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入高考作文的《红楼梦》该怎么学

2022-07-08李香玉

教育家 2022年24期
关键词:大观园宝玉整本书

李香玉

万君,北京四中高中部语文教师。合著有《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如何有章法地读透名著》,叶圣陶杯、文心雕龙杯等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北京四中语文课:红楼梦从来没有这样学》是北京四中一线教师万君为助力高中生读懂《红楼梦》写的书。这部书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一套“两步红楼阅读法”,依托一条时间轴梳理前八十回的组织架构和故事情节,快速获取重点内容。

2022年普通高考(全国甲卷)语文作文试题,正是依托《红楼梦》第十七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这一情节而出。对此,万君表示:“面对《红楼梦》这样的大部头小说,高中生最主要的学习任务是把握情节和人物。最好的教育状态,就是教师和出题人都认识到文学作品的本质,并且与文学的基本规律达成共识,这是让我感到非常高兴的地方。”

整本书阅读,不是“哪一本”而是“任一本”

《教育家》:《北京四中语文课:红楼梦从来没有这样学》的写作初衷是什么?能否详细阐述一下“两步红楼阅读法”?

万君:诸多红学家对于《红楼梦》已经有非常专业的解读,这本书主要是为了解决《红楼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毕竟,《红楼梦》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阅读障碍,我希望这本书对于这些学生能够有所帮助。

之所以提出“两步红楼阅读法”这一概念,是想消除这些学生对阅读《红楼梦》的畏难情绪。第一步,观其大略,把握小说情节、结构,理解作品时间、空间的设定,快捷、有效地建立红楼大局观。为此,书中列出了一条前八十回故事情节的时间轴。我不想去解决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也不必去讲那些不需要学生在此阶段去理解的内容。我所做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红楼梦》的阅读框架,即用时间和情节将整本书整合起来,对作品的组织结构、叙事节奏、情感变化有一个整体的认知。第一步就相当于给了学生一张“地图”,上面标注了不容错过的重要“景点”。第二步,究其细部,有重点地进行文本细读,体会小说本身的文学滋味。

掌握了“两步红楼阅读法”,《红楼梦》阅读的自由就可以实现了:学生可以细读某一个章节,亦可纵览大家族十五年的兴衰。

《教育家》:涉及《红楼梦》的内容,高考语文北京卷已连续考了5年。与新作配套的还有一本《试题详解》,对于它的使用您有什么建议?

万君:结合“两步红楼阅读法”来说,书本身解决的是第一步,重点在于分析各个人物的性格、探索人物间的关系、关注重要情节、学习重要手法,引领学生形成宏观的认识。《试题详解》解决的则是第二步,主要包含学习任务、试题和解析,为的是激发学生真正的阅读与思考,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可以利用它进行复读和细读。比如《红楼梦》里提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设计,包含了作者对人事变化的重要理解。因此我在《试题详解》里将“三个春天”汇总在一起,整合成一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细读,深刻体会“三个春天”之外的意味——当季节上的春天过去之后,属于作品中人物的春天(也就是美好的青春)也终将结束。

《教育家》:“整本书阅读”被写进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请结合您的教学经验谈谈“整本书阅读”读什么、怎么读,如何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万君:在北京四中,《红楼梦》阅读仅仅是“整本书阅读”里的一部分,语文组还引入了其他各种各样的经典作品,比如《论语》《平凡的世界》《世说新语》《雷雨》《茶馆》《大卫·科波菲尔》《复活》《百年孤独》《老人与海》等,都可以列进高中“整本书阅读”的书单。同时,我们还会定期为学生精心编排阅读资料——《澡雪》,取“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之意。阅读课是不能轻易被占用的时间,一周一次,完成资料领取、发放,学生们收拾好桌面,打开《澡雪》,与一个个生命来一场“文字之交”的期许和悠然心会是阅读再美好不过的仪式与场景。

围绕“整本书阅读”,语文组的每位老师都会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命体验选择书目,带领学生去理解“整本书阅读”到底是什么。老师和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学习过程中发生的真诚交流和美好记忆,是很重要的。

我们没有被一個框架束缚住,而是以真诚的态度,采用丰富的形式去完成“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活动。比如:有的老师在班里开展“漂流书”活动,共读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接力完成读书点评;有的老师探索跨媒介阅读,鼓励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同时阅读虚构和非虚构的文学作品、电影。我们没有特别强调哪一本书在阅读当中的重要意义,我们认为那不符合人文学科的规律。如果老师告诉学生只能读《红楼梦》,那学生可能会丧失读更多书的兴趣。而当老师引导学生走入书籍的丰富世界时,学生反而更能找到自己对阅读的热爱。

“整本书阅读”不是“哪一本”,而是“任何一本”。对高中生而言,阅读首先是要广泛涉猎,包括文史哲、科普等各个领域,包括虚构、非虚构的各种文体,给自己打好底,然后在特别感兴趣的领域列出一个书单,引领自己持续研究下去。我们不能只读平易的书,而是要在阅读上有所选择,要对自我有所挑战和突破。

《教育家》:如何引导学生跟着《红楼梦》学写作?

万君:比如,王熙凤出场时的那七处描写,每一笔都落到实处,依照了最巧妙的顺序,而且开头和结尾自然而然地回环呼应,可以让学生在写人时参考借鉴这种写作方法。又如,《红楼梦》中用大量篇幅写了“宝玉十三年”的事情,基于此我做了一个写作设计,让学生以第一人称写一篇宝玉年记——《我的十三岁》。

我不希望学生把书“读死”,有时也对他们进行创意写作方面的训练,比如写一篇《大观园行乐图记》。即假定惜春画的大观园图完成,需要写一篇文章来纪念此事。学生可选择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人物,结合他/她在大观园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完成这项作业。这其实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综合考查。又如这个写作题目:“晴雯之死”是一个非常有震撼力的情节,在你读过的文学作品或者看过的影视剧中,有没有一个人的死,也带给你这种震撼呢?我希望学生可以去链接一些其他的阅读经验,关注到文学创作当中的相通性。

让育人自然而然发生

《教育家》:您认为《红楼梦》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具体教学中您有哪些心得体会?

万君:《红楼梦》中男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之间的爱情为什么那么美、那么超凡脱俗,我觉得这其中蕴含着重要的育人观。宝玉以仁爱之心对待周围所有的人,欣赏这世间所有的美好。他跟黛玉之间的感情,存在这样一个产生的基础:他们都是一样的人,都能用平等、真诚的眼光看待世间形形色色的人和万事万物。比如,饯花会上,诸芳喜乐,为何只有黛玉悲泣葬花?这里形成了一个很鲜明的对比。黛玉是发自内心地心疼这些美好的生命,而在整个大观园中有谁能理解她的真诚呢?那就是跟她一同葬花的宝玉。讲到这里,我会跟学生们强调,这种平等、真诚,正是我们应该拥有的美好品质,通过文学作品,学生们也很容易跟我达成共识。

再举个例子,“三个春天”是对《红楼梦》中青春群像的呈现,是对青春之美的赞颂。“第一个春天”将聚光灯打到爱情上,呈现宝黛之间的情感;“第二个春天”是以宝玉过生日为背景呈现出一个青春群像;“第三个春天”表达的则是春天很短暂,我们终究要长大。“三个春天”不仅是书中的重头戏,占据重要的篇幅,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还扣合了青春的特点。少年的心都是相通的,虽然我们经历的具体事情不同,但少年的成长其实是有共性的。在分析作品时,我会跟学生强调这种共性。高中三年的生活,岂不是跟大观园中的“三个春天”有接近之处吗?高中三年,可能一开始会关注到自己喜欢的那个人,接下来会发现除了懵懂的爱情还有美好的友情,到了高三卻要面临着毕业与分离。借此引导学生要珍惜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让育人自然而然发生。

《教育家》:《红楼梦》可以说是集古典美学之大成。如何引领学生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

万君: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体会“宝黛葬花”以及“三个春天”,其实就是在跟他们一起去发现美、感受美。讲“宝黛葬花”,我会提醒学生饯花会的时间是在暮春和盛夏之间,这个时间节序的转变,大多数人对此的感知是不强烈的,因为暮春正是花开繁盛之时,人们一般不会在这个时候去想花落了会怎样。“宝黛葬花”时,并不是在面对花事残败的情景去表达自己的珍惜之情,而是在花开得最繁盛的时候去表达。当美就在面前,也会意识到美终有一天会消亡。这正体现了《红楼梦》中人对美细腻、复杂的感受。

《教育家》:阅读《红楼梦》,也是阅读生活。《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蕴含着人的多面性、复杂性、深刻性、立体性,怎样使其更贴近中学生的理解层次?

万君:一些高中生对于生活和人性的理解力,已经非常接近甚至超过成人。这些学生完全可以理解《红楼梦》。比如,一名学生谈“宝玉挨打”时指出,贾环和宝玉的矛盾背后,真正的矛盾在于赵姨娘和王夫人,即庶出与嫡出之间的巨大矛盾。这名学生还说:“这在前几回已有小小的预演,即贾环烫伤宝玉一事。这一矛盾与上文所述的是紧密相连的,在古代宗法传统之下,庶出子弟不是合法继承人,才有了只能指望宝玉有所作为的窘境,作者也从侧面批判了封建社会的弊病。同时,金钏一事也与贾环有关,激怒王夫人的倒或许不是调戏一事,偏是金钏一说‘拿环哥儿同彩云去’才吃了王夫人一耳光。其意在防止宝玉沾染上贾环的不良习气,而自己不愿说宝玉,也管不了贾环,只好拿金钏出气,内里则是一直以来对于赵姨娘一支的鄙视和厌恶。可见双方的矛盾,体现在双向的反感和鄙视之中。”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需要老师来引导的,因此我把《红楼梦》描绘的世界做了个区分,一个是“少年的世界”,一个是“大人的世界”。少年的世界,主题是细腻的青春之美、丰沛敏感的少年之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善、美,但也不全然是美好的,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也常常是被批判的对象。我引导学生试着将目光从“少年的世界”转到“大人的世界”,比如刘姥姥初进贾府、秦可卿的丧事,跟“少年的世界”相比,“大人的世界”显得琐碎、世俗、沉重,但这个世界也绝非一无是处,这里面有严格的规矩、繁多的章法,以及传统意义上值得称道的责任与担当。

梳理完这“两个世界”,我会跟学生讲,《红楼梦》情节推进的过程,其实正是一个个少年或主动、或被动地从“少年的世界”迈进“大人的世界”的过程,每个世界都有优缺点,而优缺点的丧失和转化恰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需要面对和平衡的地方。

我也会带学生体会小说从第六回开始,以“少年的世界”为主,以“大人的世界”为辅,二线并行的结构安排。如果只写“少年的世界”,虽然浪漫,但会比较浅显,如果在背后有一个“大人的世界”给它托底,就会产生一种厚重感。对于这样一部作品,年轻时可能更多看到的是纯真美好的部分,但也可以尝试去看看其中包罗万象的复杂的部分。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红楼梦》的理解就会进一步加深。

猜你喜欢

大观园宝玉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她带着前夫生活二十年再婚后前夫瘫痪
宝钗:生活要靠自己经营
寓言故事
大观园
大观园
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