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探析

2022-07-07刘国栋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高职教师互联网

【摘要】现阶段,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互联网+时代,所谓互联网+时代,其实际上指的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多元化发展也为强化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作出了更加广泛的要求。现阶段,我国高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境并不完善,其依然沿用传统教学体系,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教学设备过于传统等一系列现实困境。因此本文首先针对“互联网+”背景带给教学工作的影响作出阐述,同时针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问题作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4--01

作为我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关键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发展始终受到我国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其更是在很大程度上肩负着强化我国高素质应用人才培养的关键责任。而在新时期下,高职教育想要获得更加广泛性的发展,则应首先明确教师发展过程存在的局限性,进一步针对教师接受能力不强的问题作出明确。通过互联网教育的展开,能够从根本上强化教学质量,并未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带来关键的影响。同时通过共享化互联网信息的实践应用,也确保高职教育与信息技术之间形成深度融合,保障教学资源得到有效运用。

一、“互联网+”带给教学工作的影响

立足于“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大环境之下,学校师生将会面临更加广泛的教学资源,数目庞大的共享化教学资源不仅丰富了师生的教学知识库,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职教师的实践教学难度。在这一过程中,高职教师应通过针对性应用,依托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形式,通过各种类型网络平台的应用,进一步针对各类型教学资源进行收集[1]。同时依托教学资源的筛选和分类,确保教学知识面向系统化方向发展,这也十分方便后续学生的信息接收。此外,通过共享化互联网平台的实践应用,也为后续高职教师对学生的监督提供了便利性。以平台为基础,进一步针对有关数据作出出神入化分析,并在此同时规划针对学生的实践状况做出掌控[2]。并在这一过程中,高职教师也可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应用,进行教学资源的发布将其供给学生进行学习。从客观角度来说,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为现代教育的优化和完善提供了更加宽阔的空间,而通过教师对数据平台的应用,还可以依托数据分析的方式进一步分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为你,并将其作为理论参考,结合学生的学校日常学习状况寻找出更加准确化的学习结论。与此同时,通过网络平台的应用,教师还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通过网络平台与校外教师之间做出密切的学习和沟通,并依托经验交流的形式探索出更加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并针对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讨论。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问题

(一)教学能力发展不均衡

从客观角度上来说,高职教师群体存有学科背景、学习动机、个人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差异特征,同时差异化年龄、学历、职称的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表现也相对不均衡[3]。从宏观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教师自身的信息加工、信息化教學设计等一系列能力有待提升,无法与新时期下的高职院校信息化需求相匹配。

(二)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缺陷

针对信息化教学而言,其本身需要经由信息化技术的软、硬件的共同支撑,虽然在现阶段我国政府、财政的不断推动和促进之下,高职院校内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包括智慧教室、信息化电子白板、三维动画制作等均有所建设,但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应用程度不高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核心原因在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都来自于普通高校,未经历过较为专业化的信息培训,教师的信息化设计、教学资源应用能力相对较低,与此同时信息化教学实践的能力也有待提升[4]。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混淆

当前阶段,虽然我国各大高校广泛开展了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工作,但其在实践工作中表现得较为同质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连各个方面:

首先,在培训工作前期过程中,其缺少针对差异化高职教师个体信息化教学能力作出的诊断以及评估,针对差异化职称、学科、专业化背景的高职教师,其往往会在培训工作过程中混淆对待,导致最终培训工作的展开缺少针对性。其次,学校方面所进行的教学培训内容相对较为基础,开设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课程的教师为经历过专业岗位锻炼,导致最终的培训效果与后续企业的实际发展脱节[5]。

(四)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不完善

当前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缺乏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制度建设,其在实践工作中主要表现为:高职教师的法律法规制度和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同时高职教师的岗位晋升、职位评级等考核指标更多的考虑到学术科研成绩,缺少与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之间的密切联系;缺少以职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标准,与此同时,也并未根据学校教学实践情况以及教师的基础信息化教学能力,做出针对性的分级、分层次培训规划。

三、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一)构建全方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体系

想要全方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应首先明确一个理念,教学能力的提升将是与教师未来职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系统化工程[6]。因此,学校方面应首先针对顶层设计作出强化,构建起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优化系统,并将其落实在教学全过程当中。这一举措落实在实践过程中具体表现为:

①将组织目标作为核心,相应构建起将学校领导作为带头人的信息化教学专项小组,并在此基础之上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为基础,构建起专业的信息化教学专业发展规划。

②则是将工作理念作为引导核心,确保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将信息化理念和意识作为主要工作原则[7]。

③将组织设计作为工作开展基础,针对教学研究处、教务处、信息处等一系列有关处室做出协调,进一步针对其分工和职责加以明确。

④将工作机制作为核心基础,促进各项要素工作的贯彻和落实,确保工作目标得以完成和实现。

⑤将服务平台作为核心载体,并针对各类型服务平台进行构建和整合,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后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强化奠定基础。

⑥构建起完善的评价反馈保障机制,针对有关激励和评价制度作出修正,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障系统始终呈现出平稳运行的状态[8]。

(二)构建全方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完善体系

①内容一体化

以TAPCK理论作为核心基础,学校方面可以设置如下五个方面的培训内容:

第一,信息化教学理念培训。这一培训环节当中包含的主要内容有信息化伦理、教学理念等一系列内容,其中实际内容主要挑选于高职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操作过程中,其中主要包含维果斯基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论等,通过这样的方式针对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效果做出优化,并从根本上强化教学效率。

第二,信息技术技能,其中主要包括的工作内容为信息检索工具、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图像动画处理软件、智慧教室应用设备等一系列信息技术技能应用[9]。

第三信息化教学设计。这其中包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SPOC教学模式等,以及如何处理信息化教学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并带动学生展开信息技术资源的多元化创新应用,以及如何使用信息化教学评价性工具等。

第四,信息化应用技能。这一环节主要包含信息化资源、连接网站的获取方式、选用和评价信息化资源、信息化教学软件的实践应用等。

第五,信息化专业教学的评价和实践,这一环节中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单元信息化开发创设教学,建设信息化网络教学资源库、区分管理数字化应用资源。

②分层化教学方式

将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表格作为核心基础,进一步将学校内部专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核心作出全方位的评价和分析,并将有关测评结果作为根据,同时将教师自身的职业教育发展目的作为核心,构建起点面向融合的分层培训工作。这一过程中,应将教学年龄作为分层标准,按照各个教学年龄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特点,进一步深入化展开分层培训。此外,也可以将教师的任教类别作为入手点,并深入化探讨专业方向、专业平台、文化基础等几方面课程的学科特性,进一步优化专业信息化培训工作。

③多样化教学形式

将学校信息化教学的长期教学发展转向规划为核心导向,考虑到信息化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学校方面应展开全方位、多样化的转向培训,除了需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培训工作以外,还应展开以信息化教学大赛为核心的信息化、经验化交流,并创设教学一体化网络课程培训工作。

(三)全程化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平台

以教学过程为主题,学校方面应全方面构建起穿插课前、中、后期阶段的全程化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总体平台[10]。在课前阶段,应将教研室作为核心展开主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展开将集体备课作为教学主流形式的教研活动。在课中阶段,应将教务处作为教学展开主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展开层次多元化的信息化教学公开课。在课后阶段,将教学评估中心作为核心主题,由此为基础落实信息化教学探讨。除此之外,对于各个级别信息化教学比赛而言,其同样可以展开多元化的评课教学活动。

(四)信息化教学环境创设

学校方面应始终贯彻全过程动态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工作。将信息化教学发展角度作为出发点,同时充分结合教学换几个自身的适应、可是件特征,构建起校园内部有线+无线网络,智慧教室、数字化职业体验馆等乙烯类硬件设备,并在这一过程中配置与专业教学息息相关的教学资源库。同时结合学校内部的教学实践情况,购置与教學专业相符合的专业化网络课程[11]。

(五)优化考评制度

对于学校方面而言,为了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学习起到激励作用,其应在创设教师考评制度的过程中,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其中,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专业教学规划,并在年度绩效考核过程中纳入信息化加血基本成效,同时在各项工作过程中落实职称评定、岗级晋升环节。与此同时在学校每一年度的课题指南当中落实信息化教学改革,并为其配备专项工作经费。此外,应周期话的展开学校信息化教学微课大赛等一系列赛事,以此来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同时将最终的赛事评比结果当作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指标[12]。

结束语:当前阶段,我国正全面步入信息化时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给了高职院校教学更多的便利性。但依然存在于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时,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依然有待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应紧跟时代思想,构建起多方位、健全化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以此来促进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为我国的人才培养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苏红艳,甘本鑫,杜文龙.TPACK视角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1):227-229.

[2]曾云蓉.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状况与培养路径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2):103-105+126.

[3]张峰伟.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05):73-74.

[4]王博.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1,9(03):13-15.

[5]朱桂兵.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1,20(02):70-74.

[6]马敏,杨光,李晓梅.TPACK视角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24):146-147.

[7]姚敏.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2):26-27.

[8]王静宁,刘翠霞.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1):38-39.

[9]蒋斓.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基于“五阶闭环”过程机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19):254-256.

[10]朱爱文,赵旭庭,秦豪荣,周春宝.“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8):149-150+153.

[11]杜玉霞.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8):86- -92.

[12]陈永光.教育生态视域下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8): 100- 102.

作者信息:刘国栋,男(1984.06—),汉族,籍贯 山东海阳,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能力高职教师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小学语文运用微课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探讨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