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志护理结合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中风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和自理自护能力的影响

2022-07-06夏晓莹李一鸣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0期
关键词:自护能力自理能力负性情绪

夏晓莹 李一鸣

【关键词】情志护理;个性化健康教育;中风;偏瘫;负性情绪;自理能力;自护能力

中风又名脑卒中,它是由于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急性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脑血管疾病,偏瘫是中风发生后的后遗症之一。偏瘫是指一侧肢体及面部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患者站立时下肢伸直,上肢屈曲,行走时呈现偏瘫步态,严重者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生理心理及家庭均造成很大的负担。据报道,80%的中风偏瘫患者需要专人进行照护,90%以上的中风偏瘫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因此,关注中风的心理健康,协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护能力,帮助患者重拾尊严,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本次研究对中风偏瘫患者采取中医情志的护理,结合个性化健康教育,观察其对患者负性情绪和自理自护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偏瘫患者90例,将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实验组中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35例;年龄46~65岁,平均年龄(55.75±6.12)岁;病程5~20 d,平均病程(10.45±2.17)d。偏瘫位置:左侧22例、右侧23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0例、高中以上25例。对照组中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31例;年龄45~66岁,平均年龄(55.49±6.31)岁;病程5~18 d,平均病程(10.28±2.63)d。偏瘫位置:左侧24例,右侧21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2例、高中以上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中风偏瘫患者的诊断标准,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依从性好。(2)持续住院时间至少10 d。本研究所选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脑病科中风偏瘫患者的常规护理,给予常规的健康知识宣教,按照级别护理的要求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护理记录,由管床护士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通过面对面及亲自示范的形式加上健康教育宣传册的内容来进行宣讲。宣讲内容包括:管床护士向患者和家属讲解中风的病理生理、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后遗症表现、饮食管理、检查检验项目、药物使用、康复功能锻炼知识、预计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患者需要配合的问题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和个性化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1)中医情志护理:中医认为,忧虑过度可损伤机体,而“喜”对机体健康有促进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应避免患者长期保持忧虑情绪,掌握每位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属氛围、兴趣爱好、患病以来的情况等,以对每位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巡视患者,多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始终以热情、关切、诚恳的态度对待患者及家属,以尽快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使其能主动向护理人员敞开心扉。对于情绪低落、不愿意搭理人的患者,通过移情法、鼓励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如给患者讲解其他成功患者康复的案例,让患者重新燃起康复的希望。对于急躁不安的病人,有宗教信仰的人,信佛的患者指导患者听佛教音乐以静化心灵,信基督教的指导患者听圣经相关音乐,使患者的情绪沉淀、平静下来,无宗教信仰的,根据患者的证型,根据五音对五脏原则,给患者推荐相应的音乐。爱看书的,给患者推荐励志书籍和电影,以鼓励患者坚强乐观面对病情。(2)个性化健康教育:管床护士在充分评估患者的基础条件上,针对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评估患者目前已掌握的中风偏瘫相关知识,根据情况给予纠正和补充。对于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和视力好的的患者,指导患者扫码关注本院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点击中风偏瘫相关知识的小视频、PPT或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知识。管床护士每天督促指导患者及时观看,并根据患者的需求动态更新微信公众号关于中风偏瘫方面的内容。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患者,给患者发放中风知识宣传小册子和科室制订的中风偏瘫护理常规,对于视力有障碍的,将事先录好音的健康教育知识播放给患者听,或者现场读给患者听,管床护士及护长查房时不定时提问患者,确保患者能够掌握中风偏瘫的相关知识点。除了重视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患者所关注的医疗费用、医保报销、自费转医保、进口药国产药等问题也一一给予详细解答,以减轻患者因治疗时间而引起的多方面顾虑。

1.3评价指标

(1)负性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每个量表分别有20个条目,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焦虑抑郁,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

(2)自理能力。采用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量表(Barthel)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价,该量表包含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个细则。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理能力越好。

(3)自护能力。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此量表包含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四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后负性情绪和自理能力评分比较

实验组干预10 d后SDS评分和负性情绪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护能力评分比较

实验组的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中医学认为人体情志的变化与脏腑气机功能有着紧密联系,中风后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康复不利,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甚至终生残疾。中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而病后后遗症多,治疗费用高额,治疗效果不能立竿见影,需要家属的长期照护,患者常常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转变,从而出现恐惧、慌乱、烦躁、郁闷、自卑等不良情绪。患者因为知识的缺乏,自理与自护能力的下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更会加重加深患者的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上应给予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对于会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和眼力视力比较好的的患者,主管护士指导患者观看中风相关疾病知识的视频进行宣教,同时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方便患者查阅。同时,对于视力差、不识字的患者,指导主管护士定时将健康教育内容读给患者听,并录音下来,方便患者下次再听,并随时接受患者及家属的提问,护长每天早上查房时不定时提问患者一些中风的相关知识,以确保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真正理解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控制疾病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自觉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主动规避一些治疗误区,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情志护理,始终以充分尊重、关怀、保护隐私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波动,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让患者及家属从内心感受到医护人员真诚的关怀和爱护,与医护人员之间建立起绝对的相互信任关系,降低由于错误认知而产生的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始终以乐观、积极、平稳心理去对抗疾病,鼓励患者在自己的自理能力范围之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避免事事依赖家属,对患者自理能力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杨,让患者感受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很多人都在陪他一起战胜病魔,不断激励患者,呵护患者的自尊心,增强患者的康复决心。

综上所述,通过中医情志护理及个性化健康教育,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明显的降低,自理及自护能力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和充分掌握中风的相关知识能帮助中风偏瘫患者更快康复。

猜你喜欢

自护能力自理能力负性情绪
糖尿病住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半日托班孩子如厕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孩子,我们慢慢来
优化小班幼儿生活护理的指导策略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围术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