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特点及引导策略

2022-07-06尹馨艺

当代体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大学心理

尹馨艺

目前阶段,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同时这也是现代大学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体育运动也逐渐的发展起来,人们都看到了运动带来的好处,并且这也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促使自己身心健康的有效策略。下文中,主要对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展开探究,并且深入分析了心理素质对大学生的影响,提高了大学阶段对心理的重视程度,最大化改善了现代学生的体育心理素质。

1 背景概述

大学生的整体素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展开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体育心理素质也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而诞生的,对大学生展开体育心理素质的提升,可以最大化的降低在大学时代学生们心理问题的出现机率,并且为国家培养出整体素养高,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竞争是一直都存在的,大学生也面临着一些竞争,比如校园内部的、校园外部的等等,在各种压力下,极其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2 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现状

2.1 体育课程相对比较少

体育学科和其他的学科比较起来,要吸收的理论知识是相对较少的,现阶段来说,很多的大学开展了多元化的体育课程,但是在对体育课程的安排上,都是比较少、比较枯燥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程非常的不重视,这样出现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松散状态,在课堂上出现了逃课、早退的情况,这就大大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率。

2.2 没有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

在大学时期,老师只是对体育运动展开技术方面的引导,在体育课堂上,老师没有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没有看见内在的问题。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相对的差异性,包括在身体素质方面、性格方面等都是不一样的,心理素质也会有所差异,老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违背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规律,老师的观念是尽快的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的情况会促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因为无法顺利完成教学大纲任务而感到焦虑,并且对体育课产生了逆反的心理。

2.3 体育教学的场所是有限的

有的大学存在经费方面的问题,因此在体育课程上,学校节约了开支,除了配备一些基本的体育场地之外,比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等,基本上没有开展其他专业的体育项目了,这也削减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生对体育的渴望和追求。

3 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

3.1 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能力

在大学阶段,有部分体育项目无法一个人去完成,“独木孤单难成行,滴水集成汇海洋”。因此,学生们要展开团队之间的合作,以此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团结起来能发挥无穷的力量,在这样的体育活动中,会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明白团结是互惠互赢的基础,最大化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其团结合作能力。

3.2 加强学生拼搏奋斗的精神

体育活动是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身体疲劳,如果在体育课堂上,疲劳可以打败学生,那么这样的素质教育是没有效果的教学。如果学生们在体育项目中可以更好的看清楚自己,并且对自己鼓励、打气,学生的积极心态会促使学生勇敢的面对体育项目,这样不仅是教学上的有效教学,也大大加强了学生拼搏奋斗的精神。

3.3 提升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

现阶段大学生,对此展开的体育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使学生养成每天锻炼的体育习惯,在每天的锻炼中,也会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体育心理素质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到体育教育的意义所在,并且激发学生自主的进入到体育锻炼中,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最大化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4 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特点

4.1 专业方面的差异存在

每个学生在进入到大学之前,都会有一些自己最喜欢的专业,面对专业的挑选,会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一些文科生以及理科生、师范生以及非师范生进行调查可以得知,他们专业不同,心理差异也是存在的,这些结果就可以得知,专业对现代学生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面对专业的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外在因素的存在对体育老师的教学提出了相关要求,在实际的课堂上,老师要注意到,专业不同,特别是在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老师在给文科生上课的时候,要注重他们坚韧的品格,促使他们更加的坚强;在给理科学生上课的时候,老师要注重思维的多变性,并且要注重直线性思维的发挥,这些都可以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就能够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也是现阶段体育课堂上的实际要求。现代学生对自己以后要做的工作都持有非常期待的盼望,他们一次一次的幻想,未来的自己一定可以成就一番大的事业,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实际行为都会产生相对的影响。从目前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工科类的学生就业成功率是比较高的,但是文科类的学生就有一点困难,因此,工科类的学生,他们的心态非常好,即便是这样,工科类的学生大多都更加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对于实际生活中的沟通交流是比较弱的,甚至会出现怯场的情况。因此,学校要重视理工科社交能力这部分的问题,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老师都要积极的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在面对现实社会的压力下,能够积极面对,并且能迎刃而解,最大化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4.2 年龄方面的差异存在

学生们的心理状态也会随着年纪的增大而发生变化,这就好比一个刚刚进入到大学的學生,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积极并乐观的去面对刚进入大学的所有事物。但是在大四马上就要毕业的时候,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就是找工作,几乎大部分学生都是焦头烂额的状态,因此同样都是在大学中,但是大一和大四的心理状态还是有所差异的。面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合理采用措施,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大四即便毕业的学生进行鼓励和针对性的专业性指导以及心理上的疏导,面对大一的学生,老师要促使学生尽快看清眼前的局势,此外也要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引导他们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促使学生看到自我,提升自我,使自身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力争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让学生明白最慢的脚步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这样在学生们心理健康的背景下,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5 大学生展开体育心理素质的相关策略

5.1 对体育文化进行创新,提升学生的兴趣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是不同的,学生亦是如此,有的学生喜欢运动,因此他们更加喜欢体育课,有的学生不喜欢运动,特别是女同学,因此她们并不喜欢体育课,所以,如果想要在体育课堂的背景下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那么体育老师就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热情,促使学生热爱运动,这也相应的培养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了在体育课堂上最大化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实际课堂上融入体育文化,这个体育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方面的以及行为方面的,老师可以把这两部分文化引入到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感受体育文化的乐趣所在,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魅力,同时也激发出学生对体育文化的探索欲,这样相应的提升了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喜爱,保障了体育教学的质量。老师在对体育文化选择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热情,一旦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之后,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展开对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提升。

5.2 书本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对学生的心理做疏导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大部分在课堂上会吸收到一些理论知识,并且这些理论知识很难运用到实践中,但是学生结束上学时代,进入到社会后,工作岗位一般是需要学生有着过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给学生带去了很大的压力,面对这一情况,老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上,以学生的职业计划为基础,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锻炼,还可以在课堂上建立相应的职业情境,促使学生真实进入到职业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也促使学生在真正选择职业的时候,可以勇敢做出选择,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心理恐惧感。比如有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想要从事消防行业或者是安保行业,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升他们的体能锻炼,以此来保障学生在进入到岗位后会更加适应。经验虽然告诉我们某物是如此这般的状况,但并不发告诉我们它不能是另外的状况。再比如,有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想要做飞行员类的工作,那么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平衡能力的训练,以及在恐高方面的克服,这也最大化降低了学生在工作中的压力,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效结合的方式,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状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解决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选择就业。

5.3 开展多元化体育活动,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进入到大学之后,学生们的压力会变大,包括一些外界的因素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长时间在这样的压力下,学生会出现心理问题,进而导致学生出现极端、自卑、压抑的心理,因此,老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多加关注,并且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减轻心理上的压力,保持好心情。在大学开展体育课堂可以更好的降低学生的压力,并且对体育课堂进行设置,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心理指导,老师在课堂上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最大化发挥出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在正式进入到课堂之前,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展开和学生的互动,这样可以促使老师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在之后学生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老师知道该如何应对。第二,在体育课堂上,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的实际心理出发,对学生展开心理上的辅导,并且对心理特征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体育训练,这样也做到了在体育课堂上的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第三,在体育课堂上,老师要对学生多鼓励,争取让他们更好的克服在生活中的困难,这样的方式也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并且体会到体育课堂带来的乐趣。如果想要在体育课堂上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老师就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都可以在合理的运动下,保障心理素质的提升。

5.4 改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

长期受到了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上,并没有关注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学生展开体育心理素质的课堂上,进而导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此外,在大学阶段,很多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重点是促使学生吸收相应的动作技巧,在这一过程中,也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因素,没有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只是促使学生对相应的动作进行模仿。这样的情况下,无法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且还会促使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逆反心理。因此,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最大化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老师要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效整改,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对课堂内容进行相应的创新,从重视动作技巧方面改成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并且要把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当做是体育课堂上的教学大纲,还要把这一计划逐渐的融入到体育课堂上,这样才可以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5.5 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展开正确的指导

在大学阶段,老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学生遇到了困难,老师要及时的进行指导,这也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在大学阶段,学生们如果想要更好的吸收体育知识,就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展开训练,再好的璞玉也需要雕,再好的天赋也需要打磨,特别是在刚进入到课堂时,学生们对要学习的内容不太清楚,因此在练习的时候也不规范,面对这一情况,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观察,并且要关注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的表现,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生展开评价,促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吸收这一技能。这样的课堂一方面促使学生建立了健康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对自身的认知。

5.6 注重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

体育活动,一般具备一定的竞争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这会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差异性存在。有的学生不愿意接受失败,所以对有竞争性的体育活动非常抵触,在课堂上也是表现的很自卑,那么老师该采用什么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呢,这是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需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因为大学生即将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职场中,都会遇到一定的竞争,因此老师要最大化发挥出体育课堂上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促使學生自己定制目标,这样也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遇到困难时的勇敢和信心。成绩在前不骄傲自满,曙光已现不盲目乐观。除此之外,如果学生失败了,老师要对学生展开鼓励,重新培养学生的信心,这样也相应的提升了学生的适应能力。

6 结语

生逢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来说心理素质对于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职场中,每个人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我们立志高远、脚踏实地,蓄积坚韧之力,驰而不息向前进,就可以做到勇敢面对,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创造出天堂的力量。学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大学心理
“留白”是个大学问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至善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