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在线教学的实施挑战与应对思路
2022-07-08汤夏
汤夏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6-146-02
摘 要 互聯网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的融合代表着未来教育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势,创新发展的路途中需要应对多重挑战,从理念的革新融合到教学内容形式的磨合匹配,再到教师对在线教育资源的合理应用以及学生自主锻炼习惯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潜心钻研,找到正确的应对思路才能让高校体育在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鉴于此,文章就针对高校体育在线教学的实施挑战和应对思路进行了探讨。首先从理念制约在线教学创新发展、教学内容不匹配教学形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几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高校体育在线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几大挑战,而后基于此提出了突破传统理念制约,探索全新学习形式;推进教学内容更新,充分利用线上优势;合理应用在线资源,引导学生自我管控等对应的应对思路。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实施挑战 在线教学 应对思路
一、引言
高校体育课程采取在线教学的形式主要指通过网络教学资源以及教师的在线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锻炼任务,满足其对体育知识的学习需求。这一教学形式的主要优势是教学视频的保存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也能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在线教学在逐渐推广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应对各项挑战,以为学生解决实际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养成科学自主锻炼习惯。
二、高校体育在线教学的实施挑战
(一)理念制约在线教学创新发展
传统理念对高校体育在线教学的教学效果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理念中,体育教学是一种身体实践性的活动,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体育技能的掌握,都需要通过身体练习才能够实现。因此,部分体育教师就因此对线上体育教学产生了认知偏差,认为身体练习是需要在线下开展的,线上教学并不能满足身体练习的需求,因此也不利于学生体育知识的理解和体育技能的掌握,以至于从思想上对高校体育在线教学产生了抵触,影响了在线教学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另一方面,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下,所形成的单一教学形式、单向交流方式以及落后的训练方法让高校体育教学依旧停留在传统守旧阶段,不适用于在线教学,更不利于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积累体育知识以及培养体育兴趣。
理念的制约对教师来说也是提升信息技术素养的绊脚石。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思想层面有着深刻影响,传统教育理念缺乏与时代接轨的过程,应用的过程中对在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着不利影响,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也会逐渐脱节于未来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轨迹,不利于与学生之间的顺畅沟通,影响在线教学创新成果的长远发展。
(二)教学内容不匹配教学形式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包括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体育技能的训练等,这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匹配。但对于在线教学来说,虽然不能完全否决这类教学内容通过在线教学方式开展的可行性,但因为缺乏真实训练,难以被学生吸收接纳,这也是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如果在开展高校体育在线教学的过程中不加任何筛选、调整和优化就将原来线下教学的内容搬到线上,必然会出现教学内容不匹配教学形式的问题,并因此造成高校体育在线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然而,纵观现阶段所开展的高校体育在线教学却不乏这种情况,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在线体育教学知识换一个教学平台、换一个教学空间而异,原有的教材没有变化,教学的内容也不必进行改变。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不但无法充分发挥在线体育教学的优势与价值,甚至还会因为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匹配,降低课堂教学效率,缩小课堂教学容量,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消极负面影响。因此,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不匹配是高校体育在线教学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在线教学形式的开发与运用基于体育教学系统的革新方向。在这一特殊时期,教师通过互联网技术寻找更多教育资源,对学生来说也需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源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运动形式。但高校体育在线教学形式在初步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敦促教育力度较弱,学生在教学资源不缺乏的前提下难以自主掌握学习要点,同时还会因缺乏自主管控能力,在自主练习环节出现消极应付行为,进而对教学效果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高校体育在线教学形式的持续性发展。
三、高校体育在线教学应对挑战的思路
(一)突破传统理念制约,探索全新学习形式
针对高校体育在线教学的创新发展,教师首先要端正自身教学态度,正确看待在线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与时俱进更新自身教学思想,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共同探索全新学习形式。例如:针对在线体育教学是否可行的问题要认识到,体育教学的身体实践性毋庸置疑,但却并不会因其身体实践性的特点就否定了线上教学的可行性。实际上,在线体育教学为常规体育教学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思路与方法,在线体育教学可以突破常规线下体育教学的时空局限,能够借助微课、短视频等各种在线教学资源更清晰的呈现技术动作的完成过程等特点,使得在线体育教学成为了常规体育教学的最佳辅助手段。如果能够与常规线下教学结合起来合理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之中,必然会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极大助益。
传统理念的革新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除了要对在线教学形式有深入了解,总结出该教学模式的具体特点,教师还需要熟悉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全新形式。这一教学变化不光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对学生来说也需要一定适应时间理解和消化。因此,教师要大胆突破传统理念的制约,在高校体育在线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不断提升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感知程度和对在线教学形式的熟悉程度。通过在线解答学生疑问、围绕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在线教学方案制定,体现出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
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包括教师对自身角色的清晰认知以及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在高校体育在线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以及设计体育教学环节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只有真正做出契合学生内心需求的教学设计,学生才能在在线教学中与教师更融洽地配合,实现体育学习目标,逐渐培养出自己的体育兴趣,进而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
立足于在线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创新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教师在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创新思想需要围绕这一理念进行递进。因此,创新理念的确立对探索全新学习形式,建立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体系有着重要意义。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推动创新体育教学理念的树立和应用,确保这一理念高效深入到在线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师生共同受益。
(二)推进教学内容更新,充分利用线上优势
教学内容的更新是创新体育在线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教师首先要具备对线上教学的科学认知,根据教学形式优化原有的教学内容体系,在保有原教学根本性目标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精准对接,挖掘出更多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精神思想成长的教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内容和术科课程。根据在线教学的特点,教师需要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体现线上教学的优势。理论内容教师可采取直播和录播两种形式供学生选择,在线教学形式最大的优点是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在直播过程中也能将自身真实想法及时反馈给教师,实现师生实时互动,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尽快进行解答或指导。因此教师在直播课程中除了总结理论知识核心要点供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还需要对在线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根据学生掌握的不同情况安排不同课堂作业,让学生的在线学习有主有次、有目的、有方法,尽可能避免线上学习环境的弊端,通过反复练习弱项,强化学习效果。
对于术科课程中的动作练习,教师受到线上指导形式的制约,则需要探索全新的应对策略。鼓励学生以小组对接为监督方法,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体育技术动作的学习质量,让学生摆脱线上学习的制约,与小组内同学共同进步。为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在设计线上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层级学生进行内容更新,在线学习活动的扎实推进。
(三)合理应用在线资源,引导学生自我管控
在线体育教学对高校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学习体验,部分学生自律意识差、缺乏自主学习和自我管控意识,也会影响在线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合理应用在线资源,加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思想的培养和自律意识的提升,并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干预方法,才能让学生适应体育在线教学形式的节奏和特点,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共同提高。
合理应用在线资源的前提是教师对教学资源有充分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课前需要了解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方向以及技能提升点,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对不同资源进行挖掘和提炼。例如:针对女生可以组织体能训练、瑜伽、花样跳绳等在线课程项目资源,着重于女生的形体训练和提升训练。对于男生则可以重点挖掘篮球运球技巧、足球射门要领等在线课程资源,着重于学生兴趣喜好和技能训练。不同教学资源的不同应用方法可以有效加强体育在线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锻炼,培养学生的自我管控意识。
除此之外,高校體育在线教学的实施需要配合相应的教学评价模式,相匹配的教学评价才能让学生真正从中受益,了解自己的短板和优势,进而找到提升方向。线上教学评价方式应尽量做到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例如可以将师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以及教师评价都囊括进来,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意见的尊重,又能让学生从自我角度和他人角度了解自身的真实情况,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自我管控意识。
四、结语
高校体育在线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积极革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信息技术应用素养,流畅应用各类在线教学设备,在有限的时间内输出更多知识,为学生体育学习提供支持。此外,高校体育在线教学的实施需要相应革新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教学内容,才能够取得理想成效,才能够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谢幼如,网络教学设计与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柯清超,超越与变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叶刚.学校体育课程线上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篮球运动为例[J].科技资讯,2020,18(27):119-120+123.
[4]陈新华.构建学校体育线上教学平台的价值和意义[J].人民教育,2021(23):80.
[5]康茹萍.体育课在线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上海教育,2020(12):46-47.
[6]朱磊.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制线上教学模式研究——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01):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