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07陈雪军
【摘要】目的 探究药学干预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抽选在我院实施抗菌药物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比组(2021年1月至6月,未实施药学干预,共100例)与观察组(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实施药学干预,共100例)。对比两组的单联、二联、三联、四联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剂量不合适、选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无指征用药、药品更换频繁、用药疗程不当、药物溶媒选择不合理)、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天数、病原学检查率、抗菌药物使用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肝肾损伤、过敏、二重感染、药热、胃肠道不适、头痛、眩晕)。结果 经干预,观察组的单联、二联抗菌药物使用率更高于对比组,而三联、四联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8.00%,明显低于对比组的19.00%(P<0.05);观察组的抗菌药物费用少于对比组,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的病原学检查率为71.00%,更高于对比组的52.00%(P<0.05);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使用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比组的87.0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实施药学干预,能够降低选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无指征用药、药品更换频繁等不合理使用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减少抗菌药物费用,提高单联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检查率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满意度,保证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性。
【关键词】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病原学;抗菌药物费用;满意度;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4--02
前言
抗菌药物是临床常见的杀菌或者抑菌药物,使用范围涉及广,合理使用下可以有效杀灭细菌,提高疾病治疗效果[1]。但随着抗菌药物品种的增多和抗菌药物的滥用,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愈发普遍,这不仅会增加患者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而且会影响最终的疗效,提高患者的治疗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2]。相关研究指出[3-4],门诊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处方比例不能超过20%,而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可超过60%,但部分医师过于依赖抗菌药物治疗,且对抗菌药物的认知度不足,容易出现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频繁更换药品等现象,影响临床合理用药性,难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因此,临床非常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药师干预属于临床一种新型干预措施,其能参与医师用药抉择,审核抗菌药物处方,指出不合理用药现象,保证患者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5-6]。基于此,本次研究重点探究药学干预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抽选在我院实施抗菌药物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比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纳入标准:⑴年龄超过18岁,由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患者;⑵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⑶患者具有良好的认知和沟通能力;⑷临床资料完整,对抗菌药物无过敏现象的患者。排除标准:⑴合并心、肾、肝、肺功能不全的患者;⑵有精神病史的患者;⑶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患者;⑷年龄超过80岁的患者;⑸入组研究前已经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本次研究在开展前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比组中,有男患者54例,女患者46例;年龄19~78(48.63±12.03)岁;疾病类型:呼吸道疾病29例,消化道疾病34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2例,其他疾病5例。觀察组中,有男患者58例,女患者42例;年龄19~79(48.89±12.74)岁;疾病类型:呼吸道疾病31例,消化道疾病32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5例,其他疾病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比组完全依照抗菌药物处方实施用药,未实施药学干预,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适当调整用药方案;密切留意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应第一时间通知医护人员处理等。
观察组实施药学干预,具体方法为:⑴根据《抗菌药物临床治疗管理制度》相关内容在我院制定详细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并将文件发放各个科室和医师,要求医师充分阅读,掌握各种抗菌药物使用指征与禁忌症,依照国家要求和相关说明书进行用药。⑵加强药师培训:定期组织药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合理用药危害性、医师用药权限、不良反应等,提高药师的专业水平,让其能更好的审核处方,指出不合理用药现象。⑶药师干预过程: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后,必须有药师审核,并要求医师出具药敏试验、病原学检查、诊断、患者病情等详细资料,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一旦发现用药剂量、疗程、用药频率、用药选择、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用药间隔时间等存在问题,需第一时间联系医师指明错误,协商调整处方,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用药方案。改正后再详细确认处方,无误后方可为患者实施用药,并密切留意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评估用药后的疗效。对于一些特殊疾病类型的患者应实施药学监护,以免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⑷定期举办抗菌药物使用交流会,要求药师、医师共同参与,指出处方中常见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明确医务人员的责任医师,要求医师重视病原学检查,促进药师、医师的交流、理解,让其共同为合理用药制定更好的用药管理方案。⑸建立专门的药学咨询窗口或药学咨询室,供患者、家属询问。药师要详细、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问题,消除其用药疑虑,明确抗菌药物使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告知其抗菌药物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⑹每月整理各科室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指出不合理用药相关药物名称以及问题,并以药讯方式通告全院,提高医师的用药安全意识,让医师了解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促使其在开具处方时能谨慎选择用药,保证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单联、二联、三联、四联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剂量不合适、选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无指征用药、药品更换频繁、用药疗程不当、药物溶媒选择不合理)、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天数、病原学检查率、抗菌药物使用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肝肾损伤、过敏、二重感染、药热、胃肠道不适、头痛、眩晕)。
抗菌药物使用满意度:采用我院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总分为100分,内容包括不良反应发生、抗菌药物更换、治疗费用、是否进行病原学检查等,非常满意:超过90分;满意:80~90分;一般满意:70~79分;不满意:低于70分,抗菌药物使用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00%。该调查表的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88,一共发放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为100.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的单联、二联、三联、四联抗菌药物使用率
经干预,观察组的单联、二联抗菌药物使用率更高于对比组,而三联、四联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
经干预,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见表2。
2.3对比两组的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天数、病原学检查率
经干预,观察组的抗菌药物费用少于对比组,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的病原学检查率更高于对比组(P<0.05)。见表3。
2.4 对比两组的抗菌药物使用满意度
经干预,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使用满意度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见表4。
2.5 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见表5。
3. 讨论
抗菌药物主要应用于细菌性感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能有效杀灭细菌,提高临床疗效[7]。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增加患者的耐药菌株,提升治疗难度,影响疗效,延长治疗周期,也增加患者的治疗负担[8]。更重要的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加重患者的不良反应,最终难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9]。因此,临床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单联、二联抗菌药物使用率更高于对比组,而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低于对比组(P<0.05),可见通过药师干预能减少二联、三联用药现象,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药学干预作为一种新型药学管理方法,其需要药师必须充分掌握各种药学知识以及抗菌药物的药学动力,才能准确评估处方中不合理使用现象,与医师一同商讨制定最佳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10-11]。在實际用药中,部分医师为了缩短治疗时间,急于求成会选择二联、三联甚至四联用药。通过药师干预,医师会尽可能进行单联药物治疗,只有在感染无法控制或者多重耐药菌感染下才允许联合用药,最终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费用,保证用药的有效性[12]。同时,药师可以根据自身所学的药学知识指出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并及时纠正,能避免无指征用药、剂量不合适等现象发生,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13]。故经过干预,观察组的抗菌药物费用少于对比组,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进一步说明通过药师干预可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医疗成本。
此次结果还指出,观察组的病原学检查率、抗菌药物使用满意度,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这提示药师干预能督促医师重视病原学检查,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药物副作用。通过药师干预,医师能重视病原学检查,并根据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一步提升用药合理性,保证疗效,最终让患者更为满意[14]。同时,滥用抗菌药物会增加患者的机体耐药性,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严重者还会诱发二重感染,增加肝肾损伤、过敏等不良反应,最终无法保证疗效[15]。在药师干预下,能为医师、患者提供专业的药学指导,提高医护人员对合理用药的认识,促使医师尽可能规避风险,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
综上所述,将药学干预应用于抗菌药物使用中,不仅可以避免联合用药不合理、无指征用药、药品更换频繁等不合理现象发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提高单联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检查率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满意度,保证临床用药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陈应,黄春丽,庄秀清,等.药学干预在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分析[J].海峡药学,2022,34(2):177-179.
[2]冷怡林,李娟,金豆豆.临床药学干预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及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J].药品评价,2022,19(2):108-110.
[3]黄玉芳,江川,章靓.药学干预在美罗培南合理使用中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3):36-39.
[4]王永升,刘镜军.药学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分析[J].系统医学,2022,7(1):185-188.
[5]薛颖妍,刘英,谭艳玲.临床药学干预对降低普通外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效果评价[J].中国处方药,2021,19(12):32-33.
[6]陈怡,郭柳清,陈韦良.综合医院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药学干预分析[J].北方药学,2021,18(12):60-63.
[7]王璐,刘晓静.药学干预服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11):1491-1492.
[8]张繁红,苏爱霞.药学干预对外科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及价值[J].系统医学,2021,6(21):186-189.
[9]吕嫦,黄艳艳.临床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作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20):112-114.
[10]张雪山.临床药学干预在抗菌药物治疗中的具体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8):214-216.
[11]刘大雁.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1,34(9):67-68.
[12]黄绍雄,陈志文.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4):96-97.
[13]陆麟,吴祖安.某院药学干预对急诊外科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抗感染药学,2020,17(12):1780-1782.
[14]杨悟新,朱哲.药学干预对AECOPD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疗效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20,17(11):1642-1644.
[15]林家萍.药学干预对提高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9,16(4):603-605.
作者简介:陈雪军(1975.08),男,壮族,广西柳城县,主管药师,本科,研究方向: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