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 点”助力幼儿探究性主题活动
——以“我的乌龟朋友”为例

2022-07-06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侨英中心幼儿园何远英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6期
关键词:乌龟探究性赛道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侨英中心幼儿园 何远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所以教师如何均衡探究性主题活动中师幼之间的关系对于幼儿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接下来我将以小班探究性主题活动“我的乌龟朋友”为例谈谈开展幼儿园探究性主题活动的四个关键点:以兴趣为触发点,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行动为观察点,以任务为落脚点。

1 以“兴趣”为触发点,开启主题探索之路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到:“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时,尊重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开启探究思维、促进幼儿深入探究是尤为重要的步骤。

开学初,孩子们带来了十多只小乌龟,班级种植角充满了活跃的气息。每天午饭后,种植角的小乌龟总能招来一群孩子,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别班的孩子。在观看乌龟时,有的孩子提到自己曾经在公园里的池子看到了许多很大的乌龟,有的孩子提到自己家里养了两只很大的乌龟,有的孩子说回家让爸爸妈妈也给自己买小乌龟。看到孩子们对乌龟充满了兴趣,我在班级组织活动“我的乌龟朋友”,开启了孩子们的主题探索之路。

2 以“问题”为切入点,明确主题探究方向

当幼儿在主题探究活动中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既能激发幼儿思考,又能达到教学目标。

在主题活动“我的乌龟朋友”中,孩子们在观察乌龟时,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乌龟朋友有什么特点;大胆猜测乌龟朋友在做什么,并敢于说出自己的发现。当看到一只乌龟身体翻转以后,有的孩子说乌龟死了。于是教师问:“你怎么知道乌龟死了呢?”孩子说:“因为翻过来了呀!”旁边孩子表示了质疑,说:“乌龟只是在睡觉。”孩子们有的说可以动一动它看看有没有反应,有的说可以摇摇瓶子看看它会不会动。“我们可以大声叫,看看乌龟会不会被叫醒?”“如果乌龟死了会很臭,我们可以闻一闻有没有臭味。”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最后发现乌龟翻过来并不是死了,大家都兴奋不已。

振振说:“有只乌龟爬到另一只乌龟背上了。”我追问:“你觉得它们在干嘛呢?”孩子们有的说乌龟们在打架,有的说在玩背背游戏。

一个孩子说:“乌龟的头一直要探出来。”我问道:“它把头探出来是想干嘛呢?”孩子们打开话题说:“它想找爸爸妈妈。”“它肚子饿了要找吃的。”“它想出来看我们小朋友。”“它想出来玩吧!”我问:“孩子们,乌龟到底能不能爬出来,能爬多高呢?”孩子们有些觉得“能”,有些觉得“不能”。他们尝试利用小草或者树叶试探乌龟爬高情况,并为乌龟铺设跑道来进行赛跑游戏,看看哪一只乌龟跑得快。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与乌龟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去主动思考,为主题探索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3 以“行动”为观察点,促进主题深入探究

《指南》中提到:“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探究性主题活动前必须先让幼儿对探究事物进行具体的、充分的接触体验。而另一方面观察是教师在探究性主题活动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行动”来选择恰当的介入契机,促进幼儿深入探究。

在乌龟成功爬出后,孩子们显得格外兴奋。教师及时抓住契机,抛出新问题:“大乌龟和小乌龟谁爬得比较快?”于是,孩子们把大、小乌龟放出来进行比赛,可是乌龟并没有按同一个方向爬,无法判断谁爬得更快。

如何才能判断谁爬得快呢?教师引导孩子们观看体育赛事的赛道及比赛规则来为乌龟设计赛道进行比赛。赛道设计开始了:用什么来设计赛道呢?有的孩子提议用一次性纸杯来搭建赛道,很快赛道就搭建完成了。乌龟开始了第一次比赛,孩子们发现了问题——乌龟总是跑到别的赛道上,或者直接撞倒杯子爬到草地上;即使赛道之间隔开了,乌龟也会很快撞开。

于是教师再次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纸杯会被撞倒?怎么样才能让乌龟不跑到别的赛道上呢?孩子们搬来了较重的彩虹滑坡来当赛道隔断,赛道很快就改建完成。这一次,乌龟没有爬到草地上,也没有爬到别的赛道上,完美地完成了比赛。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喊着,加油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气氛格外欢快。

在设计赛道的过程中,幼儿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行动摸索不断推进主题活动的深入;在教师适时的介入下,第二次比赛终于顺利进行;在乌龟比赛过程中,孩子们开心地为乌龟进行呐喊:“加油。”教师及时抛出问题:“你们是在为哪只乌龟加油呢?”孩子们众说纷纭。以此,教师为下一次孩子们给乌龟取名字的活动奠定了基础,再次促进了主题活动的深入探究。

4 以“任务”为落脚点,延伸主题教育价值

主题活动结束后会留下一些照片、视频、调查表、装饰物等资料来反映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不仅要善于实践更要注重反思:这个主题活动留给孩子怎样的印象?家长们是如何看待这一活动的?活动还有没有可以利用的隐形价值?带着这些反思,我以“任务”为落脚点,延伸主题活动“我的乌龟朋友”的教育价值。

临近期末,活动探究也告一段落。放寒假前,我与孩子们一同了解了关于乌龟过冬的常识以及讨论“乌龟过冬很冷该怎么办”,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到要给乌龟盖被子、穿衣服、围围巾、戴手套等。为了让主题教育价值得到进一步延伸,我把孩子们提到的为乌龟盖被子、穿衣服、围围巾、戴手套等方法以“任务”的方式分配给孩子们,要求他们在家制作保暖东西并照顾好自己的乌龟朋友。孩子们通过为乌龟朋友设计衣服、被子、帽子的同时学会了照顾乌龟朋友,增强了探究能力、提高了动手能力。

整个小班探究性主题活动“我的乌龟朋友”既尊重了幼儿的兴趣,又让幼儿在行动中体验活动,还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角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乌龟探究性赛道
跃马新姿 赛道试驾法拉利296 GTB
彩珠赛道大迷宫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草坪上的迷宫赛道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乌龟
和乌龟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