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工科类教材编辑综合职业能力浅析

2022-07-08姜华平

职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教育

姜华平

摘 要:出版行业常说“编辑是个杂家”,意思是说,编辑需要懂得很多,但不需要钻研很深。至于要懂哪些,懂到什么程度,需要具备哪些综合职业能力,恐怕无人能说清楚。因为这和具体的领域有关,根据具体的工作对象和领域才能提炼的具体一些。比如职业教育工科类教材编辑和社科类图书编辑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可能就有较大差异。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编辑是一个难以从大学直接培养出来的职业,编辑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积累,在力求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不仅要“杂”,还要在某些领域尽量“深”耕,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可贵的,能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编辑。

关键词:职业教育 工科类教材 编辑 综合职业能力

一、编辑及综合职业能力

(一)编辑的工作特性

编辑工作虽说具有“杂”的特点,但仍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尤其是对于教材编辑来讲,由于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教材编辑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我国,每个出版社都有明显的专业领域特色,出版社均在各自领域聚集了一批优秀的专业编辑和专家编审队伍,而每个出版社对教材编辑又做了很细的分工。一般按教育类型划分,如基础教育教材编辑、职业教育教材编辑、高等教育教材编辑,而这每一类的教材编辑又会按照学科类别进行划分。基础教育教材编辑,分为语文教材编辑、数学教材编辑、物理教材编辑等;职业教育教材编辑会按照工科类、社科类、公共课类进行划分;高等教育在职业教育类别基础上还会增加理科、农业、水利、医学、语言等类别。所以职业教育工科类教材编辑,除了需要具备获取编辑职业资格所必需的编辑、出版职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工科专业相关知识。

(二)综合职业能力的定义

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个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综合。而通用能力是指从事相应职业所应具备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包括职业素养、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自我学习、解决问题、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专业能力是指人们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一特定职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工作标准的把握、工作方法的运用、劳动工具的使用、劳动材料的选择等。

那么作为职业教育工科类教材编辑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又需要具备哪些综合职业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编辑工作对此做一些梳理和探究。

二、编辑基本知识、技能和政治素养

(一)编辑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个责任编辑一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编辑出版理论、编辑业务、校对、出版物制作与生产、出版物成本与定价、出版物宣传与发行、出版法律法规(如宪法、刑法、民法、著作权法、广告法及通用语言文字法等)。

(二)编辑应具备的政治素养

职业教育工科类教材编辑,很少直接由编辑或出版专业的毕业生担任,而往往是由具有工科专业教育背景的人担任。而且由于编辑对象是教材,教材的核心功能是育人,所以职业教育工科类教材编辑还需要不断提高政治素养。职业教育工科类教材编辑作为各工科类教材的主要生产加工者和教材质量的主要管控者,既要具備一定的科技知识和技能,也要具有较强的党性原则和政治觉悟。尤其在新时代、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下,职业教育工科类教材编辑提高政治素养,最重要的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发挥教材编辑纠偏正向、传播鉴审、增值扶植等作用。

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

作为职业教育工科类教材编辑,虽然不需要像授课教师那样掌握那么多职业教育理论知识,但需要熟悉一些和专业建设、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设计等与教材开发相关的知识。

(一)了解并熟悉顶层相关文件规定

职业教育教材编辑,在做选题策划时,往往是成专业套系进行新开发或者改版,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熟悉并能深入理解国家职业目录、国家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标准开发技术规程等文件或资料,清晰职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环节的开发、实施路径。

(二)熟悉教学理论和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教材应不断依据课程改革体现最新的教学改革成果。根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思路直接反应教学方法)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传统学科式、理实一体、任务驱动、行为引导、学徒制、工学一体等方法。这些方法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编辑需要在工作当中深入参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掌握每一种课程改革思路,并将其转化为教材编写思路,并应用于专业教材开发。当前最为理想最先进的教材编写思路是工学一体,但由于工学一体的教学思路对于师资、教学设备、教学成本投入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工学一体虽然先进,但很多学校或者很多专业不一定能采用,依然有不少学校不少专业采用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针对这一现实情况,编辑在进行教材编写时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校教学提供多项选择。编辑如果不深入职业院校,就无法了解真实的情况并做出合理选择。除此之外,编辑还应学习了解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原理、教育的艺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四、工科专业知识

工科即工学类学科,是指机械、建筑、水利、汽车等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科。相应的,工科类教材就是这些专业类别的教材。

工科类教材相较于社科类专业性更强。最关键的是三类专业知识:机械类、电气类、信息技术类。而机械类和电气类最关键的知识是机械与电气识图、机械基础、电力拖动、编程基础。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具备了学习该专业其他知识的基础。工科类教材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标准多

工科直接和智能制造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国际贸易互通,产品的设计、制造标准不断更新或与国际接轨,编辑需要及时了解标准的变化。这样在进行选题策划和编辑加工时才能使教材体现四新(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避免教材一出版,其中的知识就已陈旧过时的情况出现。

(二)专业术语多

每一个学科都涉及很多的专业术语,工科类学科同样如此,且很多术语是一种约定俗成或有明确规定的,从字面上并不好理解。编辑应当掌握专业术语正确使用方法并能加以区分。如机电类专业中的工件、零件与部件,泵与马达,电器与电气等。计算机软件中的窗口与对话框,单选框与复选框,按钮与按键等。除此之外,在进行文字编辑加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前后文的学习、积累、查询,才能减少术语使用或统一性差错。关于术语的查询,可以通过术语在线网站进行查询。

(三)线条图多

為了讲述某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工科类教材往往有很多线条图。而机械图、电气图、液压和气压传动图等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表达方法、线条粗细、尺寸和公差标注都有规定,这些图往往容易出现差错,编辑需要有较强的识图能力,且需要结合正文判断图的正误。

五、互联网+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手机终端的普及,为了进一步提高教材的吸引力、教学效率和质量,编辑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并应用到教材编辑工作中。如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动画、微视频,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和人工智能技术(AI)等。如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的职业教育教材当前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纸质书+电子课件+电子教案

目前,这类教材最为常见,已成为教材的基本组合,这类产品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师教学,提高教学的便利性,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融媒体教材

当前融媒体教材,除了必须配套的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外,主要是针对教材中重点或难点,通过制作动画、视频、VR、AR等数字资源,为学生带来视、听、触等多种感官下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内容,在不降低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降低学习难度。这些数字资源以二维码形式嵌入教材中,教材使用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随时随地学习,同时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六、结语

对于职业教育工科类教材编辑而言,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扎实的专业能力(编辑基本知识和技能、工科专业知识)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基础,通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可为编辑带来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刘行敏,李鑫,陈冠华.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作用[J].编辑学报,1999,11(4).

[2]武晓耕.科技期刊强化政治意识的意义及举措[J].编辑学报,2019,31(6).

[3]杨兵,彭超群,李向群,等.论科技期刊编辑的科研素质与提高途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6).

[4]刘延东.巩固成果 开拓创新 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 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J].浙江教育技术,2016(1).

[5]杨洁.“ 十三五”规划以需求和应用驱动[J].中国教育网络,2016(1).

[6]曹培霞,张盼盼,潘慧,等.“双元”新形态教材开发路径探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3(3).

[7]杨继林,姚亮,杨彦军,等.数字教材新形态:AR数字教材的应用与开发[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1,41(3).

(作者单位: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教育
基于校中厂模式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实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