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2022-07-11海南省儋州市那大第九小学李应川彭世怀
◎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第九小学 李应川 彭世怀
计算在数学教学中具有相当重的分量,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小学阶段,计算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又是计算教学的重中之重。纵观学生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了学生今后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必备“武器”。实践表明,只要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研究并寻求计算教学的最佳方法,对提高小学阶段学生计算能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不重视计算教学,完全是“放羊式”教学,这易导致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计算错误率不断增高。教师又不得已采取“题海战术”加大练习量,这无疑促使学生对原本枯燥的计算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学生计算能力和学习成绩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那么计算教学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呢?教师应设计怎样的计算练习进行训练才能既取得良好实效又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笔者就以下“四个着力点”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系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一、着力重难点练习,促进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重点是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知识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对学生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是学生在理解时感到吃力且不易掌握的知识,代表了学生所学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之间的落差。教学重点知识时要进行分散教学,以便学生接受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难点知识时要分析学生所学新知识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之间的落差,找到并铺设合适的台阶,打通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桥梁,以便更好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如我们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要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分析讲解,并找出已学知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新知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之间的联系点—“商的变化规律”。同时为了强调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这一过程,可采取以下计算练习以分散知识重点和突破难点。
1.对比观察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化并计算。
2.已知82.8÷23=3.6,填一填下面各题的商。
82.8÷2.3=( )
82.8÷0.23=( )
82.8÷0.023=( )
第1题展示了计算时小数点的移动和变化情况,利于学生理解巩固算理的同时也便于发现和检查计算过程的错误。第2题通过直接写商的形式让学生掌握被除数不变时,除数的小数点移动带来商的变化步骤与方法,把知识用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计算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计算的兴趣和能力。
二、着力对比练习,加深对算法的理解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了新的计算法则以后,往往还会受到前面知识负迁移的影响,对于相似易混的计算题无法运用新的计算顺序和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错误率非常高。大多数教师总认为这是学生计算马虎的结果,只要认真计算就可解决问题。其实不然,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计算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计算中产生的心理因素入手进行分析,对错误的类型也要进行分类,这样才能便于学生加深对算法的理解,以减少和防止计算的错误。求解相似易混的计算题时要放在一起进行比对,使学生对于此类计算题形成条件反射,一眼就能区别其异同。
如相似题型对比计算:
第一组:2.5×4×2.5×6和2.5×4+2.5×6
第二组:6/7÷1和1÷6/7
第三组:4.5-1.5×2和(4.5-1.5)×2
第四组:4/15×5/6+1/6和4/15×5/6+1/6×4/15
第一组是数字相同,运算不同。第二组是数字相同,位置不同,学生容易产生错觉。第三组是数字相同,运算顺序不同,学生容易受从左往右的计算顺序干扰而出错。第四组是形式相近,学生易认为两个算式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这些相似易混的计算题学生不易区别,容易混淆,故教师要着力进行此类计算题的对比练习,突显它们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深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着力反复练习,提高计算错误的“免疫力”
我们发现,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反复性错误。究其原因,其一是学生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其二是学生在计算时难以集中精神;其三是学生在计算时易出现抢时间的情况,造成“记忆性错漏”;其四是学生计算时易受轻视、畏难、懒惰等不良学习心态的影响,这些因素甚至会造成学生在计算中出现“习惯性错误”:有些错误即使订正,下次计算还是“照错不误”。对此,教师不能简单地采取题海战术盲目地进行计算练习,而是要“重复设计、多次练习”,以提高学生计算错误的“免疫力”。
如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时最容易出错,因为学生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时要分配或提取共有因数,而这个共有因数是最难找的,学生在做题目时若不注意审题,就会因顾此失彼而出错,故而要反复练习这类式题。训练可分两步进行,先让学生练习寻找要分配或提取的共有因数,熟练后再进行综合练习。比如简算(3/7+3/11)×7×11,学生会这样错解:
(3/7+3/11)×7×11=3/7×7+3/11×11=3+3+6,出错原因是要分配的共有因数找错了,应该是7×11。又比如简算:
“①和③”“②和④”都没有直接显示共有因数,属于较难的题型,学生容易出错,并且易“屡试屡错”。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这种含有隐形条件的计算题没有“免疫力”,因此遇到此类题目时大多会“中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的技巧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①和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分数乘法中交换分子位置相乘积不变”的知识基础去找出共有因数,“②和④”则借助“积的变化规律”的知识基础,经过转化后提取出共有因数。如此,教师再重复设计习题让学生多次练习,学生也就不容易再出错了。
这些看似简单又有变化的计算题,学生总是反复“中招”出错。究其原因,学生计算思维不高是其一;其二是我们不重视学生反复出现的错例。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认为,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所犯的错误,就是我们所说的共同性错误。针对这些“共同性错误”,教师不仅要立刻对这些错误进行讲解,还要让学生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检查各自出现的不同错误并互相纠正,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及时强化、反复练习、及时矫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从而提高其计算能力。
四、着力创新练习形式,增强计算的趣味性
若是一成不变地重复去做一件事,久了就会厌倦与抗拒。同理,学生长期进行单一、枯燥的计算练习,也会对计算失去兴趣,其计算能力甚至会下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对计算练习的“热度”不减,教师就需要着力创新计算练习形式,让计算练习成为一种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学习活动。为此,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创新。
1.从计算练习题型上创新。计算练习的题型多样化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味蕾”,让学生“百吃不厌”。题型可以设计填空题、判断题、改错题或趣味性题;也可以设计一式多解、划运算步骤或采取添加运算符号等方式方法训练;还可以进行读式训练、文字题训练或说算理训练。
2.从计算练习手段上创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数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在练习中经历生活的体验。所以教师在计算教学时要结合生活实际创新练习手段,设计新颖的练习方式以激发学生参与计算的意愿与兴趣,如设计开火车、闯关赛、夺红旗、找朋友等游戏来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