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数学区案例:毛毛虫的旅行

2022-07-06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附属幼儿园陈晓慧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6期
关键词:浩浩毛毛虫排序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附属幼儿园 陈晓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我根据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他们通过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相互交流来提高参与数学区域游戏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的数学知识经验。

结合当下的班级活动主题,我们自制了“毛毛虫的旅行”“蝴蝶好朋友”等游戏材料,创设了“毛毛虫去旅行”的游戏情境——毛毛虫一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它无所畏惧、积极解决,直到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在它的身上又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将数学知识有效渗入各个环节之中,引导幼儿通过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轻松自如地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

【5月11日】实录

今天的数学区里,正正和潇潇一边商量一边开心地玩起了“毛毛虫去旅行”的游戏。潇潇说:“毛毛虫要过河,我要先给它铺一条路。”说完他拿起旁边的“小石头”铺了起来,红的、红的、红的、绿的、绿的……路铺好了,毛毛虫可以从上面通过了。先让哪只毛毛虫过河呢?一只毛毛虫在树叶房子里面,一只毛毛虫在树叶房子上面,还有一只毛毛虫在树叶房子前面。正正说:“你拿房子上面的毛毛虫,我拿前面的毛毛虫,我们让两只毛毛虫一起过河吧!”

毛毛虫顺利通过了小河,来到了梅花林。发现树上没有花瓣,潇潇根据花心的点子把花瓣补充完整;正正则给小动物们找食物,两个人忙得不亦乐乎。

评析

创设丰富的数学活动区角,目的是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宜的数学学习环境,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孩子们总是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当数学区有了新游戏“毛毛虫的旅行”时,他们都想要第一时间去玩一玩。教师在制作数学玩具的时候,将简单的排序、配对、匹配等知识运用于游戏情境中,有效激发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以及对数学区域游戏的热情。

《指南》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例如,在“贴花瓣”的环节中,幼儿将花瓣与点子一一对应,体会点数的意义。《指南》还指出:“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例如,在给毛毛虫铺路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发现和体会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石头路整齐有序。

【5月14日】实录

今天,潇潇和正正不约而同地来到数学区熟练地玩起了“毛毛虫去旅行”的游戏。两个人分工明确,潇潇铺路,正正给小动物喂食物……这时,涵涵也加入了游戏:“我来贴花瓣吧!”说完便行动起来。这时,铺路的潇潇拿着橘黄色的小石头对正正说:“它们的颜色一样,我们可以将它们放在一起。”涵涵指着旁边的操作卡说:“这个弄错了,一只猫吃一条鱼,两只猫吃两条鱼……”正正不解地问我:“陈老师,这个怎么玩?”于是,我拿出之前玩过的操作卡给他们看,孩子们一下就明白了——一会儿给它们排序,一会儿给小动物喂食物的游戏,一会儿又将相同形状的物体放在一起,玩得可开心了!

评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构建初步的数概念。”在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方面,《指南》对小班幼儿提出要求:“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小班幼儿不仅能够识别游戏模式里的颜色类别,还能在同样一堆操作卡中给图形分类,体现了幼儿对集合概念的思考与掌握。“毛毛虫去旅行”的游戏玩法是:先按照颜色、图形排序,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排序的规律,学习按一定的规律给物体排序。后期幼儿还可以根据大小、多少等找规律排序。

【5月18日】实录

毛毛虫长大后会变成什么呢?于是,我们的游戏“毛毛虫去旅行”的升级版“蝴蝶好朋友”诞生了。介绍完游戏玩法,孩子们的游戏就开始了。点卡排排队,可以怎么排呢?瑞瑞说:“我们从1开始,我来找。”点卡1找到了,继续找一找、排一排。可以从少到多排序,还可以怎么排呢?潇潇又调换排序提示卡的位置继续排序。潇潇提议:“我们让蝴蝶也来排排队吧!”

这时,浩浩和钰钰过来了,两人将篮子里的数字卡、点卡、蝴蝶卡一张一张背面朝上摆好,“石头剪刀布,我赢了!我先翻!”“石头剪刀布……”“哇,一张点卡、一只蝴蝶,它们可以在一起了。”浩浩开心地叫了起来。没过一会儿,钰钰也开心地叫了起来:“我也可以拿了!”两个孩子还不忘向我炫耀一番。

宇宇被他们的叫声吸引过来,钰钰连忙向他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时,宇宇看到了遗忘在一旁的游戏盒。“把你们翻开的卡给我好吗?我把它们送回家。”浩浩和钰钰玩“翻卡牌”的游戏,将翻过的卡交给宇宇,宇宇按照点子标记,将它们一一分配好,并逐一送回了它们各自的家。

评析

《指南》指出:“小班幼儿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6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很少在数学区玩的宇宇小朋友今天主动来到了数学区,并能利用点卡、蝴蝶配对等游戏进行点数。

随着游戏活动的深入发展,我们导入了新的游戏情境:毛毛虫变成了蝴蝶,蝴蝶们排排队找朋友,小蝴蝶的家在哪里?升级版的游戏再次吸引了孩子们的游戏热情。

小班幼儿不仅能感知6以内的数量,还能学习给6以内的点子进行配对。在游戏过程中,浩浩和钰钰利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提高了配对、点数游戏的趣味性。

【5月21日】实录

浩浩对游戏的热情只增不减,当其他小朋友需要帮助时,他都会伸手援助之手。看,他一会儿和辰辰玩“找朋友”的游戏,“我和你猜拳,谁赢了谁翻卡,石头剪刀布!”一会儿又教冉冉怎么帮点卡、蝴蝶卡回家,“这是1的家,可以放点卡1,点卡3的家在这儿。”辰辰和冉冉听了浩浩的介绍之后,两人玩得开心极了!

“你选哪条路?”“我选红色的这条路。”浩浩和琪琪玩起了“谁先回家”的游戏。“石头剪刀布,我赢了,我先来。”琪琪赢了,先扔骰子,扔到几就走几步,1、2、3、4,边走边数。“你走错了,你要走4步,你少走了一步。”浩浩扔完骰子后,琪琪就拿走了,所以没看到是数字几。这时,浩浩从旁边拿来了数字卡,正当我正好奇时,就看到他扔完骰子后拿出了与之匹配的数字卡,并且开心地说:“这下就不会忘记了。”

评析

《纲要》指出:“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我们又一次升级了游戏,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

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与材料的积极互动中巩固一一点数、配对、排序等相关知识。浩浩已然成为了一名小老师,热心地帮助不会玩游戏的孩子,也乐于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探讨新游戏,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了已有经验,增强了参与数学区域游戏的兴趣和信心。在一步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互相帮助,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积极主动地获取数学游戏经验——他们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案例感悟

故事情境使数学区域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游戏趣味,促使小班幼儿积极主动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最真实的感受、情感、想法和意愿,从而成为数学学习的小主人。

在一次次的游戏活动中,幼儿收获了快乐与成长,同时,其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了有效提高,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勇于尝试等良好品质也得到了发展。幼儿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在感知与操作、展示与分享、认知与积累、表达与创造中遨游于自由发展的数学天地,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发展。

猜你喜欢

浩浩毛毛虫排序
毛毛虫,动起来
好饿的毛毛虫
作者简介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毛毛虫和蚕
恐怖排序
可爱的毛毛虫
大学生暑期耕田挣2万元
节日排序
小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