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的四个导向

2022-07-11周艺红王正才张振

职教通讯 2022年6期
关键词:工科专业高职院校

周艺红 王正才 张振

摘 要:新一轮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及标准内容的调整,使高职院校工科专业面临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挑战。同时,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也对高职院校工科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时代工科类专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遵循提质培优的四项基本原则,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应坚持“区域产业需求”导向、“教学标准引领”导向、“实践育人攻坚”导向和“创新特色发展”导向,并基于此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培养新时代工科人才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提质培优;工科专业;“四个导向”

基金项目:2022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模具设计与制造中高职一体化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VPZG028);2021年度宁波市社科基地研究项目“欧盟职业教育政策变革研究”(项目编号:JD5-FZ120)

作者简介:周艺红,女,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王正才,男,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阳明学院院长,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具设计与制造;张振,男,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2)06-0097-06

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孕育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并迅速渗入到传统的工业技术领域,引发了传统工业技术的进化与革新。现代制造企业将整个制造生命周期与先进信息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和互联网相融合,形成了新型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并带来了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变革[1]。2020年9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夯基垒石、提质培优的关键阶段。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工科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行动计划》提出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地方主责,协同推进”“标准先行,试点突破”“固本强基,综合改革”四项基本原则,有效指导了高职院校工科人才的培养[2]。遵循上述四项基本原则,高职院校工科人才的培养应该坚持“四个导向”。首先,遵循“地方主责,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高职院校工科人才的培养应坚持“区域产业需求”导向,通过地方政府的协同推进,完善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明确工科相关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区域经济转型和行业产业升级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其次,高职院校工科人才的培养应坚持“教學标准引领”导向,贯彻执行相关专业教学标准、修订完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和胜任岗位(群)任务的课程教学标准,在此基础上试点教学改革的新路径,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确立工科人才的培养规范。再次,遵循“固本强基,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高职院校工科人才的培养应坚持“实践育人攻坚”导向,构建符合工科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夯实工科人才培养的基础。最后,遵循“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基本原则,高职院校工科人才的培养应坚持“创新特色发展”导向,通过扩大相关专业群影响力、打造高素质“双师型”师资团队等举措,彰显工科人才的培养实力,形成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唯有坚持上述“四个导向”,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才能向着高质量的方向不断发展。

一、坚持“区域产业需求”导向,明确高职院校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智能制造时代产业技术呈现出“跨界整合、交叉融合、高度集成、快速多变”的新特征[3],并对智能制造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应找定位、瞄目标,主动加强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为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切实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域产业概况与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群构建

我国不同区域的同一类型产业存在鲜明的区域特色差别,如西南地区的模具产业要支撑较多的航空工业需求,而华东地区的模具产业则基本面向各类通用电气设备。产业的区域特色差异造就了高职院校的专业服务面向差异,以内蒙古为代表的西部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需要服务所在区域的煤炭等矿业生产,而江浙地区高职院校的机械制类专业则需要重点服务通用机电设备的设计与制造。这表明高职院校需要依据其所在区域的产业经济布局合理构建专业布局,既有利于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良性发展,又能够有力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宁波是我国重要的特色模具生产基地和集聚地,模具产品门类齐全,模具制造业具有综合实力强、技术水平高、区域特色明显等三大优势,发展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随着新时代模具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对模具专业人才的复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宁波模具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对已有模具专业进行了集群化扩容和延展,构建了以模具专业为核心引领,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四个专业为支撑的模具专业群,群内专业技术相近、知识交叉、技能关联,促进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向“一个核心、多个领域,知识复合、技能交叉”的方向发展,更好地支撑了所在区域模具制造业的高精密、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需求。

(二)基于专业群的构建明确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依据新的工业发展方向构建专业群只是迈出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第一步,新型生产模式要求技术技能人才不但要掌握新的“硬技术”,还要掌握“软技能”,这倒逼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者需遵循“凸显优势特色、集聚优势资源、学校对接区域重点产业、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实现专业群中的专业衔接对应产业链上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而实现专业课程知识点、技能点的设置与生产环节工序、关键点的对应。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具专业群以“为学生成才服务,为产业升级服务”为目标,开发出“制品生产流程为主线,模具制造过程全贯通”的教学模式,构建起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检测、自动化加工、科学化试模、大数据管控等现代课程体系,增加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区域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吻合度[4]。学校模具专业群构建了以传统技术为核心、高新技术为方向、综合能力为基础、劳动素养为根本、工匠精神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学校还将抱诚守真的“劳模精神”和精工细作的“工匠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等价值追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努力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模具工匠”。

二、坚持“教学标准引领”导向,确立高职院校工科人才的培养规范

新一轮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调整及标准内容的修订为各职业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提供了依据,这是保障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规范的制度基础。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应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为准绳,明确规格定位,同时依据自身情况完善课程教学标准,持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

(一)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为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严格执行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相关规定实施教学活动。此外,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还应按照工科类部分专业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贴合的特性,依照相关的岗位标准或工种标准综合设计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力求与企业的培训体系对接,鼓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岗位课程和实训项目,以实现课程标准和岗位标准的有机统一和有效衔接。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群除遵循相关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外,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模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中有关模具工的岗位需求,针对四级、三级、二级和一级模具工的职业特性,按照模具工的结构设计、模型分析、本体制造、加工装配、试模维修制定了相关技术要求。同时,学校将培养目标具体调整为模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所设定的制件工艺分析、模具结构及原理分析、零件研磨抛光、零件检测、零部件修配、模具检验与调整、模具试模、模具维修等真实工作环节,旨在更好地指导、引领模具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二)明确思政元素和新技术规范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路径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离不开课程内容的修改与设计,其中思政元素的提炼和新技术的引入尤为重要,不仅是贯彻立德树人要求和培养德技并重人才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关键步骤。因此,如何将课程思政五要素融入工科类课程、如何确定课程中新技术引入的评判标准和比例,这些都需要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者反复尝试和持续探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群的课程内容修改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修订课程教学标准,依据行业发展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增加课程思政“盐”元素,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效渗透课程思政内容。学校注重强化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组织教师在专业群范围内梳理适合教学对象的课程思政素材,制作课程思政“微资源”、编制课程思政“好案例”、归纳课程思政“妙方法”,将课程思政元素以鹽溶于汤的形式融入专业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使命感和学习动力。在相关专业新技术引入中,学校要求教师不盲目介绍过于超前、尚未取得实际应用的相关技术,不介绍无基础的空想性技术,而是注重技术的有效性、参照性,让学生在求新的同时脚踏实地、学有所用。二是优化专业技能实践课程设置,重点建设相关实践技能标准。学校积极将岗位任务标准和企业管理文化引入相关课程,合理匹配模具专业(群)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及其准入条件,以此规范课程目标设置,注重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并落实到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实现了课程设置的良性循环。

三、坚持“实践育人攻坚”导向,夯实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的基础

高职院校工科人才的培养要走向高端,必须坚持“实践育人攻坚”导向,对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从聚焦低端反复训练的动手操作能力,逐步升级到对于智力、知识与技能等复合能力的培养[5],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工科人才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需要构建政府、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的开放式教育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这要求高职院校与行业头部企业形成紧密的联盟合作关系,把人才培养作为共同的愿景和责任,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商讨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内容,使课程体系建设符合企业岗位人才需求、课程内容符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此,学校整合产教优质资源建立了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探索建立国家倡导的混合所有制“研究院公司+民非混合制二级学院”的办学体制,实现了现有办学体制机制的新突破。同时,学校还针对不同的工业技术领域共建了复合型、凸显信息与数字特色的产业研究院,进一步完善了“校企课程开发—技术应用研究—成果落地应用”的完整产学研链条。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过程中,由地方政府统筹资源,组建了股份制的中德职业教育研究院有限公司,政校企联合打造混合所有制的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共同开展了“北仑模式”“浙江范本”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改造,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一流水平”的能力标准与课程体系,为区域高端模具、智能装备产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学校和北仑区政府共同建设了智能技术产业研究院,与区域高档模具园区共建了模具产业学院。前者涵盖模具智能制造应用推广中心、智能技术产业应用中心等多个创新服务高端平台,引进国内外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构建“政产学研资用”生态圈,打造本土特点突出的产教融合平台。后者以模具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重点建设跨专业的新技术教学和科研平台、IHK和EAL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暨社区学院,开展基于国际标准的产业园区中小企业集群的中国特色学徒制,服务企业技术人员、社会再就业人员和在校学生技术技能培训。

(二)深化工学结合、多元评价的工科人才培养方式

工科专业群学生的技术技能训练与企业真实生产必须保持高度统一。根据区域产业、企业岗位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应构建行动导向、项目贯通的工科专业群课程体系,紧扣与生产实际相关的核心工作岗位,开发平台课程、专业课程和岗位课程,开展以“教中训”“学中训”“产中训”为载体的逐阶递进项目训练,形成了集“培养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养成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于一体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此外,工科人才培养还要探索开展多元参与的分类评价。具体而言,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应采用平台测验数据、师生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理实一体化课程应依据过程考核、实践操作评价和职业规范考核等多方面综合考评;岗位课程需由企业岗位职责评价、职业规范考核和教师评价等多维度综合考评组成;顶岗实习则应采用校企双方指导教师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群与亚洲最大的注塑机装备企业——海天塑机集团及模具、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宁波舜宇集团、宁波神通集团、北京精雕科技集团等企业深入合作,开展“定制化”“订单式”学徒培养,构建了具有“产训合一、项目贯通、分类评价”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学校根据专业群的教学需求搭建了课堂、实训中心、企业“三元”场所,形成了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实训中心岗前训练和企业跟岗实训的校内外“双轨”互换教学实施机制,从学校、实训中心到企业搭建了完整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应用的完整时间链条,实现了“产训合一”。其次,学校保证这一链条中的所有内容都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项目递进开展,且所有教学项目都指向企业所需的真实岗位技术技能需求,实现了“项目贯通”。再次,学校通过教师、企业、学生等多元主体的综合评价方式,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与技术技能,是否有成为模具领域工匠人才的潜质,从而实现了对人才的“分类评价”。

四、坚持“创新特色发展”导向,彰显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的实力

直面智能制造时代各类技术快速迭代对工科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高职院校通过创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环境、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整合方式等新举措实现了特色发展,彰显了高职院校工科人才的培养实力,形成专业建设成效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

(一)创新“三教”“三新”共生长的工科人才培养环境

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彰显离不开“三教”改革的深化。首先,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需要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安排专业教师去相关产业链上游企业实习、产业链下游企业挂职,使其掌握先进设备和软件的相关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规范。为此,高职院校应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打造“潜于教学、工于技术、精于服务”的“双师型”教师团队[6]。其次,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需要优化教材改革方案,校企共同建设新形态教材,建成一批形态多样、内容丰富、呈现多元的新形态教材,创新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应用场景。再次,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需要实施教法革新策略,推进“互联网+教学”和课堂革命,实现教、学、赛、训结合,在岗位技能训练中实现新技术和教学方法的融合创新。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群在“双师型”教师建设方面,注重引进相关技术领域的一流专家、行业领军人才,与专业群骨干教师组成高水平、课堂创新团队。学校通过研创结合、校企互聘,打造了相关领域一流技术服务的创新团队,并持续挖掘和培养区域技能大师、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建立了劳模技师工作室。学校通过坚持“教师为学生用”,围绕工科人才的学习需求打造专兼结合的结构化师资团队,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互动为主体的良好学习形态。其次,在教材建设方面,学校以相关专业群的核心岗位(群)的关键知识点为生产实际案例,开展教学资源转化,形成了企业真实生产的教学项目库,建设了一批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群,以此来支撑各类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建设。通过坚持“教材为学生用”,学校联合高端科研院所,围绕工科人才的学习特点设计了新型教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在教法革新方面,学校结合模具数字化设计岗位融入模具标准化同步设计技术,使师生在软件平台上能够进行同步设计操作,实现了远程教与学的同步。学校鼓励教师在加工编程岗位融入智能在线检查和无人值守电极智能加工技术,在教会学生学习新技术的同时带动教学方法的提升,实现了师生的微交互[7]。与此同时,教师也通过坚持“教法为学生用”,围绕工科人才的学习困境改革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相长,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创新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的资源整合方式

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需要充分整合政、校、行、企等多方优质资源。为此,高职院校应紧密对接区域头部企业,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完善核心课程、专业课程、方向课程的设置方案,将技能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有机融入工科人才培养,将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设置相融通,优化工科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只有通过多方资源的整合,才能赋能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培养“模具工匠”的核心任务,创新了“产训研用”资源整合新生态,在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学校有效利用企业资源,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动态融入了产业所需的新规范、新技术与新工艺。政企校共建跨企业训练中心,搭建了“教学做合一”岗前训练平台,充分保障了跟岗训练、轮岗训练、顶岗训练的不断线;有效利用科研院所资源,与高端科研院所合作開发了基于真实产品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同研制了融入德育元素、劳动素养、工匠精神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有效利用职教专家资源,在职教专家的指导下持续优化“学用相长”“训用创一体”等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适用性,为企业培养可用、好用、爱用、常用的人才。学校通过链接“产”“训”“研”“用”等关键环节的优质资源,形成了良性的专业发展新生态,提升了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成效。

“四个导向”的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符合我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要求,指导了工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强化了学生的动手意识、培养了学生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锤炼了学生的道德品质,锻造了学生的工匠态度,树立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保障了学生技术技能与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高职院校通过对上述“四个导向”的坚持,探索了一条目标明确、规范有效、基础牢靠、能力突出的工科人才培养特色之路,提高了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打造了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专业发展新生态,从而有效满足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兰菊,蔡玉俊.智能制造视域下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1-3.

[2]教育部等九部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Z].教职成〔2020〕7号,2020-09-16.

[3]史金飛,郑锋,邵波,等.能力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南京工程学院项目教学迭代方案设计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106-112,153.

[4]马永伟.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东南学术,2019(6):147-154.

[5]沈剑光.抓住智能制造风口推动职教“升级”[N].中国教育报,2020-09-08(9).

[6]张振.工作本位学习视域下职业教育师资发展:欧盟经验与中国镜鉴[J].教育发展研究,2021(Z1):48-54.

[7]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13-120.

[责任编辑    秦   涛]

Four Orientations of Engineering Talents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mproving

Quality and Cultivating Excellence

——Taking the "Mold Craftsman" in Ningbo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ZHOU Yihong, WANG Zhengcai, ZHANG Zhen

Abstract: The new round of adjustment of major catalogue and standard cont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akes the engineer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ace the challenge of digitalization and intellig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action plan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excellence cultivation also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engineering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acing the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engineering majors in the new era, and following the four basic principles of improving quality and cultivating excellence, the cultivation of engineering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dhere to the orientation of "regional industrial demand", "teaching standard",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we should deepen the reform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and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 road of cultivation engineering talent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mproving quality and cultivating excellence; engineering major; “four orientations"

猜你喜欢

工科专业高职院校
武陵山片区教授工科专业制图课程的思考及改革建议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的实施与思考
地方院校工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新的解决模式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