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联合照护模式在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09李艳芳张慧范珍珍许新梅
李艳芳,张慧,范珍珍,许新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外科,2急诊科,3胸外科,4肿瘤科,郑州 450003
肺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2015年中国的统计调查数据显示,肺癌分别居男性及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对中国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1]。外科手术是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随着目前医疗理念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及康复医学的兴起,临床医师越来越注重手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提升。目前有关如何开展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研究较多,并指出患者的康复效果与治疗依从性具有密切联系,较好的治疗依从性能够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3]。研究显示,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焦虑等主观感受会降低治疗依从性,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抵抗医疗的相关行为[4]。目前常规护理的工作重点是执行医嘱,缺乏对患者全方位多角度的照护,随着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出现了多学科联合照护模式,该模式通过联合临床医师、心理医师、营养师与护士,制订详细的护理工作内容,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5]。但目前关于多学科联合照护模式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多学科联合照护模式在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6]中肺癌的诊断标准,经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肺癌;②年龄﹥22岁;③接受肺癌根治术;④各项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具有精神病史;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③合并凝血系统疾病;④合并哮喘、呼吸道畸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严重肺部疾病。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20例患者。根据术后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学科联合照护模式。对照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4~66岁,平均(57.95±3.05)岁;临床分期[7]:局限期30例,广泛期30例;吸烟指数(410.25±21.47)支/年。观察组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47~68岁,平均(56.24±4.05)岁;临床分期:局限期35例,广泛期25例;吸烟指数(408.21±19.76)支/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及吸烟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气管相关管理、气管湿化、通气相关护理、吸痰、营养支持等。
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学科联合照护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成立多学科联合照护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包括专科护士、营养师、药剂师、呼吸专科医师、护工、心理咨询师,明确小组各成员的职责。护士长职责:统筹小组成员的各项工作,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制订突发情况应激措施及处理方法,定期检查小组成员的工作情况。呼吸专科医师职责:提供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措施,观察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检查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为进一步诊治做好相应准备。专科护士责任:为患者提供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负责患者的用药指导、用药方案解释、疾病相关知识介绍、肺功能康复要点介绍等,同时还需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团队心理教育,解答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了解患者的各种需求,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治疗目标,监测患者的饮食、生活及运动情况。药剂师职责:提供药学相关临床问题的监测、预防及处理方法,为患者提供及时的用药咨询及信息服务,指导患者安全、规律用药。营养师职责:负责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患者情况制订饮食方案,开展营养知识讲座,增加患者对营养状况的重视程度。护工职责:协助喂食、卫生、上下床、仪容仪表维护等工作。心理咨询师职责: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必要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引导患者建立积极情绪。②多学科联合照护模式的实施。手术完成回到病房后由小组成员制订诊疗及护理方案,安排随访计划,针对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个性化护理方案及治疗方案,同时确定医疗目标,引导患者及家属加入微信群,定期推送疾病相关知识。③术后由护士对患者左右两侧进行叩背,时间约2 min,每1~2 h对患者完成一次翻身,患者清醒后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分泌物吸入气管,2天内指导患者进行咳嗽排痰,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吸出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湿化患者痰液。④术后由营养师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待患者肠内排气恢复正常后,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然后根据患者的体能恢复情况给予普食。⑤术后7天经评估后患者可逐渐开始肺功能锻炼,呼吸开始时将上下唇紧闭,将唇部收拢并呈吹口哨状,同时使呼吸道的气体缓慢通过收缩的唇部,最大限度地将气体呼出,每次训练持续3~5 min,每天3~5次;在缩唇呼吸的基础上增加吹气球训练,选择适宜患者潮气量的气球,容量为800~1000 ml,患者深吸气后,将肺内气体尽量吹进气球,直至肺内气体吹尽,每次训练持续3~5 min,每天3~5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包括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②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计算 FEV1/FVC。③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是否按时服药、是否合理饮食、是否按时进行肺功能锻炼、是否按时作息,评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分为不依从、一般依从、完全依从3个等级[8]。④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9]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8个维度,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气指标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aCO2、PaO2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aCO2均低于本组干预前,PaO2、SpO2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的比较
2.2 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及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EV1、FVC及FEV1/FVC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2.3 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84,P=0.002)。(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4 生活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SF-36量表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患者因肿瘤细胞的侵袭,可出现呼吸功能下降[10]。此外,肿瘤作为一种消耗性疾病,可导致机体长期处于高分解状态,在多种原因作用下引起患者肺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机体耐受力下降。研究显示,肺癌患者的呼吸系统随年龄增加而发生退行性变化,可出现肺泡变薄、呼吸相关肌群萎缩等情况,影响患者肺功能[11]。目前手术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方法,但由于手术切口及术中多种牵、拉、压、切等操作具有明显的创伤性,可造成患者小气道、神经等损伤,引起患者术后呼吸功能下降。此外,恶性肿瘤的治疗不应局限于延长患者生存期,还应注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伤口疼痛及患者对恶性肿瘤的担忧,会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造成伤害;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不足会导致患者产生较大困扰,进而影响生活质量。目前,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的预后是临床关注热点,但常规护理措施不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多学科协同治疗模式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对于手术患者实现了以外科治疗为主向临床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转变[12]。马娟等[13]对高颈椎段脊髓肿瘤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多学科团队合作联合延续护理(观察组),结果显示,观察组中肌力改善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余华香等[14]分别采用传统处理方式(对照组)和多学科合作模式下快速康复外科(观察组)干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上述研究均证实在肿瘤患者中开展多学科协同治疗模式具有一定优势,但目前其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的相关报道较少,缺乏足量文献加以证实。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如下: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均是评估患者换气功能的客观指标,肺癌术后患者受手术应激、疾病及伤口疼痛的影响,肺功能指标及血气指标通常下降,多学科联合照护模式结合营养、康复多个层面的护理,为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提供最大的医疗支持,同时结合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因此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与相关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15-17]。
综上所述,多学科联合照护模式能够改善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