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2022-07-06董小圆

果农之友 2022年6期
关键词:感病果粒霜霉病

董小圆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上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也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该病在我国大多数葡萄产区,均有发生,且危害严重。雨水较多的地区和年份病症加重。生长初期感病可导致新梢和花穗枯死。生长中后期感病可导致果粒提早成熟、提前落叶或大多数叶片形成枯斑并严重削弱树势,还会减少来年产量。感病的新梢长势减弱、枝条和芽体不充实、抗逆性差、芽体积累养分少、芽体越冬后易冻死,应引起种植户的足够重视。

1 发病症状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葡萄的新梢、卷须、花序、穗轴、果柄和果实等幼嫩组织。

1.1 叶片感病

叶片发病初期产生淡黄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以后扩展为黄色至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病斑,数斑相连变成不规则形大斑(见图1)。叶斑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状不清晰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即病原菌的孢子梗和孢子囊)(见图2),严重时整个叶背布满白色霜霉层,叶片易脱落,后期霜霉层变为褐色,叶片焦枯早落(见图3、图4)。霜霉病導致与叶片光合作用有关的所有生理过程受阻;造成叶片出现病斑,致使叶片早衰、脱落,削弱树势和减少营养储藏 ,从而成为产量下降、果实品质降低、冬季发生冻害、春季缺素症、花序发育不良等的重要因素。

1.2 新梢、卷须、叶柄、穗轴感病

产生黄色或褐色斑点,略凹陷,空气潮湿时也产生白色霜霉状物,后期褐色斑点逐渐变大,干枯脱落。

1.3 果粒感病

幼果果粒易感病,感病后果粒呈灰白色,果粒表面附着一层霜霉状物(图5)。当果粒直径长到2厘米时,一般不产生病菌孢子,即不会产生霜霉层。成熟时的果粒很少感病,果梗感病时会传染给老果粒,病果粒呈现褐色,病果粒不会形成孢子。红色葡萄品种感染后大果粒变为粉红色,感染后果粒硬度比较大,有时会超出正常果粒的硬度。白色葡萄品种感染后大果粒颜色变为暗灰绿色,但成熟时又会变软。感病的果粒容易从穗轴上脱落,脱落后剩下的梗疤穗轴或整体果穗也会脱落。

温馨提示:

葡萄霜霉病与葡萄白粉病的区别:葡萄霜霉病一般发生在多雨季节,主要是叶片正面出现角状斑,一般正面没有霉层,严重时背面也出现霉层;葡萄白粉病一般在相对干燥的天气发生严重,叶片发病初期是在叶片的正面开始发病。

葡萄霜霉病与葡萄虫害缺节瘿螨的区别:二者的危害,在叶片背面形成的白色斑块很相似,容易混淆。葡萄霜霉病叶片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黄色斑点,以后扩展为黄色至褐色多角形病斑,病斑在叶片背面具有白色霜霉状物;而葡萄缺节瘿螨危害初期,叶面突起,叶片背面产生白色斑点(见图6)。两者区别为:葡萄霜霉病的白斑可以用手擦掉,但葡萄缺节瘿螨危害的白斑用手擦不掉。

2 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或随病残体于土壤中越冬。落入土壤中的卵孢子可存活2年,在超过10毫米的降雨、且温度达到11 ℃时,休眠3个月后的卵孢子开始萌发,产生孢子囊,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借风雨飞溅,传播到葡萄上,成为春季初侵染源。病原菌侵入后,菌丝在寄主细胞间寄生和扩展,长出圆球形吸器,然后伸入细胞内吸取养分和水分,进而引起发病。初期危害发病后,在露水、雨水、雾,湿度达到94%以上时,病斑上有时会长出一簇一簇的孢子梗。游动孢子由气孔侵入寄主组织,经1~2周发病,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条件适合时4~7天完成整个过程。一个生长季节可多次再侵染,也会进行重叠侵染,使病情逐渐加重。

因品种抗性的不同而潜育期不同。感病品种只需1~2周,而抗病品种则可长达3周。秋季当气温下降,水分减少,树体逐渐落叶进入休眠时,病组织内的菌丝产生藏卵器官和雄性器官,配合后形成卵孢子,卵孢子先进行休眠,然后再进行越冬。

水分的存在(降雨、浓雾和结露)是该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低温高湿是霜霉病流行的气候条件,在低温、少风、多雨、多雾或多露的情况下,最适合发病。夜间低温有利于孢子囊萌发和侵入,夜间比白天易发病。潮湿、冷凉、多露、多雾的天气或季节,有利发病。阳光玫瑰比户太8号抗霜霉病,户太8号比红地球抗霜霉病。一般美洲种葡萄较欧亚种葡萄抗霜霉病。

3 防治方法

3.1 采用避雨棚栽培技术

此方法不但可有效地控制葡萄霜霜病的发生,而且还可大大减少因连阴雨造成的裂果现象。

3.2 在葡萄霜霉病害流行的地区建园

首先是应选择栽植抗霜霉病的品种为主;其次是每年秋季做好清园工作,用刮刀刮掉主干和主蔓上的老翘皮,并收集、集中烧毁(老翘皮上有多种病菌和虫卵),进而降低果园来年春季病原菌的发病基数。在合理负载量的前提下,要提前喷药防止此病的侵染;再次是要淘汰易感或高感霜霉病的品种。

3.3 越冬期防治

存在于病残体中越冬的卵孢子是春季主要的初侵染菌源。秋末与冬季,剪除虫害枝、病枝、枯枝、细弱枝(细弱枝结的果粒小),对果园落叶进行彻底清扫,集中烧毁或深埋,每隔2~3年进行秋季深翻耕。秋冬季在植株上细致地喷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呈淋洗状,同时对全园地面也进行喷雾,可杀灭大量越冬菌源,也可减少来年病菌的危害基数。

3.4 加强栽培管理

避免在土质黏重、地势低洼、周围窝风、土壤通透性差的地块栽植葡萄。建园时要规划好田间灌溉与排水系统,最好南北行向,可适当放宽行距(为了通风良好)。底肥要施足,最好是以优质生物有机肥为主,再配合适量平衡型氮、磷、钾复合肥。在生长季节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追施磷、钾肥及氮肥、微量元素等肥料,避免氮肥使用过量而造成的枝叶徒长及推迟成熟期和降低品质等不良现象。及时绑蔓,生长季节重视对过旺枝梢的修剪,对病枝残叶、行间杂草进行清除。提倡起垄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果园积水过多或排水不畅的问题。

3.5 化学防治

早春萌芽期,对树体和地面全园喷雾5波美度石硫合剂,再次降低越冬菌源基数。这次喷雾石硫合剂,兼治葡萄白粉病和毛毡病。花前、花后各用1次铜制剂,常用的铜制剂有:80%水胆矾(或波尔多液或必备)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0%王铜(氧氯化铜)800~1000倍液喷。一般年份6月中下旬开始喷药,雨早、雨多年份及南方地区可提早到6月初开始喷药。发病初期喷施内吸性杀菌剂,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雨季应连续使用杀菌剂,每隔7~10天喷1次。注意保护剂与内吸性杀菌剂配合使用,并轮换用药,一种杀菌剂一年使用不超过3次。当田间霜霉病普遍发生或发现花序、果穗受侵染后,且雨水较多时,则要及时调整防治方法,将喷药间隔期由原来的7天左右调整为3~4天,连喷3次:第1次药剂为保护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第2次为内吸性杀菌剂;第3次为保护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之后进行正常管理,即天气正常时,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天气潮湿多雨时,喷药应注意重点喷叶背,均匀周到,下雨后1~2天及时喷药。

防治霜霉病的有效药剂还有60%百泰(5%的吡唑醚菌酯·55%的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10%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氟吗·乙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9%烯酰吗啉·锰锌600倍液。结合天气预报或在秋雨较多的年份,对已采收过的中、晚熟品种,必须再喷洒2~3次药剂,以防提早落叶。

(作者联系电话:13571010265)669F644C-A95E-4792-8AE3-D5C6440B409D

猜你喜欢

感病果粒霜霉病
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ty-5的功能标记开发与利用
“果粒橙”的快乐时光
脏脏珍珠奶茶的制作
美国西瓜种质资源对白粉病 生理小种2WF的抗性筛选
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提高葡萄品质的技术措施
葡萄干的加工工艺
杨树黄叶病
葡萄霜霉病抗性与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阿米西达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