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抓地力建设的思考
2022-07-06单立新祁晓岚谢经炜
单立新 祁晓岚 谢经炜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
一、研究背景
在新一轮产业变革大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新信息技术的不断延伸扩展,加之大云物移智等领域的新产品、新方案层出不穷,在多个行业场景均已有较为成熟的应用,业务模式逐渐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工会需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新趋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工会服务理念,把最新信息技术工具与工会业务深度融合,推动组织变革、效率提升和价值创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国企改革、整合、重组力度加大的背景下,企业内产业、组织以及队伍结构的大幅调整,导致企业工会在工作开展上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为突破新时期下国企面临的各种冲击,国企应当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逐步建设成为制度完善、组织健全、服务有力的企业工会。工会工作的开展需要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紧密融合,与先进典型选树工作紧密融合,驱动职工群体学习先进、追赶先进、超越先进,顺应新时期需求,动态完善企业工会组织抓地力建设。
二、新时期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更新不到位,服务意识有待提升
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职工对数字产品、数字功能更加依赖,职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逐渐发生变化,服务职工的方式也需由线下为主向线上智慧化转变,如何构建联系职工的数字化、智能化网上服务体系,是当前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职工性别、年龄层次、岗位级别等的不同,特别是大批“90末”“00后”将步入工作岗位,对于职工服务需求更强调个性化,促使新时代企业的职工服务体系更加精准化,因此如何依托线上平台、数据分析精准定位不同职工的个性需求,进而实现工会服务职工精准化、精细化,成为企业工会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二)宣传缺乏感染力,传播模式有待完善
目前职工群众对工会的印象还是停留在节假日慰问、组织文体活动等方面,为了提高职工对工会工作的全面认识,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会服务工作,工会应加大职工服务宣传力度,在做好线下宣传的基础上,需要开拓线上宣传渠道,加大线上宣传力度,例如广泛宣传、转载提升服务职工的活动、成果、平台等,广泛开展多层次劳模和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宣传活动。同时以微信推送为例,我们不仅要看阅读数量,还要看面向人群、推广力度。[2]。很多时候微信推送只是在固定的微信群内流转,吸引力不大,特别是一线职工的参与度较低,而且宣传内容和传统新闻稿区别不大,没有主动适应职工生产生活方式、社交交流方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图1 “坚定信念 砥砺奋进”主题培训
(三)人才机制不完善,专业技能有待加强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工会工作也随之越发透明化、高效化,新时期职工需求的多样化对工会干部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会工作的开展面临更大挑战。就目前来看,部分工会干部工作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快适应社会快速发展下职工群体多样化需求。同时,工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创新服务意识还不够高,无法与日趋多元的服务对象和日益多样的职工需求保持同步,特别在一些基层工会,还存在人员明显不足,且工作繁杂,发展空间又非常有限等问题,造成青年职工不愿意从事工会工作,对工会存在理解偏差。
(四)组织模式较单一,精准服务有待强化
在国有企业大力改革下,企业制度也随之逐步完善,职工群体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职工群体的利益目标差距越来越大,其中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政治地位,更多地体现在经济待遇的差距上。从而工会服务群体越发多元复杂,给工会工作带来了更多困难与挑战。职工群体的多元化体现在不仅包括经营管理者群体,还包括白领、一线职工以及外聘群体,四类职工群体的需求各有差异,工会需要针对职工各层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展多元服务工作。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抓地力建设的思考
工会抓地力建设的根本是“服务型工会”,这就明确了加强抓地力建设就是要坚持面向职工,面向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新时期,我们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气魄,也有“穿云破雾见真章”的耐力,用“跳出工会看工会”的思维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相统一,做好工会组织抓地力,融入中心工作,服务职工群众,通过“突出四点、着力四抓”,不断夯实工会工作基础。
(一)突出“三个重点”,着力抓落实
突出政治性,抓实思想引领。坚持把党建引领摆在工会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根本,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扎实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班组职工在忠诚履职中增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3]。
突出群众性,抓实会员管理。不断完善会员管理机制,通过与党建服务相结合,借鉴党员活动日的服务形式,进一步丰富会员管理模式,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工会会员活动日。针对会员活动采取菜单式精准管理,将活动时间、内容通过清单的形式一一列出,同时与学习教育、劳动竞赛、文体活动等相结合,不断丰富工会会员享有的福利,增强职工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突出战斗力,抓实素质提升。工会干部始终要走在前、率先垂范,要敢于担当、勇于担责。以培养能讲、能写、能干的工会干部队伍为目标,建立企业分层分级交流、工会集中培训、高校研修等相结合模式。组织开展企业工会干部业务比武、技能大赛,促进基层工会干部学本领、钻业务。同时,高度重视合规管理,持续强化动态管理和自查自纠,确保工会经费使用合法合规。
(二)突出“三个难点”,着力抓破解
变“被动”为“主动”,破解职工诉求难。要致力于打造职工小家、职工书屋、职工诉求服务中心(站)、妈咪爱心小屋等“同心圆”式职工家园阵地,全方位服务职工所需所盼,逐级分层落实响应,让职工始终感觉家的温暖就在身边。一方面,以职工诉求服务中心为抓手,建立企业“网格式”诉求服务阵地,通过邮箱、微信平台、意见箱、专人接待等方式征集解决职工诉求;另一方面,可以采取“主动式”现场诉求调研,进一步发挥工会主观能动性,每月选派专人赴各诉求服务站开展主动服务,通过调研与座谈相结合的形式,面对面了解职工思想动态,主动协调解决职工诉求。
变“本位”为“出位”,破解靶向服务难。新时代职工队伍呈现出文化水平高、竞争意识强、价值多元化等特征,职工队伍的多样化、差异化构成对职工服务提出多样性、多层次性的需求,加之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职工群体的需求转向了更高层次的关注,从而给企业服务职工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因此既要踏实推进各项常态化的工会工作,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紧跟新时代步伐,在制度的框架内探索暖心手段和贴心做法,着力打造工会亮点和品牌。
变“求量”为“求精”,破解宣传推广难。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给职工的工作、社会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要利用好“互联网+”技术,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适应青年职工学习、阅读习惯的改变,适应“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普及,推动职工服务向“大众化、网络化、平台化”发展,实现职工服务工作的智能匹配。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研究分析,结合网络载体做好工会工作宣传,提高效率、拓展空间、提升价值,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突出“三个热点”,着力抓创新
狠抓劳模引领,让先进典型成为“名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打造劳模创新品牌。通过线上云平台直播互动,开展传帮带,创新劳模工匠与职工间的“云师徒”模式,实现劳模工匠线上教、实用课程在线学,做到资源汇集、资源共享,全面提升企业人才培育创新水平。同时广泛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突出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作贡献[4]。
狠抓产改建设,让技能人才成为“网红”。当前企业产业工人技能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劳模工匠待遇不如管理干部,严重影响了技术工人提升专业水平的积极性。一是深化职工技术创新。探索建立创新联盟、创新沙龙、融合创新中心等新形态,搭建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的平台,开展好职工技术创新、“五小”、青年创新创意活动。二是拓宽劳动竞赛平台。以“广泛、深入、持久”为基本原则,深入推动“奋战新征程 建功新基建”“提质增效”等竞赛活动,选树宣传劳动竞赛“劳动明星”,让广大职工在劳动竞赛中建功立业。同时积极搭建企业外、系统外、行业外竞赛平台,拓宽竞赛范围和平台。三是开展班组创新创效。组织班组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技术交流、技术革新等活动,加大班组创新能力历练,搭建班组创新创效展示平台。
狠抓首创群创,让科技团队成为“主流”。聚焦重大创新和基层创新“两大关键”,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以优势专业技术资源为依托,以前沿性创新和基层首创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高层次技术专家引进和基层技术能手培育为重点,在科研攻关和基层创新中培养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学术带头人和技能骨干人才,从而打造多支新时期科技创新团队。在重大科研攻关方面,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打造一批首台首套成果,落地一批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在基层创新创造方面,打造一批接地气的科技成果,转化一批基层首创产品,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5],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四)突出“三个亮点”,着力抓服务
突出多元性,抓实分层激励。工会组织监督和推动企业为职工发放标准化岗位服装及相关福利,体现岗位作业特点,并配发与工作岗位相一致的工牌、工位,保障良好工作条件。从关心职工成长、维护职工权益出发,工会组织始终通过集体合同平等协商、职代会决议等民主管理渠道切实保障职工权益不受侵犯。
突出重要性,抓实人才培育。工会组织协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为职工打造参加工作后,从工人到工程师,再到工匠的职业成长通道,不断细化丰富每一层级晋级梯度和类别,让职工成长成才始终目标清晰有动力。工会组织始终坚持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服务发展做贡献,靶定工期、工作成本、工作效率效益等关键指标,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让职工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相互促进[6]。
突出特色性,抓实志愿服务。以劳模工匠先进典型为引领,以各类专业人才、文艺骨干为特色,组建若干个综合能力突出、扎实稳健且具有奉献精神的专业型、专家型工会志愿者队伍。对内,依托现有的“五小”供电所、职工之家、妈咪爱心小屋等阵地,主动开展心理援助计划、红娘牵线活动等活动,服务职工美好向往;对外,结合电力专业特色和地方文化,深入探索政企联动模式,在诸多领域和事件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7]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的国内和国际形势面临巨大的变化,给企业工会融入中心工作、服务职工群众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机遇和挑战,想要迎接挑战,利用机遇,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工会工作思路,以创新的眼光寻求新时期工会发展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