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如何贴近用户需求
2022-07-08钟柏昌刘晓凡
钟柏昌 刘晓凡
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总体部署,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双减”和“停课不停学”工作,教育部在总结“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改版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随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移动端“智慧中小学”App也正式上线,为服务学生居家学习、教师线上教学、家校协同交流提供了有效支持。当前,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浏览量大幅增加,用户活跃度持续走高,获得各地各校的充分肯定。然而,若要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众多同类教育平台中脱颖而出,真正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热”起来,仍任重道远。
教学资源建设始终是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重点任务,在“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纲领下,基于用户需求来提升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促进教育资源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是教育数字化行动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向来加强平台资源建设、应用推广与优化升级。
提升教育资源的全面性
目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App均设有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6个主版块,每个主版块也相应细分为若干子版块。应该说,平台资源数量相较原来有显著增加,为服务在线教学、在线研修、家庭教育等提供了有效保障。
但整体而言,现有平台资源的全面性还有较大提高空间。以课程教学版块为例;在内容版本方面,尚未全面覆盖多个国标教材版本,需要相关出版社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课程资源补齐速度,以满足不同地区用户的使用需求;在内容层次方面,仍拘泥于单一的教学知识类资源,缺乏素材类资源、工具类资源和扩展类资源,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学习需求。随着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发布,信息科技、劳动教育等学科引发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需要紧扣课标和师生需求,尽快补充完善、迭代更新相关课程资源。
促进教育资源的可利用性
教育数字化建设应以教育用户的真实应用需求为导向,在充分的需求调查基础上供给数字化教育资源。当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各版块的课程资源形态较为固定、形式较为单一,普遍缺乏二次加工空间,无法贴近教育用户的实际应用习惯与需求。基于此,平台建设者应注重提供不同颗粒度的教学资源,方便教师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挑选适用的资源整合到日常教学中,使教师成为资源的遴选者、利用者、整合者,而非资源的搬运工;从学生的角度看,不仅要有适合系统知识学习的课程资源,还要有方便移动学习乃至泛在学习的碎片化资源。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下,“共创共享”将逐渐成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该模式可由行政部门制定建设标准与规范,广大教育用户共同参与教育资源创作与建设,经管理部门审核后发布到网络上,供其他同行(既是建设者也是应用者)试用并提出反馈意见;在用户实名的前提下,平台端也可以适度开放资源评价功能,允许各类教育用户针对课程资源发表点评、提出建议、碰撞智慧。此外,在结合用户行为大数据的基础上,也要组织学科专家、一线教师等形成第三方评价机构,来审阅评价策略、修订评估指标、改进评价方式,以此不断提升和发展数字教育资源质量。
教育平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还需要激励、维持资源贡献者与使用者的积极性。对于资源贡献者而言,不仅要有托底的免费资源,也应该允许部分资源的合理收费,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聚集。需注意的是,在共建、共创、共享的过程中,必然会引发数字教育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基于此,一方面,对于免费资源,可以大力推行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se),规范各类用戶获得、使用、改编和重新发表教育资源的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对于收费资源,可以积极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开放性与透明性,探索个性化资源购买使用和后付费机制,将教育资源的著作版权信息附在内容区块上,使任何资源的元数据均可追本溯源,为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此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还可以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数字资源供给监管能力,实现资源备案、流动、评价的全链条管理,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相关知识产权的审查标准和监测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深度治理。另外,针对资源使用者,可以进一步建立适应不同用户特点的激励措施,以促进学习结果转化、推动学习资源共享。例如,当学生、教师和家长在相应版块上的学习成果达到阶段性标准时,平台可为其颁发电子奖杯、电子奖状或电子证书等。
增强教育资源的动态交互
当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的教学资源仍以静态资源为主,主要包括提前录制的教学视频、数字教材、电子任务单等资源类型,供教育用户在线使用。尽管“智慧中小学”App增加了离线缓存、投屏播放、提问互动等功能,但整体上仍缺乏动态交互与具身沉浸特性,不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故此,为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的应用深度、提升数字资源的用户体验,平台建设者应加强资源的动态性建设。
具体而言,首先可以丰富数字教育资源的形态与功能,即借助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虚实融合教学资源,为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和工具提供具身化、多模态的呈现方式,使数字教育资源摆脱“知识载体”的标签,从而帮助学习者在沉浸式学习中掌握应用技能,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其次,进一步拓展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兼容适配物联网、智能教学终端、VR/AR等各类信息化教学场景,实现在线上线下融合的泛在学习空间中适切资源、工具的有效应用,而不仅仅辅助于课堂教学。此外,为实现数字资源的精准定位与动态推送,资源平台还应强化其在动态汇聚、智能过滤、自动分类、语义检索、智能推送、动态反馈等方面的功能。例如,对平台资源进行精细化分类管理,不仅提供多种常用分类线索(如年级、学科、媒介形式)的资源查找路径,也要提供完善的关键词检索方式,方便用户更高效地找到所需的教学资源;又如,设计完善的资源推荐算法,以期通过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不仅能发现用户的潜在兴趣偏好,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数字教育资源,还能通知资源开发者改进甚至下架某些惰性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动态更新和优化;再如,可以增加平台的动态反馈功能,对于学生所填写的静态任务单与课后练习题,平台端能够自动采集并汇聚成错题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用户进行查漏补缺与巩固提升,还能为教师、家长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方向。
补充跨学科融合教育资源
在学科融合的趋势下,以STEM教育为典型代表的跨学科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成为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作为一种本土化STEM教育,“五育融合”教育不仅指向培育“完整的人”,也是一种适应我国教育特点的、本土化的跨领域融合教育范式,符合新时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和育人诉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跨学科教育和“五育融合”教育均离不开新型教育资源,其关键在于克服学科壁垒,促进各类资源的深度融合。
遗憾的是,当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的教学资源仍只有分科的教育资源,缺少跨学科融合相关教育资源。基于此,在保障资源的全面性、可利用性以及动态交互性的基础上,平台建设者应着力打造跨学科融合教育资源,尤其是各类综合性的项目资源包。鉴于此类优质教育资源尚不丰富,且需要有硬件支持,平台建设方可以运用政策工具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共享。
责任编辑:王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