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梯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2022-07-08吴璇
吴 璇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苏州 215104
现代学徒制是以学校专业发展与区域行业企业紧密对接,校企“双主体”育人、产教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球化、规模化发展,中国轨道交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的大发展态势下,按照学校、企业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共同教授的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一专多能、复合复杂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今后校企合作育人的主线和潮流。
“四梯度”教学模式[1]则是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成长轨迹,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为依托,按照知识与能力从低到高的递进规律,以公共基础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岗位综合实训、专业顶岗实习等四个不同梯度,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改革。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水平,结合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地开设专业课程,加强四梯度教学方案实施,改善产教融合的校企深度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1 深度融合校企合作,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在对苏州轨道交通公司开展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调研基础上,结合车辆技术专业各岗位的技术要求,遵循“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成长轨迹[2],按照知识与能力从低到高的递进规律,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分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在对课程体系进行分类时,应以基于培养工作能力为主线,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相对接,融入1+X证书制度,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相关职业技能。其中“四梯度”包括了公共基础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岗位综合实训、专业顶岗实习。在公共基础教育梯度中,学生通过学习一些公共基础课程获取必要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在专业技能教育梯度中,学生以学徒角色为主,形成简单的认知和维护检修等职业能力;在岗位综合实训梯度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准员工的职业能力,包括车辆驾驶能力、系统故障检修能力等;在专业顶岗实习梯度中,学生作为员工进入轨道交通公司开始顶岗实习。前两个梯度涵盖了五年制高职的第一至第七学期,以学校教育为主,由教师教授学生完成。后两个梯度涵盖了第八至第十学期,以企业教育为主,由师傅带领徒弟完成。在不同学期中,会有苏州轨道交通公司的企业老师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专题授课和实训。
1.2 加强实训平台建设,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为了培养综合性的专业技能人才,需要将教学目标和职业需求高度统一。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学校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实训室,以苏州轨道交通二号线线路为背景,模拟建设了一个真实化的车站工作场景,不同实训室包含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的不同岗位的实践操作环节,如车站机电设备维护、列车驾驶、制动检修等工种,专业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根据专业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确定实训内容,借助一体化教学实训平台,帮助学生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进行实训练习,形成理论—实践—验证—理论的学习过程,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学习质量,形成职业能力[3]。
1.3 构建校企教学合作平台,培养高素质双师队伍
在具备了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和实训平台的基础上,还需要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确保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学生在学校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行提供科学保障。
目前学校专业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绝大多数教师理论知识充实,实践经验不足,没有在企业中工作过的实际经验。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共同努力,通过构建校企教学合作平台,来培养高素质双师队伍。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学校专业教师提供企业工作岗位,如每年寒暑假期,系部专业教师会统一到苏州轨道交通公司进行调研实习,通过定期脱岗实训,熟悉真实岗位中的工作要求,掌握岗位技能,考取技师等教学资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针对课程体系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或者管理者到学校进行企业授课,帮助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了解苏州轨道交通公司企业文化,分享一些工作经验,指导学生进行实用性较强的实践操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4]。
2 改进专业课程教学方式
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问题有:人才培养的差异化特点不明显,专业技能不够突出;常以理论授课为主,容易忽视轨道交通公司实际岗位需求;缺乏校企导师联动,无法对教学实施针对性和过程性的实践考核;各行业间共享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对此问题,可以结合“四梯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以下相应的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改进措施。
2.1 选择适当教学方法
结合国内外职业教育现状,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分析法教学等课堂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法不同,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针对专业实训课程,可以实行“小班”授课,并通过小组讨论、岗位轮换等方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岗位技能,并学以致用;合理运用学习通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网络、多媒体等新兴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教学,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优化实训课程内容
实训课程内容的安排需要根据专业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轨道交通真实岗位要求为依据,结合实训平台,模拟岗位技能进行教学情境设置,一个教学情境可分为多个教学任务,形成每个岗位所需要的各个技能元素;同时结合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制定校本实训教材,将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融入教材,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在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轨道公司现场授课都能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掌握轨道交通专业所需的岗位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素养,并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要求,制定考核标准。
2.3 更新课程考核评价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课程建立并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基于工作岗位以育人为目的的学徒考核评价标准,实施学校、轨道公司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机电器”课程为例,课程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两种,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以采用项目化的形成性考核为主,并重点考核学生的技能考核点,如表2所示。
表2 技能考核点
以实训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主要评价手段,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除了核心技能外,还需要体现学生的沟通协助、吃苦耐劳等职业素质。
2.4 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构建课程资源库内容,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相对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5]。这就需要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课程的整体建设,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借助学习通等平台开发网络学习课程,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课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和互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实现与轨道公司岗位的顺利衔接。
3 结论
基于“四梯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清晰的人才培训目标,通过采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形式,帮助“学徒”不仅能够在学习阶段深入了解企业的具体工作环境,还进一步增强毕业时的就业竞争能力与社会生存能力。本文在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既提高了学校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又为培养轨道交通专业人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