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2022-07-08朱德浩陈雅雯朱明松

职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

朱德浩 陈雅雯 朱明松

摘 要: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各行各业都在加大力度开展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如何评价培育结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探索工匠精神培育中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期为工匠精神培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匠精神 评价体系构建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在中职学校开展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该如何构建工匠精神评价体系是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在探索课题“‘三位融合’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模式的研究”过程中,尝试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构建工匠精神培育的评价体系。

一、构建工匠精神培育评价体系的原则

按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理论来说,工匠精神既追求“工具理性”(外在利益)追求,又体现人的内在利益追求,即一个人内在的价值认同和满足感。“工具理性”追求可以用世俗的名利标准或技艺来衡量,而内在的价值认同和满足感只能通过一些行为表象来参照,因此构建工匠精神评价体系时原则上应结合这两方面的要求拟定。

(一)构建评价体系应遵循科学合理性原则

构建工匠精神评价体系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发展规律,参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要求,保证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科学合理。

(二)构建评价体系应遵循可操作性原则

工匠精神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保证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在教学中能实施、有效果,包括评价指标的遴选、评价方法的采用、评价主体的选定等。无法操作的内容采用替代方法或更具体的表象指标来衡量并尽可能符合专业实际情况。

(三)遴选评价指标时采用定性与定量、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原则

工匠精神属于人的内在品质,遴选评价指标难度较大,构建工匠精神培育评价体系时可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能采用定量指标的尽可能采用,保证其精确程度,如工匠精神“精业”方面以学生完成合格产品(或作品)次数、速度等量化指标。“敬业”方面采用职业认同、人物欣赏度、工作(或学习)态度等定性指标衡量。

遴选指标时要采用显性指标与隐性指标相结合原则,对于工匠精神中的专注精神、奉献精神等更多隐性的、本质的因素,很难采用显性指标衡量,只能采用隐性指标替代,间接衡量工匠精神培育的程度和效果。

(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原则

在工匠精神评价体系构建中,评价主体尽可能多元化,避免教师一言堂,也不以考试结果论成败。根据教学场所、教学实际情况,以学生、小组、课任教师、班主任、实训指导教师、工厂师傅、车间行政管理人员、用人单位等为主体进行多元综合评价。

二、构建工匠精神培育评价体系的四个指标

按照工匠精神内涵及特质分“敬业”“精业”“专注”“奉献”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遴选。四个指标和学校、班主任、课任教师、工厂师傅、用人单位等评价主体及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共同构成工匠精神培育效果评价体系。

(一)敬业

敬业是指职业认同感、爱岗敬业和尊师重道的敬畏感,反映的是一种职业精神和态度。敬业精神评价指标可以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认同度、对数控岗位认同度、对课本教材中传统工匠人物认同度、对大国工匠及身边工匠人物认同度、对文化课学习喜欢程度、对专业实践课学习喜欢程度、对教师、指导师傅尊敬程度、对学校及系部的认同度、对生活的态度进行遴选。评价等级分为高、一般、低,然后列成表格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反映学生敬业精神情况。某些指标根据评价需要还可以再进行细化,如数控岗位可细分为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编程员、数控维修与装调等岗位。

(二)精业

精业即精益求精、技艺娴熟精湛,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职业水平,是核心。精业能力的评价指标可以从文化课堂完成练习(或作业)的熟练程度、方化课堂完成练习(或作业)的正确率、编程的熟练程度、编程的正确率、零件加工的熟练程度、专业实践教学中零件质量合格率、加工产品的合格率、对产品质量的态度和意识等方面进行遴选。评价等级为高、一般、低,然后列表进行评分。

(三)专注

专注是指全神贯注、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用心鉆研、开拓创新。专注评价指标可以从课堂练习的细心程度、技能训练时的耐心程度、对5S管理的执行能力、对文明生产及安全生产的坚持能力、对规范操作的坚持能力、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的思考能力、课堂上对新知识的求知能力、课堂上对新技术的探索能力、技术革新及创新能力九个方面遴选。评价等级为高、一般、低,然后列表进行专注指标评分。

(四)奉献

奉献即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奉献的评价指标可以从团队合作能力、在知识学习及技能训练中主动帮助别人的能力、积极主动承担责任行为的能力、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不畏环境及生产条件所困的修养、乐业表现等方面遴选。评价等级为高、一般、低,然后列表进行奉献指标评分。

三、中职数控专业工匠精神培育评价体系的应用实践

工匠精神培育的效果如何,需要采用评价体系去检验。检验时应根据教学实际场景确定评价指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

(一)文化课教学中评价体系的应用

文化课教学中学生工匠精神评价主体为学生、小组、教师,一般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采用现场评价、问卷评价、结果评价、综合评价等。因文化课主要靠教师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靠教师的行为感染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方式影响、改变学生的主观认识,使其形成良好习惯和品质,故其评价内容侧重于文化课教学中的敬业精神、专注品质、精业的习惯和奉献品格等,如语文课《庖丁解牛》一文教学,教师融入工匠精神培育内容后,对于该如何确定学生受到了教育和影响、具备了工匠精神某些特质,需要教师开展适当的评价进行验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庖丁及大国工匠等人物的认同度展开讨论,从中了解学生对庖丁这类工匠的认同度,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的认同度以判断学生是否具有敬业精神。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团队合作项目了解学生是否具有奉献品质,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细心程度、思考庖丁技术形成等问题,深度了解学生是否具有专注品质等,最后将评价得分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二)专业实践课教学中评价体系的应用

专业实践课教学中工匠精神评价主体为学生、小组、教师,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分为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综合评价。根据专业实践课教学中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和特质,评价指标侧重于5S执行力、操作规范、文明生产等专注品质及编程、加工熟练程度、零件合格品数目等精业能力;对数控岗位的认同,对教师的尊敬等敬业精神及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帮助别人的奉献品质。如数控车削加工课程主要对接数控车削加工、编程等岗位,评价体系应用时侧重于对数控车床加工岗位及数控车削编程岗位的认同感、数控车床操作规范、文明生产、加工零件合格品数目、数控车削岗位5S管理的完成程度及团队合作等方面。实施过程中应将评价融入教学的整个过程且每次课程结束前还需开展综合评价,将工匠精神评价内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职业素养评价等综合评价结果纳入学生成绩,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实施。

(三)顶岗实习(工学交替)中评价体系的应用

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期间的评价主体除了学生、小组和带队教师外,还有工厂指导师傅和车间主管。评价指标除了5S管理内容、产品合格率、操作规范等,还需更多考虑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苦、爱岗敬业等品质,因为顶岗实习情况相对复杂,可能会出现工厂条件比较差、数控专业的学生有可能没有被安排在数控加工相关岗位、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等情况。此外,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厂纪、厂规及企业的特殊要求罗列出来作为评价指标,如笔者所在学校数控专业学生曾被派往金陵石化建安公司、南京迪威尔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顶岗实习,金陵石化建安公司的服务对象为化工企业,设备具有化工行业特点,易燃、易爆、易中毒、有腐蚀等;南京迪威尔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加工产品具有重型、大型特点,尺寸大、重量重;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的设备具有高精度特点,设备精度高,产品精度要求高,多为进口贵重设备。在顶岗实习期间,笔者所在学校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商议将企业特色要求纳入工匠精神培育指标,加强学生对培育指标的学习,然后实施工匠精神培育及评价,最后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顶岗实习综合成绩。

(四)其他教学、管理中评价体系的應用

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培育,如在对班级管理、宿舍管理、课外活动等。同时需要配套开展相应的评价,如在对班级管理、宿舍管理、课外活动等进行评价时可将工匠精神相关评价指标纳入相应班级、宿舍管理考核指标,最终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构成的一个部分。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入,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已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小结

学校及用人单位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工匠精神整体水平的评价,反映系部、教师、指导师傅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的综合效果,学校更多是在宏观层面进行工匠精神培育评价的规划、实施等。用人单位的评价是从第三方角度反映的学校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结果的鉴定,更具有说服力,所以在评价体系构建中还需要增加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员工具有工匠精神的要求,并将其纳入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从而培育出真正符合企业、社会要求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
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国品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