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草原牧歌》为例
2022-07-06◎杨震
◎ 杨 震
《上海市中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提出了“表现性德育目标”——期望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具备的德性表现,帮助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用学生显性、外在的表现来推断学生是否达到相应的德育要求,增强德育过程的可操作性。为更好地落实“表现性德育目标”,教师要根据作品德育内涵的不同,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德育要求内显于心,外化于行。笔者以五年级《草原牧歌》为例,主要从教材内涵把握、教学目标与结构设计、教学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教学设计与实施提供可借鉴参考的具体路径,以最终提升学科德育的实效。
一、结合音乐作品,把握教材内涵
音乐教学中由于不同音乐作品的体裁、题材、地域、时代等特点的差异,其蕴含的学科德育价值的内涵指向也各不相同。而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内涵价值及其教育意义恰恰是落实学科德育的重要切入点。因此,如何分析音乐作品,把握作品的音乐内涵、挖掘并提炼其德育内涵与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教材内涵。
(一)聚焦关键特征,把握音乐内涵
教师在把握作品的音乐内涵时,应聚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基础的、关键的音乐表现特点,同时还要关注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相关的文化内涵,如歌词内容、音乐人文、创作背景等。可从“音乐要素”“音乐情感与形象”“音乐体裁与风格”“音乐相关文化”等方面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地进行提炼,引导学生深度体验音乐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作品的本体特征与音乐内涵。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关键特征分析
(二)适度艺术处理,挖掘德育内涵
以上提到可以通过聚焦关键特征来把握作品的音乐内涵,这也是教材内涵把握的首要环节。但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也会碰到一些作品的德育内涵与教育价值较难挖掘。这时就可以通过对作品进行适度的艺术处理,如改变音乐要素特点、创编第二声部、改编音乐风格等方式,丰富原作品的音乐内涵,从中挖掘出更具价值的德育内涵。
例如,《草原牧歌》这首作品,从上述的关键特征分析中可以发现,歌曲原是一首通俗歌曲,主要通过两段对比性的旋律展现音乐形象与抒发情感的。而我国又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许多地方都有草原。故初步设想选择具有代表性且音乐风格鲜明的内蒙古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过变化不同的伴奏型,赋予歌曲不同的音乐风格,提升作品德育内涵的立意,不同民族音乐风格均表达了对家乡、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制定德育目标,厘清教学结构
德育不是课程的外加物,而是课程的内生要素。在设计德育表现性目标时,应以音乐学习的内容为载体,具体的行为表现为手段,以促进课程和德育的高度融合,其关系如图1所示。
如何制定可观测、可评价的表现性德育目标,确保德育核心要求的有效落实,是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一大难点。通过研究与实践,梳理出以下思考与操作路径:一是结合作品特点,梳理教学要求,提炼德育价值,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二是分析学习基础,明确学生的已有能力与可能存在的难点;三是参考教学目标的“四要素”,采用“融合”与“单列”的策略,叙写表现性德育目标;四是结构化设计教学内容与环节,并有意识地融入德育要素,凸显学科德育功能。
下文以五年级音乐作品《草原牧歌》为例进行分析。
(一)梳理教学要求,提炼德育价值
根据作品关键特征,参考《上海市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对照“年级目标”运用“动词+短语”的形式,清晰地梳理、罗列音乐教学要求。同时,音乐教学的德育价值既蕴含在音乐作品中,也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可参考《指导意见》中的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核心要求,从学习内容价值与学习过程价值两个维度提炼教学德育价值(见表2)。
(二)分析学习基础与难点
分析学习基础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必要环节。可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提炼:一是学生已掌握的唱、奏、演、舞等相关技能情况;二是学生开展音乐实践活动中积累的音乐学习方法经验及学习习惯方面的实际情况;三是学生在能力、经验、习惯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难点或不足。精准的学情分析有助于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学习基础与难点分析如下。
【音乐表演技能】
(1)在上一课时中,学生能运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草原牧歌》。
(2)学生具有一定的歌唱能力,平时能在不同的歌曲作品演唱时,基本掌握连贯、弹性等不同的演唱方法。但在力度、音色控制以及把握二声部的音准、音量均衡等方面还有所不足。
【音乐学习方法、经验与习惯】
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已接触过我国不同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如苗族、傣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这些前期经验都是本课教学的基础。但对如何应用不同音乐风格进行表演,还缺乏经验。
【可能存在的难点与不足】
部分学生在演唱同时进行其他辅助性表演时,可能会发生动作与声音不够协调的情况。
(三)明确表现性德育目标
在明确表现性德育目标时同样应遵循在课时层面的教学目标,包含完整的四要素: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主体——学生(一般可省略)。课堂中学生的行为表现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音乐学科本身的学习行为(指向“学习内容价值”);二是在学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情感、态度等,如合作、协同、交流、表达等(指向“学习过程价值”),这也是所有学科德育的通用价值。因此,关于表现性德育目标在教学目标中的呈现方式,主要可以有以下两种策略。
1.融合策略
基于以上对教学要求的梳理和德育价值的提炼,将两者相互融合成表现性德育目标。表现性德育目标如下。
(1)能在感知、拍击歌曲《草原牧歌》不同伴奏音型的过程中体验、理解并说出歌曲不同风格变化所代表的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与人文特点。(对应教学要求①②,学习内容价值②)
(2)能用连贯舒展、轻快有弹性和饱满有力的不同声音齐唱、合唱具有不同地域、民族风格的《草原牧歌》,抒发各族人民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应教学要求③④,学习内容价值①)
说明:以上目标中提到的“能用这些不同的声音齐唱、合唱……”“说出……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与人文特点”“交流……感受”都是学生具体课堂行为表现,也是课堂中是否落实德育要求与价值的证据。
2.单列策略
当需要特别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某种具有独特价值的情感、态度或行为时,就可以在教学目标中单列一条体现学习过程价值的表现性德育目标。《草原牧歌》一课表现性德育目标如下。
在同老师、伙伴交流音乐与人文特点和歌唱方法的感受,以及合作演唱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敢于表达、能够倾听的学习态度。(对应教学要求①②③④,学习过程价值①)
所以在进行表现性德育目标设计时,教师要将德育核心要求与课程内容、学习经历、活动资源等相结合,通过学生具体的课堂行为表现为教学评价提供显性的衡量标准,帮助教师了解目标的达成情况,确保德育要求有效达成。
(四)设计教学结构,融入德育要素
任何一堂有效、精彩的课堂都应该有清晰的教学结构,它体现了教学的主旨与教学结构的逻辑性。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学科德育,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通过深入分析、处理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立意;其次,围绕本课的表现性德育目标,梳理教学主线,结构化设计教学环节,并从音乐体验、音乐表达、音乐情感与相关文化等方面有机地融入德育要素,使每一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整体发挥德育功能。《草原牧歌》一课教学结构如表3所示。
表3 教学结构
三、优化实施策略,提升德育效果
表现性德育目标最终是否能有效落实,与课堂中教学策略的应用密切相关。教师应依据之前“教材内涵把握”与“教学目标与结构设计”的结果,结合学科特点与教材内容特征,有针对性地提炼德育教学实施策略,为教学中的德育内化提供显性的抓手,促使德育落到实处。
(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导体验表达
创设学习情境是渗透学科德育的重要策略。教师可针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形象与相关的人文要素,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引导其身临其境地深入音乐的感受体验与实践表达,感悟德育内涵。
在《草原牧歌》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民族音乐风格与地域文化、性格特点之间的关联,首先,教师出示地图展现了我国版图的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以及各地草原的地理位置与分布;其次,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以近距离、直观的形式呈现了蒙古族、维吾尔族的草原美景与不同的生活场景,从鲜明、迥异的音乐风格中体验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所共同蕴含的家国情怀。
(二)强化艺术感染,激发情感共鸣
教师高质量的示范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更能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使之充分浸润在音乐作品的形象与情境中,帮助学生在直观地聆听、赏析中获得德育内涵。
在《草原牧歌》一课中,教师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分别选择了不同的伴奏型以及表演形式演绎歌曲,旨在让学生在感受多元化音乐风格与文化的同时,加深其对音乐情感内涵的体验与理解。例如,在学习蒙古族音乐风格时,教师为原曲编配了长调声部,并亲身示范长调中特有的“诺古拉”唱法,引导学生体验蒙古族民歌粗犷、豪迈的音乐风格。
(三)丰富作品演绎,促进内涵感悟
《指导意见》中提出:“教师应根据作品特点,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音乐能力与正确的音乐术语演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和内涵感悟。”教师应该根据作品的风格与音乐表现特点,引导学生运用适合的音乐要素如力度、音色、演唱形式等,或辅之以肢体动作或舞蹈表演演绎作品,丰富音乐作品的表现力,表达对德育内涵的理解。这也是制定德育表现性目标的意义体现,即通过学生外在的音乐表现形式判断德育目标是否达成。
在《草原牧歌》一课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演唱形式等表现三种不同的音乐风格,表达对草原、生活的热爱。例如,引导学生分别运用饱满、有力与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蒙古族的短调与长调;以及运用载歌载舞的方式表现维吾尔族音乐热情、奔放的风格。
四、问题与思考
首先,如何进一步完善学科德育效果评价体系?目前,表现性德育目标的制定为后续开展相关的评价设计与实施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基础,但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师可有机地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围绕德育核心要求,从音乐内涵体验、音乐表演效果、音乐学习习惯与合作意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观测点与评价标准,建立科学、有效、易操作的评价体系。
其次,如何实现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界协同?在落实好本学科德育的同时,教师应进一步思考如何挖掘教材中的一切可利用的元素,与语文、美术等其他学科产生联系;也可建立单元视角,通过教材内容的重组,凸显不同学科之间共通的德育价值内涵,以结构化的方式开展跨学科的德育实践研究。
最后,如何利用好教研体系促进学科德育教学实践的持续深化?学科教研是探索并落实学科德育的有效途径。一是在研究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在充分把握音乐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从教法、目标、活动、评价、资源等方面寻找突破口,更深入、细化地进行分步实践,及时总结梳理相关经验。二是完善区、校级学科德育的教研体系,通过加强校际教研发挥教研合力,并鼓励教师跨校、跨学科协同开展研究,建立教研活动与资源共享机制,更大程度地推广典型案例与辐射优秀经验,促进德育教学的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