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通经止痛说红花
2022-07-10
我是一位痛经老病友,每月那几天小腹坠胀疼痛、腰酸无力,跟丢了半条命似的。前段时间妈妈打听到了一个保健方法,嘱咐我坚持每天用红花艾叶水泡脚。前几天月经到访,以往的不适症状竟然缓解了很多。
取红花、艾叶各25克,调匀装入纱布袋,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熬15分钟;取出纱布袋,熬好的汁液加清水兑成50度左右的热水泡脚。煮出的药液可以泡脚2到3天,泡前加热就行了。
此方温经、活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寒湿凝滞导致的痛经,同时利用热水的温度可以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长期使用可改善睡眠和手脚冰凉的症状,减少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的危险。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痛经,如气血虚弱证、肝肾亏虚证、湿热瘀阻证,则不适用。
(河南平顶山 王胜楠)
红花,一般均指草红花,又称南红花。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用药部位是红花的简状花冠。主产于河北、河南、浙江、四川、云南、山东等省。夏季花瓣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生用。
红花入药在古书中还有一段有趣的记载。宋代顾文荐的《船窗夜话》中载,有一位姓徐的妇女产后病危,家人请来名医陆日严诊治。当时病人气将绝,惟有胸膛微热,陆日严诊后说:“此乃血闷之症,速购数十斤红花方可奏效。”家人如数购来,陆用大锅煮红花,沸后倒入三个木桶中,取窗格放在木桶上,让患者躺在木格上用药气熏之,如此反复。过了一会儿,病人僵硬的手指开始活动;半天左右,病人苏醒过来,脱离险境。有人问其故,陆日严说:“盖红花活血之故也。”
红花味辛,性温,人心、肝经。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祛瘀生新之良效。临床用于血瘀经闭、痛经、腹中有包块等,多与桃仁与四物汤同用,方如桃红四物汤。行经腹痛严重者,还可加用香附、五灵脂、元胡、蒲黄、吴茱萸等;祛瘀止痛现代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多与丹参、川芎、瓜蒌、薤白、桂枝、三七等配伍;若用于瘀血胁痛、痈肿及吐血而有瘀滞者,则多与乳香、没药、桃仁、三七等同用;用于跌打损伤、挫伤、扭伤的皮下瘀血、青紫肿痛,可外用红花酒外擦。常用量3~10克,活血化瘀最多可用至15克,不宜再多。若用于和血养血,一般只用1~3克,水煎服。
现代研究表明,红花水浸液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还有一定降压功效,常用于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红花煎剂与流浸膏可使子宫发生紧张性收缩或节律性收缩,故孕妇应忌用;月经过多、有出血倾向者也不宜用。紅花对肠管、血管、支气管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并可使肾血管收缩,使肾血流量减少。此外,红花还有改善皮肤色素斑、营养皮肤、使皮肤变得有弹性、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新中医》还曾报道用红花地骨皮散外敷治疗鸡眼的方法。取红花3克,地骨皮6克,共研细末,加适量麻油与少许面粉调糊状,备用。用药前,先将患部老皮割掉,然后敷药,用纱布包扎,每2日换药1次。
另有一种藏红花,又称西红花或番红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与花柱上部。藏红花内含番红花甙、番红花苦甙与番红花苦醛,味甘,性寒,其活血化瘀作用与红花相同,但药力强于红花。因其性较润,故养血作用大于活血作用。还有清血解毒之效,可用于发斑发疹大热之症。常用量为1~3克。因价格较贵,多不入煎剂。一般放酒杯中,加入黄酒半杯,隔杯用开水炖化,兑入煎好的汤药中内服。
红花和藏红花都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应用而导致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