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觉醒年代》:主旋律革命历史剧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与表达

2022-07-05张岂萍

传媒 2022年12期
关键词:觉醒年代集体记忆

张岂萍

摘要:近年来,主旋律革命历史剧在建构集体主义、主流价值观和精神认同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作为献礼片的电视剧《觉醒年代》用高质感的影像语言形象地讲述了艰难坎坷的建党故事,有着其特殊的时代意义。本文以《觉醒年代》为研究对象,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探讨其在集体记忆、影像叙事和建党精神三个方面的建构路径,以期为主旋律革命历史剧的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觉醒年代》 集体记忆 影像叙事 精神认同

作为一档讲述中国革命历史、弘扬建党精神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自2021年2月1日开播以来,受到不同年龄、不同身份观众的一致好评。首播期间,国家广电总局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显示,该剧平均收视率为1.290%;首播收官之后,它所引发的关注热潮丝毫没有消退,豆瓣评分从首播时的8.3分涨到现在的9.3分,392951人为这部剧打分,超过75%的网民给出五星好评,实现了收视口碑双赢。《觉醒年代》在观众和经典历史节点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消解了两者间的距离感、陌生感和疏离感,使观众能够在其建构的历史景观和建党精神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革命历史题材类电视剧节目如何建构提供了创新思路。

“集体记忆”概念是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首次提出的。他将记忆置放于社会总体框架中进行分析,并指出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指在一个群体里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运用视听语言的艺术表达手法,还原历史场景,是建构集体记忆的高质媒介。

从微观上看,集体记忆有三个构成要素,即故事文本、象征符号、集体仪式。《觉醒年代》的故事文本有两条线:一条是以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胡适为主的知识分子探索治国救民的磨难为主线,另一条是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等有志青年追求真理的曲折为辅线。这样的故事文本有着深刻的价值主题、因果关系和叙事逻辑,以及丰富的人物情绪和戏剧性起伏的情节,更好地建构了集体记忆。该剧制作团队为尽可能再现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段汹涌澎湃的历史景观,尽量从人物选角、物品场景上去还原历史情境,通过大量符号的应用,最大程度还原20世紀初的社会状况和人生百态。如剧中反复出现的泥泞道路,士兵在路上肆无忌惮横冲直撞,鱼贩因避让而摔倒,这些场景象征着军阀对底层人民的欺压。还有车辙象征“历史前进的车轮”、蚂蚁象征着“众生如蝼蚁”、白鸽象征“纯洁与自由”等。大量的生活符号在剧中以特写镜头反复出现,这有助于观众们打开记忆大门,使观众在观看中与以往共享的历史记忆进行联动,最后完成对观众集体记忆的建构,实现情感和精神认同。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是一个制造、保持、修补和转换现实的象征性过程,通过传播,一定群体的人们共享民族、阶级、性别、身份、信仰等。观众在看电视剧时身体是在场的,观看的空间是狭小和拥挤的,因此可视为一个封闭的传播场域,电视剧的声音和画面会映射在观众大脑里从而刺激场域内群体的集体记忆,将以往的生活经历接收和共享的记忆涌出,触发集体对过去的情绪。过去是无法抵达的地点,电视剧是创作者一定程度上的主观意识对现实世界的“塑形与建构”,所以说观众体验到的影视画面是被重塑和建构出来的“社会现实”景象。正如凯瑞所说,传播仪式观的特别之处在于对传播过程的理解不是“分享信息”而是“共享信息或信仰”。共享的前提需要群体经历过某种共同体验,群体要在传播场域内共同经历过某种仪式的场景。《觉醒年代》为观众提供的是一种别开生面的观看体验,既能看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细节性,又能看到历史人物的鲜活性和生动性。《觉醒年代》在叙事时选择性地保留了不少经典的历史桥段:《新青年》的创刊、《狂人日记》的完稿、蔡元培和辜鸿鸣的经典演讲、五四运动青年学子自发爱国行为的历史场景都得到了艺术重现……观众们的集体记忆不仅瞬间被激活,还能在弹幕中找到了共鸣,“致敬先辈”、“先烈精神永存”、“看得泪流满面”连接形成了在线的情感共同体,完成了集体主义的建构。除此之外,观众们在社交网络上大量分享剧中的经典场景,也可以看作是群体参与的仪式化活动,建构起唤醒集体记忆的场域。

影像叙事是叙事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支流,通俗地讲,影像叙事就是用视觉的表达方式去讲述故事,即用画面去阐述故事。影像叙事场是由影像多个层面共同构建完成的:影像技术层是影像表达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光影、色彩、构图等技术元素,是影像的基础部分;影像表意层是影像表达的思想层面,它借助于影像的构成逻辑传达着有关影像之外的话语,是影像的高级层面;而影像叙事层是影像逻辑和结构的最重要部分,也是容易吸引大众关注的部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可以将观众牢牢地吸引在故事之中,从而完成对观众的“占有”。对此,笔者将从影像技术、影像表意、影像叙事三个层面去描述《觉醒年代》影像叙事的建构过程。

1.影像技术层:时代特色的光影声色。真实性是影像叙事的内核,对于革命历史题材剧而言更为重要。因此,真实性是影像叙事的底层建构。《觉醒年代》制作团队为了尽可能地使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段宏伟壮观的历史画卷复现,从人物选角、画面场景上去高度还原当时的历史细节。在人物选角上要求极致化,形神兼具。总制片人刘国华用“文化气质”、“文化底蕴”、“精气神”来构建选择“觉醒人”的标准,而对于导演张永新来说,“活生生的人”则是他认为演绎时代人物最该具有的味道。以这样的准则打底,《觉醒年代》交出了一份让观众和自己都满意的答卷。在网络平台上,有网友将《觉醒年代》里的主要人物剧照和历史原型人物照片进行左右拼接对比,发现人物极其相似,#觉醒年代选角#话题曾一度引起网友热议,可见选角和人物诠释的真实性深入人心。

对于影视作品而言,要想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吸引观众,就要注重打造镜头视觉美。《觉醒年代》为了呈现20世纪20年代的生活景象,在服化道和场景上呕心力作,深入研究了1916-1921年期间的历史场域。在服道化上专门为演员制作了约10500套服装,做到了“各行各业,各行各像”。如知识分子的服装穿着以长袍为主显儒雅之气,工人则是将具有标志性的帽子、粗布上衣和长裤进行搭配来塑造工人的质朴感,学生则是以中山装为先来代表学生们的求知探索心,这些服装展示出了民国时期的特色。在物品和场景上,还原报纸杂志的艺术细节,按比例复刻北大红楼原版建筑。在画面和镜头上,摒弃了民国剧里过分的磨皮美白,采用自然真实的镜头质感,色彩上以暗黑色为基调,搭配不同人物的暖黄色格调光影的蒙太奇手法,注意画面内容与人物情绪、历史进程、时代精神的表达内容融合,营造出国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悲壮感和有志之士坎坷前行探索的激昂感。如剧中张勋复辟,辫子军入城时的镜头画面是晦暗的,而青年学子奋起的五四街头景象画面是明亮的。

此外,音乐是中式影像叙事的重要元素。《觉醒年代》剧中运用了大量慷慨激昂的抒情歌曲和中国东方古典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这些音乐的作用是为了歌颂人物精神、情感节奏变化方向。如剧集开头时的《觉醒年代主题》的应用,庄严肃穆、沉重的情感基调,唤醒了观众的时代记忆。

2.影像表意層:伟大建党精神的旨归。在电视剧创作过程中,通过创造深远优美的意境来达到意象的营造,可以提升电视剧的品质和生命延续力。对于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而言,更需要注意作品的基调和精神,主流价值观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在《觉醒年代》里,运用了大量具象来表达意象,一个个震撼和经典的镜头下的隐喻旨归伟大的建党精神。什么是建党精神?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建党过程中形成和完善的。这些先驱主要包括的是党的创始人、党的早期领导者和革命时期英勇牺牲的烈士。

《觉醒年代》片头通过版画的形式转化成动态的视觉效果镜头,这些版画象征着历史的隽永,传递着革命先驱的精神力量。版画的整体风格是压抑和灰暗的,但是在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等先驱们上方有着光束,“新青年”三个字隐晦地暗藏在版画后。这些具体的场景,意指一百年前的中国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追求真理、英勇斗争的精神给当时黑暗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光亮,给在艰难环境中挣扎的人民带来了希望。在剧中第二集陈独秀在上海震旦学院礼堂展开为何创办《青年杂志》的演讲中,在画面镜头上有一只蚂蚁从话筒下方缓慢攀爬到话筒中心,意指陈独秀强国富民的初心。毛泽东出场的第三集也采用了蒙太奇镜头语言的象征手法,他手里怀抱《青年杂志》冒雨前行,这一画面不仅暗示了革命道路的坎坷,也象征着青年毛泽东为寻求真理而勇力前行。在剧集后面,还有很多隐喻的“名场面”,如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鲁迅写《狂人日记》、学生广泛发起的五四运动、陈延年和陈乔年二人赴刑场等,具象化镜头画面精妙地对宏大价值议题进行建构,生动鲜明地向观众展示了伟大的建党精神,为电视剧注入强劲的生命力,凝聚先驱的力量传递给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号角和征程下开启新的篇章。

3.影像叙事层:以个体叙事为主诠释建党逻辑。以往的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往往会采用宏大叙事手法去浓墨重彩地描绘主题,如电视剧《中国的1921》、《开天辟地》等。宏大叙事是以单一的国家视角去解释历史和社会。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采用宏大叙事在一定程度上是能令人心情澎湃,使得个人能从巨大共同体中汲取精神力量和自豪感。但是在宏大叙事下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叙事,大量宏大叙事电视剧会令观众的审美产生倦怠,感到历史的抽象和无力,无法产生共同场域。《觉醒年代》则突破枷锁,采用以具体的个体叙事为主,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融汇于个体叙事的细节之中的艺术方式,构建了有温度、有深刻、有思辨的革命历史题材剧,取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个体叙事让观众看到人物日常生活的琐事,看到人物的真实性和鲜活性。在剧集中,书本里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不再严肃、刻板,看到的不只是他们的高光时刻,还有生活的艰难困苦时刻。例如,陈独秀出场的时候,他衣衫褴褛大口的吃饭,为了筹钱创办杂志,还“忽悠”人买自己写的字,还会在雪地里打滚。他也有作为父亲的烦恼,被两个儿子指责和不解。他也有作为友人的烦恼,和胡适理想观念不同产生了分歧,与胡适分道扬镳的苦闷。个体叙事消解了历史人物与当代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对于剧中的人,他们身上的名人光环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真实立体的人,是有梦想、有不足,有迷茫也不言弃的人。看着这些人一个个的故事,看着他们一步步的成长,观众容易置身其中,产生和剧中人的情感连接,观众们在社交媒体上纷纷写下自己的看法。有网友就评价李大钊为“憨坨先生”,还有人称鲁迅是“‘ky’破坏气氛第一人”,蔡元培是“慢羊羊村长”。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的合力作用。《觉醒年代》展现了20世纪初期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思想觉醒的过程,重点突出的主题是“觉醒”,为此设置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建党的叙事主线。主线前两者是主体,剧集用了大量篇幅去描绘,而后者只用几集略描。叙事策略的呈现,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逻辑。正是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和科学”和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给压抑、腐朽和落后的旧中国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文化,这股意识层面释放出巨大的力量——全民思想大解放,带来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主的知识分子和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等为主的青年学子的觉醒,进而带动了中国民众的思想觉醒。这次觉醒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真正的觉醒,从源泉思想上的振聋发聩,觉醒的成果就是建立了中国共产党。《觉醒年代》以这样的叙事逻辑深度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昭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顺应了历史发展和中国国情。

环顾当下时代,爱好和睦相处的中国一直在致力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各个国家互相扶持共同成长进步。然而,西方部分国家看见中国的迅速崛起,不断地对中国污名化,“中国威胁论”谣言四起。在这样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我们既要防止西方军事危害,也要防止西方思潮对人民群众的侵害,因此,在意识层面上传递的价值观就要紧紧把握主流。可见,主旋律电视剧的目的并非简单地复现历史场景,强化集体记忆,而是牵涉到意识形态导向。电视剧《觉醒年代》通过象征性的人物、地点、事件完成了历史记忆的建构,真实、鲜明地再现了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使受众群体增强对这段历史的认知与价值判断,进而作为一种精神导向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在微博、微信、知乎等社交媒体上,关于《觉醒年代》的话题讨论络绎不绝,人们对该剧产生了强大的情感共鸣,这是一种极强的社会现实价值。

受众在观赏电视剧的同时也是对电视剧文本的解读过程,受众解读不是浅层的对影像画面的感受,而是根据自身的想象、生活经验和记忆对画面情景进行的再处理和创造。受众接受信息,是一个由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构成的复杂心路历程。对《觉醒年代》的解读,虽然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经验范式,但最后深层指向应是建党精神的认同。认同是主体对他者的面向、特质、属性的趋向,并以他者为模范的心理过程。也可说认同是追问我是谁、我为何存在、我去向何处的一个过程。为什么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由一群怎样的人创建的?他们的初心是什么?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系列问题,在《觉醒年代》中给出了激荡人心的回答:“为了你们能当家做主,为了中国的老百姓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在电视剧收官后,不少观众在网上留言发问“《觉醒年代》有续集吗?”,一网友回复“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意犹未尽的发问和振奋人心的回答让人们“觉醒”。百年初心,始于觉醒,正是革命先驱们的浴血奋勇,才有今日富强的中国和独立的人民,我们走了很远的路,但我们不能忘记出发时的希冀,只有不忘初心方能始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觉醒和使命,建党百年视域下这一代的我们要继承伟大的建党精神,有所担当和奋起,做合格的时代新人!

《觉醒年代》的历史呈现以精神文化为内核,以叙事演绎为外壳,在建构集体记忆和弘扬建党精神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开创了新的荧幕之光。作为一部建党百年的献礼革命历史电视剧,《觉醒年代》以小见大、平民化叙事,塑造出一批有个性又富有烟火气的历史人物群像,强化了历史的真实度、可信度、感知度,从而完成了创新的历史叙述和深刻的历史表达,这样的生动“说教”,给观众留足了审美接受的阐释空间,对于今后如何提升历史影视传播的认知、情感、行为效果,如何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系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刘婷.影像叙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编辑:孙航】

猜你喜欢

觉醒年代集体记忆
《觉醒年代》开启主旋律剧新语境
从“觉醒年代”汲取奋进力量
《觉醒年代》:直叫人上头的主旋律
《觉醒年代》里的红色地标
史诗巨制《觉醒年代》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网红”微博广告研究
古装电视剧与大学生的集体记忆
新闻社群的“情怀”策略建构
20世纪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的政治文化