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在他乡,心在故乡
——中职语文课堂中“乡愁”教学实践探析

2022-07-12季红芬

魅力中国 2022年2期
关键词:乡愁家乡文本

季红芬

(江苏城职院张家港办学点,江苏 张家港 215600)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语文课的课程任务之一。中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表现“乡愁”主题的文本,例如《故乡的榕树》《月是故乡明》等。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乡愁”,感悟“乡愁”,培养学生的“乡愁”意识,既是语文课教学任务的要求,也是实现语文课育人价值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中职语文课堂中的“乡愁”教学面临着以下窘境:

一、“乡愁”教学的窘境

(一)学生对乡愁的体验有限

①外界干扰多,文本体验少。中职学生的年龄绝大多数处于14—16周岁之间,还未成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青春年少,思想还未稳定成熟,容易被新世界新事物吸引,但又定不下性子深入研究。他们正处于一个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容易受网络上一些思想意识的影响,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不强。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中职学生基本都拥有手机或电脑,休息时间忙着刷视频、刷信息和打游戏,除非极少数对语文课“真爱”的学生,能静下心来感悟文本、感悟情感的寥寥无几。②本地学生多,离乡体验少。绝大多数的中职学校一般面向外地的招生名额较少,因此学生中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他们从小到大都在本地上学和生活,没有离乡出国的经历,缺乏离家离乡离国的切身体验。③童年印象多,现实关注少。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家乡的印象大多只停留在童年时代。很多学生在上小学后,为了应对学习内卷,都把主要精力和大多数时间花在学习上,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很少,对家乡和祖国变化发展的关注、认识和了解很有限,对家乡和祖国的感情比较浅薄或疏离。由于以上原因,中职学生在学习有关“乡愁”的文本时,学生很难进入“乡愁”情境,也很难实现情感上的共鸣。

(二)教师对乡愁的教学敷衍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教师的教学时间较少。大多数中职语文教师都是按部就班进行教学,由于课时紧、内容多,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往往比较仓促,在备课过程中更注重应试,缺乏对文本的仔细揣摩和对教学设计的耐心打磨。中职三年,语文教材上阅读与欣赏的文章超过百篇,古诗文占据了较大比例,现代文中的“乡愁”作品在众多的课文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语文教师除了讲读重要的阅读篇目外,还要完成口语与写作方面的训练,优秀的文学作品很多,文学作品中关注的主题也很多,乡愁的主题教学很容易被忽视。二是教师的自身体验淡薄。有一些语文教师生活经历相对单一,大学毕业后直接回本地工作,虽然有过短暂的“离家离乡”经历,但那只是暂时性的钝痛、思念,回到本地后很快会消失、淡忘,他们对“乡愁”的体验比较短暂,对家乡、祖国的情感体悟也并不深刻。三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虽然有一些外地教师,他们长期工作生活在异地,有深刻的离家离乡的情感体验,但如何把这种体验传达给学生,如何把这种切身的体验融入到教学中,对于一些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三)语文课程地位的限制

在职业学校,语文课作为公共基础课,课程地位降低,对学生在知识层面和语文能力层面的要求都比较低,学生只需通过语文课程的职业能力测试即可。更有说法是,认为语文课程必须要为专业服务,要求语文教师备课时要把教学内容和学生所学的专业联系起来,十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因此,在广大中职学生和家长的认知中,语文课并不重要,学好专业课就好了。语文课地位的降低,势必也影响着学校对该课程建设的关注和投入,影响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的热情和对教材文本的深入探究。在一些职业学校,一个语文教学教师往往承担了多个年级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甚至还兼职了班主任工作、学校社团和其他的行政工作。忙碌、繁杂的工作让语文教师疲于应对,无法专注于语文课堂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多侧重于对文本的阅读赏析,而忽视学生对“乡愁”的理解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共鸣和认可。

二、“乡愁”教学的“破窘”原则

(一)体现以学生为本

乡愁,即因思念故乡而产生的愁绪,是一种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情感,表达了在外漂泊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牵挂。中职教材中的乡愁作品展现的也是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与眷恋,作者往往借助一些家乡的事物、景物来传达乡愁。基于中职学生大多数没有这种生活体验或对家乡的情感比较浅薄,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以学生为本,打通作者——作品——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让学生理解作者在文本中的情感历程;其次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家乡的印记,从记忆中体味家乡的味道,让学生对家乡产生亲切感、认同感;第三要结合学生的童年印象,通过对家乡的今昔对比,感悟家乡的变化、祖国的变化,引导学生探寻家乡、祖国镌刻在自己身上的烙印,探讨家乡的变化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思考“乡愁”的内涵与意义。

(二)体现语文课的学科性

语文课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能读懂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欣赏文本中的美,还要让学生学会借鉴作者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来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观点。学生在语文课上不仅要学会“吸收”,也要学会“输出”。语文课要有语文课的特性,语文教学不能只注重思想性、人文性,也不能只注重工具性,要适当与学生所学专业解绑,是否体现学生所学专业要因文而异,不能僵化思想。语文课的“乡愁”教学不仅要体验作者的情感,也要有语言文字的研究,要围绕字、词、句等这些细小问题去赏析、揣摩语言的魅力,感悟文字表达的艺术特色。文本是载体,思想情感是目标,要从文本出发去赏读、领会作者的情感。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意图,不可脱离文本而谈“乡愁”。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既要体会文本的情感美、思想美,也要体会文本的语言美、章法美。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章法的学习,积累语言文字表达的技巧、方法,为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乡愁”情感打好基础。

(三)体现时代性

时代在发展,家乡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语文教材中文本的作者生活的时代与学生生活的时代总有偏差,文本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描写与学生所见的家乡、祖国的样貌已经大不一样了。虽然学生和作者对故土的具体印象不一样,甚至每个学生的故乡也不一样,具体印象也会不同,会有地方特性、民族特性。但人的情感是可以相通的,就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总有些东西是永恒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善于抓住文本中触动学生的细节,找到学生情感的触点,引导学生从文本中的具体描写联想和想象自己家乡的具体印象。另外,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迹可循的。家乡的景事物、祖国的样貌,都会在变化中打上时代的印记,留下我们生活过的痕迹,那些曾经的印象或深或浅、或熟悉或陌生,如一张张黑白的照片,等待着我们去追本溯源。因此,在感悟乡情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联系时代背景,进一步探究“乡愁”的内涵。

三、“乡愁”教学实践案例(部分)

(一)教材文本

中职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故乡的榕树》,作者黄河浪。

(二)教学方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乡愁这一人类情感永恒的主题,采用群文阅读教学的方式。除课文《故乡的榕树》外,还选择了课外文本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和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三)教学目标

通过三篇同类型文本的阅读,以“乡愁”为话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乡愁”这种情感内涵,掌握表情达意的表现手法,并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变化,关注祖国的建设,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建设家乡、奉献祖国的人生价值观。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教师布置学案,学生查找资料,完成学案。

①疏通《榕树的故乡》《月是故乡明》《听听那冷雨》三篇文本,扫清字词障碍。

②了解三篇文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材料。

2.课中环节

导入:①介绍一种新的阅读模式——群文阅读。②出示群文阅读的三篇散文。

提出议题:文本中的乡愁是什么?

阅读文本:①学生围绕议题阅读文本,圈画出重要词句,并梳理整合文本。②教师指导阅读。

讨论整合:①学生分组讨论:用一种具体事物来比喻文本中的乡愁,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并说说理由(联系文本中的相关语段、词句);教师提供示例:乡愁是两棵苍老的榕树,看到榕树就让作者想起记忆中的石桥、小溪等故乡的景物,想起童年在榕树上玩耍的乐趣,想起榕树的传说,想起在榕树下烧香祈祷的女人们、用榕树汁液治癣的母亲……②归纳三篇文本中的乡愁各是什么,师生达成共识。

深入研究:①联系三位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说说三篇散文中乡愁有没有什么异同?

②三位作者为何对故乡有如此深厚的情结?

因为故乡与作者的生命成长水乳交融,已成为作者生命的一部分。

③师生归纳:乡愁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乡愁是一种情感,是无形的,它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又无处不在。乡愁也是有形的,可以触摸,可以观看,可以听可以感觉,有时是一棵树,有时是一轮小月亮,有时又是一场冷雨。三个作者来自不同地区,年龄不同,在家乡待的时间也不同,可无论如何,都对故乡,对祖国有着十分深厚、浓郁的牵挂,可见乡愁是一种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感情;是一种打不开的情结。总的说来,乡愁是一种绿叶对根的情意,是对故乡、祖国的感恩和反哺;是人们的一种乡土情结;是人们对自我生命之源的寻觅和落叶归根的回归;是华人的精神家园,是华夏文化的守望。

拓展实践:①学生思考交流:如何记住乡愁?教师引入:习近平“记住乡愁,就是要记住本来,延续根脉,传承几千年来深藏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的家风祖训、传统美德和家国情怀”。②教师提问:说说在你的童年记忆中哪一种事物或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能触发你对家乡的记忆。

课堂小结:本次课我们围绕“乡愁是什么”这个议题进行了三篇散文的群文阅读,探讨了黄河浪、季羡林、余光中三位作者的乡愁情感。由于地区不同、时间不同、身份经历不同,三位作者的乡愁情感也不同。三位作者都把乡愁寄托在一种景物或者事物上,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眷恋却是如出一辙,我们发现乡愁不仅仅是个人的独特的离愁,而成为了一种情结,一种传统文化的组成。它代表了华人对乡土文明的依恋,对自我生命本源的寻觅,对叶落归根的需求,对华夏文化的守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有责任记住乡愁,理解乡愁,关心家乡的变化,响应党的号召,投入到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中去。

作业布置:描写一种能触发你对家乡记忆的景物或事物,不少于200字。

(六)教后反思

这种群文阅读模式的尝试,打破了以往单个文本从作者、背景、文章思路、写作方法、主题思想等面面俱到的阅读学习模式。学生围绕议题进行多文本阅读,通过梳理整合文本内容,有针对性地圈画出重要语段,进行揣摩、体会和理解,结合自身的认识,表达观点和看法,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不同文本内容、作者、写作背景的比较异同,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议题,对乡愁的内涵、意义有了更深入地理解。通过拓展实践、观看视频与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实践练习,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乡愁的理解,教育了学生要关注家乡,建设家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有少数学生对乡愁理解尚不到位,课后需要通过写作练习再次领会和理解。教师将通过学生作业的反馈进行单独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猜你喜欢

乡愁家乡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乡愁
乡愁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九月的乡愁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回头一望是乡愁
夏天的家乡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