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出院准备度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2022-07-11粟莉田薇刘晓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血栓脊柱

粟莉 田薇 刘晓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 430000

老年脊柱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1〕。患者术后需患肢长期制动,加之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造成老年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增高〔2-4〕。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脊柱骨折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凝结,导致下肢深静脉回流受阻的征象〔5〕。因此,如何降低老年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良性预后具有重要意义〔6〕。1979年,Fenwick〔7〕首次提出出院准备度,其是指医务人员联合患者心理、生理及社会3方面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据此判定患者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出院、回归社会、复健的能力。目前临床已将出院准备度应用于骨质疏松、冠心病等诸多疾病患者出院中,但关于出院准备度与脊柱骨折的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血栓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该院近年来收治的125例脊柱骨折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出院准备度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之间的关系,旨在为降低老年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干预手段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设计思路及方法均严格遵循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要求,且在研究开始前,均经过患者及家属的同意。整群抽样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5例脊柱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经X线、CT等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脊柱骨折;③手术指征明显;④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肿瘤等恶病质者;②肝、肾等脏器功能受损者;③下肢并发严重静脉曲张。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分组,将发生深静脉血栓的76例老年患者纳入A组,将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49例老年患者纳入B组。A组男35例,女41例;年龄 60~78岁,平均(69.45±6.45)岁;住院时间9~14 d,平均(11.52±2.35)d;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37例,大专及以上39例;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32例,高血脂42例,糖尿病23例,呼吸系统疾病35例(每位患者可合并单种或多种基础疾病)。B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60~80岁,平均(69.78±6.71)岁;住院时间9~15 d,平均(11.91±2.57)d;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4例,大专及以上25例;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22例,高血脂27例,糖尿病15例,呼吸系统疾病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出院准备度评估方法

于患者出院时采用中文版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8〕评估患者出院准备情况,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6,内容信效度为0.89。量表包括3个维度,即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及个人状态,共12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0~10分制,满分120分,所得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出院准备度越好。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并采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方程,检验出院准备度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对比

与B组老年患者对比,A组老年患者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个人状态及出院准备度总分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对比(分,

2.2 出院准备度各维度及总分预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ROC)曲线

经绘制ROC(图1)得知,出院准备度各维度预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ROC曲线下的AUC均>0.8,见表2。

图1 出院准备度各维度及总分预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ROC

表2 出院准备度各维度及总分预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ROC的AUC

2.3 出院准备度各维度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线性回归分析

经线性回归分析检验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0.366+0.011X,Y=-0.366-0.010X,Y=-0.366+0.030X,Y=-0.366+0.008X,出院准备度中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个人状态及出院准备度总分均可能是导致老年中脊柱骨折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出院准备度各维度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线性回归

3 讨论

出院准备度是对患者出院离开住院医疗机构后,进一步复健能力的评估,是评估患者是否做好出院准备的一种手段,也是对患者由院内向院外过渡期间安全性的预测方法。良好、充足的出院准备,能够为患者选择最佳的出院时机、减少院外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促进患者良性预后具有关键意义〔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B组老年患者对比,A组老年患者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个人状态及出院准备度总分均较低;ROC得知,出院准备度各维度预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ROC曲线面积均>0.8;经线性回归分析检验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得知,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个人状态及出院准备度总分均可能是导致老年中脊柱骨折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出院准备度是对老年患者出院时个人状态、出院后适应能力及获得预期性支持的情况进行综合判定,个人状态主要是评估患者出院时疼痛情况、体力等生理状态〔11-12〕。适应能力是评估患者院外日常生活能力、系统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我照顾能力,除此之外,还包括老年患者对自我照顾信息了解、掌握情况〔13-14〕。预期性支持是评估老年患者出院后获取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如日常生活照料情况及医疗照护情况〔15〕。老年骨折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是一个漫长的康复过程,该类群体对社会及家庭支持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因此准确评估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具有重要意义〔16〕。老年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时长较长,且对机体骨骼、肌肉、血管等具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加之术后制动、卧床时间较长,老年患者术后在院内系统康复时间较短,出院时,患者康复相关认知低下,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老年患者术后缺乏系统、科学锻炼,最终增加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风险〔17-18〕。鉴于此,临床医护人员对脊柱骨折患者给予全面、细致、科学的护理干预,基于老年患者的个体病情,需实施针对性的、适度的康复锻炼,以减少神经根粘连,加强腰背肌群力量,巩固并提高手术疗效,继而改善老年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个人状态与适应能力;此外,为脊柱骨折的老年患者制定长期、阶段性康复计划,对康复锻炼与日常活动给予科学、系统的指导,指导老年患者正确康复锻炼,同时合理利用治疗仪器、康复设备等,旨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促进老年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19-20〕。本研究仍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因考虑到医学伦理相关规定,本次研究采取的是回顾性分析,且纳入的样本数量较单一。鉴于此,本次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还需在未来开展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加以证实,旨在为降低老年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供科学参考。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出院准备度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积极提高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出院准备度,针对患者制定详尽的康复计划,旨在提高患者院外复健能力,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血栓脊柱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浅谈脊柱“S”曲线
同学,你的脊柱还好吗?
雷鸟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分清“红血栓”与“白血栓”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沙漠里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