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
2022-07-07杜俊华
杜俊华 任 婷
(重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44)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帝国主义以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巨大的军事优势,向中国发起了全面侵略,东部地区和中部一些地区相继沦陷。南京政府内迁重庆,川、康、黔、滇为主的西南地区成为了大后方。加强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可以提高民众文化水平,开发西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西南民族地区民众的国家意识,加强民族团结和交流、维护国家统一。本文拟以所掌握的史料,对全面抗战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进行论析。
一、全面抗战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教育的背景
全面抗战时期,西南地区成为国民政府持久作战的战略基地。由于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康是多民族聚居的主要地方,为了民族和谐、开启民智,促进社会稳定和开发边地,加强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在这些地区进行社会教育。
云南作为拥有许多民族的省份,境内就有汉、彝、苗、白、景颇、傣、哈尼、拉祜等多个民族,他们的民间信仰有很大的不同;各地地形也有一定的差异,平原、丘陵山区并存,海拔与四川、西康相比也更高,少数民族的民众大多居住在山里,交通阻隔,信息闭塞,文化相对不发达,工农业也比较落后,需要加强对民众的社会教育。
全面抗战前的西康地区,杂处着藏族、羌族、彝族等多个民族,民众的文化、语言、宗教有较大差异,加之交通不畅,信息比较闭塞,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全面抗战爆发后,西康作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重要补给站之一,政府自然对民众的社会教育给予极大的关注。尤其是西康省的省会康定主要的民族是藏族,除此之外,还有汉、羌、白、纳西等多个民族。西康省的大多数民众深受藏传佛教的熏陶已有千年历史,他们对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喇嘛而骄傲不已,而去学校学习则不太重视,因此,需要推动社会教育。
贵州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少数民族居住分散,民众比较贫穷。以贵州威宁县为例,该县龙街区灼甫乡凉山寨的苗夷多住在山岭重叠的地方,地瘠民贫,这是当时苗族民众贫苦生活的写照,即使他们不辞辛苦地劳动,但却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因为交通不便和经济贫穷,贵州民族地区的民众文化素质不高。据资料得知,贵州威宁苗族受过教育的只有四家子弟。教育上的落后反过来影响到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政治权利的实现。而贵州作为中国战时首都重庆的屏障和西南交通之枢纽,是国民政府统治和支持抗战的大后方和财源、物资、兵源基地之一,加强当地的社会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加强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一,提高民众文化水平,可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二,在抗战期间,加强当地的社会教育,可以减少他们之间因文化差异、交流不畅而产生的误会与隔阂,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抗战的信心。其三,西南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强社会教育中的文化科技基础知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开发自然资源,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二、全面抗战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教育的方式创新
全面抗战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的政府、教育团体和民众都非常重视社会教育事业,根据西南民族地区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及生活习惯差异的实际情况,在资金投入、政策制定和措施实施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方式创新方面。
(一) 设立民教馆(民教所),加强无线电和电化教育
民众教育馆和民众教育所,是近代以来政府专门面向民众开展社会教育的机构,由通俗教育馆演变而来,一般采用演说、印刷和发放资料、开展讲座、戏剧表演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群众喜欢的教育方式。1939年1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一些工厂企业、学校和教育机构、政府机关、难民等迁入西部地区,民众教育馆成为国民政府推行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对此,教育部颁发了《民众教育馆规程》,指出要快速在各边区建立民众教育馆,以辅助该地区的教育发展。随之,四川先后在边地多个地区设立了民众教育馆。西康省政府先后在各县设立了社会教育机关,包括设立民教所,办理民校,成立电化教育宣传队服务于西康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1941年,西康省根据自身情况,在各县级逐渐设县立民教馆,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云南省教育厅也在民族聚居县设立了包括民众教育馆、电教馆在内的社会教育机构,加强民众的社会教育。以云南省各县建立民教馆的情况为例,镇康县、车里县、金平县、麻栗坡区等多数区县的民众教育馆都是建立于抗战时期,只有兰坪县、澜沧县的民众教育馆建立于1932年。
另外,推行无线电和电影工作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央尤为重视在各边地地区分发无线电与播放电影工作,加大给边区发放有关教育类的电影,让学校以及各寺院按要求巡回播放。根据中央政府的指示要求,云南省教育厅专门建立了电教队和戏剧教育队,到民族地区进行巡回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与以往的方式相比,更能够吸引民众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滇中童子团在迄南一带播放电影时,天突然下雨,但观影的民众仍兴趣盎然,不愿离去,在雨中坚持了两个小时直到看完了整部电影。足以见得,当地民众对此十分感兴趣。在无线电方面,教育部要求要给各边区放置无线电和收音机,并由当地的学校去负责将播放的内容转为当地民族可接受的语言,确保民众能够听懂,这样就加强了边区少数民族对内地文化的了解,加深了它们之间的交流。同时,通过无线电和收音机,也为边区民众带去了更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丰富了民众的生活。
(二) 联系实际多方合力,共同创新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的功能之一就是推动当地的社会教育,它为民众学习提供图书资源和阅读场地,可以丰富民众的精神文化,提高其文化素养。全面抗战时期的西南民族地区将公共图书馆作为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教育设施,对该地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加强当地图书馆的建设,政府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推动图书馆建设的法律法规。以西康省为例,1941年,西康省教育厅要求省一级的民教馆、省里的中小学认真贯彻落实《普及全国图书教育厅暂行办法》。不久,又进一步在县市政府和学校等部门严格按照《各级学校及各机关团体附设图书馆(室) 供应民众阅览办法》尽快建立图书馆。据资料显示,1940年到1941 年,西昌民众到图书馆阅览室的人数,每天都超过了100人。1942年,西康省教育厅又发布公告,要求每个地区的县级政府要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县(市) 立图书馆设置巡回文库办法》加快图书馆的设置,并将遵照办理的详细情况向上级报备。在颁布建立图书馆的政令的同时,西康省政府还拨出中央补发西康省新兴事业费一百万元用来创立图书馆,同时,政府还号召各界人士积极捐款。在这些政令和资金的支持下,1943年雅安省立图书馆建成,并于1944年开馆。西康图书馆的建立不在于强迫式、主动地推动当地民众教化,而是要在为民众服务的过程中,融入一些民族国家、公民意识的概念,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在这些政令影响下,各级图书馆以及民众阅览室得以建立,图书设备不断充实,馆藏书目逐渐齐全,为当地开展培训、扫盲、提高民众文化素质,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 组织专门的工作团,努力促进社会教育
为了推动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发展并取得长效,许多省政府、市县政府高度重视,并成立社会教育工作团积极推进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在西康省设立之前的1937年,四川省为了推广国民教育、卫生教育以及调查边区的各项情况,就设置了巡回施教团。施教团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各种文化传播媒介到各个地区巡回播放,以推动国民教育。媒介主要包括无线电、收音机、电影等。
四川、西康的边区地广人稀,推行巡回教育的方法比设立学校更加实用。而且,该地区少数民族居多,各民族之间文化差异明显,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因此,教育方法也应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所创新。西康省成立以后,省政府教育厅专门组织了巡回施教工作团,到各地对民众进行常识教育。1940年秋,四川省教育厅也组织成立了边区施教队。各施教队奔赴凉山、屏山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开展社会教育。据资料得知,当时受教育的民众人数达到了9900余人。同时,施教队还担任调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工作,搜集到文物80多种,有关当地照片1000多张。除此之外,边民教育巡回施教团(队) 还向当地民众宣传有关抗日的一些政策、方针,以激发当地民众的爱国情怀。云南省也采用了巡回教育方式,主要是由省教育厅通过颁发公告,招聘一些学术专家从当地擅长土语的且有中小学教育的学员组成学会教育团,并将这些教育团分成十组,然后将这十组分别派往不同的地区,深入到民众的生活之中,向他们传播知识和宣传抗日教育。每个巡回团到所在边区必须待够一年,在这一年之中,各巡回小组采取流动施教,确保不放过每一个地方。同时,巡回团还要对边区各民族情况展开调查。这些巡回教育团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还要做到,督促各学校每日要举行升降国旗仪式;推动民众积极参与娱乐活动,如有土风可适当灌输一些新的动作和理念加以改进;适时地推动当地不良民俗改革,实行国家纪念日。由此可见,民众巡回教育团对促进当地文化交流,宣传国家政策,提升社会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 积极开展图画和歌曲教育
民族地区的民众大多喜爱图画,且能歌善舞。贵州的苗族舞、西康的藏族舞和彝族舞、云南的傣族舞等都配以悦耳动听的民族歌曲;西康藏族民众的房屋墙上或寺庙僧人的住所都可看到粘贴的各种绘画或图画。省教育厅便借用民众的这一心理特点,画有关社会教育方面的图画张贴在寺院学校,并将这类图画广泛地传播到民间,潜移默化地培养民众的爱国情怀,增加民众知识。具体说来,就是由各个地方主管教育的机关和部门用当地通行的文字最少十日一次或每周一次刊发一种具有社会教育内容的画报,分别赠送给当地的民众以及寺院,让他们随地张贴。与此同时,当地民众还喜欢借用图画来辅助他们进行演讲。对此,云南省要求,各地的学校可以依据当地的实际,举行1~2小时的演讲,演讲内容以民众的常识性知识为主。总之,利用少数民族对图画的喜爱,来传播文化,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是发展边区社会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另外,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都喜欢唱歌和跳舞,因此,教育部便要求边区的各教育机关或者学校要仿照当地的土调,增加和不断完善歌曲教育的内容,并把这些内容教给学生和家庭里会唱歌的妇女们。
三、全面抗战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教育的内容创新
(一) 识字教育
识字教育是推动社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可以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使民众认识并能写自己和家人亲戚的名字,能计算日常生活的收入和支出,对民众非常有用,民众也乐于学习。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一些应读书的儿童被送到寺院而没能接受小学教育,即使是成年僧人在过去也由于急忙入寺而未入校接受教育,且一些游牧地区的牧民随着放牧的迁移,也未及时入校进行学习。所以,对他们进行社会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与此同时,云南省的边区民众世代都居住在此,与外地联系甚少,一些民众只懂得本民族语言,对国文一概不知,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极其缺乏,更有甚者对自己什么时候生,所处居所属于哪国国土也不知晓。因此,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首先要从识字开始,通过教育他们识字后,再逐渐普及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
抗战期间,西康省在社会教育方面也组织成立了民众学校、美术展览等各种初级的识字教育活动。成绩最显著的是会理小黑菁小学附设的两所民众学校。这两所学校总共有学员27人左右,大多数为该地区的彝族学员,他们的学习兴趣十分高涨,每晚都会准时参学,由每位教师轮流去上课。佳山寨小学还根据性别进行区分,分别开办了男夜校和女夜校识字班,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识字教育。基督教会边疆服务部也在当地开办了民众学校,由当地的小学教员进行各课程内容的讲授,课程设置分为读本、算数、音乐等。上课时间除了礼拜时间,每晚都必须参加。为了督促民众积极参加补习教育,教育部还颁布了《边远区域劝学暂行办法》,制定了许多联系实际的学习奖励政策措施,督促民众参学。针对距离较远的学员,学校还提供宿舍,每月发放伙食费。
(二) 国语推广
国语是一个国家法定的通用语言,加强国语的推广学习及运用,对于促进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便畅经济和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语言各不相同,因此,国语的推广对于推动西南地区的社会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正如雷震在《边疆教育之展望》中提到,如果在一个国家,各民族之间的语言都不相同,那他们之间很难实现真正的统一,且这种隔阂永远不会消除。因此,为了加强统一,就必须使用国语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获取更多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团结他们,增强他们的民族凝聚力。自秦汉以来,一直通过统一文字,统一教育来促进民族团结,因此,才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因此,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也要推动国语教育。主要方法有在边区设立民众学校或者成年班,让他们在忙完农活之后,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国语,认识国文。以云南省为例,对有自已文字和语言的少数民族在教授他们国语的同时也要兼授本民族语言和文字;对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在推广国语教育时,要用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国语的含义;教育部国语统一委员会专门对难发音的文字要以拼音加以批注,以便更好地运用。同时,边区教育机关还鼓励各学校尽快设立蒙、回、藏等语文学科,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学习边区的语文,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交流。
(三) 爱国教育和生计教育
抗战时期,为了发挥中国人多力量大的优势,需要加强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共同团结抗日。因此,抗战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尤其注重对民众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广大社会教育工作人员积极向少数民族民众宣传抗日战争的意义,介绍抗战前线的情况,积极动员和发动群众。西康省政府组织人员在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做有关抗战的相关演讲活动,向群众介绍前线战况,激发少数民族的爱国情怀,积极支持少数民族同胞参加全民族抗日战争。
生计教育对于抗战时期相对落后的西南民族地区非常重要,因为其教给民众非常实用的农村手工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和养殖技术等,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联系农民的生产实际,广大民众非常喜欢并积极参与。譬如,西昌的民众教育馆就给边区民众传授棉花种植方法,并由中国农民银行给予资金支持,对当地棉花产量贡献极大。同时,在全面抗战时期,加强民众的生计教育,提高群众的生产技能,促进生产发展,也可为抗战提供一定的物力支撑。抗战时期四川、西康、云南和贵州的民族地区社会教育开设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教给人民群众适用的手工技术和生产技术。在西康藏族地区,政府设有手工习艺班,专门教班上的学员和妇女们学习怎么纺织毛麻, 如何改良耕作试验农作物和果树良种及各类蔬菜。
同时,国民政府还动员民众讲卫生。民族地区高山环绕,或位于沟壑之地,交通不太方便,信息相对比较封闭,民众的医疗卫生意识不强,人畜同住,腐肉亦吃,蚤虫广集。对此,1942年,国民政府积极倡导新生活运动,要求当地的民众教育馆、学校、巡回施教团、警察局、医疗团等配合卫生运动工作,向当地居民散发卫生小册子,编排民众极易接受的卫生刊物、歌曲,组成卫生演讲团巡回演讲,传播卫生知识。
四、全面抗战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教育的成效和意义
全面抗战时期的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教育,在战争的特殊时期,在政府、民众和社会团体的共同推动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对推动少数民族积极抗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并对后期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质,启发了民智。在抗战前,西南民族地区多数民众接受教育的人很少;抗战后,由于政府的重视,入学教育的人数不断提升。以四川为例,入学人数由1941年的7.73%上升到了1945年的41.44%。多数民众在社会教育的推动下脱离了文盲队伍。尤其是图书馆在保存地方文化、启迪民智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众通过在图书馆阅读得以接触到一些不同于当地的新思想,启发了民智。
其次,抗战时期的社会教育培养了他们的国家和民族概念,在抗战军事兵员补充、后勤支援等方面也起了重要的作用。1944年,西康有一些少数民族青年,面对民族危机,他们选择放弃学业,积极投入到抗战当中,贡献他们的力量。西康省立边疆师范就有十余名藏族学生,不怕牺牲,豪情万丈,积极参加抗日,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西南民族地区的一些民众也积极投入到抗战之中,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支持了持久抗战并取得胜利。
其三,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又保持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立。西南民族地区语言差异、文化差异明显,再加之各民族之间长期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造成民族之间隔阂极其严重。战时西南民族地区通过推行国语,逐渐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但是,此时的政府并没有完全阻止使用民族语言,而是将有关社会教育的内容统一由当地学校等教育机关翻译为民族语言,且社会教育内容不能带有民族歧视的色彩,不能采取强迫式手段,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民族文化的独立。
其四,在促进民族地区开发方面也有重大作用。西南民族地区开设的科学课程,让少数民族学习到了科学种植、养殖的方法,懂得了科学生产技术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提升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同时,通过无线电、广播、电影、图画等各种方式,使民众的业余生活也变得丰富起来。民众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根本性转变,尤其是大批青年民众在社会教育中受益,开始关心国家的大政方针,逐渐成为民族地区的重要骨干力量。
当然,全面抗战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因为诸多因素的制约,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因资金短缺和投入不及时,甚至有人还挪用社会教育的资金,校舍、桌椅、图书等教学设施较差,导致一些地方的社会教育流于形式,影响社会教育的成效。“贵州苗族地区因为地瘠民贫……识字教育成了装饰品……”。其次,如何处理好文化交融与文化独立性的关系,也考验政府和民众在社会教育中是否能取得更大的成效。比如,在贵州一些地方的苗民社会教育中,强行把现代社会教育方式移植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中,导致这些地方的苗民教育成效不太明显。
结语
全面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内迁重庆,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直接影响抗战。对此,政府、团体和文化贤达人士都积极采取措施在民族地区开展了革故鼎新的社会教育活动,并联系西南民族地区的实际,在教学方式、途径、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在教学内容上更是联系西南民族地区的实际建立业余补习班来加强民众的识字教育,还大力推广国语的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又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帮助民众提高生计技术,提升了民族地区民众的素质,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的少数民族民众随着觉悟的提高,积极支持抗战并为抗战胜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