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高格诗文 悟本色人生
——“陶渊明诗文三篇”导学案
2022-07-06陈婷
陈婷
【学习目标】
借助古诗文的群文阅读,梳理、探究陶渊明于仕隐之间的心路历程,加深对作家形象的理解与把握,提高阅读、思辨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习任务】
1.读写结合,学习运用“以意逆志”的方法解读作品,并提升综合审美能力。
2.掌握群文阅读的技巧,学以致用,学习写作人物短论和一般的议论文。
【导语】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座高峰,其多篇诗文是中学教材的保留篇目,如《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为增加阅读的厚度,深化对陶渊明整体形象的认识,本次群文阅读选取《归园田居(其一)》《与子俨等疏》《乞食》等三篇陶渊明作品进行研读。
【预习准备】
细读三篇诗文,通解诗文大意。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与子俨等疏
告俨、俟、份、佚、佟: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①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②,室无莱妇③,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④。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注释:①③孺仲贤妻、莱妇:孺仲贤妻指东汉王霸(字孺仲)的妻子,莱妇指战国时楚人老莱子的妻子,两人都很贤惠,不慕荣华,支持丈夫隐居不仕。②二仲:汉代著名的隐士羊仲、求仲。④班荆道旧:归生、伍举都是战国时的楚人,两人是好朋友。他们在路上偶遇,就在地上铺一些荆草,叙谈旧日情谊,后人遂有“班荆道旧”之说。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⑤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注释:⑤衔戢(jí):诗中指内心怀有感激之情。
【学习及写作任务】
每人从以下三项学习任务中任选一项,小组充分讨论后,于课堂或课后各自独立完成。
写作任务一:
将《归园田居(其一)》和《与子俨等疏》《乞食》三篇诗文相互参看,写作短文解答以下问题。请自拟标题,篇幅在200~300字之间。
(1)诗人曾经历“五仕五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后来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3)诗人对自己的选择是否有过后悔?
写作任务二:
通过本次群文阅读的学习,请以“不一样的陶渊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人物短论。
写作任务三:
了解陶渊明的一生后,你对“实现人生价值”有怎样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进行表述。
【成果交流】
写作任务一成果展示:
(一)人的自觉
问题(1)提问的本质,在于揭示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追求之间的矛盾。《与子俨等疏》中的“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一段,基本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出仕的原因是“少而穷苦”,希望通过出仕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而弃官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一,是自身性格的原因。“性刚才拙”,“才拙”是自谦或自嘲,“性刚”即性情刚直才是大实话。其二,社会风气的原因,风气不佳,故陶氏“与物多忤”,处处碰壁。其三,担心混迹于官场的后果,“必贻俗患”。处于矛盾的漩涡中,诗人最终选择了“辞”,从而保留了个性与理想追求的空间,活出了“人的自觉”。[高三(9)班 小组一]
(二)“自然”生活之不易
在辞官归隐之后,诗人仍处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之中。“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折腰”是惬意的,但人要生活,又缺不得“五斗米”。《归园田居》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展现了农家田园生活的画卷,静谧安闲,也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但《乞食》,又证实了诗人回归田园后生活得无比困顿。诗云“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诗人已经饿得没办法了,连羞愧、尴尬等也都顾不得了,唯一的念头就是找东西吃。去哪找呢?只好去乞讨。然而,在敲门的那一瞬间,他支支吾吾地说不出口了。好在对方热情厚道,不仅有“遗赠”,还飨之以酒,“觞至辄倾杯”,于艰难困顿中辗转的渊明先生,总算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暖意。[高三(10)班 小组二]
(三)真正的自我
问题(3)的追问,使我们发现了诗人个人追求与家人期望之间的矛盾。从诗人本心来说,自是“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但《与子俨等疏》中的“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又披露了他对家人的愧疚之情。陶氏借对东汉王霸(孺仲)贤妻话语的感叹,表达了自己做出弃官选择的决绝;但让家人跟着挨饿受冻,总归是“良独内愧”的。对于儿子辈“稚小家贫”,而不得不“役柴水之劳”,诗人也心存歉疚。他的出门“乞食”,可能也是为了免除家人之饥。如果一定要说陶氏归隐后有悔意,也肯定是出于家人际遇的原因。[高三(9)班 小组三]
【小结点评】
叶嘉莹曾说“如果是一个真正伟大的诗人,那么他的诗就不仅在诗的句子里”,“中国真正伟大的诗人,他们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写诗,用自己的整个一生实践他的诗的”。“写作任务一”提出的三个问题,都是围绕陶渊明的人生际遇、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心路演变历程而设计的,而这正是准确把握诗人形象的关键点。“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才能理解作家真实的思想情感。从同学们经合作探究后写出的短文看,大家都深入研读了规定文本,并能很好地结合诗文来阐述看法、回答问题,呈现了言之成理、逻辑严密的特点。
写作任务二成果展示:
不一样的陶渊明(其一)
乘上轻轻飘荡的木舟,按住风吹起的衣裳,携着稚子,他踏上了归途。遥望那故园的柴扉,心系园中仍存的松菊,“久在樊笼里”的陶渊明,终于“复得返自然”。
看淡岁月中的所有不欢而散,方知成败荣辱、功名利禄,来是偶然,走是必然。陶渊明曾赴任彭泽县令,不足百天就毅然辞官。时人多为之诧异,可于陶渊明而言,千万人奔赴的官场远比不上乡郊野外的一亩三分地。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说“觉今是而昨非”,往昔,他也曾向往未知的远方,可唯有真正涉足官场,才看清了迷雾遮掩的棘藤和枷锁。他是不愿束缚自己自由远阔的灵魂的。陶渊明是不拘世俗的“散淡的人”,颜延之曾赠予他两万钱,他竟将钱全部送至酒家,以便随时可取酒饮之。地位声望不足贵,钱财更乃身外之物,陶渊明所追求的,从来都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自在洒脱。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才能在红尘俗世洒脱地活出我们自己最喜欢的样子。浑浊的官场犹如一张大网,困住了陶渊明的豪情壮志。十多年的虚与委蛇、尔虞我诈,早已磨灭了修齐治平的书生意气。他最终发现,要给内心留一方净土,只能回归田园。
如笼中鸟眷恋旧日山林一般,像池中鱼向往僻静渊潭一般,陶渊明回到了田园,回到了他精神的领地。他爱有鸡鸣狗吠的“喧嚣”,爱深巷桑树的宁静,爱村舍炊烟袅袅的生活姿态。即使“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那又何妨?“但使愿无违”,即乐在其中。归于心之所向,他开创了田园诗的先河,也为中华诗坛开辟了新天地。
既然无力改变俗世,那就做坚守的自己。人生短短数十载,如果改变不了复杂的社会,那就做滚滚红尘中的清醒者,不因柴米油盐而丢弃理想,不为金钱俗利而拉低心灵的底线,无论外界怎样变幻,走出前半生,归来仍是初心。“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心远”,便是法门,亦是高格。
陶渊明的“不一样”,代表着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因而他比任何人都更懂得生活的真谛。他代表的是一种追求隐逸、闲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而这种生活并不只是大自然的秀美山川赋予他的,山川处处有,独守一份平静、淡定的心境却殊为不易。“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这是内心浮躁的人能有的神态吗?“翘首而遐观”的登临者,内心宁静,才无往而不乐。[高三(9)班 陈洁静]
不一样的陶渊明(其二)
渊明先生,近日读了您的多篇诗文,我对您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看到的,是青年时代“猛志逸四海”的您;是为官时不屈世俗,怒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您;是回归田园找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纯朴初心的您;是晚年乞食仍“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本色坦荡的您……即便是在现实里已经穷困潦倒,您终不肯屈折改节。我感慨道:本色心中留,何忧乞食苦?我发现了不一样的您,追寻本色的您。
保持纯真本色是追寻生命真谛的前提,唯有留住自己的本色,才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尼采曾探究生命的本色与自我,他说,“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若是尼采能与千年前的您相识,我想他也一定会肯定、赞赏您不屈于流俗、保持初心本色的行为。我知道,会有人不理解您的执着:为何“环堵萧然”“箪瓢屡空”,还能“晏如”也?读了《与子俨等疏》,我才知道,对于家贫而让儿子们“役柴水之劳”,您并非视而不见,甚至还“良独内愧”,但既然“穷达不可妄求”,又要保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本心,您还是希望与“二仲”那样的隐士为邻,也希望妻子能像孺仲和老莱子的妻子一样,劝自己固守安贫乐道的生活。富贵的光鲜亮丽是他人的,您既不羡慕,也不需要。您不肯随波逐流。“此生本一梦,何处惹尘埃?”即便身躯沉重,连梦也不再轻盈,您仍要如蝴蝶般振动翅翼,抖落世俗的尘埃,在丰盈的精神世界再次起舞。
是的,“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无论是生之贵贱,还是死之缓速,上天不会特别眷顾谁,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而一旦选定,就得走到底。而您,选择的是固守人生本色的修行,其间,命运给您的,既有丰厚的精神财富,也有衣不蔽体、食难果腹的考验。黑塞曾说:“有时,你总觉得自己不正常,为自己的路与大多数人不同而自责,这个毛病得改。”我想,您选择归隐之路,虽有愧对妻儿的自责,但一定不会觉得自己的选择不正常。看,您是“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便惬然快意,觉得自己“是羲皇上人”。这不是矫情,也并非自私,而是天性、本心使然。既然“质性自然”,难以矫厉,那就宁可受冻馁之苦,也不入官场的樊笼,以免“违己交病”。
回归田园的您,得到了内心的安宁,也获得了人格的尊严。您的自然本真,成为历代文人景仰向往的人格典范。“且视他人之疑目为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追寻本色的路上,我们不一定顺风顺水,但是回归自我后的生活,必定无愧于心。
靖节先生,您追寻本色,挣脱樊笼,寻觅心中的桃源,也曾壮志凌云,归来东篱把盏平。这,就是千古之高标,不一样的陶渊明![高三(10)班 刘清梅]
不一样的陶渊明(其三)
融融春光,自青天一泻而下。远山如黛,和风微醺,散落在阡陌中,游离在原野上。风吹皱一潭碧水,吹散一缕炊烟,携着人间烟火,携着温和淡然,撞进他的眼,融入他的心。归心已起,去意已决,人世之官场是网、是笼、是锁,再不能将他阻遏。
他“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他“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他“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他是通透的、豁达的,是志在四方的,是安贫乐道的……此种品格,造就了不一样的陶渊明。
吾惜之,为其才,为其志。欧阳修有言,“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他也曾存济世救人之志,期盼入仕后一展宏图,治国平天下。可官场之浑浊超出想象,为坚守本心,他不肯再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辞》有言:“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他报国无门,去意已决,故而吾惜之。
吾怜之,为其遇,为其殇。他生逢乱世,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十个皇帝,社会处于空前的大分裂、大动荡的黑暗时期。在人心叵测的朝廷上,在黑暗腐败的官场里,在哀鸿遍野、饿殍遍地的现实面前,他的才情心志,似乎显得如此渺小、如此不合时宜。他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他言“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他言“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生不逢时,难了夙愿,故而吾怜之。
吾往之,为其通,为其透。苏轼诗道:“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世上物欲横流,故而陶渊明欣然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甘于“息交以绝游”。他的乐事,在于“窈窕以寻壑”,在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今天,一个“忙”字就将我们禁锢在一方小小的天地中。我们无暇欣赏桃红柳绿、流水落花,看不见生命的灿烂与飘零;无心理会朝暾夕照、漫天彩霞,任岁月悄悄更替而消逝。来去匆匆的我们,与渊明先生之距离,近乎霄壤。“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本是举目可得的寻常之事,竟变得那般奢侈。我敬慕陶氏的通透豁达,故而吾往之。
华夏上下五千年,只有陶渊明一人是“真隐士”:吾惜之,吾怜之,吾往之![高三(10)班 张倩怡]
【小结与点评】
“写作任务二”要求以“不一样的陶渊明”为题,写一篇人物短评。陶渊明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要“知人”,不仅要“论世”,更需要深入研读他的诗文。从所展示的三篇短文看,同学们的研读与表达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共性是同学们对陶渊明作品的研读都比较广泛且深入,不仅读了规定的三篇作品,而且对陶氏的其他作品,如《归去来兮辞并序》《饮酒》《读山海经》《杂诗》《挽歌诗》等,也一一做了研读。广泛的阅读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也使大家在写短评时有了更足的底气。个性则表现在大家重点研读的篇章各有不同,表达也各有自己的特色。
陶渊明的“不一样”,表现在他身处浑浊的乱世却保持了清高的品格,表现在他面对艰难的生活而仍然乐观、达观,表现在他人都对官场趋之若鹜陶渊明却选择远离官场。这些在陈洁静同学的习作中都有所表述,而且有些还说得犀利、透彻、简洁、明快。比如下面的句子:“于陶渊明而言,千万人奔赴的官场远比不上乡郊野外的一亩三分地。”“陶渊明的‘不一样’,代表着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山川处处有,独守一份平静、淡定的心境却殊为不易。”
刘清梅同学的习作把“不一样的陶渊明”与“本色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内容上说,独立成段(第二自然段)的“保持纯真本色是追寻生命真谛的前提,唯有留住自己的本色,才能活出真实的自我”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紧扣《与子俨等疏》的文本条分缕析加以论证则是论据使用上的特点。尼采、黑塞名言的引用,以及第二人称呼告手法的运用,也使行文更加出入自如、亲切洒脱。
张倩怡同学的习作措辞优美,情感流畅自然,通篇以“吾惜之,吾怜之,吾往之”为行文之“纲”,首尾圆合。“惜”是因为陶氏有“才”有“志”而难遂心愿,“怜”是因为他生不逢时而境遇凄凉,“往”是因为陶渊明的“通”与“透”让千年后的“我们”赧颜。文章观点鲜明,角度独特,论述有深度。最精彩之处的语句往往扣人心弦,发人深思。
写作任务三成果展示:
坦荡立人间,但使愿无违
读书很苦,打工很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奋斗还是“躺平”?不少人举棋不定,因而任岁月蹉跎,难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颇为令人不解的是,有人在选择“躺平”时,竟然搬出陶渊明来为自己辩解:一千六百多年前,陶渊明不早就逃离了官场,选择了归隐吗?他,就是最早的“躺平族”!
对此类“高论”,我不敢苟同。我认为,陶渊明是“坦荡立人间,但使愿无违”的勇者。他的“愿”,就是不与龌龊世道同流合污,保持自己品行的高洁。陶渊明并不是一开始就消极避世,青少年时期的他,“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很有一番“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但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晋宋交替的动乱之际,兵连祸结,战乱频仍,官场黑暗。陶渊明清醒地看到,在那个时代,他“兼济天下”的宏愿根本无法实现,故而辞官归隐,选择了洁身远祸、“独善其身”之路,并且在二十余年的农耕生活中,一直坚守初心。他的家,“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环堵萧然”“箪瓢屡空”,处于这样的困境,要“安贫”“固穷”,何等不易!但为了坚守自己人生价值的底线,陶渊明做到了。所以,我认为他是不慕名利、不畏强权的勇者。
诚然,陶渊明的选择是坚持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却不是唯一的方式。每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远的不说,就说一百多年前的“五四”运动,为了唤醒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蔡元培在时局动荡时坚持北大的革新,引入了科学和民主的思想;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呼唤人们冲破桎梏,迎来觉醒;李大钊更是激情澎湃,号召青年人尽瘁于“高尚之理想,圣神之使命,远大之事业”,使“我之国家为青春之国家,我之民族为青春之民族”。正是因为五四先驱高擎火把,才开创了百年来的革命之路,先驱、先烈们也因他们“坦荡立人间”的作为与伟绩而彪炳史册。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14 亿中国人的“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我们的个人之“愿”。为使“愿无违”,我们更应该永立潮头、争做先锋,告别“躺平”。北京冬奥会上,冰上起舞、雪间飞驰,争金夺银的都是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戴起袖标、穿上防护服,阻击病毒的,不少也是青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从航空航天,到海洋深潜,从乡村振兴,到科技攻坚,创造新的奇迹,处处活跃着年轻人的身影。不怕艰难险阻,不惧惊涛骇浪,矢志不渝,我们必会无愧时代,不负青春。
命运不是天注定,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拼搏而改变的。不管是英雄辈出的觉醒年代,还是处于伟大变革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就该“初生牛犊不怕虎”,努力创造人生的价值,以奉献者、进取者的姿态,坦荡立人间。[高三(10)班 韦润秀]
【小结与点评】
从评价“不一样的陶渊明”,到讨论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无疑又是一次思想的再提升、认识的再飞跃。因为,讨论陶渊明为何“不一样”,只需要聚焦陶渊明一人,而讨论怎样普遍性地实现人生价值,则要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反复思考,才能对从古到今人们的人生选择、人生追求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韦润秀同学的习作选择了三个时间节点来进行分析:一是阐明为什么陶渊明不是“躺平族”的鼻祖,而是不慕名利、不畏强权的勇者;二是五四时期的先驱们,如何高擎火把,开创了百年来的革命之路,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三是新时代的青年人,怎样以奉献者、进取者的姿态,走好自己的青春路。
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勾连古今,层层递进,充分揭示了“坦荡立人间,但使愿无违”观点的内涵。
在这次以完成三项学习任务为主干的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展现了自主学习的精彩。以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为导向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课内外结合,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习形式更加灵活。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只要用心学习、持之以恒,同学们必定能全面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提升思想、文化和语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