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型家庭:幼儿健康成长的羁绊
2022-07-06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 钱 晶
小班幼儿入园第一天,嘟嘟妈妈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担忧:嘟嘟平时都是由保姆负责照顾,不会自主如厕、自己吃饭,希望老师能在嘟嘟如厕、吃饭等方面多帮忙。嘟嘟家庭是典型的限制型家庭,即保护型家庭,这种家庭的教养方式是由家长包办代替幼儿的一切事务、过分限制幼儿的活动。陶行知曾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子还小。”1岁以后,幼儿的身体动作和自主意识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幼儿渴望独立、渴望成长;如果这时成人仍然事事包办,就会剥夺他们发展的机会。基于此,我以陶行知先生思想为指导,以嘟嘟及其家庭为样本,探究限制型家庭对幼儿行为造成的影响及其有效干预措施。
理性审视:限制型家庭教养模式下幼儿的常见问题
陶行知曾提出:“教育的本质应是做一个整个的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职业。”“独立”是幼儿成为社会人的必要因素,缺失了“独立”的幼儿,当幼儿离开家人的保护、真正踏入社会的时候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问题一:害怕挑战、没有自信
限制型家庭中的幼儿,从小生活在成人的过度关注和保护中,往往会害怕挑战,面对陌生的事情时只会选择逃避、躲让,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肯定做不成某些事情。
户外游戏时间,孩子们选择了玩海盗船滑梯,可嘟嘟只是站在旁边看着别的幼儿跑来跑去。我问嘟嘟:“嘟嘟,去玩好不好?”嘟嘟忙摆摆手说:“不不不,不玩。”我将她抱到一节台阶上,她两只手抓住台阶两边蹲了下来,一直保持这个姿势看着旁边的小伙伴们跑来跑去。我跑到滑梯口,喊着:“嘟嘟,快来呀!滑下来就可以了。”嘟嘟看了看我,几秒之后转身从扶梯慢慢走下来,下来后就不愿意再上去了。
嘟嘟入园两个月,但是请假时间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个月,对幼儿园的一切都始终保持着警惕的状态,对任何活动都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嘟嘟从出生到入园前一次都没有玩过滑梯,因为家长觉得这个活动很危险。家长对嘟嘟的过度保护造成了她对现实世界恐惧、抵触,而且毫无自信。
问题二:人际交往能力不足
限制型家庭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幼儿由于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别的幼儿,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导致没有人际交往的意愿或者人际交往的意愿较低。
嘟嘟在园时不愿意与其他幼儿游戏,常常一个人抱着米老鼠玩具蹲在小角落里,表情低落、时不时地看向教室门口;偶尔门口有人经过,她就会表现得很兴奋,以为是自己家人来接她;人影走远后,她又恢复低落的情绪蹲在角落里。当有小朋友靠近她、想要和她玩时,她会表现出明显的抗拒反应。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的起点,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会导致幼儿未来无法适应社会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问题三:生活自理能力缺失
陶行知提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是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能力,也是小班幼儿入园后第一个需要面临的挑战。
入园第一个星期,嘟嘟生活自理能力缺失的问题就完全暴露在了我面前——不会使用勺子自主吃饭,每次吃饭都是拽着勺子随意搅动碗里的米饭,却不会舀一勺放进嘴里。起初我以为她并不饿,但只要我尝试喂她,她就会自如地张嘴大口大口地吃饭。其次就是如厕的问题,也是嘟嘟妈妈最担心的问题,嘟嘟妈妈曾说嘟嘟在家如厕都是保姆端着上厕所。入园第一天我尝试让嘟嘟自主如厕,但嘟嘟一直拒绝,直到吃午饭时她实在没忍住尿在了身上……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幼儿,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理幼儿园各种各样琐碎的事,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导致出现哭闹、不愿意入园的现象。
问题四:规则意识较差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基于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而形成的。家庭是幼儿社会化和社会规则的起点,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宽容和放纵幼儿,幼儿是无法真正适应社会规则的。在家庭中,家长需要组织规则控制比较强烈的亲子活动,活动需要明确目的和规则,家长和幼儿必须遵守规则。
嘟嘟的生活处处被包办,因此在入园后表现出明显的无秩序感——在小朋友排队出去做操时也总是游离在队伍之外;集体活动时,她有时搬着小椅子跑来跑去,有时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中午午睡,她也不能安静入睡,而是在厕所和活动室里转来转去。
嘟嘟在幼儿园的活动中,不能按照约定的规则做事情,没有形成适应集体生活的行为、态度和情感,因此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家长包办的行为和听之任之的态度,导致了幼儿在幼儿园里肆无忌惮、完全无视规则的存在。
重新导向:教师及时干预幼儿行为问题
陶行知曾说:“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限制型家庭教养模式中幼儿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无法适应集体生活,所以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应及时识别幼儿的行为问题,并进行干预和重新导向。
导向一:爱让幼儿不再害怕挑战
陶行知强调:“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是一种亲和力的活动,只有发自内心才能感动心灵。”只要心中有爱,幼儿就有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一次幼儿去二楼平台玩斜坡,其他幼儿一溜烟都跑了上去,只有嘟嘟一直躲在我的身后。我说:“嘟嘟,可好玩了,试一次好不好?”嘟嘟回答我:“不。”但我仍然拉着她跑上了斜坡,玩了一趟后我问嘟嘟:“我们成功了,你开不开心呀?”嘟嘟点点头。我又说:“那嘟嘟自己来试一次好不好?”这次嘟嘟没有说“不”,而是转身向斜坡上走,但走到了一半,只见她站在陡坡前犹豫了会,转身又跑向了我。我蹲下来抱了抱她,说:“嘟嘟,你看最上边绿色的叶子真好看,你愿意帮我摘一些回来吗?”嘟嘟点点头又向斜坡上跑去,跑到了陡坡前,慢慢挪到了护栏处,抓着栏杆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到最顶上摘了片叶子,又扶着栏杆一点一点往下走,走到不陡的地方后就跑向我,将叶子交给了我,我拥抱了她。
嘟嘟在我第一次陪伴玩耍后,感受到了游戏的有趣,开始了自己的尝试。虽然嘟嘟在遇到挑战时选择了放弃,但她天性善良,当我请她帮忙摘片叶子时,即使自己害怕,嘟嘟也愿意尝试,为我摘来了叶子。嘟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提高了自己的胆量。
导向二:“小先生”促进幼儿人际交往发展
人际交往是人类的基本生存状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是幼儿生命成长的需要,因此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意识和能力对于幼儿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陶行知提出的“小先生制”,旨在“普及生活教育所要树立的第一个信念,便是小孩能做先生”。使用“小先生制”对于限制型家庭中的幼儿的发展是十分有效的。
“不要不要。”海盗船上传来了嘟嘟略带哭腔的声音。我通过窗户看到果冻拉着嘟嘟的手想和她一起玩,但嘟嘟一直在往后退。经过几番争执后,果冻决定站在滑梯口等嘟嘟。嘟嘟滑下后,果冻又拉着嘟嘟跑到了楼梯处。爬上楼梯的果冻回头看见仍站在地上的嘟嘟,喊着:“嘟嘟快来呀!”果冻喊了三四遍,但嘟嘟仍然站在楼梯口,果冻随即走下楼梯拉着嘟嘟的手爬了上去。果冻说:“嘟嘟,不怕,你先滑,我跟在你后面。”说着,果冻拉着嘟嘟的手走到滑梯口,嘟嘟先滑了下去,果冻紧跟在后面也滑了下去。滑下去后果冻又拉着嘟嘟的手跑到楼梯口,这次嘟嘟紧跟果冻后面爬上海盗船,走到滑梯口滑了下来。
嘟嘟对结交朋友持有抵触心态,在这个过程中果冻充当起了“小先生”的角色,果冻能快速察觉同伴的情绪及需要,并会想办法去帮助同伴;即使遇到一遍遍的拒绝,果冻也没有退却,而是换种方法帮助同伴。当嘟嘟表现出明显的“不愿意滑滑梯”的情绪时,果冻会建议说:“你先滑,我在你后面。”她认为这样嘟嘟就不会感到害怕,她的热情也有了一些成效——嘟嘟从一开始的抗拒慢慢变得愿意与果冻拉手、与果冻一起滑滑梯,这就是“小先生”的力量。
优化策略:家园共育干预幼儿行为问题
干预限制型家庭教养模式下幼儿的行为问题最重要的是及时与家长沟通,改变家长日常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干预幼儿行为问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我们不能认为幼儿年龄小,就剥夺了他们行动与创造的机会。在观察了嘟嘟一段时间后,我整理了嘟嘟在园时的文字记录和图像信息,与嘟嘟妈妈约定了约谈时间,着重提出了孩子生活自理及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嘟嘟妈妈表示嘟嘟因为很多事情做不好已经有了厌学的负面情绪。于是我们依据实际问题,进行交谈,最后达成了共识。
策略一:亲子陪伴助推幼儿自理能力发展
陶行知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不可强迫幼儿去学知识,而应该让幼儿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幼儿1~3岁期间,只有家长能尊重幼儿自主探索和自主做事的需要,幼儿的自主能力才会得到发展。但小班幼儿已经错过这个发展生活自理能力的黄金期,强迫幼儿去做,反而会进一步激发出幼儿的排斥感,因此亲子陪伴对于培养幼儿自理能力非常重要。
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应是亲子一起做相同的事情。嘟嘟妈妈和嘟嘟约定一起比赛吃饭,起初嘟嘟表现得漫不经心,拿着勺子随意搅动碗里的米饭;随着妈妈碗里的饭越来越少,嘟嘟有些紧张起来,开始舀米饭往嘴巴里送,但因为吃得急了有些难受;妈妈这时注意到了嘟嘟的反应,故意放慢了速度,慢慢地舀了一勺饭,再舀一点菜放进了嘴巴里,认真咀嚼了一会咽了下去。一旁的嘟嘟看了看妈妈,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慢慢咀嚼了一会才咽下去。
嘟嘟妈妈改变原先的教育方式,不再一味地包办,嘟嘟也在模仿中学会了怎样吃饭。从嘟嘟妈妈发过来的嘟嘟捧着空碗的照片里,我看到了嘟嘟眼里巨大的快乐与满足。当然这只是嘟嘟自理能力培养的起点,接下来在尝试让嘟嘟提高生活自理技能过程中,家长可以适时提供语言的鼓励和指导。
策略二:家长做榜样进行规则教育
陶行知说:“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遵守规则习惯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做好正面的榜样,必要时可以社会为教材,与幼儿一起感受社会规则。
我园响应号召,开展文明城市建设,于是我邀请嘟嘟和嘟嘟妈妈参与到幼儿园门口的车辆管理上来,做一天的“小小督察员”。这一天嘟嘟妈妈早早地就来到了幼儿园,别上了红袖套后和嘟嘟一起出发了。她们第一个遇到的是一位老爷爷,嘟嘟妈妈问:“宝贝,你觉得这个爷爷车停得怎么样?”嘟嘟忙点头说:“爷爷车停得很棒。”她们第二个遇到的是妮妮妈妈,嘟嘟勇敢地站在妮妮妈妈面前,说:“阿姨,这里不可以停车。”妮妮妈妈点点头说:“好的,我明天不把车放这里了。”
通过“小小督察员”这个活动,嘟嘟懂得了:规则,不管是小孩还是成人,都必须要遵守。因为嘟嘟妈妈的陪伴和嘟嘟的个人参与,嘟嘟可以了解他人的感受,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了规则,并能自觉地遵守规则。
经过一个学期的干预与陪伴,嘟嘟已经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嘟嘟家人也在调整自己的教养模式,努力跨越“绊脚石”,为嘟嘟铺平成长之路。正如陶行知所说:“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尽管幼儿未来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挑战,但生活就是不断走出舒适区、不断挑战新环境、不断学习新技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