乡村经济共同体(图3)。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与村民签署租赁协议、租赁“民宿+”发展所需的房屋和土地,并与投资企业共同成立合营公司,开发、运营“民宿+”项目,共享“民宿+”运营的经济收益;投资方引入 社会资本,弥补乡村投资的不足,推动乡村资源的价值转化;民宿通过联合本地村民一起提供当地美食、采摘体验、手工劳作等活动,为客人提供新鲜产品和深度体验项目;本地农民通过为民宿提供周边产品和对本地生活的体验,拓广产品销售渠道、传承民俗技艺,实现增收致富;民宿协会发挥沟通企业、市场、政府等各方面资源的优势,定期组织讲座和短期培训班,将“民宿+”急需的选址规划、主题设计、安全生产、服务规范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供给民宿经营者,同时为民宿企业发声,为政府决策制定及政策落地提供建议[11],推动“民宿+”发展。

图3 “民宿+”实现的重点路径(作者绘)

3 “民宿+”案例分析

3.1 项目区位

百花山社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黄安坨村,地处海拔1 090m的百花山,项目自2018年开始建设,是门头沟区最早推出的精品民宿之一,目前项目已完成12套闲置宅基地流转,建成8套精品民宿,占地面积1 600m2,建筑面积共约2 000m2,提供客房27间,共计65个床位。

3.2 项目背景与基础条件

门头沟区是北京新总规确定的生态涵养区之一。从资源条件来看,百花山社所在的黄安坨村拥有毛主席批示纪念馆、万亩森林、千亩京郊高海拔梯田等文化、生态资源,但知名度低、分布分散、缺乏系统整合。高山芦笋、软枣猕猴桃等是村庄独有的特色农产品,但距离城区远,山路交通不便,导致销路不畅、销售价格低、农民种植意愿不高。村庄空心化严重,低收入农户共计70户133人,占全村农户总数的60.3%。近年来门头沟区围绕落实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把精品民宿作为推动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3.3 项目“民宿+”发展策略

结合村庄资源条件,百花山社民宿提出利用盘活闲置农宅,以“农旅融合、景村合一、共建共享”的“民宿+”发展新模式,将民宿与村庄红色旅游、高山农业、山地户外运动、山地休闲度假有机融合,打造集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运动和居住度假于一体的整体发展思路。探索以民宿发展推动生态涵养区乡村高效高质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新途径。

3.3.1 统筹“民宿+”乡村规划布局,实现“景村合一、共建共享”

百花山社在规划建设之初,通过制定民宿与村庄协同发展规划,将民宿个体纳入村庄整体统筹谋划(图4)。村庄整体规划形成以“红色旅游经典线路”为轴线,四大功能分区构成的空间布局。其中“红色旅游经典线路”串联毛主席批示纪念馆、山下纪念馆与山上梯田,结合现存20世纪50—60年代老梯田、旧时务农设施展示馆、村史馆等内容,打造乡村振兴历史观摩路线。四大分区充分结合黄安坨村特色资源,建设国家级红色旅游基地、高山农业观光体验基地、山地户外运动基地,以及民宿所在的山地休闲度假区。

图4 百花山社与村庄协同发展规划图(项目组绘)

基于整体规划的定位和布局,由民宿企业和村集体共同梳理出乡村环境整治、村庄绿化、村庄美化、村庄基础设施、道路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六大工程,在村庄景观上明确了以“精耕生活·悠享百花”为主题,打造农耕情境休闲景观体系的特色方向(图5)。通过整体规划的统筹,有效解决了以往村庄建设条块分割、无法形成合力、缺乏主题特色、缺乏精品线路等问题。

图5 村庄整体景观提升规划图(项目组绘)

民宿建筑充分结合当地传统风貌,布局方式遵从传统民居的合院式,为适应基地变化的山地地形,对原本规整的合院进行局部变形,院落的形态灵活多变,并赋予不同的文化主题、景观(图6)。民宿建筑外立面的主材质和主色调的选择上,分别采用灰瓦、夯土、条石3种主材质,展现出传统民居“灰”和“土黄”2种主色调,充分融合自然环境,充分尊重历史文脉,将“在地美学”充分展现给住宿客人。同时也是民宿设计师展现自身独特设计风格和审美的舞台。

图6 百花山社建成照片(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

3.3.2 拓展“民宿+”产业链,构建产业、民生、生态的共生共赢新模式

百花山社以住宿和餐饮两大核心民宿业态为基础,与村庄红色旅游资源、高山农业资源、山地户外资源充分联动,拓展“民宿+红色文化”“民宿+自然研学”“民宿+山地户外”“民宿+电商销售”的产业链条。

在“民宿+红色文化”方面,百花山社结合黄山坨村毛主席批示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民宿图书馆(图7-1)、会客厅(图7-2)、民宿学院开发乡村振兴培训课程,采用情景式互动培训模式,培训课程包括老梯田参观、课堂讲授、场景体验3种类型,以“民宿+红色文化”“民宿+培训”,打造形式新颖、独特,参与性强的新型乡村红色教育基地。

图7 民宿图书馆(7-1)和民宿会客厅(7-2)(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

在“民宿+山地户外”方面,通过与专业户外俱乐部合作,探索建立不同景观体验的多条户外徒步线路,吸引登山、徒步、定向等户外运动爱好者来此拓展,并同步对有条件的农民进行山地向导、紧急救援等专业培训。

在“民宿+自然科普”方面,充分结合百花山自然生态资源,与大学、研究机构、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专业培训机构等单位合作,共同打造自然科普研学营地(图8-1)。

在“民宿+电商”销售方面,利用北京唯一高山梯田优势,民宿将当地出产的高山农产品进行品牌化、文创化包装,精准对接民宿消费人群的消费偏好(图8-2)。同时以民宿为线下展示平台,结合线上电商销售,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与城市消费人群建立了直接的销售渠道。让高山农产品以较高附加值顺利走出大山,走向消费者。

图8 亲子户外探索营(8-1)和高山农产品特色文创产品(8-2)(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

3.3.3 合作共赢,搭建平台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增收

百花山社项目以股份合作模式运营,社会资本与黄安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组建项目平台公司,企业负责对项目进行统一投融资、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流转建设、统一运营管理、统一招商营销(图9)。项目平台公司负责村民宅基地、房屋、承包地的信息完善及租赁、流转工作,在租赁流转后,企业会对其进行规划设计、改造装修、院落内外景观提升,并对改造提升完成后的民宿进行品牌营销和运营管理。对未纳入项目平台公司合作范围内的民宅,项目平台公司与村民建立合作发展联盟,通过租赁、托管、培训等多种形式带动全村旅游业发展。

图9 项目组织架构(作者绘)

百花山社项目通过租金收益、分红收益、就业收益、资产增值收益、农业种植和二次开发收益,全面提升村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企业不定期免费为村民开设民宿经营管理培训课程,包括选址、合作、管理、服务、品牌打造、网络营销等内容,通过讲解让村民们进一步了解民宿产业的经营方式(图10),为村民结合民宿发展乡村旅游打下基础。

图10 民宿管理培训(10-1)和民宿管家培训(10-2)(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民宿成为乡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民宿+” 推动民宿与乡村经济和全域旅游成为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互促共荣的生命共同体,拓展民宿的产业链、丰富产品体系、促进二次消费、实现富民增收,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起到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民宿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民宿让绿水青山“旺”起来
睡眠研究所民宿
临海余丰里民宿
黄健美 艺商结合催生“网红”民宿
来野·莫干山民宿
重庆拾山房民宿
全球最独特的10个民宿
大山初里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