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探析

2022-07-11江苏省盐城市登瀛小学潘海燕卞恩鸿

新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结合律交换律问题导学

◎ 江苏省盐城市登瀛小学 潘海燕 卞恩鸿

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本文拟从“问题导学”着手,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预习、自学、自主提问、作业、复习等导学问题,提出“小学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现有效教学,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一、课前预习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初步掌握未知的知识,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开掘新知、探索未知”打下基础,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即学生根据“预习单”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预习。在新课预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提出本节课想了解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由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前预习后,教师通过检测反馈预习效果情况。“检测反馈”就是通过点评、总结、练习等方法对学生个体、小组预习过程与预习结果进行检测评价。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即课堂中自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问题自提”来提升自学能力。平时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只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几乎没有主动提问的机会。这样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此可见,让学生主动提问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机会,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时,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小区楼层图”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先让学生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一栋楼有25层,每层有3个单元,每个单元住4户。这栋楼一共住多少户?”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生1:一幢楼有多少个单元?

生2:一层有多少户?

生3:这栋楼一共住了多少户?

以上三个问题以“问题—列式—比较—感悟”的方式为学生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打下基础。

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我创设了“小区楼层图”这一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

课中,教师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让学生根据已有条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语,如“仔细观察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新的发现”等,这样可以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在课堂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自主提出问题。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不仅能习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培养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能力。

三、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即探究解决自学中没能弄懂的问题。开展新课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讲得少”,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要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在遇到疑惑时,教师需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导入:

师:先填一填,再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师:猜一猜,乘法里也有这样的运算律吗?

生:有。

师:可能有什么运算律?

生1:乘法交换律。

生2:乘法结合律。

师:你准备怎样验证你的猜想?

生1:举例子,写一写。

生2:可以画一画。

教师从学生已有的“加法运算律”入手,水到渠成地引发学生猜想乘法也有这样的运算律,又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乘法运算律”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四、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师生、生生互评当堂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规律和解题方法、思路、技巧等,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点。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后的巩固作业设计如下:

1.先填一填,再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师:你准备怎样填写,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设计意图:通过题组对比,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算式之间的联系,并通过不同计算过程的比较,体会应用乘法运算律的方便之处)

2.写一写(乘法运算律)。

3.画一画(乘法运算律)。

师:你能通过写一写、画一画等方法来解释乘法交换律吗?

师:说一说你这样写的理由?

生1:5×6×7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也就是5×6;也可以先算后两个数6×7,他们的结果是不变的。所以(5×6)×7=5×(6×7)运用了“乘法结合率”。

生2:我可以先算16×15,也可以先算15×2。他们的结果也是相等的。所以(16×15)×2=16×(15×2)运用了“乘法结合率”。

生3:我是用画一画的方法:

生:画了2堆,一堆有3行,每行4个。

师追问:(3×4)先算的是什么,4×2先算的是什么?(3×4)×2=3×(4×2)它们都求的是 ?

生:3×4表示是左边的一组:一行4个,有3行;4×2表示第一行:左边有4个,右边有4个,共有2个4。所以(3×4)×2=3×(4×2)运用了“乘法结合率”。

(设计意图:由于乘法结合率的表述相对比较复杂,学生表达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得出算式后,只要求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更能直观的感知、体会规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五、总结反思

在新课结束时,很多教师忙于“收场”,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忽略了学生学习这一内容后留下的疑惑。但是,有时老师的一句“小朋友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就能让学生说出心中的疑惑。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和的奇偶性”一课教学结束时:

师:现在你们能解决上课之初老师提出的问题吗?

课件出示问题:1+2+3+……+57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你是怎么想的?

生:奇数。因为这个式子里有29个奇数。

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1:如果把1、2、3……59这些数相乘,积是奇数还是偶数呢?

生2:差有奇偶性吗?

生3:商有奇偶性吗?

师:这些问题很有价值,值得我们思考,课后请小朋友们去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师:这节课,哪些内容值得我们反思的呢?

此时下课时间到了,老师没有解释,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激发了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的欲望。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还学生思考的权利,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机会。思考具体分为文本问题思考、生活问题思考、作业问题思考、开放问题思考、能力问题思考等。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思考呢?可以指导学生撰写“学习反思日记”。

“学习反思日记”是指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全面总结,包括在本次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解决了哪些问题等;通过本次有效课堂教学活动,对自己形成健康而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了什么影响。

六、复习拓展

有效复习的出发点是“三本”:以学生为本、以数学为本、以教材为本;有效复习课的着力点是“三实”:内容联系实际、过程注重实践、基础训练扎实;有效复习课的生长点是“三简”:目标简洁、结构简明、手段简单;有效复习课的注意点是“三度”:拓展注意深度、要求注意宽度、方法注意难度。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整数除以分数”的拓展环节,解题教学:把4÷1/4的1/4换成2/3呢?

师:4÷2/3=4×3/2,这样转化到底对不对,咱们可以怎样验证?

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4+1+1=6。

生2:将分数转化成除法,利用四则运算来验。

生3: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来验。

生4:根据除法的意义来验证。

师(小结):刚刚同学们是通过计算出具体结果来进行验证的,其实我们不计算出结果也可以验证我们猜想的方法是否正确。

出示:4÷2/3=(4×3/2)÷(2/3×3/2)=4×3/2

(学生恍然大悟)

生1: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来验证更加简单。

师(小结):数学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知识统一起来,你会发现数学真的很神奇。

在对“整数除以分数”进行拓展时,学生用多种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教师恰到好处地引导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产生共鸣。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形成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总结”的完整过程,感悟了研究数学的一般方法。

“问题导学”实践体系中有“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三大重点、四重标准、五种策略”。其中,“一个核心”指以“问题”为核心;“两条主线”指以“让儿童拥有美好的童年时光,让教师创造幸福的教育人生”为主线;“三大重点”指“问题导学数学课程”以问题为中心、以儿童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四重标准”指以问题润德、以问题启智、以问题健体、以问题怡情;“五种策略”指知识经验化、内容问题化、学习自主化、过程活动化、师生互动化。在数学学科课程架构中整合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协同发展,为儿童幸福一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结合律交换律问题导学
高远处立意低结构教学
——特级教师周卫东《乘法交换律》教学赏析
高观点立意 低结构教学
——特级教师周卫东苏教版四下《乘法交换律》教学赏析
究本溯源,提高计算能力
对“运算律”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建构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纪实与反思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探究求和问题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运算律,无论在哪里都适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