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读思达”教学法提升区域认知素养

2022-07-05罗凌霞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7期
关键词:读思达教学模式

罗凌霞

摘要:文章主要探索运用“读思达”教学法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以《南亚》教学为例,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提升的区域认知素养。

关键词:读思达;区域认知素养;教学模式

引言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1]

区域认知素养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人们具备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区域认知素养具体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具有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象的意识与习惯;?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能够正确解释、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高中区域地理在高考考查中占比高,教师认真研究区域地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文章以《南亚》为例,主要探讨“读思达”教学法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模型建构和运用。

一、“读思达”教学法

(一)“读思达”教学法出现的背景

“读思达”教学法是余文森教授提出的,该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教师不仅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学习关键环节和过程上,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读思达”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认知加工理论,完整的认知过程包括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三个环节。“读思达”是在认知加工的角度上,将关键能力分解为三种基础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这是学习的一般能力,是所有学科的通用能力[2]。“读思达”是对认知加工理论的简化,让我们简单地理解认知加工理论,可以认为“认知输入”即“读”——“认知加工”即“思”——“认知输出”即“达”。

(二)“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

“读”是获取新知的主要途径,是学习的基础;“思”是将获取到的信息,通过加工和整合,形成自己的知识的一个过程,是学习的关键;“达”是将思考的过程,用语言按照一定的逻辑表达出来,是学习的提升。“读思达”三者互为手段,互为目的,相互促进,形成有机统一的学习整体。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四中“读思达”模式

莆田四中是莆田市核心素养进课堂试点学校。在这一背景下,学校大力推行“读思达”教学法,融合四中“读思达”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做到——“读”即快速精确读取信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思”即综合思维处理加工地理信息,并产生结论和思维成果;“达”即准确、有效地表达结论和思维成果。

二、区域地理教学中“读思达”模型的建构及运用

(一)区域地理教学中“读思达”模式的建构

1 精选精读区域地理图文素材

教师精选典型的案例,让学生通过精读,认识区域特征的多样性,了解区域地理条件、发展方向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明确人地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思区域地理问题

根据搜集整理或者简化的区域图文资料,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条,以探究区域部分与整体、区域动态变化等地理问题。设计问题链时,要注重地理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性和问题难度,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层次,使每个问题抛出后学生能完成,并在前一个问题解决后能达成下一个问题的解决。

3 活用模板,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术语准确表达

给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的答题模板和常用的答题术语,选取一些典型例题,引导让学生找到例题中的相关信息与答题模板的内在联系,通过提问到追问,再到点播、总结,让学生逐渐提高运用地理术语进行表述的能力。

(二)以《南亚》教学为例,运用“读思达”模型提升区域认知的有效性

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是从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等构成区域的整体性特征中,找到区域最核心的特征。运用“整体性”原理,通过这一“核心特征”,去推倒区域其他相关特征,去解释区域的相关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去解答区域的相关地理问题。

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南亚,主要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三个方面去引导落实,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1 课前预习

首先课前设置导学案,让学生置身于导学案中的情境,带着问题,认真去阅读地图册中南亚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思考问题,比如:为什么南亚热带的范围分布纬度偏高(35?N)?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南亚地区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地图册,并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思考,然后将问题的答案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2 课堂教学

课前收齐学生的导学案进行批阅,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在导学案中未解决的问题,还能看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和语言表达能力上的不同。这就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3]

2.1 阅读和思考环节

针对学生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就要具体、准确。首先通过快读,培养学生快速进入问题情境;然后通过圈画关键词,找到题目中特定的重要信息,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材料进行深入阅读。当学生阅读完材料,教师对于学生的思考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地思考,必要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如:南亚地区的“核心特征”是气候特征,在学习了气候中气温和降水特征的特殊性后,對“南亚气候与蝗灾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具体问题设计如下(题目中材料一、二、三均是对网络搜集资源的整合):

2020年2月,一起源于东非埃塞俄比亚高原,蔓延至北非、印度河流域的蝗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材料一: 我国古书有“旱极而蝗”的记载。科研人员指出,当土壤含水量介于10%-20%时最适合蝗虫产卵。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土壤因含水量降低,变得比较坚实,且地表植被稀疏,也为蝗虫产卵提供更多的场所。同时蝗虫以环境中含水量较低的植物为食,生长发育的较快,生殖力增强。53777C30-76BA-404E-8758-1BA9C4BD91BC

材料二:引起此次重大蝗灾的沙漠蝗是亚非两洲热带荒漠地区的河谷、绿洲上的农业害虫。沙漠蝗难于防治,主要源于其生长习性:(1)繁殖能力强,且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2)喜食草本植物,食性广,食量大;(3)可聚集形成巨大蝗群,且飞行能力强,每天可随气流飞行达150公里。

材料三: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降低其生殖力。

问1:结合材料一 、二,分析起源于东非的蝗灾为何能影响到几千公里外的南亚地区?

问2: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视频《我国治蝗的成功经验》,给南亚地区蝗灾治理献计献策。

这2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在认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进行深度的思考,只有对材料有深刻的认识,才能逐步产生问题的答案。

2.2 表达环节

在上述的阅读、思考环节后,要求学生主动表达自己对于问题的见解。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和展示的舞台,以保障学生可以进行充分地表达。结合材料一、二,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圈画,找到蝗虫生长的环境特征,再对照东非和南亚的地理环境特征,只要找出二者的共性,“东非蝗灾影响到南亚”这一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结合材料一、三,学生知道治理蝗灾重要的是要营造出不适合蝗虫繁衍的环境,所以对材料进行改写后就能够得到大部分答案,如:人为营造阴湿的环境、种植含水量高的草木、减少含水量在10%—20%的土壤环境、减少土地裸露,使蝗虫产卵地减少等;再结合观看的视频《我国治蝗的成功经验》,对治蝗措施进一步补充后,如“小范围的蝗灾,可以牧鸭治蝗”、“大范围的蝗灾需要用化学农药或者生物农药通过飞机播散治理”等,就能得到更完整的答案。

学生通过书写和上台展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加强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也更好地促使学生共同发展和提升区域认知素养。

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是布置课后探究任务,即问3:如此严重的蝗灾且在印、巴都有发生,判读它是否会对中国产生影响?请说明理由。学生在课后针对问题进行资料搜集整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会采用正确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扩大了阅读量,而且有助于思维、表达能力和区域认知素养进一步得到提升。

3 课后反思

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对于问题的预设很重要,学生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能够更有针对性的阅读和思考,并形成文字表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补充和纠错,对学生不断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和表达技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课后探究中,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完善区域的思维导图,构建区域知识体系,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区域认知素养。

总结

区域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某一区域的图文材料,思考问题链,提取有关信息进行解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读思达”的过程。将“读思达”教学模式引入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在今后的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继续研究“读思达”教学法,并基于“读思达”教学模式,努力建设区域课程资源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8-21.

[3]李初生.“读思达”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当中的运用[J].语文课内外,2020.53777C30-76BA-404E-8758-1BA9C4BD91BC

猜你喜欢

读思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以学促教 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