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师要更好地担起文学教育的重任

2022-07-06刘洋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文学语文

刘洋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以下简称《指导目录》)推荐书籍共300 种,其中文学类书籍比重最大,约占50%。《指导目录》虽然强调全学科阅读,弱化学科分割概念,但文学类书籍的高比重必然要求语文教师承担起阅读教育的主要责任。对于一线语文老师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语文教师要自觉承担起文学教育的重任,悉心指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带领学生领悟文学的魅力。

一、有效衔接课标与教材,把握阅读教学精神

《指导目录》推荐文学类书籍并不是“另起炉灶”,它是对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语文教材进行拓展与延伸。《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课标”)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绝大部分都在《指导目录》文学类书籍推荐之列。中小学教材中设置的“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等教学内容,也与《指导目录》阅读要求一脉相承。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指导目录》(文学类)——课标——教材”其实是三位一体的。

1.落实课标精神,提升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课标明确:文学作品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高中课标在“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同样明确: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由此得知,文学阅读要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三个方面着力。

文学作品离不开文学形象。“文学形象”不单单指人物形象,还包括诗歌、散文类文学作品中由景物、意象、意境来体现的各种形象。对“文学形象”的感受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小学生读《窗边的小豆豆》,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喜好、憎恶、崇敬、向往等感受。初中生读《俗世奇人》,教师要指导他们观察身边人,关注当下的社会生活,说出自己对“奇人”的理解体验。高中生读《红楼梦》《哈姆雷特》《曹禺戏剧选》等经典文学名著,要教给他们一些诸如“真善美的统一和错位”“把人物打入常轨”等分析“文学形象”的方法,由此进一步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文学作品的教学都可把“品味语言”作为切入点,并根据不同类作品的语言特质进行相应指导。阅读《可爱的中国》《革命烈士诗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红色文学作品时,可要求学生做名言警句的摘抄。阅读《儿歌300 首》《艾青诗选》等现代诗歌时,可举办“我最喜爱的诗歌”朗诵会。阅读《汪曾祺散文》《边城》《家》等作品时,应指导学生聚焦“语言特点”做批注。这些方法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关注和感悟文学文本的语言,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和驾驭能力。

情感是文学的内在因素,文学是人类情感的重要载体。体验文学情感,既可以从文学作品中的关键词句入手,也可以从作品的主旨要义出发。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被千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教师指导学生抓住这个关键句子,并带着“保尔怎样在革命斗争中成长为真正的钢铁战士?”这个紧扣主旨的问题阅读全书,理解和体悟保尔为理想而献身的情感。

2.运用阅读策略,推动阅读开展

教材在推荐阅读文学类书目的同时进行了导读设计,并根据书籍的特质提供了相配套的阅读策略说明,有效地推动了文学阅读的合理开展。比如《骆驼祥子》名著导读中例谈的“圈点批注法”,可运用在每一本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海底两万里》导读中介绍的“快速阅读法”,就特别适合《平凡的世界》《暴风骤雨》等小说的阅读;《西游记》导读中谈及的“精读和跳读法”,特别适合《儒林外史》《红楼梦》《官场现形记》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导读中推荐的“纪实作品的阅读”和《昆虫记》导读中提出的“科普作品的阅读”,为这两类书籍的阅读提供了极好的策略。

而这些关于阅读方法的“语文知识”,为学生的文学阅读提供了正确的“读法”。据此,笔者结合阅读教学的目标为学生设计了“一书一法,一书一主题”的教学方案。见下表(部分):

书名《汪曾祺散文》《古文观止》《聊斋志异选》《我与地坛》《傅雷家书》《伊索寓言》主要方法细读法精读法跳读法批注法倾听法讲读法主题有声、有色、有味的语言我心中的“千古第一文”跳读也无妨我和史铁生的心灵成长史听爸爸妈妈讲家书舞台上的动物王国

3.利用教材文本,拓宽阅读广度

语文教材中选定的篇目都是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开发教材文本背后的丰富阅读资源,拓宽学生阅读广度,促进阅读的持续性开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以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为引子,进入相关的整本书阅读。例如四年级上册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的作品,教学时可以引出《安徒生童话》,将单篇置入整本书中理解。教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沁园春·雪》,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诗词集》。其二,以教材中一类文章为线索,深入阅读相关类型书籍。例如七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都是童话、神话、寓言等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体裁,单元教学结束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伊索寓言》《希腊神话和传说》。高一上册第二单元都是古典诗词,这些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完这个单元,可以向学生推荐《汉魏六朝诗选》《人间词话》《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等书籍。

二、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再好的文学作品,如果学生没有阅读兴趣,就不可能去读它,更不可能受它的影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文学阅读教学的“牛鼻子”。

1.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在推崇个性化阅读的前提下,教师指导学生确定阅读重点(即主题),带着“主题”阅读,学生能够本能地建构言语家园,完成生命价值的自我塑造,从而享受阅读。具体而言,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作家、体裁、思想等方面确立阅读的主题。

作家主题,指以某一作者为阅读主题。《指导目录》推荐的文学类书籍中大部分是作家的代表作,如萧红的《呼兰河传》、曹文轩的《草房子》、鲁迅的《朝花夕拾》、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等等。教师可以开展“追一位自己喜爱的作家”阅读活动,还可以举办“我最喜爱的一位作家”读书报告会,写“我最喜爱的一位作家”专题小论文。

体裁主题,指以某一体裁为阅读主题。学生喜爱读什么体裁的文学作品,教师要引导其自主选择,不能作强制要求;不同的文学体裁,教师要能提供精准的指导,比如读《千家诗》《诗经选》《宋词选》等诗歌,要推敲一些富有深意的形象化的词语,笔者称之为“最有表现力、最有视觉冲击力”的词,引导学生从诗人的感情引发点入手,通过比较、想象、朗诵等方法,真切地体悟诗情。《我与地坛》这本散文集,要紧扣作者在特殊情境中的个人化抒情,要把学习史铁生的语言作为抓手,引导学生细心玩味语言,从语言中发觉生命的厚度和力度,从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读《射雕英雄传》这本小说要一口气读完,要把自己放进金庸的武侠世界里,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物的快乐和痛苦。

思想主题,指以某一思想为阅读主题。高中生读《围城》时,可以把杨绛写的《记钱钟书与〈围城〉》、柯灵写的《钱钟书的风格与魅力》、黄永玉写的《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等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加深其对作品主旨思想的理解。

2.由易到难

教师指导学生文学阅读,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自己要广泛地阅读文学作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要在尊重学生文学欣赏水平的基础上,比较准确地判断《指导书目》所列书目的难易程度,以此作为文学阅读教学的推进依据。

笔者对《指导目录》中初中阶段“文学类”书籍,粗略地划分阅读的难易度,给学生提供阅读建议,如七年级学生多读故事性强的文学作品:《希腊神话和传说》《孔子的故事》《甲骨文的故事》《白洋淀纪事》《伊索寓言》《俗世奇人》等;八年级学生文学类书籍的选择可以更多地指向情感滋养和人格培养:《青春万岁》《世说新语选译》《革命烈士诗抄》《青春之歌》《创业史》等;九年级可以更多地亲近经典:《诗经选》《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儒林外史》《元明清散曲选》——这只是建议性划分,大致体现阅读的梯度,千万不能因这个划分而限制了学生的个性选择。

3.有趣味的任务设计

设计有挑战性的、有趣味的阅读任务,是激发学生文学阅读兴趣的好方法,如,笔者曾这样设计阅读任务:

(1)为你读诗。组内选择一首大家认为最有感觉的诗歌进行朗读脚本设计,并写一段赏析文字,课后发布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上;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诗歌朗读会,将音视频资源生成二维码在班级微信群里展示。(《新月集·飞鸟集》)

(2)带着文学回母校。回到小学母校,用自己的语言,不借助任何材料,不用PPT 和提纲,讲授一首诗歌。(《诗经选》)

(3)鲁迅进课堂。假如你是鲁迅,给同学们讲童年趣事,请根据你的阅读,确定讲座的主题和内容。(《朝花夕拾》)

(4)为这本书设计一套试题。包括5-10 道判断题,10 道多项选择题,5 道简答题,1 道作文题,并制作1页完整的答案。(《海底两万里》)

三、积极鼓励家校共同参与,营造浓厚阅读氛围

1.指导家长参与构建家庭阅读空间

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和阅读习惯,对学生而言,是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引导。

要让家里有尽可能多的读书角,在客厅的某个角落放一个书架,稍加改造阳台的某个角落摆放书籍,把酒柜换成书柜;家长多带孩子逛书店,不一定要逛大书店,要知晓那些文艺小书店;要在日常生活中伺机将《指导目录》中的“文学类”书籍推荐或赠送给孩子,如果能写几句读书寄语,效果会更好;如果要推荐优秀文学书籍,可以把好书放在茶几、餐桌、床头、车座位等地方,孩子因为好奇,就会主动拿起来阅读。

做好家庭阅读记录,召开家庭读书会,能帮助学生树立对文学的敬畏。《红旗谱》《创业史》《林海雪原》《保卫延安》等有历史感的文学书籍,家长要提供一些背景知识,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力。

2.邀请其他教师推介文学书籍

无形的读书氛围的营造比有形的读书活动设计更有意义。语文教师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提供机会让学生采摘文学的鲜花。

班级可以开展“百师讲坛”文学名著推介活动,每周邀请一位教师讲述“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文学书”,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文学经典的理解。

文学即人学,文学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心灵、人的情感、人的精神,而教育的核心也是人,文学和教育都是为了“立德树人”。语文教师要更好地担起文学教育的重任,培养学生阅读中外文学经典的良好习惯,为国民文学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文学语文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文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