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三重关系 提升群文阅读效率

2022-07-10孙咸通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6期
关键词:提升效率群文阅读

摘要:群文阅读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本进行阅读、分析、探究,形成全面而深刻的阅读体验。教师要优化群文阅读教学的路径,挖掘群文阅读的价值。从处理好“个”与“群”、“量”与“质”、“学”与“思”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升群文阅读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群文阅读;三重关系;提升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群文阅读是新课标提出的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重要一个。如果说单篇阅读强调对一篇文本的深度探究,那么群文阅读在强调“深”的基础上,还需要立足“群”。它强调多个相关文本集合,注重资源整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处理好文本与议题、文本数量与文本质量的契合度以及群文学习与群文思考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

一、处理好“个”与“群”,选准议题

单篇阅读重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发展思维、提升审美能力。群文阅读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这两种教学要求各有侧重,教师需要正确处理好“单篇”个读与“多篇”群读之间的关系,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首先,注重以“个”带“群”,前后参照,统一议题。群文阅读是由多篇文本组织而成的一种综合性阅读。“多篇文本”可以是独立的文本,也可以为相关联的篇、章、节、段。教师需要在“个读”的基础上,牵引出与之相关的材料,从而找到群文阅读的契合点。比如,在讲解《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立足单篇文本的文体和内容,以此从“个”出发,分别从纵横两个方向选取相关议题。横向议题:以教材单元选定的文本作为“群”,以单元内选定的文本为阅读材料,从而确定单元主题为“自然情怀”。纵向议题:以《荷塘月色》的写景特色为“个读”,补充相关的材料,以“寻找美景”为议题,从而让学生学会“创作写景”。再比如,在进行时文阅读时,教师可以要求每一位学生阅读一篇有关“战疫”的时文,进而在班级阅读分享。笔者依据班级32名学生“个读”,由“个”带“群”,形成了以下议题:家国情怀;自然和谐;科学理智;人类文明;教育公平;人情与法制;民风民俗;泛娱乐化。这种从“个”到“群”的方法,互相补充、互相依赖,形成了阅读共同体。

其次,注重化“繁”为“简”,资源整合,优化议题。在群文阅读中,教师需要立足“群”的特点,充分发挥出“群”的优势。教师要在单篇字词句的赏析中,注重资源整合,化繁为简。在这其中,教师需要在若干材料中,选择契合点,有效优化,进而形成小的议题,帮助学生探究文本内涵实质。比如,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多篇鲁迅先生的小说,不少教师很好地将其组成群文阅读。但是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在选择文本时往往“过大、过宽”,从而造成阅读“华而不实”,阅读效率低下。有的教师以“分析人物形象”为目标,组织学生围绕《祝福》《药》《狂人日记》《阿Q正传》四篇文本进行群文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还是一个个地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缺少一个体系化的议题。笔者在执教的时候有效地将“分析人物形象”这一目标进行细化,形成了二三级议题:二级议题是分析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我”的形象;三级议题为先分析主要人物祥林嫂、华老栓、狂人、阿Q的性格特点,再分析次要人物看客的形象特点、看客的心理。由此,学生将大的议题逐步转为二级三级甚至更小的议题,从而寻找到问题探究的突破点,化“繁”为“简”,逐步由单篇的“散”走向群文之“群”。

二、处理好“量”与“质”,落实有效性

群文阅读需要在一定的“阅读场”“语义场”中进行,注重培养学生联结、比较、整合、迁移的能力。基于此,教师需注重文本的选择,优质优量的文本可以提升群文阅读的有效性。

首先,注重选文长度。群文阅读不是文本越多越好、越长越好。相反,文本数量多、文字量过大会造成阅读的隔膜感、焦躁感。教师应注重选文的篇目和篇幅的体例,做到“量”“质”兼优、文质兼美。笔者在执教《登泰山记》一文时,根据文本的体例以及文体特点,学会同中求异,选取了苏轼的《赤壁赋》、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两篇文本与之组成群文阅读。三篇文本在选文的主题上体现了互文的特点,发挥了比较阅读和思辨阅读的功效,充分做到“同题异质”。

其次,注重选文质量。群文阅读的选择需要以学生的阅读经验为基础,注重在已知的阅读经验上帮助学生构建未知。从课内到课外,从已学到未学,从易到难,有序进行群文阅读。比如,笔者在进行“渔父”形象群文阅读时,选择了以下文本:(1)议题导入。古筝名曲《醉渔唱晚》,图画《寒江獨钓图》《秋江渔隐图》。(2)还原“渔父”形象。姜太公钓鱼典故——《战国策·秦策三》《史记·齐太公世家》,庄子《渔父》。(3)分析“渔父”形象。诗歌柳宗元《江雪》《渔翁》。(4)探究“渔父”文化内涵。列举学过的古诗词,如张志和的《渔父歌》、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在专题性群文阅读中,教师需要依据具体的学习目标,优化群文的质量,做到以课内带动课外,促进学生对“渔父”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三、处理好“学”与“思”,注重生成性

群文阅读是一个动态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围绕相关的议题,完成一定的学习目标。这其中,“学”与“思”必不可少。

首先,依托情境,将“学”与“思”相结合。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要设置具体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综合思维,从学到写。比如,在进行“自然情怀”的群文阅读时,笔者选取了《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三篇文本,设置以下的情境:

小王家遭遇变故,作为好朋友想去安慰他,但是小明不知道怎么安慰,请结合《荷塘月色》《我与地坛》《故都的秋》中朱自清、史铁生和郁达夫在面对不如意时候的想法和做法,为小明准备一些劝慰内容,以帮助小明更好地安慰小王。注意内容具体,能阐述理由。

由此,学生在情境中寻找与三篇文本相关的内容,并且形成了逻辑思维脉络。比如,有的学生分别从“家人角度”“自身角度”“社会角度”,结合三篇文本内容和创作背景,寻找理由,进行分层阐述。有的学生从寻美之境出发,引出生活之乐,最终寻得人生之乐。学生依托情境,披文入情,由事及人,由文及理,深入浅出,推出了不同的作者在不同境地下彰显出沉静而平和的美。可见,群文阅读不仅仅是广度的阅读,而是在大的阅读场中让学生“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进而实现“一览众山小”的阅读境界。

其次,依托任务,让“学”与“思”共生。围绕上述的《登泰山记》,笔者以“精神明亮的地方”为议题,设置下面读写任务:(1)期末考试你的朋友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你作为他的朋友想要利用暑假时间跟他一同旅游,你会选择哪里?借此地来给他写一封劝慰信。(2)假如姚鼐、柳宗元、苏轼三人聚在一起,请围绕“出仕和入仕”,写一写他们之间的对话,200字左右。在写作中,学生由此及彼,使阅读走向深处。可视化的阅读任务可以让群文阅读活动变得张弛有序,在“学”中生发“思”。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需要以高度聚焦的视角,优化“个”与“群”、“量”与“质”、“学”与“思”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文本间的联系、聚焦、整合、融通, 从而让语言、思维、文化、审美共生。

作者简介:孙咸通(1982— ),男,江苏省连云港市城头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提升效率群文阅读
找准起点 凸显本质 提升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生本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研究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