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问题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7-05朱丽霞

智库时代 2022年27期
关键词:向心力领导力评估

朱丽霞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文件的先后印发,“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的创新开展,以及“学习强国”等各类党建宣传平台的建设不断推进,中共中央关于基层党建的要求不断深化,各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渐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乃至品牌化,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内高校图书馆党建创新工作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如郭爱枝(2014)从着力提升人文素养、大力加强党性教育、持续开展“闪光行动”、全面加强党群联动四方面对党建品牌的创建进行了实践探索,并提出党建品牌建设要立足实际,强调个性化,注重可持续性,尊重传统,定位于服务。高卫卫等(2014)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图书馆党建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创建高校图书馆党建工作品牌的有效途径和保障机制。方立等(2015)则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学习与监督并进、创建服务品牌、提供不同层次学术服务、创新服务内容手段五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创建特色党建品牌,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策略。洪霞(2020)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党建特色品牌的内涵,创建特色品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适合高校图书馆创建党建特色品牌的具体措施和路径进行了积极探索。薛雨(2021)则通过完善规范化制度建设、构建立体化工作机制、打造特色化项目团队等方式对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化建设进行了路径探索。

总体而言,目前针对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的研究学者不多,且研究内容多集中于党建品牌的建设现状和实施路径的探索,对于党建品牌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鲜有涉足。基于此,本研究将在分析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究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的关键影响因素。

二、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创建存在的问题

关于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存在的问题,遵循“理论界定——现实评估——实践分析”的思路进行研究。首先,梳理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统计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可能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工作实践,精选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设计调查问卷,邀请高校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采取百分制针对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量化评估。最后,根据评分结果,界定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存在的关键问题。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将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界定为五个:党建品牌创建主体单一、党建品牌创建意识不强、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动力不足、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创新性不够、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成果不大。依据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正面问卷,具体见表1。

表1 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评估内容

邀请6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针对党建品牌创建实践进行“优”“良”“中”“差”评估,采用100分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示正面评价越高,最后测算平均值,得到评估结果,90-100分表示优,80-90分表示良,60-80分表示中,60分以下表示差。具体评估结果见表2。

表2 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评估结果

关于“党建品牌创建主体”的评估,6名调查对象分别评分为81分、86分、82分、79分、83分、88分,测算平均值为83.17分,评估为良。说明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创建主体基本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高校党建中心、图书馆相关人员、读者协同合作,共同打造党建品牌。

关于“党建品牌创建意识”的评估,6名调查对象分别评分为90分、89分、96分、93分、92分、87分,测算平均值为91.17分,评估为优。说明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创建意识非常强,能够充分意识到党建品牌的重要性,创建热情高。

关于“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动力”的评估,6名调查对象分别评分为80分、75分、73分、71分、82分、79分,测算平均值为76.67分,评估为中。说明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动力一般,实践中发现,党建品牌工作中对如何破解“两张皮”思考不深,习惯按照上级要求被动工作,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关于“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创新性”的评估,6名调查对象分别评分为68分、69分、76分、75分、78分、65分,测算平均值为71.83分,评估为中。说明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创新性一般,实践中发现,党建活动脱离业务工作,党建活动缺乏新意,没有形成党群合力,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尝试。

关于“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成果”的评估,6名调查对象分别评分为65分、68分、63分、70分、69分、68分,测算平均值为67.17分,评估为中。说明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成果一般,实践中发现,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成功经验没有得到长效推广,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成果没有得到有效延伸,成果应用效果不佳。

综上,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包括: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动力不足、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创新性不够、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成果不大。

三、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创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的影响因素,遵循“理论界定——指标选取——实践分析”的思路进行研究。首先,梳理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统计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创建的主要因素。其次,结合工作实践,精选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可创建的关键因素。接着,设计调查问卷,邀请高校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针对党建品牌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最后,评价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将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的影响因素界定为五个:领导力、传播力、向心力、影响力、竞争力,具体见表3。

表3 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的影响因素

邀请50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针对党建品牌创建效果,以及领导力、传播力、向心力、影响力、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示能力程度越高。基于评价数据,采用SPSS软件,以领导力、传播力、向心力、影响力、竞争力为自变量,党建品牌创建效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R2结果可知,模型调整后R值为0.877,模型调整后R2值为0.769,即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影响因素指标的解释程度为76.9%,解释度较高。

根据F值结果可知,模型分析中的F值为122.722,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0.05,说明领导力、传播力、向心力、影响力、竞争力对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的影响分析是有效的。

根据回归结果可知,“领导力”变量的Beta值为0.634,为正,显著水平为0.000,小于0.01,说明领导力对党建品牌创建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参与者的综合领导能力越强,则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建设效果越好。“传播力”变量的Beta值为0.547,为正,显著水平为0.006,小于0.01,说明领导力对党建品牌创建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党组织运用各种工具手段传播党建品牌的能力越强,则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建设效果越好。“向心力”变量的Beta值为0.614,为正,显著水平为0.000,小于0.01,说明领导力对党建品牌创建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党员群众对党建品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的程度越高,则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建设效果越好。“影响力”变量的Beta值为0.413,为正,显著水平为0.016,小于0.05,说明领导力对党建品牌创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改变党员群众行为的能力越强,则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建设效果越好。“竞争力”变量的Beta值为0.442,为正,显著水平为0.013,小于0.05,说明领导力对党建品牌创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与其他基层党建品牌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越强,则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建设效果越好。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党建工作中的领导力、传播力、向心力、影响力、竞争力对党建品牌建设均具有正向影响。

四、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创建存在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动力不足、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创新性不够、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成果不大等问题。一方面,应当以党性教育为核心,结合党建中心工作带动馆员加强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党建工作品牌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加强推进工作创新,从组织机制、运行机制及长效机制等入手,打造高校图书馆党建工作品牌。此外,加强制度约束,用制度把党建工作品牌的成功经验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品牌成果。

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领导力、传播力、向心力、影响力、竞争力对党建品牌建设均具有正向影响。领导力是基层党建品牌建设的组织保障,是打造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的基础;传播力是基层党建品牌建设的宣传保障,是打造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的途径;向心力是基层党建品牌建设的思想保障,是打造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的根本;影响力是基层党建品牌建设的行动保障,是打造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基层党建品牌建设的价值体现,是打造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的归宿。高校图书馆在打造党建品牌建设工作中,应当遵循党建品牌的形成规律,相互联系、相互驱动、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最终形成基层党建品牌的合力。

猜你喜欢

向心力领导力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马向明:双“星”交汇,打造湾区最强向心力!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为谱写新篇章提供强大“向心力”——党的十九大以来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企业创新变革中的领导力研究
领导力愿望清单
《领导力21法则》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