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角下宜昌丝竹的基因传承*

2022-07-05屈文婧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丝竹曲牌宜昌

屈文婧(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印记,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二者都属于文化遗产范畴,不同的是前者是传统历史文化的非实物表现形式,后者是实物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一起,共同构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具特色及魅力的传统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被各社区群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特点是世代相传、在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可以不断被再创造、为群众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作力的尊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国家没有明确进行划分,诸多学者根据不同维度,对其进行分类,然而至今尚无明确定论。参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以下几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十大项。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实践和理论研究均取得一定成就。国家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了自上而下的四级保护体系即“国家+省+市+县”,以此来保障这些独特的历史文化印记得到最大限度地妥善保护。2005 年,国家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16 字的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这16 字中,前八个字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现状进行工作指导,追根溯源,后八个字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明出路,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民间艺术文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受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影响较大,具有活态性及流变性的特征。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历史文化印记会逐渐发生变化,有的甚至逐渐没落。要想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淹没在历史中,只有加强对其保护,既要守住“民间”这一底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不使其丢失“原味”,才能更好地传承,有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川鄂咽喉”美称,地理位置特殊。有学者认为宜昌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比如彭万廷在其《巴楚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一文中指出:“在峡江地带特定空间内的‘似巴似楚’、‘亦巴亦楚’的文化”;也有学者认为,不宜使用“巴楚文化”这个特殊称谓,没有所谓的“巴楚文化”。比如王善才在《“巴楚文化”的称谓不宜再使用》一文中指出:“‘巴文化’和‘楚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不能将未具共同特点的两种文化硬性地捏在一块去,含糊其辞的命名一个“巴楚文化”的新名词……总会有一种文化为主,起支配作用,谁起支配就用谁的名号。”还有学者认为宜昌是巴文化的发祥地,楚文化的摇篮……不管何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点,依托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巴文化和楚文化在宜昌产生交集,以至辖区内历史文化丰富多彩,两种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汇聚,碰撞,构成了宜昌绚烂多彩的民间文化。据悉,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2 个大项120 多个子项,拥有62 个民间艺术种类。其中,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兴山民歌、宜昌丝竹、枝江民间吹打乐、长阳南曲、土家打溜子等多个项目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劳动智慧的结晶,历经时间的洗礼传承下来,共同构成了宜昌灿烂的民间艺术文化宝库。

宜昌市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作为全国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城市,宜昌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了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推动更多人学习民间文化技艺,宜昌市先后举办多项活动以促进非遗文化的发展,并设立非遗文化传承基地,让民间艺人走下田间地头,走上讲台,将非遗文化带到课堂中,加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的认知,领略非遗之美,传承非遗之艺。

一、源起宜昌丝竹

宜昌丝竹在国家文化部2006 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榜上有名,项目编号Ⅱ-47,属于民间器乐合奏类。宜昌丝竹是一种以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为主要流行中心,并向周边的枝江、宜都、当阳辐射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乐种,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群众基础。宜昌丝竹中的“丝”与“竹”乃八音中的两种代表性乐器种类,即丝弦和竹管类乐器。因此,宜昌丝竹又称“细乐”。宜昌丝竹历史悠久,前有“腊市鱼盐朝暂合,淫祠箫鼓岁无休”“庙前行人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的诗句,后有清《东湖县志》所载“元宵张灯……鼓乐笙箫,遍游街市”。寥寥数语,依旧可以想见当时活动盛况。

宜昌丝竹在宜昌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出生开始,人们一生中的重要时刻都离不开宜昌丝竹的参与。各类民俗活动也经常可见宜昌丝竹的身影。可以说宜昌丝竹贯穿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宜昌丝竹的乐班构成以丝竹乐为主奏乐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又形成了与打击乐器以及吹管乐器唢呐合作的演出形式,吴侬软语的丝竹乐加上轻敲细打的打击乐,有时在加之唢呐的气氛烘托,使得宜昌丝竹曲调旋律优美,表现细腻,既有丝竹乐的典雅、华丽,又有适应时代需求,并与本地小调、民歌融合的当地风格。现存宜昌丝竹主要代表作有《小堂红》 《水龙吟》 《小起堂》《小开门》等。

二、宜昌丝竹的前世今生

宜昌丝竹的发展历经坎坷。关于宜昌丝竹的起源,尚无定论,一说宜昌丝竹起源于北宋,有欧阳修“腊市鱼盐朝暂合,淫祠箫鼓岁无休”诗词为证;另有说宜昌丝竹是“楚宫遗音”;还有说法是宜昌丝竹来源于“宫廷”,后逐渐流传于民间,成为“雅俗共赏”的民间音乐形式。但不论何种说法,都有待进一步考证。然而宜昌丝竹的发展确与礼乐有关。民间有“礼有三献,乐有九成”之说。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国富民强,民间兴办轿行,收徒培养执事、轿夫和乐师,为当地的民间礼仪活动提供服务,这些行为间接为宜昌丝竹的传承提供了场所以及传承人。此外,政府也经常举办民间文化竞技活动,为民间艺术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民间艺人同台竞技,互相切磋,促进了宜昌丝竹的普及、发展和提高。据悉,曾有宜昌丝竹民间艺人一举夺魁,赢得轿衣以及乐器等奖品,一时成为美谈。宜昌丝竹逐渐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民俗“必需品”。宜昌丝竹在兴起之初历经辉煌,但也经历了落寞寂寥。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大量古谱和礼乐书籍资料相继失传,传统乐班难以为继,纷纷解散。宜昌丝竹至此迎来了“寒冬”。

改革开放以后,宜昌丝竹又重新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随着丝竹艺人手中“偷藏”的古谱重新现世,宜昌丝竹也迎来它的“新”活力。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宜昌丝竹引入了唢呐,将唢呐与丝竹乐班合奏,这种演奏形式一直持续到今,有人将其称为“一个乐班两个乐种”。熊谷平认为:“从表象上看是一个乐班演奏两种类型不同的曲牌,实际上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反映出民间艺人为了生存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宜昌丝竹的历史发展中有其特殊的价值”。引入唢呐以后的宜昌丝竹,在演奏风格上由原来的柔美变得粗犷,在曲牌上保留了原有的曲牌,并且吸收了唢呐曲牌,形成了与唢呐共用的曲牌。

1978 年鸦鹊岭镇文化站站长刘长新和夷陵区文化馆的熊谷平对宜昌丝竹进行摸底排查,并将采录到的10 首丝竹曲牌上报《中国民族民间乐曲集成·湖北分卷》编辑部,该书于1994 年正式出版。至此,宜昌丝竹逐渐走入全国人民的视野。

2002 年,黄太柏、杨龙洲等民间艺人参加夷陵区组织的第一届民间艺术大赛,并获得一等奖。此次比赛之后,在镇文化站的支持下,丝竹艺人杨龙洲成立了首家丝竹乐团——龙舟丝竹乐团。此后,杨龙洲又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对宜昌丝竹曲谱进行系统性的整理。

2006 年宜昌丝竹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将宜昌丝竹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2008 年,宜昌市鸦鹊岭镇梅林小学成了宜昌丝竹的传承基地。2009 年鸦鹊岭镇被宜昌市政府授予“宜昌丝竹乐保护之乡”的荣誉称号;2011-2016 年湖北省文化厅连续两届将其评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8 年鸦鹊岭镇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中国民间礼俗音乐之乡”。荣誉称号的获得,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肯定。宜昌丝竹从其产生至今,历经坎坷,虽中间一度衰落,但在非遗政策的保驾护航下,文艺工作者们辛勤付出,才有了如今繁荣之势。目前,全镇共有60 多支丝竹乐队,活跃在各个村组。基本每个村都有乐班,每个组都有传承人。现今鸦鹊岭镇从事宜昌丝竹活动的有1500 多人。宜昌丝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许多人慕名而来,宜昌丝竹也逐渐成为一张文化名片,谈起宜昌丝竹,人们就会想起宜昌,想起鸦鹊岭镇传来的丝竹之声。

三、宜昌丝竹的曲体结构

宜昌丝竹虽是丝竹乐,其曲牌构成又与传统丝竹乐曲牌有着一定的区别。传统丝竹乐曲牌一般采用“曲牌连缀”“循环”“变奏”的衍生方式,而宜昌丝竹则是有着“一曲生五曲、五曲生七调”的曲牌衍变,使得曲牌在兼具统一性的同时又赋予了不同的个性。宜昌丝竹的音阶构成方式多由五声音阶构成,也有六声音阶,偶有七声音阶。宜昌丝竹在清末的演奏形式主要是“单体曲牌”,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丝竹艺人将曲牌之间进行有规律的组合运用,将以前单一无变化的“单体曲牌”演变为“连曲牌体”,使得曲牌在保留完整性的同时增加了演奏效果。

关于宜昌丝竹曲牌的分类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如按演奏速度快慢可分为“乙流”曲牌和“二流”曲牌。“二流”速度快于“乙流”,一般表现欢快,热烈的情感。“二流曲牌又”分为“六字二流”和“上字二流”。“乙流”曲牌又称“堂词”,一般用于表现为优美、典雅的音乐风格。“乙流”曲牌分为“六字乙流”和“上字乙流”;按曲牌形式可分为纯丝竹乐曲牌、丝竹乐与唢呐共同曲牌以及纯唢呐曲牌三种。

宜昌丝竹在演奏时,有着一定的“规矩”。在演奏时,有着先“二流”、后“乙流”的曲牌规定。一般情况下“六字调”后接《尺合小开门》,“上字调”后接《北平上字》,一套曲牌以“工、尺、上、四、合”为顺序。宜昌丝竹的套曲在演奏时,也有着一定的规矩。比如第一首曲牌演奏完接第二首曲牌时,不是从第二首曲牌的开头演奏,而是跳过前面的“帽子”,从第五板第2 眼开始演奏。此外,宜昌丝竹在不同的民俗活动中所演奏曲牌也有着严苛的规定。

比如在喜庆场合,一般以细腻、典雅的丝竹乐曲牌为主,禁用《客桑》 《细乐五叠》的曲牌,唢呐曲牌一般用于需要渲染气氛的用乐场合。

宜昌丝竹注重合作,以合奏为主,无领奏,因此乐队整体音色变化较少,音量变化不大,音乐对比处理不强烈,丝竹艺人们聚在一起,凭借着日积月累的默契进行合奏,没有指挥。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宜昌丝竹在演奏时,除了常规的合奏外,还增加了对乐曲音色、速度与力度的处理,比如在排练时对曲谱中对各个声部进行划分,明确打击、吹管、弹拨以及合奏的地方,使得音乐更加富于变化,音乐的表现力增强,音色对比明显,令人心旷神怡。

四、宜昌丝竹的乐器构成

宜昌丝竹的乐器构成主要有丝弦类和竹管类,此外还有打击乐和唢呐。丝弦类乐器主要有二胡、高胡、秦琴、月琴、三弦等,竹管类乐器主要是笛子,打击乐器有梆子、板鼓、小锣、小镲等。传统丝竹乐班一般为四人或八人组,现今乐班少则四人,多则十几、二十人,乐班编制较为灵活,不拘泥人数。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艺术传承等因素,现今宜昌丝竹的乐班配置,多以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乐器编制为参照,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变。比如:弹拨乐器使用扬琴、琵琶、中阮、大阮、古筝来代替以前的秦琴、月琴、三弦等乐器;弦乐用二胡、中胡;吹管类乐器有笛子、笙;打击乐器则根据曲牌不同使用不同的打击乐器。这个乐队配置可以演奏大多数宜昌丝竹曲牌。现今丝竹乐队的配置,使用的多是普及面较广的民族乐器,对宜昌丝竹的传承及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宜昌丝竹的发展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论是宜昌丝竹抑或是别的乐种,都无法避开这沉重的问题。当一种文化被装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温室里,供人从外部考察、观看、品味的时候,也许已经是一种凭吊了。之所以成为文化遗产,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人,亦可说是传承人。传承人难以为继,传承断代;其二是乐种本身与当今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前车马很慢,然而,在现代化的冲击以及商品化的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土壤,古老的乐种无法适应现今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人们也无法静下心来聆听,乐种本身变化较少,裹足不前,有的甚至停留在原地,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也间接造成了古老的文化或者乐种逐渐式微乃至消亡。

宜昌丝竹,在民间生根发芽已两百余年,从最初流行于文人雅士以及富贵人家逐渐走向民间,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一项雅俗共赏的民俗活动,宜昌丝竹以其特殊的“身份”,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见证着人们的生活变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榜至今历经十数载,宜昌丝竹的传承有着传统民族音乐艺术的共同点,既有家族代际传承,也有师傅的口传心授。然而,这些传承方式在现如今的社会,也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危机四伏。

师徒传承是宜昌丝竹的主要传承方式,而宜昌丝竹对现今年轻人的吸引力远没有流行音乐来的节奏鲜明、通俗易懂。西方音乐以及流行音乐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听到、见到的多是以流行音乐为主,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得年轻人很难静下心去聆听那些来自远古的回声。流行音乐的快节奏、重音响可以刺激人们的感官神经,使得年轻人为之风靡。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宜昌丝竹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宜昌丝竹不再是年轻人生活的“必需品”,也较少参与到年轻人的生活中,年轻人对丝竹艺术的情感也不如老一辈那么眷恋,丝竹艺术活动遇冷。此外,传承人断代,艺人老龄化等问题也制约着宜昌丝竹的发展。如何走出困境,是宜昌丝竹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境遇得到极大好转。在县市等文化保护部门的积极推动引导下,各级文化工作者及民间艺人共同努力,使得宜昌丝竹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现今,不仅丝竹活动遍布全镇,还成立了丝竹工作专班,对宜昌丝竹的乐谱进行系统科学的整理。此外,鸦鹊岭镇多所学校成为宜昌丝竹的传承基地,使得宜昌丝竹的传承工作有了一定的保障。宜昌丝竹在鸦鹊岭镇重新找回“生机”。同时“宜昌丝竹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宜昌丝竹的良性发展,也使得丝竹艺术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传播。虽然这些保护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宜昌丝竹来说还远远不够,传承保护宜昌丝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丝竹曲牌宜昌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丝竹
江南丝竹
小议江南丝竹的风格和特色
湖北宜昌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让丝竹文化绽放校园
凉州贤孝的曲牌曲调特点
曲牌体联套是古典戏曲的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