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革命精神

2022-07-07刘英楠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价值导向协同育人

刘英楠

摘 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拓展“爱在节日里延续”的红色课程,以成长重要节点为实现主动发展的中心轴线,以深化红色基因为塑造健康品行的上升曲线,按照社会的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激发红娃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不忘革命历史,担当时代责任,树立远大理想。

关键词:价值导向;多边融合;协同育人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以下简称“继红小学”)始建于1948年。当时很多烈士子女无家可归,衣不裹体、食不饱腹、寝不安席,时任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和副主席李延禄提议,并报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为纪念牺牲的烈士,更好地照顾这些革命烈士的遗孤,于1948年在哈尔滨市一曼街245号烈士馆左侧的一座欧式小楼(现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里,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烈士子弟小学。当时的校名是“东北烈士子弟小学”,是一所面向革命烈士子女招生的全日制寄宿学校。这就是继红小学的前身。

如今,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拥有三个校区,226个教学班,9645名学生,461位教职员工。多年积淀,学校形成了“追求优质教育,实践主动发展”的办学特色,确定了“由优质向品牌转变”“传承与创新并举”的整体思路,积极构筑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拓展“爱在节日里延续”的红色课程,以成长重要节点为实现主动发展的中心轴线,以深化红色基因为塑造健康品行的上升曲线,使学生按照社会的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构建“追忆红色,孕育红色,塑造红色,唱响红色,传承红色,践行红色”六个螺旋环串起学校红色教育体系,内容设计循序渐进,“立足课堂深化红色内涵提升品位;立体框架推进红色文化完善格局;立交多边融合红色资源共享互动”。激发红娃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不忘革命历史,担当时代责任,树立远大理想。

1.寻根觅源,用红色历史课程育人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从诞生起就具备革命传承的“红”,传承红色基因之博大,注入时代脉搏以创新。

“入学第一课”是学生入学百天后良好精神面貌的展示。走进“光荣的继红校史”,更是让所有小红娃牢记继红名字的寓意;让红色历史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奏响“爱的旋律”,在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录像中回眸师生相处的情景,学生们喜欢继红,喜欢在这里学习生活快乐成长。立志“心的方向”,每一名红娃都要郑重地递交一份心愿卡。“我想早日加入少先队”“我希望五年中交到更多的好朋友”等。把这些美好的梦想目标封存起来,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心愿。校史红色课程的体验活动,使学生找准方向、定准目标、不断努力、实践承诺。

继红小学校史馆结合不同层面、不同年龄的参观者,把红色课程分层设计,就像一部立体的教科书,看到继红小学充满红色情怀的昨天,感受着继红小学蓬勃发展的今天,也憧憬着继红小学更加火红美好的明天。校史德育课增强了红娃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经由这样的历史记忆的重塑与接续,传承也就成了生生不息的“活的存在”。

2.激活思想,用价值导向自觉育人

红色教育不仅要向学生讲述红色历史,还要激活學生的思想。有些看似被学生接受了的思想,只是存储在大脑中,处于一种静止被动的知识状态,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活学生头脑中的思想,真正发挥红色精神的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就要让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活”起来。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发现红色基因与现实关联点,二是设计唤醒思想兴奋点的学科活动。

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抗联英雄历史,少先队大队部根据学生所崇拜的抗联英雄和了解到的抗联战斗故事,结合象棋、飞行棋、军旗、跳棋等棋类玩法,设计出一套既有历史背景又有儿童趣味的抗联英雄棋。让学生以棋会“史”,缅怀英烈,爱党爱国。

3.星旗电戟,展革命旗帜活动育人

每当清明、烈士日来临之际,继红小学的红娃们会沿着先烈的足迹,重温一段历史、踏寻一路足迹,红色基因就在一双双明亮的眼眸间,就在一声声响亮的誓言里。不同学年,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结合时代特征,把思政落脚点放在小、实、新上。

例如,在某次少先队入队仪式上,学校请来了一位抗联英雄——年逾九旬的抗联老战士李敏奶奶。李敏奶奶首先向少先队员赠送了自己历经30余年筹备整理和巡察考证所撰写的《风雪征程—东北抗日联军战士李敏回忆录》和亲自编写的《儿童抗战歌曲》等珍贵书籍,以及精美纪念玩偶“抗战小娃娃”。当听闻一代又一代的“红孩子”在继红成长的故事,李敏奶奶不住地点头微笑、表示赞许。为激励新一代继红少年全面发展,她还欣然执笔,为学校的少先队刊物《红孩子报》题写了报头。如今,《红孩子报》已成为继红小学少先队的时代标志——队刊,每个中队的升旗手们通过绘画、剪贴等方式每周制作一期,千余名少先队员参与编写宣传,这让学生们油然而生无上的光荣感与使命感。

继红小学的“赵一曼班”是国家教育部授予百名抗联英雄班之一,到今天已传承到第四代红娃的手中。“赵一曼班”让学生们从红色实践活动中了解英雄事迹,从红色的革命历史书籍中读懂了五星红旗的神圣,激发了他们重塑英雄丰碑、继承英雄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和国旗有个约定,每天做迎接太阳初升的人!”在孙欣校长的倡议下,全员参与,每周轮流升旗。寒来暑往,坚持不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爱与责任同行”。

4.言传身教,注红色基因协同育人

为进一步让红娃了解红色革命的路线,从家庭教育的红色任务、红色故事、红色发展、红色成长四个方面协同育人,对家长进行红色教育的指导,与家长共同树立红色家庭教育理念,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学校利用假期号召开展“晒晒亲子红色路线图”主题实践活动,家长带领孩子沿红色革命路线研学,就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有“中国红色博物馆位置手绘图”、有“长征组诗地图”、有“白山黑水红旗图”等,在新家庭教育中开展红色基因的教育,成为家校共育的新突破,在寻找英烈足迹中,深受爱国主义的洗礼。

继红小学发展的“前世”铸就了继红的“今生”,将革命历史、红色精神与现实紧密切合,让继红继续成为新时代学校发展的一面旗帜,这是当代继红人的使命。

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新需要把主动发展放到更大的视野中去谋划,学校细致解读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实践育人,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拓多元路径进行德育的校本化开发成为了新的创新驱动力。重新思考包括“劳动教育、益智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在内的多条路径来丰富主动发展的多元表达,形成“生活即课程,校园即课堂”的育人模式。疫情期间“云升旗”“云检阅”“云竞技”“云辩论”……百余次的线上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们的精神一次又一次接受洗礼,身心得以释放。在一页页生动的画面、一声声感动的文稿中,学生懂得承担责任,独立思考,清醒判断,坚守底线,不失良知,敬畏生命。

红色基因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根植红娃心田,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精神永放光芒,是时代赋予继红人的历史使命。继红小学将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为培育有梦、有为的红色少年砥砺前行!

编辑/魏继军A4644D1B-91C3-485F-A708-C7E7DEE02C7F

猜你喜欢

价值导向协同育人
高中政治的教学要求探析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价值链导向的会展旅游产业链提升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价值导向分析
简析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琅琊榜》浅评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