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为职业素养培育核心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2022-07-12孙佳楠吕永锋王汝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6期
关键词:冲压认同感模具

孙佳楠 吕永锋 王汝

[摘           要]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关系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以“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为职业素养培育的主线,进行深入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思政内容渗透、贯穿于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以模具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冲压工艺模具及设备为例,探索构建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同向共行体系。结合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元素,结合专业知识实施教学,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链与社会产业人才需求链有效衔接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    键   词]  课时思政;冲压模具;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6-0019-03

一、职业素养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早在2010年教育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对职业教育中学术职业素养的培育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在面向社会需求,面向人人的基础上,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与职业技术技能、职業创造能力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2019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进一步提出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等为核心,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构建从业者良好职业道德的关键所在。广义的职业素养主要为职业从业者在岗位工作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思想意识和职业形为习惯[1]。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从短期角度,关系到学生能否直接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环境对接,实现高质量就业。从长期角度,关系到学生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是个人职业长远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和能力。根据2019年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近五年的高等职业培养的毕业生虽然总体的就业率超过了95%,但是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仅为62%,而就业后半年内的离职率更是超过了40%[2]。较低的专业对口率和较高的离职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职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较低,从业后对岗位的责任感较差,对行业发展作贡献的使命感不强。这使得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侧发生了背离。为适应未来产业革命与变革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在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同时,更要注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职业素养内涵的融入,特别是与学生未来从业岗位直接相关的核心专业技术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要以对专业的认同感为出发点,以对未来所从事专业的责任感培养为主线,最后落实到对专业和行业贡献的使命感上。让“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成为专业课职业素养培养的核心内容,并以此为主线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让专业课授课教师明确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能够切实围绕“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的设计、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使专业课程具有较为完善的职业素养培育体系,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链与社会产业人才需求链有效衔接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二、冲压工艺模具及设备课程所蕴含的核心职业素养内涵

冲压工艺模具及设备是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功能与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具备从事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专业技能,并为后续专业课程与学生的顶岗实习做前期准备。

(一)冲压工艺模具及设备课程教学在职业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冲压工艺模具及设备课程为理实一体的核心专业技术课程,重视技术教学效果的获得与实现,在课程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虽然引进了数字化冲压模具设计技术与精密冲裁成形新工艺和新规范,但是往往忽略了学生内在素质目标的提升。学生为了完成相关的课程任务而学习,没有意识到自身学习与模具专业、模具行业产业,乃至国家基础装备发展的联系。很多学生在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实践环节应付了事,在同组设计中“搭顺风车”,既不动脑又不走心。这导致冲压模具设计水平和图纸规范水平不断降低,学习与设计工作态度不积极,没有认识到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行业、自己手中所设计的模具关系到国计民生。

上述现象的出现,往往并不是因为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不行,而是在课程教与学的环节中,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没有得到有效端正,没有形成专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因此基于本课程在模具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引入、渗透、融合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课程思政要素,构建属于本课程所特有的课程文化,使学生在冲压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和项目实践环节能潜移默化地规范自身职业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通过全面的课程思政改革解决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职业素养内涵

冲压工艺模具及设备课程所涉及的模具专业知识内容和冲模设计项目实践最为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课程的专业属性和所承载的知识内容结构能够较为全面地使学生具有知识的获得感和专业的认同感;是模具专业教学环节中的最后的知识生成与产出环节;能够体现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全面的综合评价。正是基于本门课程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强化本课程的课程思政,能够最大限度、最大效率地提升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与认同感,对从事模具行业而为之奋斗与发展的使命感以及对实现制造强国的责任感。

以“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为职业素养核心的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并以此为主线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建设,其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对模具专业的认知水平,提升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责任心,能够全面认识到模具作为“工业之母”的重要意义,模具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在制造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进而能够树立模具从业者的职业荣誉感和贡献制造强国的使命感。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课程的本体上,积极推进冲压工艺模具及设备课程思政建设,满足新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助力科学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三、以“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实施

冲压工艺模具及设备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的是“冲压成形知识的传道授业,冲模结构设计的学以致用”,即强化学生对冲压工艺设计与计算、模具结构设计、总成模具图绘图技巧以及理论的深度掌握,忽略了作为一个模具设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操守与文化内涵。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思政内容渗透、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课程思政改革内容

1.改革教学目标。将冲压工艺模具及设备课程的设置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素质育人目标融合到一起。贯穿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体现模具行业为制造强国服务的基本内涵。深化课程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指出当前中国基础制造装备领域中各个产业门类都与模具,特别是与冲压模具息息相关,冲压模具的设计是满足规模化、批量化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业装备,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质量关系到后续利用其生产的成千上万件产品的质量,涉及我国航空航天装备、汽车结构零部件与整车覆盖件、先进精密电子设备结构件、军工产品等各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这些领域都与冲压模具的发展密切相关。课程设置的目标中要体现与落实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在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依据“岗课赛证”要求,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呈现出项目化与模块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将属于同一冲压工艺的知识内容进行项目构建,发挥大量集中时间进行某一冲压项目教学与训练的整体优势。这样不但使学生在专业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上有持续性的时间保证,更能使思政教育持久、连续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导学生在未来的模具项目工程实践活动中坚决抵制那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告诫学生将来工作时,要始终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国家的职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注重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的渗入与引导。在项目实施环节的各相关节点中,把握节点完成的必要性,制止拖沓延续行为,勉励学生要有时代紧迫感,要有社会担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国家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课程思政实施方法

本课程围绕职业素养培育方面的三大基础意义:专业热爱与认同感、对从事模具行业而为之奋斗与发展的使命感、对实现制造强国的责任感。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设计,对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置相对应的内容与教学方法。拟采用以下三方面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案。

1.渗透中国对世界冲压技术和模具发展的贡献。冲压技术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加工方法和生产制造技术。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文物证明,我国古代的冲压加工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早期文明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成形工具,冲压模具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很多器、皿、鼎的制作都采用了冲压模具。我国河北出土的战国早期生产的红铜锤胎铜缶,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第一个冲压件,其用冲压模具成形后,再用冷咬接技术套接而成。欧洲在公元1世纪左右才采用冲压技术成形硬币,比我国晚近14个世纪,表明中国古代冲压工艺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3]。再如荀子的《劝学》中有:“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里面提到的做车轮的技术就是模具技术。通过对从古到今,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模具工业发展历程的讲述,引发学生对我国发展成就的自豪感。结合浙江模具产业大省的案例,增强学生对建设家乡,从事专业的认同感,进而带着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冲压技术,为制造强国作出更多的贡献。

2.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调精益求精。冲压工艺模具及设备课程教学中设置有模具结构拆装、测绘课程实践环节,学生在实训基地,带着相应的任务书对冲压模具分小组进行拆装与测绘,根据拆装测绘结果对所测绘模具进行三维和二维结构设计再现。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重视测绘的精细性,小组分工都是各自测绘拆卸零部件,没有统一标准,模具零件测绘手稿凌乱潦草,不利于“精工”精神的培养。因此整个课程实践环节,从冲压成形模具拆装测绘开始,强调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为后续的冲压模具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强化模具设计制图的规范性引导与控制。模具行业从业人员最为重要的职业素养之一就是严谨。模具设计的严谨与规范会使后续的制造质量提升,加工工艺性得到改善,节约成本,减少维修维护的费用。因此通过模具设计制图环节的手工绘图,培养学生对规范性的掌握,培养细致与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为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

3.项目汇报展示,强化职业素养培育。通过项目结束后的评价与展示,认识设计之美、模具之美。以往的冲压模具设计项目结束环节都是以分组单独答辩为主,将设计资料交给任课教师进行评价与审核,各组之间没有交流与互动。为培育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展现模具专业的设计美学,在设计展示环节面向全体实训同学展示优秀设计作品,并请设计人员介绍相关设计经验,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展示与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优秀作品的展示,可进一步落实专业认同感教育,使学生知道设计之美,增强学生对模具专业的认可度,同时培育学生模具设计美感,强化自信心。在对比中发现不足之处,促进有意识地自我提升。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努力和认真也能把事情做好。同时公开评价环节也能体现公平、公正的精神。

(三)构建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同向共行体系

构建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同向共行体系,以“精工造模”为思政育人核心价值引领,并延伸为“精心、精细、精密”的“三精”育人目标,与教学目标的“精技于理、精技于行、精技于心”相對应。

以冲模生产流程教学内容为主线,每一阶段设计思政元素融入路径和具体实施过程,“三精”育人全程渗透,在工艺设计环节对标精密冲裁标准,对冲压工艺性逐项精心分析,对冲裁排样方案反复论证、修改,精心优化;在制造检测环节进行精细测量,树立品质和质量意识,规范制造检测每一步,杜绝“让步接收”,不合格、不规范零件“宁可费工,也要重做”,在反复的制造检测过程中,培育出追求更高精度和品质的精神,让学生深知经手的每一个模具零件都要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在模具总成装调环节,学生亲自体会模具行业作为“工业之母”的责任感,通过知晓自己从事的模具行业能够为中国制造强国战略贡献力量,使之感受实现制造强国的使命感,从而全面提升模具专业学生从“精工造模”到“精冲报国”的职业情怀与人生追求。

参考文献:

[1]杨舒然,包崇许,杨洋.加拿大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模式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21(2):6.

[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1-13.

[3]李维先.我国古代锻压技术初探[J].锻压技术,1981(4):6.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冲压认同感模具
面向冲压工艺过程的软件设计
飞机钣金件冲压成型工艺研究
模具部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用于阳极管生产线模具预安装的结构
737NG飞机冲压空气系统原理与故障分析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