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平脚板治还是不治(上)
2022-07-10颜华
颜华
儿童扁平足在临床上很常见,致病因素较为复杂,虽与遗传、年龄、性别有关,但儿童肥胖、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缺乏运动等也是重要因素。儿童扁平足大部分是柔韧性扁平足,不需要进行治疗。但僵硬性扁平足如不进行治疗,易致疼痛等不适和体态不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妞妞今年6岁了,自3岁起妈妈就发现她平时走路时不稳,双脚呈内八字步,容易摔倒,膝盖或小腿时不时淤青一块。妈妈起初采取观察措施,看是不是随着成长,妞妞的步态会好一些,因而未及时就医。直到最近一次,妞妞在家里从床上往地板上跳下后,说头晕,而且脚底走路时痛,几天都未见好转。妈妈这才带妞妞去看医生。经过检查,医生说是扁平足导致妞妞的内八字步态,步态不稳、脚底痛,吸震不足导致头晕,需要给妞妞定制个性化的矫形鞋垫来调整足部力学平衡,避免引起膝关节、骨盆乃至脊柱等骨骼发育异常。妈妈一听,连忙说:“医生,好多孩子小时候都是平脚板啊,长着长着就好了啊,后来也没看见有啥影响啊,为什么我家妞妞就受到影响了,还要配制矫形鞋垫呢。什么样的平脚板要治,什么样的平脚板不要治呢?”
在正常情况下,足部的支撑面并不是由整个足底形成的,而是由足部骨骼、韧带及肌肉组织相互连接形成的弓状结构,这就是足弓。足弓包括足内侧纵弓(前后方向,使足底内侧抬离地面)、足外侧纵弓(前后方向,很低)和足背横弓(左右方向,像石拱桥)。足弓像一座前宽后窄的微型拱桥,宽的一边支撑在拇趾和小趾的后方,窄的一边支撑在足跟,因此人体站立时,前足、足外侧和足跟着地,脚心内侧与地面有个空隙。
一般情况下,足弓具有良好的弹性,就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当人体重量或承受到的压力传递到足弓时,足弓就会按照相应的比例将其分配到这三个支撑点上,这三个点就会发生轻微的形变,吸收震荡,缓冲反作用力,起到保护大脑、脊柱(脊髓)、关节和胸、腹腔内脏器官等的作用;同时它又是维持正常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在人体走、跑、跳等运动时,维持身体平衡,推动身体前进,并将受到的负荷分散至整个足部,缓冲受到的压力,保护足底神经、血管。
0~3岁 此时小脚胖嘟嘟的,足弓并未形成,足部光滑,足底脂肪較多且富有弹性,足部骨骼70%为软骨,属于生理性扁平足。此时家长无须担心,儿童足弓还没开始发育。
3~6岁 此阶段是儿童足部成长、足弓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扁平足的高发期。此时儿童足底脂肪垫逐渐消退,步行稳定性变好,足部骨骼开始骨化,足弓开始形成。此时若儿童没有足弓,那就需要到医院就诊了。
6~13岁 儿童足部骨骼发育渐渐成熟,足弓形态慢慢由发展期向稳定期靠拢,掌纹增多,稳定性好。此阶段是儿童足弓畸形矫正的关键期。一旦发现足部异常,需及时引导足弓正常发育。
13岁以上 足形态发育完全成熟,足弓形成。此阶段需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所造成外伤和病变。
扁平足是指足底内侧的足弓因为先天或后天因素失去了正常的弓形结构,脚底和地面平为一线,是一种常见的足部变形。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现象。在儿童中相当多见,据报道,我国学生中10%~20%为扁平足,男生居多。
儿童扁平足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功能性扁平足,又称柔韧性扁平足,看上去脚外形扁平,足弓小,是由于足底肌肉发达、软组织肥厚造成的,但是足各关节运动性能良好,足弓在正常的走、跑、跳等运动过程中能够行使正常功能。只是在承受巨大压力时,足弓消失,足底扁平,期间并未出现疼痛等症状,大多数儿童的扁平足是柔韧性扁平足。
第二种是病理性扁平足,又称僵硬性扁平足,较多见。表现为足底扁平,足弓的作用减弱,各关节运动受限,走、跑、跳受到影响,并伴有扁平足病理症状(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就会脚痛)。僵硬性扁平足的发生常常具有隐蔽性,部分是由柔韧性扁平足发展而来的。
儿童扁平足除少数与遗传(先天性扁平足)有关外,大多数是由于后天因素导致足弓的韧带、肌肉松弛而造成的。
1.足部的肌肉韧带缺乏锻炼,力量不足。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学习压力的增大,儿童更多地以“静态”生活、电子娱乐为主,缺乏必要的运动,足部肌肉和骨骼缺乏必要的锻炼,足弓的生理结构日趋脆弱。
2.足部的肌肉韧带过度疲劳。儿童长时间行走、站立、搬抬过重的物品、运动量过大等可导致足部肌肉、韧带慢性损伤,造成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
3.疾病影响。因病(如脑瘫)长期卧床的儿童,足部肌肉萎缩,也可造成扁平足。
4.外伤骨折等。在生活过程中,崴脚、骨折等情况可导致构成足弓生理结构的部分无法处于正常生理位置,使得足弓无法行使正常的生理机能,可形成扁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