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案改善在抢救车管理及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11李健慧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封条专案全院

曹 英,李健慧

(1.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华中阜外医院疾控科 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 2.黄河中心医院,郑州 450000)

抢救车是医院临床各科室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是临床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器材,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在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1-3]。急救药品、物品是保证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在抢救患者生命时,急救药品、物品的及时应用对缩短抢救时间并最大限度地挽回患者生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6]。护理专案改善活动,主要针对护理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动员组织力量,以管理学理论为依据,问题处理过程为方法,然后运用科学的方法,动员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改善的一种活动[7-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将专案改善管理法运用于管理工作中,谢宇红等[10]研究显示,实施抢救车专案管理后,实现了抢救药品、物品的规范管理,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但本院管理者在检查中发现原有的抢救车管理质量控制存在诸多问题,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案管理,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7个临床科室,包括内科15个、外科8个、其他科室4个,抢救车共计27辆,各科室护士长作为本科室负责人负责科室抢救车的管理工作。医院于2018年开展抢救车的专案管理活动,收集2018年1-3月开展专案改善活动前全院抢救车管理质量相关指标,与2018年5-7月开展专案改善活动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专案改善活动在全院抢救车管理的应用效果。

1.2 方法

1.2.1 组建护理质量改进小组 护理质量改进小组人员共29人构成,由护理部主任总负责,大外科护士长任组长,各病区护士长27人作为副组长负责监督管理本科室,并指派1名护理人员负责本科室抢救车管理任务,每半年更换一次人员。组长组织副组长召开工作会议落实小组成员职责,制定计划进度表、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实施对策等,并定期向总负责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1.2.2 现状调查 27个临床科室,抢救车27辆,护理部组织人员对27辆抢救车每月检查1次,连续收集2018年1-3月全院抢救车管理质量督导结果发现,存在护理人员急救技术操作不熟练、物品未分类分层放置、抢救车没有统一使用封条管理、抢救车内物品、药品完好性差、护理人员掌握急救药品相关知识不正确等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经统计分析2018年1-3月全院抢救车管理不规范平均率为37.28%。管理不规范平均率=管理不规范项目总和/车辆总数×评价月数×评价项目数×100%(车辆总数=27,评价月数=3,评价项目数=5)。全院抢救车管理不规范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2018年1-3月全院抢救车管理不规范汇总[n(%)]

1.2.3 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从“人、物、法、环”三方面通过要因论证法逐一论证管理不规范的原因,并绘制鱼骨图,见图1。①人员:抢救车管理人员:由于实施专案改善活动前,各科室没有相对固定抢救车的管理人员,且多数年资较低,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基础知识及理论掌握不牢;未经过标准的培训,急救技术操作不熟练,对管理规范掌握不全面。②流程:全院尚未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及急救器材操作流程,导致管理缺乏明确性。③物品、药品:由于各科室专业特点不同,抢救车内物品、药品所备基数与品种不统一。④环境:由于全院抢救车购置时间不同,导致抢救车车型不统一,没有统一规定抢救车的放置位置。归纳分析影响管理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不统一;培训不到位;护士的理论及操作能力不足;物品、药品所备基数与品种不统一;抢救车的车型及放置位置不统一。

图1 抢救车管理不规范原因分析

1.2.4 设立目标 专案改善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查找抢救车管理不规范的原因,确立改善目标,将全院抢救车管理不规范平均率降至10.00%以下。

1.2.5 实施改善对策 (1)统一制定抢救车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及各种登记本。专案改善小组制定统一规范的抢救车管理制度;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操作流程;抢救车常备药品说明书手册;医院急救药品、物品基数表;抢救车急救药品、物品交接登记本;口头医嘱执行登记本;抢救车平面示意图;抢救车急救药品、物品效期检查登记本等;统一规定将抢救车平面示意图粘贴于抢救车车盖内面;抢救车急救药品、物品交接登记本放于护士站,方便班班交接;口头医嘱执行登记本放于抢救车内,便于抢救病人时及时记录;其余表格及资料统一存放于文件夹内,方便科室培训和考核使用。(2)统一各科室前10种药品并确定基数。小组成员对各科室抢救车内物品、药品所备基数与品种进行调查,制作抢救车内必备物品、药品清单推选表及抢救药品使用频次调查表,发放于各科室进行调查分析统计,清除一些非必需的物品(如导尿包、胃管包等)。统一各科室前10种药品,确定基数(5~10支),科室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专科品种和数量,并按照抢救药品使用频次调查结果确定摆放序号。(3)统一抢救车的摆放位置及车内物品的放置[11]:①根据病房楼的布局,统一抢救车的固定位置,保证医务人员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抢救车。②抢救车内分区、分类放置,分别为:A.药品区及一次量的输液用具区:抢救车第一层放置急救药品、注射盘及一次静脉输液用具一套、输液用液体。药品标签一律使用宋体,22-20号、黑色字体打印,标签粘贴于药品盒横侧面,从左至右依次为编号、药品名称、剂量、数量;高警示药品标识。打印时使用药品化学名称,同时药品标签、药品登记表、平面图及基数表上的药品名称要保持一致,药品盒上的编号和基数表编号保持一致。B.一次性无菌用物区:放置输液器、各种型号注射器、外周留置针、敷贴等。C.抢救包、无菌手套、无菌纱布区。D.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剪刀、电极片、电插板区。 E.吸痰装置1套(负压流量表、负压引流瓶各1个、引流管、吸痰管各2个)、吸氧装置1套(氧气流量表、一次性吸引管(灵感)各1个)放置区。医院统一发放2个型号合适的整理箱,分别放置吸氧装置、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并在抽屉表面的外侧最上角粘贴本层物品名称标签,标签上的字体全院统一,确保抢救时能够做到迅速取用相应物品,减少时间的浪费。(4)使用封条管理: ①特殊科室如手术室、ICU、急诊科等抢救车使用比较频繁的护理单元,根据交接记录本上的基数班班交接。②其余科室的抢救车实行封条管理。根据抢救车抽屉的尺寸自行设计封条并让厂家定制,整体正面为绿色背景,白色字体,视觉上清爽醒目,反面带自黏胶,长宽为9 cm×6 cm,封条内容自上而下为备物者、核对者、封存时间、下次查对时间、备注栏。在封条的备注栏内记录近效期的物品(1个月)和药品(2个月),每天接班者只需要检查封条是否完好并记录,抢救车专管护士每周一次检查封条上的近效期药品和物品,每月一次启封进行全面检查并签名,将各药品、物品失效期登记在交接本上,并且对近1个月过期的物品和近2个月过期的药品用红色对勾标示,提醒及时使用和兑换[12]。③如使用抢救车,使用人员及时处理所用物品并与下一班人员或专管护士交接,共同清点、补充、粘贴封条、签名。④抢救车专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清洁除封存抽屉的所有区域。每月在启封时彻底清洁所有药品物品,与护士长共同清点查对并确认,重新上好封条并双签名。在日常清洁过程中注意检查物品的使用情况,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等。(5)规范培训制度、加强培训,提高操作能力:①由专案改善小组组长承担培训老师,对科室人员进行抢救车管理制度、急救器材操作流程等内容的规范培训,每一季度轮训一遍并记录在案。②制定培训计划,内容,确定考核方式和目标,每季度考核一遍并记录在案。③在每月启封大查对时,组织新入职护士或在考核中掌握不太熟练的护士进行现场重点培训,使每位护士熟悉抢救车布局及使用规范。④专案改善小组每月对抢救车及护理人员进行检查考核,对不合格的科室督促改进,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效遵循规范。

1.2.6 观察指标 观察专案改善活动实施3个月后与实施前3个月的抢救车管理不规范率的数值变化,评价抢救车管理的改进效果。

2 结果

于2018年5月开展抢救车的专案管理活动,收集2018年5-7月开展活动后的全院抢救车管理质量相关数据与活动前进行比较,其改善后全院抢救车管理不规范率降至8.39%。目标达成率=(改进后-改进前)/(目标值-改进前)×100%=(8.39%-37.28%)/(10.00%-37.28%)×100%=102.23%。在改善前,抢救车管理不规范率为37.28%,初步设计的目标值为将全院抢救车管理不规范平均率降至10.00%以下,经过一系列的措施,抢救车管理不规范率下降至了8.39%。见表2。

表2 2018年5-7月全院抢救车管理不规范汇总[n(%)]

3 讨论

抢救车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效率。抢救车的完善管理,可减少和杜绝护理缺陷造成的纠纷,确保患者安全[13]。落实科学、有效的抢救车管理方案与规范,是保障抢救及时、快速、用药安全的根基[14]。

3.1 提高全院抢救车的管理质量 抢救车内各种物品种类多达40余种,其中药品种类10余种、一次性无菌物品种类近20种,其他物品种类10余种,大大增加了抢救车的管理难度,如管理不到位,易造成潜在的不良事件的发生[15-17]。开展专案改善活动管理前抢救车质量管理中发现存在较多的项目缺陷,为此,我们采用专案改善活动对全院抢救车进行管理,经过半年的持续改进,管理质量及各项管理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3.2 提升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在实施专案改善活动的过程中,组织全院护士长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熟练掌握各种管理制度、流程及管理要求。建立抢救车管理微信群,将操作小视频发至群内,方便大家随时学习及反复观看。通过多次的培训、现场指导、考核及改进,随着管理质量的不断改善,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3.3 提高工作效率 ①通过专案改善活动,抢救车整体外观清洁明亮,标识字体清晰,统一美观;车内物品分区摆放有序,一清二楚,取用时方便快捷;减少查对的次数和时间,减少损耗,提高了日常工作效率。②通过专案改善活动,大大提高了护士的急救专业知识及急救技能,改变了以往只有专管护士比较熟悉,其余人员相对掌握不是很好的现象,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完好率达到100%,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安全隐患的存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③以往的开放式管理模式,每班需要反复清点,容易造成药品安瓿上的字迹模糊,实行封条管理后,减少了清点次数,节约了护士的工作时间及药品的损耗。抢救患者时护士能及时准确的拿取抢救物品,节约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工作效率。

总之,抢救车质量管理作为医疗机构重要的管理内容,核心思想是确保抢救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提升抢救效率[14]。通过专案改善活动,能够在全院范围内规范抢救车的管理,保持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的完好备用状态,提高护理人员的抢救能力,缩短急救前的准备时间,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更加宝贵的时间,有效降低了护理安全风险,同时降低了管理成本,节约了护士人力。

猜你喜欢

封条专案全院
防贼妙招
电子封条
继续强化DTS Play-Fi功能,给予客户更好的听觉体验 专访XPERL专案经理罗建豪先生
台军13项“自研武器”预算遭冻结
PDCA循环在全院复用器械基数管理中的应用
白衣天使穿上绿装拓展忙
覆盖全院科室的医院财产物资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欢乐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