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零工经济”时代大学生职业选择态度及对策研究

2022-07-08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零工职业经济

王 吟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江苏 丹阳 212334)

0 引言

眼下“零工经济”正在迅速发展,这种新业态的出现和普及打破了“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提供了更有自由度的工作方式,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推崇。一方面,年轻人对职业选择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另一方面,企业也愿意越来越多地使用零工,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共享员工”的使用推动了零工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受零工经济的影响已经初显,95 后、00 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善于利用网络及各种平台,零工设计师、零工主播等都围绕在我们周围。

1 零工经济的定义与发展

1.1 零工经济的定义

关于零工经济概念的界定,人们常常将其与共享经济一起谈论,但两者却有不同的指代对象。Donovan等(2016)认为零工经济从业者是独立供应商,认为零工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是传统自由职业的扩展。Stefano(2016)认为零工经济是“通过应用程序进行的工作”并且提出了他们对零工经济从业者现状的担忧。Abraham,Haltiwanger,Sandusky&Spletzer(2018)提出零工经济泛指一种不同于传统的非结构化工作安排,更具体地说,它代表以各种在线平台为中介的灵活工作的集合。

因此,根据现有理论研究,我们可将零工经济定义为:互联网时代下基于网络平台对独立且具有相关能力的劳动者进行大数据供需精准匹配,工作内容为碎片化任务,工作时间、地点、方式灵活的经济模式。

1.2 零工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零工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如火如荼。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对全球6 个国家8 000 人的调查报告统计显示,在美国和欧洲,有10%到15%的适龄工作人口通过打零工谋生,还有10%~15%的人把打零工作为主业之外的副业。

滴滴、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平台巨头提供了大量的“零工经济”机会。阿里研究院报告显示,到2036 年中国可能有多达4 亿人属于零工经济的自由职业者。《2019 中国县域零工经济调查报告》还对县域市场零工人群现状进行了分析,有零工收入的人群(包含仅有零工以及有主业也有零工人群)占比达到了52.27%。其中,既有主业收入又有零工收入人群,占总人数的24.72%。

在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外出的风险增加,与此同时线上的消费需求激增,与线上消费相关的零工从业者的需求随之增加。一方面,由于线下服务行业受疫情冲击,很多公司员工无法返回曾经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线上消费的异常火爆导致物流电商平台的配送人员不够,原先其他企业的未开工员工暂时加入了电商公司,缓解了企业的临时用工不足,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同时也创造了新的零工方式——共享员工。

2 “Z 世代”大学生职业选择现状

我们听说过像“婴儿潮一代”“X 世代”“千禧一代”等对不同代际人群的习惯称呼,而正在崛起的这一批年轻人被称作“Z 世代”。这一代人出生于20 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 世纪初期,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他们正逐步进入就业市场。我们对江苏省“Z 世代”大学生群体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一共发放问卷590 份,回收有效问卷578 份,被调查者中男生占48.08%,女生占51.92%。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的结果,我们总结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2.1 “Z 世代”大学生的特点

“Z 世代”是数字技术的“原住民”,互联网和数码产品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是受到互联网、即时通信、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他们的性格也更加自我独立,更加关注人生的体验感。

“Z 世代”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到大经历了不少孤独,因而对社交有着强烈的需求意愿。互联网的大发展,不仅能让Z 世代在虚拟空间里结交到很多朋友,还能通过这种方式给他们带来心灵上的治愈与温暖。根据艾瑞咨询的调研结果,二次元人群钟情动漫是出于对快感和幸福感的积极获取,有63.4%的用户表示喜欢二次元主要是因为在其中能找到共鸣、治愈与爱,还有39.6%的用户表示“中二病”的理想仅能在二次元世界实现。这些还进一步投射出他们面对现实世界各种压力时,内心深处某种潜在的欲望和对难以实现的梦想的执着。

2.2 “Z 世代”大学生职业选择态度

2.2.1 求职态度

“Z 世代”的生活方式因技术革命的推动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踌躇满志、个性鲜明、自尊心强烈。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超过六成的大学生想凭借自身努力实现就业或者创业,他们大多向往在一线城市和大型企业工作。对于将来求职,他们不愿循规蹈矩,喜欢挑战自我,愿意为了寻找到自我理想中的“人设”不断拼搏努力。调查问卷问及“你认为影响工作选择的因素有哪些?”选择结果位列前三的选项分别是:自我兴趣、专业对口、经济时代的改变。可见“Z 世代”的大学生在求职时以自我兴趣为主符合他们独立自我的个性特点,与70 后、80 后追求的稳定、高薪不同,90 后、00 后更重视兴趣。考虑专业对口符合他们期望通过自身能力实现就业或创业的想法。考虑时代的变化符合他们网络世代的成长背景,他们对互联网的发展、时代的变化更加敏感。如表1 所示。

表1 影响大学生工作选择的因素

2.2.2 就业信息获取途径

应届大学生的就业信息获取途径大致可以分为高校招聘会、网络招聘信息以及熟人推荐等三种。首先,高校招聘会入驻的企事业单位都经过院校或主办方相关部门的审核,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相关招聘信息的真实性,规避了大学生在初入职场可能会遇到的相关风险。其次,网络招聘信息较公开,获取成本较低,通过网络媒介大量信息得以广泛传播,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面对海量信息学生需要进行筛选和甄别,或通过一些招聘网站、小程序来帮助他们选择。但是,网络监管不严,不乏不良商家通过网络散布虚假信息诱使大学生上当,而大学生仅凭自身目前的经验难以辨别信息的真假,这也使就业难度增加。因此,网络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无疑也增加了风险。最后,熟人推荐获取的就业信息安全性较高,若学生条件符合招聘岗位要求则成功率也会较高,但这类资源和机遇相对较少,且有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就业信息获取途径还是较为单一的。

2.2.3 对零工经济的态度

对于“Z 世代”来说,依托互联网提供的公共空间进行内容创作是Z 世代自我表达、实现个体价值的重要方式,他们很多都将创作发展作为自身职业,并迅速成为流行文化的主要引领者和制造者。以B 站为例,活跃在各个兴趣区的UP 主们用自己创作的优质内容吸引了一众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还推动了平台的壮大和内容消费市场的发展。B 站为创作者提供很多变现途径,帮助创作者发展,创作者可以通过流量分成、直播打赏、广告分成、内容电商等多种方式获得收益,此举也吸引了更多的“Z 世代”投入到以B 站、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为代表的知识内容型零工经济行业中。在调查问卷中问及“如果你没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那么你会如何选择?”,有60.26%的学生选择专业不对口的高薪工作,有12.18%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有16.66%的学生选择自由职业,如:网络主播、自媒体等,可见眼下一些热度较高的零工形式受到年轻群体的欢迎。

2.2.4 “Z 世代”大学生职业选择面临的挑战

(1)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大部分高等院校面临着单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还没有实现跨专业、跨学科的深度融合。一些高等院校存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问题。高等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与企业所需要的技能有差距,导致高等院校不能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人才。一些产学合作和校企融合项目,因受到资金或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做到把企业真实的案例和项目引入课堂和教学过程中,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中学,学中做。对于调查问卷中“你觉得自己就业竞争优势在哪?”这道多选题,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9.62%的人认为自己的竞争优势在于沟通表达能力强,有46.15%的人觉得自己拥有专业优势,有43.59%的人觉得自己能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只有28.85%的人选择了自己拥有相关实习工作经验。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工作实践能力上仍显不足。

(2)零工经济平台良莠不齐

零工经济对就业者们的巨大吸引力在于准入门槛较低、岗位类型多样、就业形式灵活、收入报酬较高。这些特点中大部分符合“Z 时代”大学生们对工作的向往。零工从业者一般需要通过零工经济平台接受和完成任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其中涉及许多问题及风险。

零工经济平台并非简单的信息中介。零工经济平台的薪酬机制使相关从业者在与平台的博弈中处于绝对劣势。这是因为平台往往仅允许用户对零工劳动者进行评分和评价,并且和劳动者的薪酬密切挂钩。劳动者通常无法对不良评论进行反驳。零工经济平台与从业者之间并不是传统的雇佣关系,他们之间签订的不是劳动合同,因而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福利,其工作的保障性是不足的。

(3)跨专业能力培养的欠缺

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意识不够敏感,一般到了大四学生们才比较关心就业问题,大部分院校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零工经济带来的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变化,只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愿意进行跨专业跨职业的技能培训。大部分院校大学生缺少就业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导致不能积极地参加学校提供的各种职业跨界技能培训学习,不积极参与课外创新创业培训以及技能竞赛等项目。

3 零工经济时代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建议

3.1 大学生层面:树立正确择业观,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大学生在日益激烈的择业竞争中,一方面,需要树立正确择业观,当下的大学生群体是典型的“Z 世代”,不喜欢墨守成规,而喜欢求新求异,他们不愿意固守单一的、枯燥的、程序化的职业生活,更希望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挑战、乐趣、希望、满足感。为了提高竞争能力,“斜杠青年”们需要较强的自学能力,利用零散时间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同时不断学习,发展新的技能领域,较快地掌握一些信息和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信息识别能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3.2 学校层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高校应尽早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另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与当下实际紧密结合,不可照本宣科,教材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而相关任课老师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把好方向。高校要对人才培养建立个性化、跨界性、发展式的职业生涯辅导机制,以应对零工经济等时代变化对职业跨界人才的需求和职业生涯无边界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斜杠青年”意味着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这对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一方面要培养具有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培养在某个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且有极强的学习能力的大学生,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高校大学生要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状况,结合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3.3 政策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网络平台监管

首先,政策制定者需要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与协调,积极完善涉及零工经济雇主、劳动者和网络平台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尤其是在解决零工经济劳动争议方面,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

其次,加强对“零工经济”平台的监管与建设,促进用工供需的准确匹配。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过滤平台的垃圾信息,提高供需匹配的精准度。当前市场上缺乏以大学生所学专业为核心的平台,急需有关部门建立一个专为大学生服务的零工经济信息分享交流平台(让大学生们以委托形式将相关专业性问题交给对应专业的大学生去解决)。通过零工经济信息分享平台引导大学生努力拼搏,走出舒适圈,激发大学生的专业热情、专业自信,增强其实践能力,培养其就业竞争意识和紧迫感。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调研分析大学生在零工经济时代下职业选择态度的变化,探索零工经济时代大学生职业选择面临的挑战,提出大学生职业选择新形势下自身需要树立正确择业观,提高信息识别能力,学校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加强综合能力培养,政策方面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网络平台监管力度。学生、学校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结合时代特征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

猜你喜欢

零工职业经济
石家庄市正定县总工会以“零工驿站”竭诚服务劳动者
“零工市场”是稳就业促发展的好牌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零工”经济有何利弊?
职业写作
“零工”开启工作新时代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