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偶然性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范式、作用程式及应对方式*

2022-07-09郑田宏

高校辅导员 2022年3期
关键词:偶然性客体政治

郑田宏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1]这要求我们不断增强应对风险、处理偶然性问题的能力。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常态化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民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戴口罩、测体温、出示健康码、进行核酸检测等成为大众生活的常态,人们逐渐“习惯”各类防疫措施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及时回溯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个偶然性因素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和机制,可以为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遵循和启示。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次始料不及的“黑天鹅”事件,“偶然地”给世界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宏观层面上,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动向及医疗保障体系等;在微观层面上,影响着个体免疫系统、生产方式及思想方式等。由于偶然性的介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的一般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面对面”式的常态化、稳定化状态。从理论上探究偶然性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范式,从实践中回溯偶然性介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方式,廓清偶然性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路径,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预测和积极应对未来不可知的偶然性挑战。

一、偶然性介入的哲学范式:为偶然性正名

笛卡尔强调“我思故我在”,把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当作哲学的根本动机,蕴含着对不确定性、随意性、偶然性、非常态的排斥。从哲学领域的康德、黑格尔、胡塞尔,到自然科学家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都延续和继承了必然性的神话。然而传统的神话最终在“偶然性”的冲击之下溃散。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说”,肯定了偶然性在原子运动的根本作用;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认为,生活就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组成;在英国哲学家休谟看来,必然性都是主观上的心理习惯,是充满偶然性和随意性的。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关注到伊壁鸠鲁与特莫克里特自然哲学的差异,强调偶然性在原子运动中的根本作用,为唯物主义撬开了必然性神话的缺口。

(一)哲学路向下的偶然性

我们通常理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是指不确定的情况,既可能如此,又可能不如此。不确定性让人们在短时间内无法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内心处于不安定状态,形成焦虑情绪。康德认为,“偶然性”表征了个体与绝对他者(上帝)的分离状态,从而个体身处失去依赖他者(上帝)的态势。换言之,也就是个体的发展失去指引。与康德截然不同的是,黑格尔认为“偶然性”是中介,它将“个体与上帝(绝对他者)的关系”与“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整合在了一起,故而偶然性便成为个体与他人的神秘连接,并以某种不确定的方式将二者捆绑在一起。马克思所说的“偶然性”是基于伊壁鸠鲁提出的“原子偏斜说”与德谟克利特对于原子运动的不同立场,“德谟克利特注重必然性,伊壁鸠鲁注重偶然性”,[2]也是指“思维统一于存在”的有条件性。与机械唯物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偶然性”的伦理维度之上的。从中可以得出,偶然性是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萌芽,进而展开对偶然性的进一步探索。于是,便有学者发出“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应当且需要审慎地对待‘偶然性’概念”的号召。[3]

“偶然性”问题也是现象学开启的当代哲学关注的核心课题之一。“现象学视野中的偶然性意味着可能性、非规范性、时间性、不确定性、不对称性、局部性工作、场所性处境、自由等等涵义。”[4]胡塞尔的意识建构和生活世界,海德格尔实际性的此在分析和生存的时机化,梅洛-庞蒂的身体讨论,萨特对于存在、自由和虚无都是对“偶然性”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偶然性的遗忘、对意外和风险的漠视,便是我们应该从哲学的高度上加以总结的重大的经验教训之一。”[5]偶然性也理应是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自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著作《风险社会》问世以来,对于后现代社会的阐释就成为风险社会的代名词。贝克告诉我们:“风险意识的核心不在于现在,而在于未来。在风险社会中,过去失去了它决定现在的权力。”[6]这意味着对风险和偶然性的研究是事物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引,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非常态社会环境所产生困境的重要路向。

(二)生活视域中的偶然性

对于偶然性的关注,最终是要落脚于具体现实生活,把握生活规律特征,从而回到哲思活动“亲近生活”的特性。这与马克思对于哲学的任务有着共同的旨趣和目标。解释世界最终要归结到改造世界才能有意义。从这一角度来说,“‘回到实事本身’的现象学精神与当代偶然性哲学‘亲近生活’的实践姿态是一脉相承的”,[7]也是偶然性在生活场域中给予哲学解释的归因。

“就偶然性在个人身上的表现来说,人们通常称他为‘意外’。”[8]与必然性相对的偶然性,在生活中的发生机制表现为与常规的对立,在个人的身上表现为意想不到的状况。从认识论层面来看,偶然性在生活中与人有了连接,通过改变人周围的生存环境,即物质环境来作用于人的心理抑或是意识层面。从本体论层面来看,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环境产生非常态性的偏差,超出人的习惯性心理。但归根结底,偶然性具有必然性,但非必然性所致,是超出事物一般发展规律的外在因素所造成的意外或巧合,因而偶然性在生活中凸显也绝非是所谓的小概率事件。对于偶然性的认识和习惯是人们自我发展和社会生存的新兴技能。

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发展是事物矛盾的表征之一,因而也可以理解为事物发展的动力之一。偶然性在生活中的表现不仅在于与必然性形成对立,而且还在于作用于人的必然性认知之中。就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对于生活中偶然性的认识,我们理应从必然性的角度出发,专注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变化,挖掘要素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才能更好地把握偶然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

(三)偶然性介入的思政:坚守与流变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偶然性因素毫无征兆地横亘在人们面前,在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和模式。偶然性必然造成世界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突发事件成为社会‘非常态’中的‘常态’,呈现出频率高、范畴多、辐射广、损失大的复合性危机特色。”[9]偶然性所具备的突发性和破坏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和处理的非程序性都可能危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安全。与以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框架和要素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偶然性介入的情况下,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出发,做好各要素分析,是消除偶然性介入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打好思想政治领域“保卫战”的前置条件。

无论世界如何发展,外部环境怎样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理论和学科,始终有其永恒的坚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我们仍需保持三个坚守。一是坚守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作为发展的理论所具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在新中国的发展中已经得到证实。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实践带动了各方面的发展,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际话语权不断提高。一系列事实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永远不可撼动。二是坚守地位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仍保持不变,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其功能具有的客观性、多面性、发展性,保障着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的有效发挥。三是坚守内容原则。偶然突发的疫情无法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对于客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依旧是主要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的偶然性介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引起激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坚守初心,但也会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做出部分调整和改变,偶然不确定性问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载体。宏观上,疫情引发了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大众传播环境的改变,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微观上,新冠肺炎疫情同样也导致客体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以及同辈群体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环境的改变都直接影响到身处环境之内客体的改变。从本体论和认识论出发,环境的改变都将在客体心理上产生映射。二是过程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一般呈现出平稳性、温和性和缓慢性,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在短时间内对客体产生了极大冲击。以往的教育过程形成的经验及规律可能存在暂时的失灵。三是方法艺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总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联系在一起”,[10]疫情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区别在于线上教育成为主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也相应发生变化。

总结以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守与流变可以发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偶然性主要是通过改变客体所处的环境而影响客体心理,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过程需要针对客体的心理变化做出相应的调适,才能在偶然性事件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从一般性、必然性、规定性、常态化的视角去发展。偶然性事件、非常态环境意味着在当代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学对偶然性的关注、对致力于固定模式(即只追求一种常态化的可行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并与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及未来发展精神特质相铆合,即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化理论的整体性拓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实际生活处境的关照,以及对应然和实然状态的区分。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态度,开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和基础。在考察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时我们会发现,拒斥偶然性会让思想政治教育遮蔽与蒙尘。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校准其对客体关切存在的时间意义上的时差。换言之,忽视和拒斥偶然性会消除学生的差异性、生命性和创造性,“是对学生作为主体性的‘人’”的时间意义的遮蔽。[11]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应修正其对客体的关注所存在的空间维度偏差。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其客体之间的时间滞后抑或是空间错位,都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忽略偶然性的本质,即“偶然性并非是出于人类的无知,它实际上是深深植根于事物客观本性的基本特征”。[12]对以往偶然性的研究、认识和接纳以及对未来偶然性的预警、分析和处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在风险社会中自我延展的时间节点和空间界面。偶然性作为双刃剑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构筑思想政治教育韧性的契机。

二、偶然性介入的作用程式:客体心理的动态分析

当前,在坚持“动态清零”防疫政策下,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处于常态化阶段。由于全民免费疫苗接种政策的推广和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偶然性因素介入下,自疫情爆发以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大学生遭受了来自时间、空间和社会现实等不同维度的急剧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回顾疫情发展,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疫情关注度、感受度、认知度处在动态变化过程之中。受疫情影响,大学生心理波动明显,呈现出众多非理性情绪,“如恐慌、焦虑、敏感、抵触、歧视、逃避、迷信、信谣、传谣等”。[13]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研究,我们可以将偶然性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心理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如表1所示。

表1 偶然性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程式:客体心理动态分析表

(一)第一阶段:“不了解—恐慌”期

偶然性因素介入客体心理的第一阶段为客体的应激反应期,即客体对偶然性作出的最本能、最原始反应的时期,是客体对偶然性的感性认识和初步认知。这一阶段的主要特性是由于客体对偶然性的认识不足而造成的复杂心理,主要为恐慌心理。疫情初期,网上陆续传出武汉市出现不明肺炎患者的消息。一时间,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开始热议该话题。疫情打破原有网络生态,开始弥漫恐慌情绪,波及学生心理。由于学生对疫情这一偶然性因素的不了解,原有的平稳心理状态产生轻微波动,出现由相对稳定到相对恐慌的心理转变。一是认知不足。在疫情中表现为对病毒源头、结构机理、传播方式等尚未明确,医学上短时间内难以作出针对性回应。二是难以把握发展规律。疫情的发展规律与病毒的传播方式和作用机理存在很大程度的相关性,对病毒认知的缺乏,导致大学生无法把握疫情发展规律,“草木皆兵”和“如临大敌”的心理会瞬时而生。三是难以预测后续影响。关于病毒源头、患者后遗症等成为社会舆论关切话题,并且迄今为止仍在争论;少数阴谋论观点形成新一轮的舆情热点,对客体产生二次影响,恐慌情绪加重。

(二)第二阶段:“不确定—怀疑”期

第二阶段是客体对于偶然性的理性认识阶段,需要客体收集、整合、分析、推理和判断信息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客体在接收信息时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复杂心理,表现为怀疑心理。客体的怀疑心理来源于对信息的判断和推理。“判断是对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14]对信息判断体现在真假性上,即信息的不确定,具体有以下表现。一是对自身信息的不确定。客体由于紧张情绪对自身健康指标、信息产生误判所导致的怀疑心理。第一次面对疫情,缺乏医学知识和理性认知的大学生,会对自身的健康情况产生误判,从而产生怀疑情绪和过度恐慌等强迫行为和偏执心理。二是对疫情信息的不确定。关于病毒的传染性、传播途径、预防方式等问题,网络舆情此起彼伏,众说纷纭,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呈现井喷之势,使客体难以判断和把握,并由此产生怀疑情绪。三是对信息收集方式的不确定。部分大学生在收集信息时,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无法获取可靠有效信息,心理状态产生较大波动,导致其产生怀疑情绪。

(三)第三阶段:“不可控—焦虑”期

第三阶段为客体在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之后的生活实践初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偶然性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客体原来的生活节奏,新的生活方式的可控性降低,使得客体产生以焦虑为主的复杂心理。导致焦虑的不可控因素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情绪不可控。疫情造成恐慌等紧张氛围,由于“防控过当”导致管理方与被管理方的冲突;隐瞒行程而导致人群感染;隔离导致的不可控事件等,会极大地冲击学生心理状态,导致心理失衡。二是网络情绪不可控。疫情期间,公众的智能设备能随时随地发布、获取、评论和转发各种信息。一些别有用心者在网络监管空白的领域,利用昵称或者ID代替姓名掩盖真实身份的特点,散布虚假信息,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客体沉湎于网络世界,放大危险信号,陷入过度担心的心绪。三是内心情绪不可控。外部生活环境和网络环境的改变作用于客体心理,会导致客体情绪低落、压力过大,承受能力减弱。学生可能由于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烦躁情绪,包含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这些心理状态又会影响学生对周围环境的理性认识,继而产生对形势的误判,造成恶性循环,滋生焦虑情绪。

(四)第四阶段:“不适应—空虚”期

第四阶段为生活实践中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偶然性改变了客体的实在环境,导致客体不适应隔离环境,形成复杂心理,主要为空虚心理。学生作为社会最具活力的人群之一,经常活跃在社会的各个不同空间,“习惯于校内学习和校外娱乐相结合的生活方式,对正常的娱乐活动有一定的心理和行为需求”。[15]而疫情期间,他们的活动空间被极大压缩,在封闭状态下难以适应,极易产生心理空虚问题。一方面,学生容易滋生百无聊赖的心理。学生由于基本失去线下活动空间,日常活动范围被缩小在寝室的方寸之间,缺少朋辈交流,缺乏文娱活动,思维会短时间出现僵化、丧失活力,生活逐渐空虚化,继而将压抑情绪转向网络,在网络中宣泄情绪、寻找乐趣,沉迷游戏,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学生更易产生厌学情绪。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保持学习的激情和状态,效率低下,动力不足。由于空间限制造成的空虚心理未能及时排解,学生容易产生意志薄弱、精神空虚、信念弱化、信仰动摇等问题。

三、偶然性介入的应对方式:构筑系统韧性

基于偶然性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机理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产生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偶然性事件的范式可以通过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韧性进一步优化设计。我们要正确认识偶然性,及时进行信息和价值引导,加强对客体的心理关怀,高效整合积极要素,以此达到育人目标。

(一)正确认识偶然因素,建立长期应对机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偶然性的正确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偶然性介入的先决条件。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具体的偶然性,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模式,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理论课堂不同,抗“疫”作为最深刻的实践过程,大学生亲身经历了疫情从初始状态到现在基本得到控制的各类变化,感受到高低起伏的心理状态,体会了全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气氛。这对学生正确认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有着深刻的影响。

偶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偶然性中有必然性。这是指偶然性事件必然会不定期出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对偶然性的必然性因素的认知是对偶然性的本质性认知,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成对出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另一方面,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只有当偶然性在短时间内刺激思想政治教育,激起新矛盾,释放出活力,才能使其不断地处在调适的动态过程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偶然性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碰撞,加深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情感绑定,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特殊时期的地位。

偶然性介入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重视对于偶然性的认知和变化规律的把握。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增强防范偶然性介入的意识,提高应对偶然性的能力。新冠肺炎疫情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上表现为巨大的偶然性。我们在加强疫情防控意识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偶然性的发生机制、传播途径和引起的后果。偶然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影响最终落脚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心理波动上。只有阻断偶然性的影响,在信息源头做好前端工作,减少偶然性的破坏性和摧毁力,减弱对环境的改变力度,才能最终减少客体的心理波动,使其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只有认识偶然性本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照功能,才能维持客体平稳的心理状态,减弱偶然性的杀伤力,从而有助于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形成良性循环和长效机制。

(二)加强客体心理关怀,实现教育精准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衡量标准应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表现情况的基础之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也理应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关注和关怀之上,“突出严格管控与做好人文关怀相结合、做好信息公开与加强舆情引导相结合”。[16]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关注,应集中在疫情之殇触及心理波动而造成焦虑、不安、惶恐等消极情绪之上。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当与客体有着相同频率的感受能力,在疫情和环境的变化中感知客体的情绪变化,并根据其变化特点制定相应方案,特别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价值塑造。另一方面,学校应着重在生活和学习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人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7]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理论灌输的同时也应进行渗透教育,即采取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关心大学生学习、心理、就业及相关活动中展开。要在课程思政中提升对大学生的心理关怀,通过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与融合进行综合教育,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针对疫情,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借鉴社会基层治理中的网格化模式,将客体精准划分和定位在某一节点之上。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8]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大学生就身处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错综关系之中。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所处的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进一步细化,如所在班级、朋友圈、年龄段等,就能精准地将其定位,在小范围内给予客体有针对性的关怀,就能更加精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

(三)高效整合积极要素,构筑思想政治教育韧性系统

偶然性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特征是呈现出征兆不充分不明显、破坏性较为严重、采用常规管理方式难以处置的特点。不同的偶然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力是不尽相同的。如何更好应对偶然性的破坏,不仅要从认识偶然性着手削减其影响力,也应该构筑一个更能抵抗风险和偶然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偶然性和非常态中不断增强其韧性。

一是贯彻“三全育人”理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韧性的必要条件就是保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发挥需要完整性作为基本保障,结构和要素的完整性才能使得其功能性得到有效发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本质就是保障学生沉浸式的体验思想政治教育,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二是探索“AB角”制度。即通过设立第二顺位的方式,来弥补第一顺位因素的空缺。这意味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环节中投入更多的缺位补齐制度,以防范在偶然性介入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短暂性缺位与失效。例如,在高校设立正副班主任、正副辅导员、正副班长的制度,处理突发和应急事件,减少偶然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冲击,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也能在非常态情况下保持其完整性,保证其功能的发挥。学校要尽可能减少偶然性对各要素的破坏,努力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韧性。

猜你喜欢

偶然性客体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犯罪客体要件与法益概念的功能性反思
良知与责任: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浅谈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偶然性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