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让生命之树长青——《散文二篇》教学设计
2022-07-06钟传松华禄
钟传松 华禄
【教材、文本分析】
《散文二篇》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包含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和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两篇文章。
《永久的生命》是近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于1942年创作的一篇哲理性散文。文章通篇围绕“生命”展开论述: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不朽,正面阐述;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文章条理清晰、章法井然,语言鲜明生动,感情充沛真切,思想深邃隽永。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自传》的序言,也是罗素思想随笔中的经典,从中可以窥见“罗素作为一个思想家、哲学家的崇高人格和博大情怀”[1]。文章开篇,作者开宗明义地回答了“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一哲学命题——“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然后逐一阐明理由。全文短小精练,层次分明,“在语篇结构和内容方面,都表现出严密的逻辑性”[2],彰显出思想家罗素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这两篇文章所在的第四单元,以散文体裁为主,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呈现了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同时此单元五篇散文都有一个共同的人文主题——“情感哲思”,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在教材编排体例上,上承七年级“人生之舟”“生活哲理”,联结了七年级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下启九年级“砥砺思想”“浩然正气”的单元主题,为九年级学生的成长与学习作了情感及价值观的铺垫。教材在编写上充分考虑了初中生的成长特性,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注重教材与学生特点的结合。
初中阶段是青春期的鼎盛阶段,随着生理、心理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八年级的学生在思维特点上已经完成了“由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3]。在语文学习上,他们对一般的散文知识有了初步的认知与了解,但囿于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尚不成熟,对于哲理类散文的理解会存在些许障碍。因此,上课时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学习议论性散文的一般特点,同时更要帮助他们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调动他们深入思考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和互动点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分析作品的能力。
2.品味文章既睿智又形象、既理性又富有感情的语言。
3.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命(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领会作品的情思,激发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点拨式、自主研讨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话题导入
师:在地球上数以千万计的物种中,你知道各种动物的寿命吗?
屏显:
各种动物寿命一览
猴子50年,熊20年~30年,马20年~35年,鹿18年~25年,狼10年~15年,狐狸8年~10年,骆驼40年~45年,猫13年~20年,狗20年,山羊15年~20年,猪20年,犀牛50年,兔子和松鼠8年~10年,蝙蝠和老鼠3年~5年,蛇及大蜥蜴25年~35年,蛤蟆30年。
在鸟类中,鸵鸟60年,秃鹰50年以上,乌鸦25年~30年,山雀、鸣禽类小鸟一般活5年~18年。
昆虫类动物生命一般较为短暂,被称为朝生暮死。生命短暂的蜉蝣一般能活3 天~4 天。蝉在地底下生活6年~8年,成虫后,在地上仅能活3 天~10 天,雄蜂或雄螳螂一交尾便被雌的咬死,但是蜂王却能活20年。白蚁的寿命可达30年以上。
师:不管是长寿还是短寿,终究都要走向生命的尽头。对生物而言,从出生到死亡,这是生命无法逃脱的自然规律。但我国作家严文井却写了一篇文章《永久的生命》,为什么在他的眼中,生命是永久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赏析他的这篇《永久的生命》。
二、梳理探究
1.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屏显:
臼(jiù)齿:磨牙的通称,口腔后方两旁的牙齿,形状像臼,用于磨碎食物。俗称槽牙。
洗涤(dí):清洗,洗刷。
茸(róng)毛:指人和动物的绒毛。
蔓(màn)延:形容像蔓草一样地不断向周围扩展滋生。
凋(diāo)谢:草木花叶枯萎脱落。
2.分析思路:再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结构。
要求:学生默读,划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在此基础上,理清此文层次结构。
(方法指津:在阅读过程中,一是要特别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了中心句,以起到总领或收束内容的作用。二是要注意那些议论句、抒情句,它们往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预设:
第一段:“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我们都非常可怜!”
第二段:“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第三段:“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的,合起来却是永久。”“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第四段:“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师:通过勾画关键词句,我们可以理清文章结构:
屏显:
第一层(第1段),谈生命的易逝;
第二层(第2段),谈生命的不朽;
第三层(第3-5段),高唱生命的赞歌。
师:三个部分都是围绕“生命”展开论述的,但寄寓的情感却不一样,接下来看一看作者对“生命”情感态度的变化,理一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预设:一开始,作者就告诉我们,“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这是无奈的,显示出作者悲观、消沉的情绪。接着,作者说“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由悲观变为豁达。洞察了生命的真谛后,作者情感喷发,由衷发出“感谢生命的奇迹”“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的赞叹,卒章显志,高唱起生命的赞歌。
屏显:
第一层(第1段),谈生命的易逝——感叹;
第二层(第2段),谈生命的不朽——感动;
第三层(第3-4段),高唱生命的赞歌——赞美。
3.写法探究:文章的主旨是赞美生命的不朽,为何开头却从“生命的易逝”写起?有何妙处?
预设:先抑后扬。作者从时间过去永不再回来谈起,谈到个体的生命容易逝去,人力不可挽回,让人无奈,这是“抑”;接着写种族的生命是神奇的、伟大的、充满活力的,“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这是“扬”;最后抒发对生命的赞美之情。这样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打动人心。
三、互动点拨
1.精读赏析:选取感受最深的词句,结合旁注问题等,从修辞、情感、哲理等角度进行赏析批注。
(1)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
预设:运用了对比的修辞,将“生命”和“衬衫”相对比,突出表现了“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
(2)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那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预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生命”比作“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具体生动地表现出个体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人类的生命却是永无休止的。
(3)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预设:柔弱的小草能抵抗风寒,一年一年“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一万年前”“一万年以后”都是一样的;小牛犊炫耀着它们“永远的金黄色茸毛”。作者用的是同样的眼光,即透过生命更替的生动描述,形象展现新生命不断创造的流动与神奇。
(4)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预设:“分开来”指的是个体的生命,“合起来”指的是人类的生命。整句话的意思是: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这是生命的奇迹。如一年一年的小草、一代一代的小牛犊,个体消逝了,整体生命却永远存在。作者从哲理角度揭示了生命的永久在于整体生命的生生不息与生机盎然。
(5)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预设:“调谢”和“永存”看似矛盾,实则充满哲理:花儿凋谢,只不过是生命变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它孕育出了果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用自己的生命滋养下一代,让生命得以延续、生生不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命的消逝与不朽比作花朵的凋谢与永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价值。
思考提升:读了这篇文章后,引发了你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
四、总结拓展
1.学法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谈谈哲理类散文的阅读方法。
预设:
(1)把握主要内容(抓对象,巧概括)。
(2)理清行文思路(抓关键,看变化)。
(3)学习写作手法(抓特点,细分析)。
(4)品析文章语言(抓角度,精品味)。
(5)感悟思想主题(抓情感,深体会)。
2.读写实践。
(1)运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短文。
(2)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分四个小组自主探究下一篇课文《我为什么而活着》。
第一组:整体感知(感知课文内容,预设文章结构特点)。
第二组:品味语言(揣摩文中有深刻意蕴的语句,体会哲理散文的语言特点)。
第三组:探究感悟(理解作者三个人生追求及其内在联系,把握文章的内涵)。
第四组:拓展延伸(思考我们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对《永久的生命》的赏析,从内容、思路、结构、写作手法等角度掌握了阅读哲理性散文的一般方法,通过品析文章语言,进一步领悟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这节课,我们根据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主赏析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文章。
复习回顾哲理类散文的阅读方法:
1.把握主要内容(抓对象,巧概括)。
2.理清行文思路(抓关键,看变化)。
3.学习写作手法(抓特点,细分析)。
4.品析文章语言(抓角度,精品味)。
5.感悟思想主题(抓情感,深体会)。
二、分享小组自主学习成果
(小组自学成果展示。)
1.第一组:整体感知(感知课文内容,预设文章结构特点)。
(1)课文朗读。
点拨:朗读时要注意体味此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读出字里行间的从容、激昂和无奈,读出作者对爱情与知识的执着追求,读出对苦难者的莫大关心,读出一个哲学家的大度。
(2)词语掌握。
屏显:
遏(è)制:阻止,禁绝。
飓(jù)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和西印度群岛一带海洋上的风暴,风力常达十级以上,常伴有暴风。
濒(bīn)临:紧接,临近。
震颤(chàn):震动,颤动。
俯瞰(kàn):俯视。
(3)内容把握。
预设:此文阐述了作者的人生信仰和追求。开头提出观点,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后文则具体阐述了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的原因。最后总结,“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一生”。
(4)结构梳理。
屏显:
总——分——总
总(第1段):总说三种感情支配“我”的一生。
分(第2-4段):分述寻求爱情、寻求知识、同情苦难的原因和意义。
总(第5段):总结这是值得的一生。
2.第二组:品味语言(揣摩文中有深刻意蕴的语句,体会哲理散文的语言特点。)
(1)学生展示对哲理佳句的赏析(重点注意以下几句)。
①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预设:“像飓风一样”说明激情的无比强烈,“深深的苦海”指人生的苦难,“濒临绝望的边缘”指作者渴望减轻这些苦难但是无能为力,而且自己也深受其害。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形象的比喻中,使得文章的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
②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预设: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后边的语句解释前边的“孤寂”的感觉。意思是说,没有爱情滋润的感觉就像亲身经历过可怕孤寂而产生的战栗的感觉。处在这种可怕孤寂中的人,有时会感觉到除了自己,这世界好像再也没有其他的生命,自己也似乎走到生命的尽头,沉在没有情感,没有温暖的无底深渊之中。作者的语言含蓄而深刻。
③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
预设:“爱的结合”,就是最美好的生活,就是进了天堂,这样的天堂正是作者要追求的人生境界。告诉我们爱情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好体验。
(2)其他组的同学提出问题,教师点拨。
3.第三组:探究感悟(理解作者三个人生追求及其内在联系,把握文章的内涵)。
(1)学生展示“三个人生追求”的内涵。
预设:
渴望爱情:带来狂喜,解除孤寂,使人看到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追求知识:了解人类心灵,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理解毕达哥拉斯思想的魅力。
同情苦难: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
(2)学生阐述“爱情、知识、同情心”三者的内在联系。
预设:“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却总把我带回尘世。”这句话点明了爱情、知识和同情心的内在联系。在这里,作者用含蓄的、充满理性的话语表明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
(3)教师补充,升华主题:由此你看出罗素有着怎样的人格?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
屏显: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罗素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二战期间,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1955年,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1961年,为反对美国政府发展核武器,89 岁高龄的罗素被判两个月的监禁;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师总结: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的胸怀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多姿多彩,博大精深,一生都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追求。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活着的价值、意义——突破个人生命局限,为人类命运奉献一己之力;个体生命虽然短暂,但精神上可以永久不朽。
4.第四组:拓展延伸(思考我们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1)学生展示讨论交流成果。
(2)教师补充、小结。
屏显: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师:在浩瀚历史长河中,个体的生命非常渺小。但我们人类有思想,会创造。我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无限的人生价值,这也是严文井先生《永久的生命》的另外一种解读。希望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像罗素一样,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突破小我,成就大我,为国家、民族甚至全人类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让生命之树常青。
三、作业布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你对生命及人生的理解,结合时代特点,思考文后问题。
赖宁出生于1973年,是四川省石棉县人。他从小就有着远大的志向,对于家乡、社会有着极强的责任感。赖宁所在地区为火险区,山上时常发生火灾,他曾经多次去山上帮忙灭火,做了这么多的好事,可他却从不声张。1988年的一天,当地的海子山突发山火,15 岁的赖宁一次次地在火场中穿梭,大火熄灭了又燃,赖宁灭火的决心也如这场不愿熄灭的火焰一样。最终大火被扑灭,只是勇敢的赖宁的生命也随着这场大火的扑灭一同逝去。
事后,救火英雄赖宁的事迹被广泛传播,他不仅被评为了“最美奋斗者”,事迹还一度被写进了课本里,各个学校也张贴了他的海报、画像,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掀起了向“小英雄赖宁”学习的热潮。小英雄赖宁,虽然生命定格在了短暂的15 岁,但他的精神,却长久地影响着一代代青少年。
然而,后来,赖宁救火的故事却从课本上消失了。赖宁故事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为什么英雄的救火故事从课本里消失了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从教科书里删去赖宁救火的故事,并不是我们不再相信赖宁的故事,也不是我们不再怀念他,而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相对和平、和谐的社会环境里,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孩子,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我们应当努力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如果发生火灾,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首先应当做的是通知大人、消防人员,让专业人员进行施救。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提倡奉献,但不提倡盲目献身。
【教学反思】
这是自读课文,虽然属于哲理性散文,有些语言也不是很好理解,但两篇文章的篇幅都较短,结构也很清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难度不是很大。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之一。“生命教育的目标,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4]两篇文章涉及的话题都与“生命”“人生”有关,教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我决定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设计,在文本解读上,指导学生按照哲理散文的特点进行探究解析,通过关键语句的品读弄懂文本的主旨内涵;在拓展延伸上,立足八年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特点,以文意为引导,帮助学生获得人生启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完整的基础之上,引导生命个体积极、自觉地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向往更美好的价值存在”[5],深度契合“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体现“德性语文”的执教理念。
在具体的设计中,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永久的生命》以“启发点拨式”教学为主,《我为什么而活着》则以“自主研讨式”教学为主。在教授完第一课时后,设置任务,要求学生按照课堂所学自主研讨第二篇课文,引导学生从“一篇文”到“一类文”的有效迁移,授之以渔,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在“人文性”上,将两文“求同”,告诉学生,“像罗素这样活着,生命就能永久”,这也是对《永久的生命》的别样解读。
《永久的生命》“精读赏析”环节,预设了五个句子,学生弄懂了这五个句子,基本上也就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因为学生认知、理解、思维等因素的差异,“预设”与“生成”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与错位,需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和肯定。
经典的价值在于赋予其时代意义。在《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布置作业”环节中,针对当今时代中学生的生活、生存及思想现状,我挑选了“赖宁”的事例,目的在于赋予经典以现实意义,通过“生命”与“奉献”的辨析,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不作无谓的牺牲。如果要凸显这一现实意义,把这个事例移至“拓展延伸”环节可能效果会更好。
注释:
[1]饶莉:《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自传〉序言及译文赏析》,《高教学刊》,2016年第7期,第257页。
[2]王柃懿、张璐:《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我为什么而活着〉的逻辑性》,《语文学刊》,2016年第23期,第66页。
[3]王福铨:《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第102页。
[4]冯建军:《生命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5]赖欢:《当代语文教育的生命化发展》,《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17年第8 期,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