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铁路设施管理单元区段动态划分方法

2022-04-06鲁思成许玉德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区段高速铁路长度

鲁思成,许玉德 ,乔 雨

(1.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804;2. 同济大学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804)

良好的基础设施质量状态是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1],轨道不平顺会对列车的运行安全产生影响[2-3]。 我国高速铁路养护维修部门采用单元区段对线路基础设施进行管理,通过将线路划分为等长的单元区段,掌握单元区段内基础设施的状态变化规律,针对性地进行养护维修作业[4]。 学者对传统单元区段的划分进行了研究[5-6]。 然而,我国高速铁路存在线路条件、结构形式、环境特征多样且复杂的特点,在运营阶段,传统单元区段划分方法的问题逐渐显现[7]。

在新的单元区段划分方法研究方面,仲春艳等[8]建立了单元区段选择模型, 实现了结合线路状态、考虑养修能力的不等长、动态单元区段划分。 刘明亮[9]通过对设备单元划分中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划分的主要参考依据, 分析了具体方法流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设备单元动态划分方法。 陶竑宇[10]探讨了将单元质量均衡管理思想运用于铁路轨道管理中的可行性,分析了铁路线路轨道单元划分的意义、原则以及划分的形式。 然而,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铁路工务基础设施方面,没能将多专业综合维修[11]的理念考虑进来,使得提出的单元区段划分方法仍存在一定的专业局限性。

1 单元区段划分原则

我国铁路将200 m 作为线路管理的基本单元长度,高速铁路线路管理的单元区段则是由若干连续的基本单元组成。 为实现单元区段自动划分,根据仲春燕等[8]的研究,给定划分原则及优先级。

1.1 第一原则

第一原则是单元区段最基本的原则, 主要包括:①基本单元的长度为200 m;②轨道质量指数(track quality index,TQI)计算长度与基本单元长度一致;③单元区段的最小长度为200 m,最大长度为2 000 m;④单元区段长度为基本单元区段最小长度200 m 的整倍数。

1.2 第二原则

第二原则是指单元区段划分的优先级,根据高速铁路养护维修部门提供的台账信息,将不同类型的地段划为不等长、固定的单元区段。 地段主要包括:①车站;②道岔;③桥梁;④隧道;⑤曲线;⑥坡道;⑦人为指定区段。

根据第一原则和第二原则,可将线路进行第一阶段的固定单元区段划分, 将线路划分为不等长、不同属性、固定的单元区段。

1.3 第三原则

第三原则是为了重点掌握状态较差的地段,在划分单元区段时,将连续较差的基本单元划分在一起, 这需要根据连续的线路检测数据进行筛选,该方法是不等长、动态的区段划分方法。 该阶段也是单元区段划分的第二阶段,主要考虑:①TQI 值;②接触线高度;③弓网接触力;④其他连续检测数据。 结合实际,可选择上述检测数据的一种或多种对线路进行动态划分。

2 单元区段动态划分方法

以TQI 作为单元区段划分的标准, 如图1 所示, 将高速铁路TQI 检测数据看作一个数据序列,对于单元区段的动态划分,找出数据序列中的特征点,基于特征点对数据序列进行分割。 显然的,数据序列中最为直观的特征点为数据的极值点,但并非所有的极值点都是单元区段划分的特征点,这是因为当在某个区间TQI 低于标准中的限值时,不管该区间的极值点情况如何,都不会影响该区间质量状态的评价结果;因此,必须从数据序列大量的极值点中筛选出有用的特征点。

图1 高速铁路TQI 数据序列Fig.1 TQI data sequence of the high speed railway

2.1 单元区段自动划分算法

为实现单元区段自动划分目的,本文采用自底向上分割算法[15](bottom-up)对TQI 数据序列进行分割。 自底向上算法是从最精细的分割方式(时间序列上相邻两点组成最小分割片段)出发,然后计算合并两个相邻分割片段所产生的分割误差,合并分割误差最小的两个邻接分割片段,直到分割误差超过某个指定门限值停止合并。 对于数据序列分割时产生的误差,本文则采用最大误差标准。

单元区段自动划分的算法思路:

Step1 输入一段长度为n,幅值为A 的单维时间序列T=(t1,t2,…,tn),预定的合并代价阈值参数设为p;

Step2 筛选序列中所有极值点, 极值点为{e1,e2,…,em};

Step3 计算每个备选分割点与右临备选分割点的合并代价;

Step4 将当前具有最小合并代价的备选分割点s 与其右临备选分割点合并,并从备选分割点集合S 中删去s;

Step5 更新s 点左右临近备选分割点的合并代价;

Step6 如果最小合并代价大于预定阈值p 时,输出序列分割点集合Q;否则回到Step4,继续求解。

合并代价阈值参数p 为时间序列幅值的比例,确定幅值A 前需对异常值进行剔除。

2.2 单元区段划分算法修正

采用自底向上算法对沪宁城际铁路100 个基本单元区段某次检测的TQI 数据进行分割, 经计算,参数p 设置为0.15。

数据序列初始分割如图2(a)所示,可以看出,在所有的分割点中,有部分TQI 的极大值被当作了分割点,这意味着状态最差的地段被分割在了两个连续的单元区段中,而分割的目的是把状态较差的区段(即TQI 较大的区段)单独划分出来,而上述算法明显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对上述算法进行修正。

图2 数据序列的分割点Fig.2 Segmentation points of data sequence

首先,如图2(b)所示,将极大值点用红色虚线表示。可以看到,对于大部分区段来讲,直接删除极大值点没有问题, 但是对于点68、72 和点91、93 这种连续极大值点(图中标出点)来说,直接将其从分段点中删除是不妥的,这样无法控制分段区间的合并代价。

如图2(c)所示,在连续两个极大值中间寻找最小值,用蓝线表示,作为两极大值的分段点,可以保证极大值两侧的合并代价是不大于预定阈值的。

最终得到修正后该序列的分割点,如图2(d)所示。

2.3 单元区段自动划分流程

图3 单元区段划分流程Fig.3 Flow of unit section division

对于待划分线路,结合台账数据,依照第一原则和第二原则对线路进行第一阶段的固定单元区段划分。 为进一步掌握状态较差的地段,在划分单元区段时,依照第三原则的TQI、接触线高度等考虑因素对线路进行第二阶段的动态单元区段的划分,根据需要,可选择上述检测数据的一种或几种对线路进行动态划分,以沪宁城际铁路的TQI 检测数据为例对其进行动态单元区段划分。

3 单元区段划分实例

按照提出的单元区段自动划分方法,对沪宁城际铁路上行线进行基础设施管理单元区段划分。

3.1 第一阶段划分

结合台账数据,按照第一原则和第二原则进行第一阶段的固定单元区段划分,得到沪宁城际铁路上行线DK0+000~DK300+400 里程范围内线路共划分了692 个单元区段。 对于划分的692 个单元区段,根据第二原则中的车站、道岔、桥梁、隧道、曲线、坡道6 种属性进行自动分类统计,可以掌握线路基本结构情况,如图4 所示。 图4 中无属性表示单元区段中没有车站、道岔、桥梁、隧道、曲线、坡道中任何一种结构,单属性表示单元区段中有其中一种结构,依此列推。 沪宁城际高速铁路上行线所有单元区段中,具有2 个属性的区段数最多,将近占130 km,具有3 个属性的区段数次之,超过90 km,只具有一个属性的区段数排在第三位,超过60 km,具有4 个或5 个属性的区段数最少;从对应的里程分布来看,基本上和区段数分布一致。

图4 线路基本结构情况Fig.4 Basic situation of the line structure

3.2 第二阶段划分

首先对算法参数进行确定。由单元区段动态划分算法可知,除了一个单维的时间序列T,还需要输入预定的合并代价阈值参数p, 该参数直接关系到了区段划分的长度,为了确定合适的参数p,利用沪宁城际铁路某个自然月的TQI 检测数据,以不同长度的线路应用不同的参数p 进行区段划分,如图5 所示。

图5 不同参数p 下分段数Fig.5 The number of segments under different parameters p

由图5 可以看出,随着参数p 的增大,不同长度线路划分出来的区段数越来越少。 参数p 越小,下降趋势越明显。 当参数p 小于0.2,即融合阈值小于幅值的0.2 的时候, 参数p 的变化对线路划分有着较大的影响;当参数p 大于0.3,即融合阈值大于幅值0.3 的时候, 参数p 的变化对线路划分影响稍小。 且线路越长,下降趋势越明显。 当参数p 小于0.2 时,线路越长,参数p 的变化对线路划分影响越大;当参数p 大于0.3 时,线路长度的改变随参数p的变化对线路划分的影响稍小。

为方便对线路进行养护维修管理以及把握线路整体状态,在对线路进行分析时不希望线路根据TQI 划分的区段全部太长或者太短, 若划分区段全部太长,即参数p 越大,则无法识别线路状态较差地区;若划分区段全部太短,即参数p 越小,则无法重点突出线路状态较差的地区。 为此,计算不同线路长度及不同参数p 下划分出区段的平均长度,如图6 所示。 所有不同长度线路划分出区段的平均区段长度随参数p 的变化趋势均在参数p 取0.2 到

图6 不同参数p 下区段平均长度Fig.6 Section average length under different parameters p

0.3 之间发生明显变化。

当参数p 小于0.2 时,除20 km 线路外,其余不同长度线路随着参数p 的增大, 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平均区段长度在1 200 m 以下; 当参数p 大于0.3时,不同长度线路随着参数p 的增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且平均区段长度即将超过区段划分第一原则规定的2 000 m 的上限。 当参数p 在0.2 和0.3 之间时,是大部分线路变化趋势的拐点,同时也是不同长度各线路变化区别最大的区间,尤其当参数p 取0.25时,平均区段长度浮动范围为1 071 m 至1 538 m。

当参数取0.2~0.3 时,既能够保证线路按照TQI划分得到的区段长度不至于太长,使得绝大部分区段都能够处于区段划分第一原则规定的2 000 m 上限之下,重点突出线路状态较差地区;也能够保证区段长度不至于太短,使得区段长度在1 000 m 上下波动,有效识别线路状态较差地区;同时线路划分出的区段平均长度对参数p 取0.25 时最为敏感,也就是说,此时能够更加有效多样地按照线路状态划分线路,故推荐p 取0.25。

对沪宁城际铁路上行线进行第二阶段的动态单元区段划分, 得到沪宁城际铁路上行线DK0+000~DK300+400 里程范围内线路共划分了172 个单元区段,按照第一原则、第二原则和第三原则对其进行第二阶段的动态划分后,共划分了777 个单元区段,相较于第一阶段的固定单元区段划分,多划分出85 个单元区段。 以此法进行区段划分,可以重点掌握状态较差区段,并大大提高了划分效率与准确性。

4 结论

本文提出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管理单元区段的自动划分方法,对掌握线路基本结构情况,把握基础设施状态变化规律, 快速定位状态较差地段,针对性制定养护维修计划,提高养护维修效率和质量具有基础性作用。

1) 针对人工划分单元区段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提出了单元区段自动划分第一原则、第二原和第三原则,并且利用Matlab 编程实现了单元区段的自动划分, 将其分为第一阶段的固定单元区段划分,用来掌握线路基本结构情况。

2) 第二阶段采用改进的自底向上算法进行动态单元区段划分, 用来重点掌握状态较差区段,大大提高了划分效率与准确性。

3) 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上行线为例进行第一阶段的固定单元区段划分,掌握了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线路的基本结构情况;并根据TQI 检测数据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动态单元区段划分。

猜你喜欢

区段高速铁路长度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新建高速铁路连续梁支座处混凝土缺陷的预防与整治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预制胶拼架桥法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实践
绳子的长度怎么算
电气泰雷兹CBTC信号系统魔鬼车问题的设计和解决方案
铀浓缩厂区段堵塞特征的试验研究
爱的长度
长度单位
高速铁路明确仅运行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