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及其认知功能
2022-07-10黄诚衙廖一凡刘永存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深圳587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深圳587
黄诚衙,廖一凡,刘永存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深圳 587;.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深圳 587)
高血压为临床中发病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指人体在相对安静的状态下,体循环动脉压提升,随着患病时间延长,患者可出现心脏、脑部、肾脏、视网膜结构及功能变化,甚至可诱发器官功能衰竭[1]。脑微出血为常见脑实质亚临床损害病症,指的是脑部微小血管病变的常见表现之一,主要因脑部微小血管漏出导致血管周围沉积少量的含铁血黄素,其主要特征为微量出血。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逐渐深入,发现高血压同脑微出血以及患者的认知功能之间有密切关联[2]。本文主要分析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及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特抽选部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小血管病患者展开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9月~2021年7月本院接收的脑小血管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43例,女17例;平均(63.94±1.16)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纳入标准:年龄在80岁以下的成年患者;可顺利完成头颅MRI检查、DWI检查、MRA检查以及SWI检查的患者;颈血管彩超检查、颅脑MRA检查排除颅内大血管狭窄和颈部大血管狭窄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完整的患者。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近期有影响认知功能药物使用史的患者;存在先天性智力发育异常的患者;合并全身凝血功能疾病的患者;以往发作过大面积脑梗死、大面积脑出血的患者;无法完成认知能力评分工作的患者。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头颅核磁检查,应用超导型核磁共振扫描仪实施检查工作,扫描序列与扫描参数包含MRI、T1WI、T2WI以及T2FLAIR、矢状位T1WI、MRI、DWI,依据微出血部位划分为深部出血(基底节出血、丘脑出血、内囊出血、外囊出血、脑室周围白质出血)、脑叶出血(皮层、皮层下区域出血)及幕下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脑微出血病灶个数分级标准:无病灶为0级,1~2个病灶为1级,3~10个病灶为2级,10个以上病灶为3级。
患者的认知功能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估,测试过程中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结果受影响,其中MMSE满分为30分,27~30分为正常,27分以下为认知功能障碍,同时文盲患者的分值需在17分及以上,小学学历患者分值在20分及以上,中学或以上学历患者分值在24分及以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为21~26分,中度认知功能障碍为10~20分,重度认知功能障碍为9分及以下。MoCA包含七个认知范畴,满分30分,分值在26分及以上为正常,25分及以下即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如性别、年龄、吸烟史、服药史、高血压、入院时舒张压、入院时收缩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
1.3观察指标:①观察并统计两组脑小血管病患者的基础资料。②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MMSE评分和MoCA评分)。③统计观察组患者中不同级别脑微出血患者的MMSE评分和MoCA评分。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脑小血管病患者的基础资料: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均值、高血压占比、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占比、入院时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高血压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占比、糖尿病占比、冠心病占比、吸烟史占比、高脂血症占比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脑小血管病患者的基础资料[n(%),n=30)]
2.2对比两组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MoCA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情况分,n=30)
2.3对比观察组中不同脑微出血病灶个数分级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中,脑微出血病灶个数分级为3级患者的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明显低于1级和2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观察组中不同脑微出血病灶个数分级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情况分)
3 讨论
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和脑微出血均为中老年人群中发生率极高的一类病症,临床研究指出上述病症之间有密切关联,而分析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对于病症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3]。
临床研究表明,年龄为导致脑血管病变发生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且属于不可干预性因素之一,由于人体血管结构、血管功能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动脉壁中可沉积较多的脂质,逐渐形成粥样斑块,出现纤维增生的情况,增厚动脉壁,降低血管弹性,促使脑血管疾病发生[4-6]。本研究表明上述病症同脑微出血发生与发展之间有密切关联,因血压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可促使脑微小血管出现玻璃样变性[7];此外,血压异常可对内皮细胞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产生破坏,影响血管弹性,增生血管平滑肌细胞应激反应,提升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局部微小血管出血风险[8]。由此可见,长期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并且对该指标水平加以控制对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以及减轻动脉硬化程度而言均有重要意义,且调控该指标水平可作为控制脑微出血数量进一步增加的重要方法[9-10]。
本研究表明脑微出血同患者认知功能之间有密切关联,究其原因,可能同脑微出血可破坏局部组织结构,中段神经传导纤维这一因素有关[11-12]。除此之外,脑微出血可直接损伤脑组织,促使重要皮质结构、非皮质结构发生萎缩,虽然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症相关微血管周围铁血黄素沉积同血管管壁出现变性退化之间是否有直接关联,但有研究表明[13],脑微出血以及病灶位置均同患者认知功能之间有密切关联,病灶处于丘脑、基底节区或额叶等涉及认知功能部位,可能对皮质下回路产生损害,促使组织坏死,进而提升认知功能降低发生风险[14-15]。
综上所述,高血压病、抗血小板凝集药物使用史同脑微出血发生有密切关联,且该病症同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