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单元课文教学策略探析

2022-07-05徐同涛

广西教育·A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习作单元功能定位文本解读

【摘要】本文基于习作单元是语文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建议教师在教学习作单元时以语文要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习作单元的功能定位,以功能定位精准解读教材,解读文本结构和习作要点,在此基础上紧扣教学重点,让学生迁移运用习作要点。

【关键词】习作单元 习作要点 功能定位 文本解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8-0088-03

习作单元课文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学语文、悟语文、用语文”,以此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习作单元课文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例文模仿、习作指导等环节,构建和完善写作知识体系,并通过实践运用提升表达能力。笔者认为,习作单元课文教学应该把握三点:功能定位要明确、文本解读要精准、教学策略要简约。

一、功能定位要明确

(一)突出习作要点

习作单元一般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两篇例文、交流平台和习作练习。无论是课文还是例文,都紧扣具体的习作要点,指向习作表达。这就要求教师聚焦、突出习作要点,让学生真正“一课一得”。无论是精读课文教学、例文教学,还是交流平台,都是对阅读过程的总结和提升,指向比较、分析和整合的习作逻辑思维,都是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习作表达、习得写作能力。

比如,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的语文要素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的语文要素是“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的语文要素是“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六年级习作单元中的语文要素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这些语文要素体现了由浅入深的逻辑进阶过程,教师应有所侧重地让学生了解、理解、感悟不同语文要素下的习作要点,使学生在不同的习作教学阶段有所侧重地掌握不同的写作方法,逐渐提高写作技能。

(二)学习表达方法

习作单元的课文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并能够迁移运用。习作单元的课文主题鲜明,虽然表达方法不一,但是运用表达方法的指向很明确,旨在促进学生掌握和提升某一项习作技能。由于表达方法是隐性的知识,需要建立在理解直观文字和迁移运用的基础上,因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例文学习,围绕表达方法进行靶向式深入阅读,最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

以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为例,本单元要掌握的表达方法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把一件事情写清楚”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二是把重点段写具体。如《麻雀》一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爬天都峰》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麻雀》第四、五自然段是重点段落,描写了老麻雀和猎狗搏斗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作者从多角度描述场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使场面栩栩如生、扣人心弦。教学时,教师应围绕不同文本的表达方法,对重点片段进行品析并设计相应的迁移运用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体验理解文字背后的表达方法,顺利完成迁移运用的学习任务。

(三)模仿习作例文

习作例文是学生经历“模仿+写作+修改”学习历程的载体。习作例文紧扣习作要点,同时又贴近学生生活,所以聚焦习作例文的“模仿”学习是迁移写作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对小学生而言,模仿是一种直观的学习方式,教師应利用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习作教学的起始年段就鼓励学生模仿写作。模仿是学方法,既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复现,又是知识建构和迁移的桥梁;写作是用方法,是在知识内化基础上的个性化表达,是习作水平的体现。

习作例文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呼应习作要点,是学生模仿写作的有效范例。以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为例,作者围绕“小木船”写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从破裂到和好如初的过程。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既能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又能给学生带来启示,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同时,习作例文又与习作单元课文高度呼应,如《小木船》按照“形影不离的好友—友谊破裂—和好如初”的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叙述,同时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和心理描写把“友谊破裂”的经过写具体,这种表达方式又与课文的学习要求相匹配,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如何把一件事写清楚”。

二、解读文本要精准

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学内容往往大于文本内容,而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则决定着教学内容选择的精准性和丰厚性。教师应深入解读文本,做文本的“知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明明白白教课文”,学生“清清楚楚学课文”。

(一)解读文本架构

谋篇布局是作者写作的智慧。骨架是一篇文章行文思路的体现,呈现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写作逻辑。古有“形神兼备”之说,意在写作要讲究章法,透过章法体现神韵。教师解读一篇课文,首先应该了解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对全文作一个鸟瞰式的整体把握,以便教学时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感知。对习作而言,谋篇布局是连段成文的前提,是厘清写作顺序和重点的先决条件。

例如,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太阳》是一篇说明性文章,作者先写了后羿射日的传说,引出太阳这个话题,接着围绕太阳讲了它的三个特点“大、热、远”,最后讲了太阳对人类的作用。三个内容紧紧相扣,层层深入。写后羿射日的传说,与课文的话题高度相关,既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顺利引出太阳这个话题;因为太阳的特点是读者很感兴趣的,是重要的知识点,所以课文重点写太阳的三大特点;而太阳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它的作用和它的特点有关联,和人类息息相关。作者从三个内容聚焦太阳,它们之间相互关联,融为一体。

(二)解读文本背后的价值

解读文本背后的价值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习作要点是如何在文本中落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解读时读“厚”文本,发现文本背后的教学价值。教师的解读要站在“教”和“学”的立场,在关注学情的基础上进行聚焦式解读,了解不同文本或不同单元的习作要点。聚焦式解读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单篇文本,还应站在“大单元”“大主题”的视角,以单元整体思维关注文本背后的价值,横向解读文本,抓住习作要点在文本中的表现形式,“用教材教语文”。

例如,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一文主要是围绕观察,从不同的方面揭示翠鸟的典型性特征。该课作为特殊的单元类型,采用单线组元形式,目标指向习作方法的习得与运用。这就是该课的背后价值。教师在明确本单元的习作要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的前提下,应仔细研读文本,关注作者是如何把观察这一语文要素落实到文本中的。在文中,作者的观察是有秩序的,从翠鸟的外形再到习性。在重点片段描写中,作者善于抓重点和特征,在观察翠鸟外形的时候重点观察了它的颜色(因为翠鸟的外形颜色特别漂亮,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观察翠鸟习性时,则重点观察翠鸟一系列的连续动作,反映翠鸟捕鱼的敏捷性。这样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的,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翠鸟的特征,进而掌握观察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要简约

(一)紧扣重点,把握语文要素

1.内容取舍要得当。语文统编教材的特色之一是教学容量增加,教材篇目较长。在日常教学中,存在教师教不完,学生学得不够充分、掌握得不够扎实的情况。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内容较多,教师什么都想教,但又都教得不够透彻。可见,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高低。笔者认为,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不宜“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一课一精讲”“一课一得”;习作单元的课文内容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有些是隐藏在文本之中的,需要教师在解读文本、重组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取舍。解读教材要深,上课要浅,做到深入浅出。当然,习作单元的教学内容取舍要注意两个目标的达成:识字写字、读书、文字理解等语文基本目标要达成,能突出语文要素的单元核心目标要达成。

2.要素提炼要巧妙。阅读教学不应该是“大水漫灌”,而应“授人以渔”,不断引导学生去发现,变教为学,教学相长。习作单元的阅读教学应该关注习作要点在文本中的表现形式(即表达方法),但表达方法不能直接讲授,而应根据小学生的发展阶段性特征,融入探究、发现的学习历程中。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师引导去发现习作要点呢?这就需要教师巧设路径,搭建支架,引导学生慢慢去发现。以《麻雀》的重点段落教学为例,教师要巧设路径引导学生感知“作者是如何把场面写具体的”这一要素。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圈画出自己有独特感受的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悟。接着,全班交流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一说理由。让学生在交流中及时记下同伴提到的语句,并把这些句子按照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分门别类罗列在表格中。最后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把老麻雀和猎狗搏斗的场面写具体的。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明白了作者是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三個方面来描写场面的,使场面具体感人。

3.感情诵读要到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感悟语言文字规律的有效手段。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实用的方法,是学生触摸语言文字的直接路径。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朗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读促思,能促进学生朗读层次分明。当然,读不是漫无目的地全篇通读,而是抓住能体现习作要点的片段进行反复读,仔细品,在品读中积累和揣摩。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的重读,感受文本不同的表达重点。以《搭船的鸟》一文中描写翠鸟捕鱼动作的段落为例,如果要体现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就要读好一连串的动词和表现翠鸟捕鱼时间短促的词语。有感情地诵读,可以将作者描写翠鸟捕鱼时迅速敏捷的文字转化为脑海中能想象到的画面,强化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感悟。

(二)迁移运用,落实语文要素

习作单元课文的学习,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习作要点,还要让学生迁移运用习作要点,化知识为能力,达到阅读与表达并重的目的。

1.习作选材要贴近生活。写作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让学生“乐于动笔、易于表达”。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内容是指儿童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是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现在很多家庭都喜欢饲养宠物狗,很多学生对宠物狗的习性都很熟悉,在教学《搭船的鸟》之后,教师可以提供一点支撑(视频、资料等),设计相应的迁移运用情境,让学生迁移运用,落实所学的习作要点。如“小狗敏捷接飞盘”这一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场景,教师应先搭建相应的支架——让学生观察小狗腾空接飞碟的一段视频,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小狗接飞碟时的一连串动作。在观看视频中,引导学生记下几个关键动词,写作时结合观察到的镜头,用上合理的想象,以放电影的形式,结合课堂所学的关于“细致观察”的要求进行表达。最后,选取学生的写作片段进行点评,重点评价学生的观察是否仔细,有没有注意到小狗的一连串动作,让“细致观察”这一要素得以落实。

2.习作指导要打开思路。学生感觉写作困难,无话可说,是因为学生的思路没有打开。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打开思路,拓展言路。问题驱动、思维导图等都是促进学生打开思路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创设写作任务情境和问题驱动情境,把学生带入具体的习作情境中,以此激发学生的习作表达兴趣。如指导学生写《形形色色的人》这一习作时,教师可以创设“我笔下的人最有特点”的“比一比”任务情境,要求学生抓住典型事例和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特点。在接下来的交流中,以“你接触到的那个人有什么特点”“你是通过什么事情看出来的”“这个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哪个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问题驱动,让学生拓展写作思路,明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人物特征。

3.习作评价要呵护童心。在点评学生习作时,教师需要从呵护童心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在点评学生习作时,教师应尽量做到细致,从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方面提出规范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可通过圈画的形式,圈出学生运用习作要点的情况。点评要围绕习作要点进行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自己有没有达成本次习作要求,如何做才能变得更好。

在习作单元课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单元功能定位为前提,围绕习作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明确功能价值,明白教学取向;在明晰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以精准的教材解读为手段,围绕习作要点,有目的地选择教学内容;最后以简约的教学策略落实习作要点,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达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徐同涛.习作单元精准教学的实践探索: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21(35):53-57.

[2]胡琴,鲁效孔.习作单元走向“概念为本”的三条路径: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J].语文建设,2021(22):21-25.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小学简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研究”(D/2018/02/261)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同涛(1986— ),江苏连云港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习作单元功能定位文本解读
聚焦“观察”,学习表达
“依标扣本” 精准教学
整体观照 立体架构 有序推进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京津冀功能定位暨河北布局
党的群众路线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空间
我国水域将按功能定位分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