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溶脂技术治疗亚洲人群皮下局部脂肪堆积的效果
2022-07-05董继英陆文婷姚姗姗王棽严敏陆茅丹朱婕温晓钰姚敏
董继英 陆文婷 姚姗姗 王棽 严敏 陆茅丹 朱婕 温晓钰 姚敏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减脂塑形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临床疗效最肯定的是脂肪抽吸术,但存在麻醉风险和手术并发症。因此,无创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1]。2019 年,美国美容整形外科学会(ASAPS)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非手术减脂已成为排名第4 的非手术医美项目,仅次于肉毒毒素注射、透明质酸注射和脱毛治疗[2]。冷冻溶脂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减脂技术,利用脂肪细胞对低温条件更加敏感的特性,可以选择性地减少皮下脂肪,且不影响周围正常组织[3-4]。目前,冷冻溶脂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减脂治疗技术,已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5]。因该设备进入国内时间不长,以往的临床试验多以欧美人群为主,缺少亚洲人群数据。我们回顾性分析了40 例接受冷冻溶脂治疗的患者资料,对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3 月至2021 年2 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整形激光门诊完成CoolSculpting 冷冻溶脂的病例。入选标准:①年龄18~65 周岁,亚洲人群,男女不限,皮下局部脂肪堆积厚度≥2 cm;②单部位至少进行过1 次、但不超过3 次CoolSculpting 冷冻减脂治疗;③治疗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②合并低温诱导性疾病者,如冷球蛋白血症、冷凝集素病等;③治疗区及附近有皮肤疾病或变态反应疾病;④合并其他疾病,如病理性肥胖、严重精神疾病等;⑤治疗区及周边区域6 个月内曾接受过其他减脂治疗或手术,存在瘢痕、疝等情况;⑥妊娠及哺乳期。符合入选标准患者40 例,女性38 例,男性2 例,年龄(39.5±7.6)岁。本研究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价
1.3.1 根据治疗前后照片测量围度变化
采用数码相机(SEL50F18,SONY)进行标准化拍照,嘱患者充分暴露治疗区域及周边正常皮肤后,以黑色或蓝色网格幕布为背景,采集正位、侧位、斜位、背侧位等拍照。固定摄影参数,调整患者拍摄角度及姿势,使治疗前后的照片尽量保持一致,完成对数码照片的采集及存档。
采用Adobe Photoshop CC 对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照片进行曝光校正,然后选取照片中相同的治疗区域进行数据测量,按不同的解剖部位定义不同的测量区域。
1.3.1.1 腹部和腰部(图1)
图1 腹部和腰部测量区域Fig.1 Measurement areas for the abdomen and the waist
a1:正位时过上腹部最短水平距离;a2:正位时脐平面水平距离;a3:正位时髂前上嵴水平连线距离;b1:侧位时上腹部最短水平距离;b2:侧位时脐平面水平距离;b3:侧位时过髂前上嵴水平距离;c1:背侧位时腰部最短水平距离;c2:背侧位时过后腰节点水平距离;c3:背侧位时髂后上嵴水平连线距离;x1:正位时大腿近端最大宽度;x2:侧位时大腿近端最大宽度;x3:背侧位时大腿近端最大宽度。
为了减少不同照片尺寸大小差异,以x1、x2 或x3 值作为每个照片数值参照。各治疗区测量结果为:上腹部=a1/x1+b1/x2;中腹部=a2/x1+b2/x2;下腹部=a3/x1+b3/x2;腰部=c1/x3+c2/x3+c3/x3。
1.3.1.2 大腿和上臂(图2)
图2 大腿和上臂测量区域Fig.2 Measurement areas for the thigh and the upper arm
a1:正位时右侧大腿最突出处水平距离;a2:正位时左侧大腿最突出处水平距离;b1:正位时左上臂最宽处垂直距离;b2:正位时右上臂最宽处垂直距离;x1:正位时右侧小腿最突出处水平距离;x2:正位时左侧小腿最突出处水平距离;x3:正位时左前臂最宽处垂直距离;x4:正位时右前臂最宽处垂直距离。
为了减少不同照片尺寸大小差异,以x1、x2、x3或x4 值作为每个照片数值参照。各治疗区测量结果为:大腿=a1/x1+a2/x2;上臂=b1/x3+b2/x4。
1.3.2 软尺测量治疗前后围度变化
治疗前和治疗后3 个月时采用软尺(精度1 mm)测量上腹围、中腹围、下腹围、腰围、大腿围及上臂围。
1.3.3 治疗后随访
所有患者门诊随访至治疗后3 个月,记录并发症情况,包括局部疼痛、肿胀、麻木、瘙痒、一过性红斑、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局部脂肪反弹等;同时,统计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或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本组共40 例,治疗区共192 个位点:上腹部42个、中腹部41 个、下腹部43 个、腰部38 个、大腿16个、上臂12 个(表1)。
表1 患者接受冷冻溶脂的部位分布Table 1 Site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ryolipolysis
治疗后3 个月时,照片中患者上腹部测量值由治疗前3.27±0.24 降至3.21±0.24,中腹部测量值由治疗前3.92±0.24 降至3.83±0.23,下腹部测量值由治疗前4.16±0.26 降至4.05±0.26,腰部测量值由治疗前5.74±0.17 降至5.68±0.16,大腿测量值由治疗前3.20±0.03 降至3.12±0.06,上臂测量值由治疗前2.57±0.07 降至2.52±0.09。以上6 个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3 个月时,患者上腹围由治疗前(74.81±7.09)cm 降至(73.10±6.86)cm,中腹围由治疗前(82.42±8.47)cm 降至(80.67±8.05)cm,下腹围由治疗前(86.57±7.94)cm 降至(84.65±7.82)cm,腰围由治疗前(74.74±6.51)cm 降至(73.05±6.70)cm,大腿围由治疗前(48.75±3.40)cm 降至(47.81±3.41)cm,上臂围由治疗前(31.17±1.80)cm 降至(30.29±1.41)cm。以上6 个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冷冻溶脂治疗后,35 例(87.5%)出现不适症状。其中疼痛31 例、麻木26 例、肿胀19 例、瘙痒15 例、一过性红斑12 例、色素沉着2 例、色素脱失1 例。以疼痛和麻木多见,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可耐受),未给予特殊治疗。其中较严重1 例出现治疗后治疗区水泡,后色素沉着;另1 例表现为疼痛影响睡眠,时有睡眠中痛醒。大部分症状和体征在治疗后两周趋于缓解。
治疗后3 个月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14 例非常满意,17 例满意,7 例一般,2 例不满意,满意率77.5%。
3 典型病例
患者1,女性,38 岁,中下腹部局部皮下脂肪堆积明显。采用CoolCore 手握把对中下腹部(4 个位点)进行冷冻溶脂治疗,同一部位仅进行1 次治疗。治疗后随访3 个月,腹部塑形改善明显(图3),患者非常满意。
图3 典型病例1:中下腹冷冻溶脂Fig.3 Typical case 1:Cryolipolysi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abdomen
患者2,女性,34 岁,中下腹部局部脂肪堆积明显。采用CoolCore 手握把对中腹部(2 个位点)进行冷冻溶脂治疗,采用CoolCurve 手握把对下腹部(2个位点)进行冷冻溶脂治疗,同一部位仅进行1 次治疗。治疗后随访3 个月,腹部塑形改善明显(图4),患者非常满意。
图4 典型病例2:中下腹冷冻溶脂Fig.4 Typical case 2:Cryolipolysi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abdomen
4 讨论
目前,临床上开展的非手术减脂以冷冻溶脂、激光、射频和高强度聚焦超声等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以达到减少脂肪细胞数目和/或体积的目的[6]。在所有非侵入性治疗中,冷冻溶脂因其效果明显、创伤小、恢复时间快、对正常生活影响小等特点而备受关注。Manstein 等[4]研究发现,在动物模型中,冷冻后1 h脂肪细胞并无明显变化,未出现炎症细胞;治疗后第2 天开始,局部诱发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开始浸润,该反应第14 天达到高峰并持续至第30 天。期间,部分脂肪细胞体积缩小,巨噬细胞开始吞噬受损的脂肪细胞;90 d 后炎症反应逐步消退。因此,冷冻溶脂常以90 d 为1 个治疗循环。
2010 年,首个冷冻溶脂仪CoolSculpting 酷塑被FDA 批准用于人体腰部局部脂肪堆积治疗,后逐步被批准用于更多部位,如腹部、大腿、颏下和手臂等,治疗副作用少,整体满意度较高[7-9]。2015 年,Zelickson 等[10]对42 名患者双侧大腿内侧进行冷冻溶脂治疗,治疗后4 个月超声数据显示脂肪层平均减少2.8 mm,大腿围平均减少0.9 cm,疗效满意率达93%,91%的患者愿意进行第2 次治疗。2016 年,Naouri[11]对147 名患者共418 个部位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治疗后平均围度减少2.8 cm,89.4%的患者围度减少超过1 cm,75.4%的患者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80.6%的患者希望进行第2 次治疗。2018 年,Rivers 等[12]对15 例女性患者双侧上臂进行冷冻溶脂治疗,治疗后3 个月超声数据显示脂肪层平均减少2.5 mm,87%的患者对疗效满意。上述研究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多为一过性治疗区红斑、疼痛等,均能自行恢复。
我们用Adobe Photoshop CC 软件测量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 个月时的照片中不同部位治疗区的数值,结果显示40 例患者治疗后3 个月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腰部、大腿和上臂治疗区域数值均显著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软尺测量各治疗区围度发现,治疗后3 个月患者上腹围、中腹围、下腹围、腰围、大腿围、上臂围均显著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治疗后总体满意率为77.5%。本组患者治疗结果表明,CoolSculpting 酷塑冷冻溶脂对皮下局部脂肪堆积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注意的是,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单部位叠加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没有明显副作用[13],但由于目前文献资料太少,对于具体的叠加治疗方式及其安全性尚有待于患者数量的积累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我们对治疗前后照片的分析以比值进行评估,可减少照片大小对结果的影响;另外,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采用弹力衣塑形、主动控制体质量、加强运动等,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比值也减少了患者因体重减轻致全身性周径数据减少带来的测量偏倚,可以更好地表现冷冻溶脂对局部容量的影响。
针对冷冻溶脂的安全性研究,Dierickx 等[14]对518 例患者共819 个治疗区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冷冻溶脂治疗后副作用小,100%治疗区出现一过性红斑,52%治疗区出现灰白样反应,48%治疗区变硬,4%患者出现剧烈疼痛,2.1%患者出现罕见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均能自行恢复。另一项多中心研究对2 114 例患者共8 658 治疗区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冷冻溶脂治疗后异常脂肪增生(PAH)发病率为0.05%~0.39%,其中55%为男性,且多与旧的治疗手握把相关[15]。我们研究发现,冷冻溶脂治疗后,35 例(87.5%)患者出现不适症状,以疼痛和麻木多见,多数轻微可耐受,无需特殊治疗。其中,较严重1 例出现治疗后治疗区水泡、色素沉着,考虑为负压导致的张力性水疱;另1 例表现为疼痛影响睡眠,时有睡眠中痛醒。大部分症状和体征在治疗后2 周趋于缓解。我们对亚洲人群接受冷冻溶脂治疗皮下局部脂肪堆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该方法疗效肯定、副作用轻、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组患者仅40 例,样本量少,性别分布不均,男性患者仅占5%,且评价方法仍不够精确。因此,仍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并采用更客观准确的评价方法,以进一步评估冷冻溶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